CN204453424U - 一种货运箱笼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运箱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3424U
CN204453424U CN201520107667.1U CN201520107667U CN204453424U CN 204453424 U CN204453424 U CN 204453424U CN 201520107667 U CN201520107667 U CN 201520107667U CN 204453424 U CN204453424 U CN 204453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s
postnotum
shipping boxes
case
fl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76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王凯志
沈正如
裴乃军
李信义
于华楠
张绍光
杨启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76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3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3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3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货运箱笼,包括固定连接的箱底、箱顶、后背板和两个侧板,后背板和每个侧板中一者向内折弯形成第一内翻边,另一者向内折弯与第一内翻边贴合且焊接连接的第二内翻边。装配时,先通过两个翻边结构将两个侧板和后立板焊接连接;然后,将后背板和两个侧板的装配体放置于箱底上,并能将后背板和两个侧板的下端面逐一与箱底焊接连接;再将后背板和两个侧板的上端面逐一与箱顶焊接连接。与现有货运箱笼型相比,该货运箱笼中两个侧板和后背板连接处巧妙折弯处理形成加强立筋,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同时,两个侧板借助于该加强立筋结构直接与后背板焊接连接,从而减少了焊接量、减轻了货运箱体的自重。

Description

一种货运箱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箱笼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货运箱笼。
背景技术
货运箱笼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物流产业中两大关键性创新之一,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现有货运箱笼包括采用型钢焊接拼装形成的框架,和焊接连接于该框架相应位置的底板、顶板、后背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与左侧板或右侧板铰接的箱门。
焊接拼装这种货运箱笼时,底板、顶板、后背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需分别与框架相应位置处的型钢的焊接连接,因而存在焊接量大的问题。此外,框架结构中采用多个型钢构件,在保证箱体刚度的同时增大其自重。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对现有货运箱笼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在保证其刚度要求的基础上,减少焊接量并减轻其自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运箱笼,以在保证其刚度要求的基础上,减少焊接量并减轻其自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运箱笼,包括固定连接的箱底、箱顶、后背板和两个侧板,后背板和侧板中一者向内折弯形成第一内翻边,另一者向内折弯与第一内翻边贴合且焊接连接的第二内翻边。
该货运箱笼装配时,首先,通过第一内翻边和第二内翻边将两个侧板和后立板焊接连接;然后,将后背板和两个侧板的装配体放置于箱底上,并逐一将后背板和两个侧板的下端面与箱底焊接连接;再逐一将后背板和两个侧板的上端面与箱顶焊接连接。
显然,与现有货运箱笼型钢焊接构成的框架与相应位置处板面焊接拼装相比,本方案中货运箱笼中通过将两个侧板和后背板连接处巧妙折弯处理形成加强立筋结构,在满足货运箱笼刚度要求的同时,两个侧板借助于该加强立筋结构直接与后背板焊接连接,从而减少了焊接量、减轻了货运箱体的自重。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翻边和所述第二内翻边均经直角折弯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同向直角折弯形成彼此贴合其焊接连接的两个立板。
优选地,所述后背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三者中至少一者为竖向波纹板。
优选地,所述箱底和所述箱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箱底的底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箱顶的顶面。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定位孔数目一致的集水盆,所述集水盆嵌装于设置于所述箱顶的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箱顶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集水盆连通的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箱底包括型钢固定连接形成的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框架内纵横交错设置的多个支撑梁;所述后背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框架焊接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箱门,两个箱门分别与两个侧板铰接,以闭合或开启所述货运箱笼的箱口。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板的前端部经先后两次向内折弯形成第三翻边,两个所述箱门通过所述第三翻边与相应所述侧板铰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货运箱笼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货运箱笼拆除隐去箱底和箱顶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所示右侧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中所示右侧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2中所示后背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3中所示后背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所示货运箱笼的箱底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所示货运箱笼的箱顶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所示货运箱笼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0中所示货运箱笼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各个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11 箱底:111 型钢、112 支撑梁、
12 箱顶:12-1 排水孔、12-2 止挡板。
13 后背板:13-1 第二内翻边、13-2 第二立板;
14 左侧板;
15 右侧板:15-1 第一内翻边、15-2 第一立板、15-3 第三内翻边、15-4第三立板;
16 左箱门;
17 右箱门;
18 集水盆;
