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4933U -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4933U
CN204444933U CN201520166572.7U CN201520166572U CN204444933U CN 204444933 U CN204444933 U CN 204444933U CN 201520166572 U CN201520166572 U CN 201520166572U CN 204444933 U CN204444933 U CN 204444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ccommodation hole
iii
plate face
accommo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665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正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665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4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4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49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领域,是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用作板凳,不仅能够快速拆卸和组装,而且拆卸后可折叠到一起,便于携带。上板面上的连接孔Ⅰ、连接孔Ⅱ和连接孔Ⅲ与下板面上的螺纹孔Ⅰ、螺纹孔Ⅱ和螺纹孔Ⅲ相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杆Ⅰ、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Ⅲ连接。折叠时,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的内杆放入上板面中容纳孔Ⅰ与容纳孔Ⅳ、容纳孔Ⅱ与容纳孔Ⅴ、容纳孔Ⅲ与容纳孔Ⅵ所形成的腔体中,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的外杆放入下板面的容纳孔Ⅶ与容纳孔Ⅹ、容纳孔Ⅷ与容纳孔ⅩⅠ、容纳孔Ⅸ与容纳孔ⅩⅡ所形成的腔体中。上板面中的插柱Ⅰ、插柱Ⅱ、插柱Ⅲ和插柱Ⅳ插入到下板面的固定孔Ⅰ、固定孔Ⅱ、固定孔Ⅲ和固定孔Ⅳ中。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凳,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背景技术
板凳作为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在家里、宿舍或者办公室等固定场合,人们通常使用不可折叠的板凳,使用起来很方便,也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移动的火车上,野外旅游等,人们就需要一种可折叠、可拆卸、便于携带的板凳。火车上,经常有很多人买不到座票,一路站着很累,这时候便需要一种可折叠或可拆卸的板凳,可以展开后就使用。或者,人们驾着车去野外游玩,带着一个不可折叠的或者不可拆卸的板凳,显然很不方便。