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5813U - 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45813U CN204445813U CN201520074567.3U CN201520074567U CN204445813U CN 204445813 U CN204445813 U CN 204445813U CN 201520074567 U CN201520074567 U CN 201520074567U CN 204445813 U CN204445813 U CN 2044458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amplifier
- audion
- electric capacity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在信号输出通道上连接有用于缓冲过滤高频干扰的第一三极管和用于过滤低频干扰的第二三极管,在射频信号的输出端通过三个发射天线对输出信号进行互补。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射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内微型传感器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
背景技术
胶囊内窥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胶囊内窥镜在人体内对肠道进行拍照后,需要使用射频装置将图像进行传输。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933607 U公开了一种射频发射电路,提高了射频发射电路的可靠度。但是,这中射频发射电路在应用于微型传感器上时,由于发射功率小,所以对于干扰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射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其包括射频信号输入端,射频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连接至射频信号输出端,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连接有第一电感,第一电感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第二电感和第一电容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分别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三电感接地,第三电阻与射频信号输出端之间通过第四电感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连接至第三电阻与射频信号输出端之间,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和稳压二极管接地;射频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连接至一个环形天线;射频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六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至第一环形天线;射频信号输出端还直接连接至一个T形天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容的端电压随着输出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实现对于第一三极管的通断控制,第一三极管对于输出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进行缓冲过滤。第二三极管通过第三电容控制通断,对于输出信号的低频干扰信号进行缓冲过滤。第三电感实现对于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之间电流的平衡作用。在射频信号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两个运算放大器,分别对于输出信号进行超前和滞后的信号处理,利用三个天线的相互补充实现信号的平稳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环形天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T形天线的结构图。
图中:IN、射频信号输入端;OUT、射频信号输出端;ZD、稳压二极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A1、第一运放;A2、第二运放;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L3、第三电阻;L4、第四电感;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RA1、环形天线;RA2、T形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射频信号输入端IN,射频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射频信号输出端OUT,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连接有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分别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感L3接地,第三电阻R3与射频信号输出端OUT之间通过第四电感L4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三电阻R3与射频信号输出端OUT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ZD接地;射频信号输出端OUT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一个环形天线RA1;射频信号输出端OUT通过第六电容C6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一环形天线RA1;射频信号输出端OUT还直接连接至一个T形天线RA2。
其中,第一电阻R1为55kΩ,第二电阻R2为75kΩ,第三电阻R3为35kΩ,第四电阻R4为25kΩ,第五电阻R5为135Ω,第六电阻R6为65kΩ;第七电阻R7为40kΩ,第八电阻R8为10kΩ,第九电阻R9为57kΩ,第十电阻R10为40kΩ,第十一电阻R11为18kΩ,第十二电阻R12为45kΩ,第一电容C1为15μF,第二电容C2为45μF,第三电容C3为25μF,第四电容C4为50μF,第五电容C5为25μF,第六电容C6为75μF。稳压二极管ZD的稳压值为24V,第一电感L1为25mH,第二电感L2为30mH,第三电感L3为15mH,第四电感L4为33mH。环形天线RA1直径为1.25mm,T形天线的宽度为0.78mm,高度为1.05mm。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电容C2的端电压随着输出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实现对于第一三极管Q1的通断控制,第一三极管Q1对于输出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进行缓冲过滤。第二三极管Q2通过第三电容C3控制通断,对于输出信号的低频干扰信号进行缓冲过滤。第三电感L3实现对于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之间电流的平衡作用。在射频信号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两个运算放大器,分别对于输出信号进行超前和滞后的信号处理,利用三个天线的相互补充实现信号的平稳输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信号输入端(IN),射频信号输入端(IN)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射频信号输出端(OUT),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连接有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并联的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分别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感(L3)接地,第三电阻(R3)与射频信号输出端(OUT)之间通过第四电感(L4)连接至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三电阻(R3)与射频信号输出端(OUT)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ZD)接地;射频信号输出端(OUT)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接地,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至一个环形天线(RA1);射频信号输出端(OUT)通过第六电容(C6)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至第一环形天线(RA1);射频信号输出端(OUT)还直接连接至一个T形天线(RA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4567.3U CN204445813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4567.3U CN204445813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45813U true CN204445813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52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7456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5813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458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2117A (zh) * | 2018-01-03 | 2018-05-18 | 刘素杰 | 一种脉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2015
- 2015-02-03 CN CN201520074567.3U patent/CN2044458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2117A (zh) * | 2018-01-03 | 2018-05-18 | 刘素杰 | 一种脉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CN108042117B (zh) * | 2018-01-03 | 2020-10-16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脉搏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79031B2 (en) | Device for measuring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number channels | |
US8480577B2 (en) | Wireless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 |
CN102302356B (zh) | 胶囊内镜诊疗系统的控制方法 | |
Farajidavar et al. | A miniature bidirectional telemetry system for in vivo gastric slow wave recordings | |
CN105054923A (zh) | 一种心电检测装置 | |
CN201717673U (zh) | 一种加载无线控制信号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 |
CN204445813U (zh) | 一种体内微型传感器的射频发射结构 | |
CN103169547A (zh) | 一种基于经皮供能的反馈式人工肛门括约肌 | |
CN102961132A (zh) | 一种无线表面肌电信号拾取装置、方法及前端压缩方法 | |
CN203873786U (zh) | 一种可供多人同时听诊的听诊器 | |
CN204698548U (zh) | 便携式心电监测仪系统 | |
CN204542098U (zh) | 一种病床智能监护系统 | |
CN103315735A (zh) | 一种内衣穿戴式生命信息采集系统 | |
CN103549943B (zh) | 插件式监护仪主机终端以及插件式监护仪 | |
CN204909416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检测系统 | |
CN204813872U (zh) | 一种心电检测装置 | |
CN203388833U (zh) | 基于无线网络的医疗监护仪及监护系统 | |
CN204562150U (zh) | 用于心电监护仪的无线导联信号线 | |
CN204791009U (zh) | 远程医疗系统 | |
CN203609413U (zh) | 一种无线血压计 | |
CN204618193U (zh) | 中西医临床用无线诊断系统 | |
CN208426116U (zh) | 无线心电监护仪 | |
CN208286991U (zh) | 医用监护仪信号转换电路 | |
Hu et al. | Person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Body Sensor Network | |
CN209107342U (zh) | 心电监护仪无线监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