19 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货运箱笼,优化现有货运箱笼的结构,以减少焊接量并减轻其自重。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货运箱笼的具体结构及其装配工艺。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方位词“底”、“顶”、“后”、“左”和“右”均是沿垂直于纸面方向观察图1中所示货运箱笼时,以观察者为基准而设定,可以理解,上述方位词的出现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文中说明折弯方向时所采用的方位词“内”,是以货运箱笼为基准指向箱体方向为内。
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货运箱笼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货运箱笼包括焊接固定连接的箱底11、箱顶12、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以及分别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铰接的左箱门16和右箱门17,其中,后背板13和两个侧板中一者经先后两次向内折弯形成第一内翻边,另一者向内折弯形成与第一内翻边贴合且焊接连接的第二内翻边。
接下来,结合图2至图3,以右侧板15为例来说明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具体结构以及三者间的装配关系。其中,图2示出了图1中货运箱笼隐去箱底和箱顶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由图2和图3可知,右侧板15和左侧板14的后端部均经两次向内直角折弯形成第一内翻边15-1,后背板13的两端部同样经向内直角折弯形成第二内翻边13-1。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两个侧板和后背板13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见图5至图8,其中,图5示出了图1中所示右侧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所示右侧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中所示后背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1中所示后背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货运箱笼装配时,首先,将右侧板15的第一内翻边15-1和后背板13右侧的第二内翻边13-1相贴合再焊接连接,同样,左侧板14的内翻边和后背板13左侧的内翻边对应相贴合再焊接连接;然后,将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装配体放置于箱底11上,再将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下端面逐一与箱底11焊接连接;再将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上端面逐一与箱顶12焊接连接;最后,将左箱门16和右箱门17分别铰接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相应位置。
显然,与现有货运箱笼型钢焊接构成的框架与相应位置处板面焊接拼装相比,本方案中货运箱笼中通过将两个侧板和后背板13连接处巧妙折弯处理形成加强立筋结构,在满足货运箱笼刚度要求的同时,两个侧板借助于该加强立筋结构直接与后背板13焊接连接,从而减少了焊接量、减轻了货运箱体的自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第一内翻边15-1经两次直角折弯成型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相应位置,而第二内翻边13-1折弯成型于后背板13。可以理解,在满足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该亦可反向设置,即第一内翻边折弯成型于后背板13的相应位置,而第二内翻边设置于两个侧板的相应位置。
进一步,如图3所示,第一内翻边15-1和第二内翻边13-1的端部分别同向直角折弯形成第一立板15-2和第二立板13-2,且第一板15-2和第二立板13-2相贴合且焊接连接。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通过第一立板15-2对后背板13进行焊接预定位,并保证后背板13和右侧板15的外侧壁相平齐,从而简化焊接定位工艺并提高焊接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了支撑立筋的数量来提高货运箱笼的刚度,同时又增大了后背板13和侧板的焊接面面积,继而增强了两者的连接强度。
可以理解,在满足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货运箱笼的刚度,可对第一立板15-2和第二立板13-2进行再次折弯。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货运箱笼的刚度,对后背板13和/或两个侧板可进行各种折弯变形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如图2所示,上述货运箱笼的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主板均为经折弯或冲压成型的竖向波纹钢板,与普通平钢板相比,采用波纹钢板一方面可增大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与箱底11和箱顶12的焊接面积,另一方面该竖向波纹结构形成竖向支撑加强立筋,可进一步的增强货运箱笼的刚度。
如图9所示,本方案中货运箱笼的箱底11包括由四根型钢111围合焊接而成的框架,以及纵横交错的设置于框架内并与型钢111焊接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梁112。装配时,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与箱底11框架结构的相应型钢111焊接连接,这种箱底11具有结构简单且承载强度高的特点。
当然,在满足承载强度、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箱底11亦可为板件结构,或者是由型钢框架和板件焊接或螺纹连接方式拼装而成。
进一步,继续参见图1,本方案中的货运箱笼还设置有定位孔和定位柱19,当多个货运箱笼堆叠码放时,上下两个货运箱笼可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19定位,以限定两者间在震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可防止上箱体由下箱体滑落而造成货物跌落损坏或造成人员伤亡。
具体地,见图1并结合10至图12,箱顶12由前立板、后立板、左立板、右立板、顶板和底板焊接拼装而成,箱顶12通过底板与后背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焊接连接,其顶板开设有四个呈方形分布的定位孔,相应地,箱底11的框架对应位置焊接连接有四个呈方形分布的定位柱19。
当多个箱体堆叠码放时,上货运箱笼的各个定位柱19分别嵌入下货运箱体相应位置处的定位孔内,以限定两者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可以理解,在满足堆叠码放时上下箱体件在外力作用下的相对位移功能、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定位孔和定位柱19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异于本方案中的其他数值。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堆叠码放时上下箱体件在外力作用下的相对位移功能、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定位柱19和定位孔亦可反向设置,即定位柱19设置于箱顶12上,而定位孔开设于箱底11上。
进一步,如前所述,本方案中定位孔开设于箱顶12上,如此当货运箱笼放置于室外或者运输过程中遇到雨雪天气时,雨/雪水等进入定位孔而腐蚀箱顶12。为此,本方案中的货运箱笼还包括与定位孔数量相等的四个集水盆18,该集水盆18插装于定位孔内,定位柱19通过该集水盆18与定位孔配合,雨/雪水等沉积于该集水盆18内并可及时倾倒处理,从而减少积水对箱顶12和定位柱19等的腐蚀,进而延长货运箱笼的整体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省去处理集水盆18内积水的工序,本方案在箱顶12的左右侧板15上均开设有与集水盆18连通的排水孔12-1,具体地,集水盆18的侧壁加工有排水嘴该排水管插装于该排水孔12-1或者由排水孔12-1伸出。