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可折叠板凳,都是一些简单的铁框和布条,很容易变形,不能长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不仅能够快速拆卸和组装,而且拆卸后可以折叠到一起,便于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凳,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包括上板面、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和下板面,不仅能够快速拆卸和组装,而且拆卸后可以折叠到一起,便于携带。
上板面包括板面Ⅰ和板面Ⅱ,其中板面Ⅰ上设有插柱Ⅰ、插柱Ⅱ、连接孔Ⅰ、配合孔Ⅰ、配合孔Ⅱ、容纳孔Ⅰ、容纳孔Ⅱ和容纳孔Ⅲ,插柱Ⅰ、插柱Ⅱ和连接孔Ⅰ位于板面Ⅰ的下表面上,配合孔Ⅰ、配合孔Ⅱ、容纳孔Ⅰ、容纳孔Ⅱ和容纳孔Ⅲ位于板面Ⅰ的一侧,容纳孔Ⅰ、容纳孔Ⅱ和容纳孔Ⅲ位于配合孔Ⅰ和配合孔Ⅱ之间;板面Ⅱ上设有插柱Ⅲ、插柱Ⅳ、连接孔Ⅱ、连接孔Ⅲ、配合柱Ⅰ、配合柱Ⅱ、容纳孔Ⅳ、容纳孔Ⅴ和容纳孔Ⅵ,插柱Ⅲ、插柱Ⅳ、连接孔Ⅱ和连接孔Ⅲ位于板面Ⅱ的下表面上,配合柱Ⅰ、配合柱Ⅱ、容纳孔Ⅳ、容纳孔Ⅴ和容纳孔Ⅵ位于板面Ⅱ的一侧,容纳孔Ⅳ、容纳孔Ⅴ和容纳孔Ⅵ位于配合柱Ⅰ和配合柱Ⅱ之间;板面Ⅰ和板面Ⅱ均为半个圆柱状,板面Ⅰ和板面Ⅱ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圆柱;板面Ⅰ上的配合孔Ⅰ和配合孔Ⅱ分别与板面Ⅱ上的配合柱Ⅰ和配合柱Ⅱ相应,配合柱Ⅰ可插入到配合孔Ⅰ中,配合柱Ⅱ可插入到配合孔Ⅱ中;板面Ⅰ和板面Ⅱ组合后,容纳孔Ⅰ与容纳孔Ⅳ同轴,容纳孔Ⅱ与容纳孔Ⅴ同轴,容纳孔Ⅲ与容纳孔Ⅵ同轴。
连接杆Ⅰ包括内杆和外杆,内杆和外杆均为空心圆管,其中内杆的外径小于外杆的内径,内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外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外杆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内杆上的外螺纹与外杆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杆Ⅰ与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Ⅲ相同。
下板面包括板面Ⅲ和板面Ⅳ,其中板面Ⅲ上设有固定孔Ⅰ、固定孔Ⅱ、螺纹孔Ⅰ、配合孔Ⅲ、配合孔Ⅳ、容纳孔Ⅶ、容纳孔Ⅷ和容纳孔Ⅸ,固定孔Ⅰ、固定孔Ⅱ和螺纹孔Ⅰ位于板面Ⅲ的上表面上,配合孔Ⅲ、配合孔Ⅳ、容纳孔Ⅶ、容纳孔Ⅷ和容纳孔Ⅸ位于板面Ⅲ的一侧,容纳孔Ⅶ、容纳孔Ⅷ和容纳孔Ⅸ位于配合孔Ⅲ和配合孔Ⅳ之间;板面Ⅳ上设有螺纹孔Ⅱ、螺纹孔Ⅲ、固定孔Ⅲ、固定孔Ⅳ、配合柱Ⅳ、配合柱Ⅴ、容纳孔Ⅹ、容纳孔Ⅹ Ⅰ和容纳孔Ⅹ Ⅱ,螺纹孔Ⅱ、螺纹孔Ⅲ、固定孔Ⅲ和固定孔Ⅳ位于板面Ⅳ的上表面上,配合柱Ⅳ、配合柱Ⅴ、容纳孔Ⅹ、容纳孔Ⅹ Ⅰ和容纳孔Ⅹ Ⅱ位于板面Ⅳ的一侧,容纳孔Ⅹ、容纳孔Ⅹ Ⅰ和容纳孔Ⅹ Ⅱ位于配合柱Ⅳ和配合柱Ⅴ之间;板面Ⅲ和板面Ⅳ均为半个圆柱状,板面Ⅲ和板面Ⅳ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圆柱;板面Ⅲ上的配合孔Ⅲ和配合孔Ⅳ分别与板面Ⅳ上的配合柱Ⅳ和配合柱Ⅴ相应,配合柱Ⅳ可插入到配合孔Ⅲ中,配合柱Ⅴ可插入到配合孔Ⅳ中;板面Ⅲ和板面Ⅳ组合后,容纳孔Ⅶ与容纳孔Ⅹ同轴,容纳孔Ⅷ与容纳孔Ⅹ Ⅰ同轴,容纳孔Ⅸ与容纳孔Ⅹ Ⅱ同轴。
上板面上的连接孔Ⅰ、连接孔Ⅱ和连接孔Ⅲ与下板面上的螺纹孔Ⅰ、螺纹孔Ⅱ和螺纹孔Ⅲ相应,上板面和下板面之间通过连接杆Ⅰ、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Ⅲ连接。
该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折叠时,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的内杆放入上板面中容纳孔Ⅰ与容纳孔Ⅳ、容纳孔Ⅱ与容纳孔Ⅴ、容纳孔Ⅲ与容纳孔Ⅵ所形成的腔体中,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的外杆放入下板面的容纳孔Ⅶ与容纳孔Ⅹ、容纳孔Ⅷ与容纳孔Ⅹ Ⅰ、容纳孔Ⅸ与容纳孔Ⅹ Ⅱ所形成的腔体中;上板面中的插柱Ⅰ、插柱Ⅱ、插柱Ⅲ和插柱Ⅳ插入到下板面的固定孔Ⅰ、固定孔Ⅱ、固定孔Ⅲ和固定孔Ⅳ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所述的板面Ⅰ上的连接孔Ⅰ、容纳孔Ⅰ、容纳孔Ⅱ和容纳孔Ⅲ均不相交,板面Ⅱ上的连接孔Ⅱ、连接孔Ⅲ、容纳孔Ⅳ、容纳孔Ⅴ和容纳孔Ⅵ均不相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所述的板面Ⅲ上的固定孔Ⅰ、固定孔Ⅱ、螺纹孔Ⅰ、容纳孔Ⅶ、容纳孔Ⅷ和容纳孔Ⅸ均不相交,板面Ⅳ上的螺纹孔Ⅱ、螺纹孔Ⅲ、固定孔Ⅲ、固定孔Ⅳ、容纳孔Ⅹ、容纳孔Ⅹ Ⅰ和容纳孔Ⅹ Ⅱ均不相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所述的上板面上的插柱Ⅰ、插柱Ⅱ、插柱Ⅲ和插柱Ⅳ的长度均小于下板面上的固定孔Ⅰ、固定孔Ⅱ、固定孔Ⅲ和固定孔Ⅳ的深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所述的板面Ⅰ上的配合孔Ⅰ和配合孔Ⅱ均为盲孔,其深度均大于板面Ⅱ上的配合柱Ⅰ和配合柱Ⅱ的长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所述的上板面和下板面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不仅能够快速拆卸和组装,而且拆卸后可以折叠到一起,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上板面1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4的右视图。
图8为上板面1不完全折叠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4中板面Ⅱ 1-2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主视图。
图11为图4中板面Ⅰ 1-1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中板面Ⅲ 5-1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板面Ⅳ 5-2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图1中连接杆Ⅰ 2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折叠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主视图。
图18为图16的俯视图。