这样,当货运箱笼放置于室外或者运输过程中遇到雨雪天气时,集水盆18内积水由排水孔12-1直接排出,巧妙地实现了集水盆18内积水的自动清理,无需人工搬运箱体以处理积水,从而减少了货运箱笼的维护成本。
更进一步,本方案中的货运箱笼采用双扇门结构,左箱门16和右箱门17分别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铰接,具体地,如图4所示,右侧板15的前端部向内直角折弯形成第三内翻边15-3,右箱门17通过合页直接与第三内翻15-3边铰接。同样,右侧板15的前端部向内直角折弯内翻边,左箱门16通过合页直接与该内翻边铰接。
右侧板的第三内翻边15-3再次向内直角折弯形成第三立板15-4,第三立板15-4与右箱门17相抵,以限定其相对于右侧板向箱体内部的位移。如此设置,以方面可箱门安装预定位,缩短装配周期,另一发明可增加立板数量继而增强货运箱体的刚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相对于箱体转动至货运箱笼开合功能、加工及装配工艺要求的基础上,该货运箱笼亦可采用箱体结构常用的单扇门结构,或者本领域惯用的其他结构。
另外,箱顶12的底板前端部向下折弯形成止挡板12-2,该止挡板12-2用于限定左箱门16和右箱门17相对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向箱体内的转动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箱底(11)、箱顶(12)、后背板(13)和两个侧板,所述后背板(13)和所述侧板中一者向内折弯形成第一内翻边(15-1),另一者向内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一内翻边(51-1)贴合且焊接连接的第二内翻边(1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翻边(15-1)和所述第二内翻边(13-1)均经直角折弯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15-1)和所述第二翻边(13-1)分别同向直角折弯形成彼此贴合其焊接连接的两个立板。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13)和两个所述侧板三者中至少一者为竖向波纹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底(11)和所述箱顶(1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柱(19),所述定位柱(19)和所述定位孔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箱底(11)的底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箱顶(12)的顶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定位孔数目一致的集水盆(18),所述集水盆(18)嵌装于设置于所述箱顶的所述定位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顶(12)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集水盆(18)连通的排水孔(12-1)。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底(11)包括型钢固定连接形成的框架(111)和设置于所述框架(111)内纵横交错设置的多个支撑梁(112);所述后背板(13)和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框架(111)焊接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箱门,两个箱门分别与两个侧板铰接,以闭合或开启所述货运箱笼的箱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运箱笼,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的前端部经先后两次向内折弯形成第三翻边(15-3),两个所述箱门通过所述第三翻边(15-3)与相应所述侧板铰接。
CN201520107667.1U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货运箱笼 Active CN204453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667.1U CN204453424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货运箱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667.1U CN204453424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货运箱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3424U true CN204453424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7667.1U Active CN204453424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货运箱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3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1091A (zh) * 2016-04-15 2016-07-06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倒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1091A (zh) * 2016-04-15 2016-07-06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倒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7150B2 (en) Truncated pyramid shaped shipping base
CN102030164A (zh) 一种集装箱
CN102808512B (zh) 一种用于箱式建筑的建筑方法
CN204453424U (zh) 一种货运箱笼
CN206397000U (zh) 卷边槽形型材及建筑梁结构
CN201553428U (zh) 一种集装箱
CN201437453U (zh) 一种可折叠式集装箱结构
CN204548738U (zh) 一种可折叠浸锌金属焊接周转箱
CN107143032B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集装箱及集装箱式活动房
CN103000843B (zh) 摩托车电瓶盒组件
CN200985180Y (zh) 可折叠式集装箱
CN201923396U (zh) 一种可拆卸箱式容器
CN102808527B (zh) 一种箱式建筑及其框架
CN201151538Y (zh) 集装箱
CN101881048A (zh) 一种便于包装和运输的集装箱活动房
CN208278919U (zh) 一种新型连接立柱
CN201424702Y (zh) 便于包装和运输的集装箱活动房
CN216406252U (zh) 一种箱式房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CN201714111U (zh) 一种房屋箱
CN201713938U (zh) 一种房屋箱
KR100882014B1 (ko) 부품 저장용 팔레트
CN2475199Y (zh) 框架及板块式钣金箱体
CN219208842U (zh) 一种用于水箱立柱的套管结构
CN214090396U (zh) 一种集成房屋底角件
CN216637644U (zh) 一种智能衣物回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1002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iefeng District Plant Road No. 36

Patentee after: CRRC QIQIHAR VEHIC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61002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iefeng District Plant Road No. 36

Patentee before: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