图中:上板面1;板面Ⅰ 1-1;插柱Ⅰ 1-1-1;插柱Ⅱ 1-1-2;连接孔Ⅰ 1-1-3;配合孔Ⅰ 1-1-4;配合孔Ⅱ 1-1-5;容纳孔Ⅰ 1-1-6;容纳孔Ⅱ 1-1-7;容纳孔Ⅲ1-1-8;板面Ⅱ 1-2;插柱Ⅲ 1-2-1;插柱Ⅳ 1-2-2;连接孔Ⅱ 1-2-3;连接孔Ⅲ 1-2-4;配合柱Ⅰ 1-2-5;配合柱Ⅱ 1-2-6;容纳孔Ⅳ 1-2-7;容纳孔Ⅴ 1-2-8;容纳孔Ⅵ1-2-9;连接杆Ⅰ 2;内杆2-1;外杆2-2;连接杆Ⅱ 3;连接杆Ⅲ 4;下板面5;板面Ⅲ 5-1;固定孔Ⅰ 5-1-1;固定孔Ⅱ 5-1-2;螺纹孔Ⅰ 5-1-3;配合孔Ⅲ 5-1-4;配合孔Ⅳ 5-1-5;容纳孔Ⅶ 5-1-6;容纳孔Ⅷ 5-1-7;容纳孔Ⅸ 5-1-8;板面Ⅳ 5-2;螺纹孔Ⅱ 5-2-1;螺纹孔Ⅲ 5-2-2;固定孔Ⅲ 5-2-3;固定孔Ⅳ 5-2-4;配合柱Ⅳ5-2-5;配合柱Ⅴ 5-2-6;容纳孔Ⅹ 5-2-7;容纳孔Ⅹ Ⅰ 5-2-8;容纳孔Ⅹ Ⅱ 5-2-9。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包括上板面1、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连接杆Ⅲ 4和下板面5,不仅能够快速拆卸和组装,而且拆卸后可以折叠到一起,便于携带。
上板面1包括板面Ⅰ 1-1和板面Ⅱ 1-2,其中板面Ⅰ 1-1上设有插柱Ⅰ 1-1-1、插柱Ⅱ 1-1-2、连接孔Ⅰ 1-1-3、配合孔Ⅰ 1-1-4、配合孔Ⅱ 1-1-5、容纳孔Ⅰ 1-1-6、容纳孔Ⅱ 1-1-7和容纳孔Ⅲ 1-1-8,插柱Ⅰ 1-1-1、插柱Ⅱ 1-1-2和连接孔Ⅰ 1-1-3位于板面Ⅰ 1-1的下表面上,配合孔Ⅰ 1-1-4、配合孔Ⅱ 1-1-5、容纳孔Ⅰ 1-1-6、容纳孔Ⅱ 1-1-7和容纳孔Ⅲ 1-1-8位于板面Ⅰ 1-1的一侧,容纳孔Ⅰ 1-1-6、容纳孔Ⅱ 1-1-7和容纳孔Ⅲ 1-1-8位于配合孔Ⅰ 1-1-4和配合孔Ⅱ 1-1-5之间;板面Ⅱ 1-2上设有插柱Ⅲ 1-2-1、插柱Ⅳ 1-2-2、连接孔Ⅱ 1-2-3、连接孔Ⅲ 1-2-4、配合柱Ⅰ 1-2-5、配合柱Ⅱ 1-2-6、容纳孔Ⅳ 1-2-7、容纳孔Ⅴ 1-2-8和容纳孔Ⅵ1-2-9,插柱Ⅲ 1-2-1、插柱Ⅳ 1-2-2、连接孔Ⅱ 1-2-3和连接孔Ⅲ 1-2-4位于板面Ⅱ 1-2的下表面上,配合柱Ⅰ 1-2-5、配合柱Ⅱ 1-2-6、容纳孔Ⅳ 1-2-7、容纳孔Ⅴ 1-2-8和容纳孔Ⅵ 1-2-9位于板面Ⅱ 1-2的一侧,容纳孔Ⅳ 1-2-7、容纳孔Ⅴ1-2-8和容纳孔Ⅵ 1-2-9位于配合柱Ⅰ 1-2-5和配合柱Ⅱ 1-2-6之间;板面Ⅰ 1-1和板面Ⅱ 1-2均为半个圆柱状,板面Ⅰ 1-1和板面Ⅱ 1-2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圆柱;板面Ⅰ 1-1上的配合孔Ⅰ 1-1-4和配合孔Ⅱ 1-1-5分别与板面Ⅱ 1-2上的配合柱Ⅰ 1-2-5和配合柱Ⅱ 1-2-6相应,配合柱Ⅰ 1-2-5可插入到配合孔Ⅰ 1-1-4中,配合柱Ⅱ 1-2-6可插入到配合孔Ⅱ 1-1-5中;板面Ⅰ 1-1和板面Ⅱ 1-2组合后,容纳孔Ⅰ 1-1-6与容纳孔Ⅳ 1-2-7同轴,容纳孔Ⅱ 1-1-7与容纳孔Ⅴ 1-2-8同轴,容纳孔Ⅲ 1-1-8与容纳孔Ⅵ 1-2-9同轴。
连接杆Ⅰ 2包括内杆2-1和外杆2-2,内杆2-1和外杆2-2均为空心圆管,其中内杆2-1的外径小于外杆2-2的内径,内杆2-1一端设有外螺纹,外杆2-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外杆2-2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内杆2-1上的外螺纹与外杆2-2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杆Ⅰ 2与连接杆Ⅱ 3和连接杆Ⅲ 4相同。
下板面5包括板面Ⅲ 5-1和板面Ⅳ 5-2,其中板面Ⅲ 5-1上设有固定孔Ⅰ5-1-1、固定孔Ⅱ 5-1-2、螺纹孔Ⅰ 5-1-3、配合孔Ⅲ 5-1-4、配合孔Ⅳ 5-1-5、容纳孔Ⅶ 5-1-6、容纳孔Ⅷ 5-1-7和容纳孔Ⅸ 5-1-8,固定孔Ⅰ 5-1-1、固定孔Ⅱ 5-1-2和螺纹孔Ⅰ 5-1-3位于板面Ⅲ 5-1的上表面上,配合孔Ⅲ 5-1-4、配合孔Ⅳ 5-1-5、容纳孔Ⅶ 5-1-6、容纳孔Ⅷ 5-1-7和容纳孔Ⅸ 5-1-8位于板面Ⅲ 5-1的一侧,容纳孔Ⅶ 5-1-6、容纳孔Ⅷ 5-1-7和容纳孔Ⅸ 5-1-8位于配合孔Ⅲ 5-1-4和配合孔Ⅳ5-1-5之间;板面Ⅳ 5-2上设有螺纹孔Ⅱ 5-2-1、螺纹孔Ⅲ 5-2-2、固定孔Ⅲ 5-2-3、固定孔Ⅳ 5-2-4、配合柱Ⅳ 5-2-5、配合柱Ⅴ 5-2-6、容纳孔Ⅹ 5-2-7、容纳孔ⅩⅠ 5-2-8和容纳孔Ⅹ Ⅱ 5-2-9,螺纹孔Ⅱ 5-2-1、螺纹孔Ⅲ 5-2-2、固定孔Ⅲ 5-2-3和固定孔Ⅳ 5-2-4位于板面Ⅳ 5-2的上表面上,配合柱Ⅳ 5-2-5、配合柱Ⅴ 5-2-6、容纳孔Ⅹ 5-2-7、容纳孔Ⅹ Ⅰ 5-2-8和容纳孔Ⅹ Ⅱ 5-2-9位于板面Ⅳ 5-2的一侧,容纳孔Ⅹ  5-2-7、容纳孔Ⅹ Ⅰ 5-2-8和容纳孔Ⅹ Ⅱ 5-2-9位于配合柱Ⅳ 5-2-5和配合柱Ⅴ 5-2-6之间;板面Ⅲ 5-1和板面Ⅳ 5-2均为半个圆柱状,板面Ⅲ 5-1和板面Ⅳ 5-2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圆柱;板面Ⅲ 5-1上的配合孔Ⅲ 5-1-4和配合孔Ⅳ5-1-5分别与板面Ⅳ 5-2上的配合柱Ⅳ 5-2-5和配合柱Ⅴ 5-2-6相应,配合柱Ⅳ5-2-5可插入到配合孔Ⅲ 5-1-4中,配合柱Ⅴ 5-2-6可插入到配合孔Ⅳ 5-1-5中;板面Ⅲ 5-1和板面Ⅳ 5-2组合后,容纳孔Ⅶ 5-1-6与容纳孔Ⅹ 5-2-7同轴,容纳孔Ⅷ 5-1-7与容纳孔Ⅹ Ⅰ 5-2-8同轴,容纳孔Ⅸ 5-1-8与容纳孔Ⅹ Ⅱ 5-2-9同轴。
上板面1上的连接孔Ⅰ 1-1-3、连接孔Ⅱ 1-2-3和连接孔Ⅲ 1-2-4与下板面5上的螺纹孔Ⅰ 5-1-3、螺纹孔Ⅱ 5-2-1和螺纹孔Ⅲ 5-2-2相应,上板面1和下板面5之间通过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和连接杆Ⅲ 4连接。
该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折叠时,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连接杆Ⅲ 4的内杆放入上板面1中容纳孔Ⅰ 1-1-6与容纳孔Ⅳ 1-2-7、容纳孔Ⅱ 1-1-7与容纳孔Ⅴ 1-2-8、容纳孔Ⅲ 1-1-8与容纳孔Ⅵ 1-2-9所形成的腔体中,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连接杆Ⅲ 4的外杆放入下板面5的容纳孔Ⅶ 5-1-6与容纳孔Ⅹ 5-2-7、容纳孔Ⅷ 5-1-7与容纳孔Ⅹ Ⅰ 5-2-8、容纳孔Ⅸ 5-1-8与容纳孔Ⅹ Ⅱ 5-2-9所形成的腔体中;上板面1中的插柱Ⅰ 1-1-1、插柱Ⅱ 1-1-2、插柱Ⅲ 1-2-1和插柱Ⅳ 1-2-2插入到下板面5的固定孔Ⅰ 5-1-1、固定孔Ⅱ 5-1-2、固定孔Ⅲ 5-2-3和固定孔Ⅳ5-2-4中。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板面Ⅰ 1-1上的连接孔Ⅰ 1-1-3、容纳孔Ⅰ 1-1-6、容纳孔Ⅱ 1-1-7和容纳孔Ⅲ 1-1-8均不相交,板面Ⅱ 1-2上的连接孔Ⅱ 1-2-3、连接孔Ⅲ 1-2-4、容纳孔Ⅳ 1-2-7、容纳孔Ⅴ 1-2-8和容纳孔Ⅵ 1-2-9均不相交。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3、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板面Ⅲ5-1上的固定孔Ⅰ 5-1-1、固定孔Ⅱ 5-1-2、螺纹孔Ⅰ 5-1-3、容纳孔Ⅶ 5-1-6、容纳孔Ⅷ 5-1-7和容纳孔Ⅸ 5-1-8均不相交,板面Ⅳ 5-2上的螺纹孔Ⅱ 5-2-1、螺纹孔Ⅲ 5-2-2、固定孔Ⅲ 5-2-3、固定孔Ⅳ 5-2-4、容纳孔Ⅹ 5-2-7、容纳孔Ⅹ Ⅰ5-2-8和容纳孔Ⅹ Ⅱ 5-2-9均不相交。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板面1上的插柱Ⅰ 1-1-1、插柱Ⅱ 1-1-2、插柱Ⅲ 1-2-1和插柱Ⅳ 1-2-2的长度均小于下板面5上的固定孔Ⅰ 5-1-1、固定孔Ⅱ 5-1-2、固定孔Ⅲ 5-2-3和固定孔Ⅳ5-2-4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3、4、5、6、7、8、9、10、11、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板面Ⅰ 1-1上的配合孔Ⅰ 1-1-4和配合孔Ⅱ 1-1-5均为盲孔,其深度均大于板面Ⅱ 1-2上的配合柱Ⅰ 1-2-5和配合柱Ⅱ1-2-6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板面1和下板面5的外径相同。
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的工作原理:
该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使用时,上板面1的板面Ⅰ 1-1和板面Ⅱ 1-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块圆柱状的板体,其中,板面Ⅱ 1-2上的配合柱Ⅰ 1-2-5和配合柱Ⅱ 1-2-6插入到板面Ⅰ 1-1上的配合孔Ⅰ 1-1-4和配合孔Ⅱ 1-1-5中。下板面5上的板面Ⅲ 5-1和板面Ⅳ 5-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块圆柱状的板体,其中,板面Ⅳ 5-2上的配合柱Ⅳ 5-2-5和配合柱Ⅴ 5-2-6插入到板面Ⅲ 5-1上的配合孔Ⅲ5-1-4和配合孔Ⅳ 5-1-5中。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连接杆Ⅲ 4的内杆和外杆分别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和连接杆Ⅲ 4的内杆与上板面1的连接孔Ⅰ 1-1-3、连接孔Ⅱ 1-2-3、连接孔Ⅲ 1-2-4连接,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和连接杆Ⅲ 4的外杆与下板面5的螺纹孔Ⅰ 5-1-3、螺纹孔Ⅱ 5-2-1、螺纹孔Ⅲ 5-2-2连接。
该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折叠时,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连接杆Ⅲ 4的内杆放入上板面1中容纳孔Ⅰ 1-1-6与容纳孔Ⅳ 1-2-7、容纳孔Ⅱ 1-1-7与容纳孔Ⅴ 1-2-8、容纳孔Ⅲ 1-1-8与容纳孔Ⅵ 1-2-9所形成的腔体中,连接杆Ⅰ 2、连接杆Ⅱ 3、连接杆Ⅲ 4的外杆放入下板面5的容纳孔Ⅶ 5-1-6与容纳孔Ⅹ 5-2-7、容纳孔Ⅷ 5-1-7与容纳孔Ⅹ Ⅰ 5-2-8、容纳孔Ⅸ 5-1-8与容纳孔Ⅹ Ⅱ 5-2-9所形成的腔体中;上板面1中的插柱Ⅰ 1-1-1、插柱Ⅱ 1-1-2、插柱Ⅲ 1-2-1和插柱Ⅳ 1-2-2插入到下板面5的固定孔Ⅰ 5-1-1、固定孔Ⅱ 5-1-2、固定孔Ⅲ 5-2-3和固定孔Ⅳ5-2-4中,从而使得该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成为一个圆柱体。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包括上板面(1)、连接杆Ⅰ(2)、连接杆Ⅱ(3)、连接杆Ⅲ(4)和下板面(5),其特征在于:上板面(1)包括板面Ⅰ(1-1)和板面Ⅱ(1-2),其中板面Ⅰ(1-1)上设有插柱Ⅰ(1-1-1)、插柱Ⅱ(1-1-2)、连接孔Ⅰ(1-1-3)、配合孔Ⅰ(1-1-4)、配合孔Ⅱ(1-1-5)、容纳孔Ⅰ(1-1-6)、容纳孔Ⅱ(1-1-7)和容纳孔Ⅲ(1-1-8),插柱Ⅰ(1-1-1)、插柱Ⅱ(1-1-2)和连接孔Ⅰ(1-1-3)位于板面Ⅰ(1-1)的下表面上,配合孔Ⅰ(1-1-4)、配合孔Ⅱ(1-1-5)、容纳孔Ⅰ(1-1-6)、容纳孔Ⅱ(1-1-7)和容纳孔Ⅲ(1-1-8)位于板面Ⅰ(1-1)的一侧,容纳孔Ⅰ(1-1-6)、容纳孔Ⅱ(1-1-7)和容纳孔Ⅲ(1-1-8)位于配合孔Ⅰ(1-1-4)和配合孔Ⅱ(1-1-5)之间;板面Ⅱ(1-2)上设有插柱Ⅲ(1-2-1)、插柱Ⅳ(1-2-2)、连接孔Ⅱ(1-2-3)、连接孔Ⅲ(1-2-4)、配合柱Ⅰ(1-2-5)、配合柱Ⅱ(1-2-6)、容纳孔Ⅳ(1-2-7)、容纳孔Ⅴ(1-2-8)和容纳孔Ⅵ(1-2-9),插柱Ⅲ(1-2-1)、插柱Ⅳ(1-2-2)、连接孔Ⅱ(1-2-3)和连接孔Ⅲ(1-2-4)位于板面Ⅱ(1-2)的下表面上,配合柱Ⅰ(1-2-5)、配合柱Ⅱ(1-2-6)、容纳孔Ⅳ(1-2-7)、容纳孔Ⅴ(1-2-8)和容纳孔Ⅵ(1-2-9)位于板面Ⅱ(1-2)的一侧,容纳孔Ⅳ(1-2-7)、容纳孔Ⅴ(1-2-8)和容纳孔Ⅵ(1-2-9)位于配合柱Ⅰ(1-2-5)和配合柱Ⅱ(1-2-6)之间;板面Ⅰ(1-1)和板面Ⅱ(1-2)均为半个圆柱状,板面Ⅰ(1-1)和板面Ⅱ(1-2)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圆柱;板面Ⅰ(1-1)上的配合孔Ⅰ(1-1-4)和配合孔Ⅱ(1-1-5)分别与板面Ⅱ(1-2)上的配合柱Ⅰ(1-2-5)和配合柱Ⅱ(1-2-6)相应,配合柱Ⅰ(1-2-5)可插入到配合孔Ⅰ(1-1-4)中,配合柱Ⅱ(1-2-6)可插入到配合孔Ⅱ(1-1-5)中;板面Ⅰ(1-1)和板面Ⅱ(1-2)组合后,容纳孔Ⅰ(1-1-6)与容纳孔Ⅳ(1-2-7)同轴,容纳孔Ⅱ(1-1-7)与容纳孔Ⅴ(1-2-8)同轴,容纳孔Ⅲ(1-1-8)与容纳孔Ⅵ(1-2-9)同轴;
连接杆Ⅰ(2)包括内杆(2-1)和外杆(2-2),内杆(2-1)和外杆(2-2)均为空心圆管,其中内杆(2-1)的外径小于外杆(2-2)的内径,内杆(2-1)一端设有外螺纹,外杆(2-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外杆(2-2)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内杆(2-1)上的外螺纹与外杆(2-2)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杆Ⅰ(2)与连接杆Ⅱ(3)和连接杆Ⅲ(4)相同;
下板面(5)包括板面Ⅲ(5-1)和板面Ⅳ(5-2),其中板面Ⅲ(5-1)上设有固定孔Ⅰ(5-1-1)、固定孔Ⅱ(5-1-2)、螺纹孔Ⅰ(5-1-3)、配合孔Ⅲ(5-1-4)、配合孔Ⅳ(5-1-5)、容纳孔Ⅶ(5-1-6)、容纳孔Ⅷ(5-1-7)和容纳孔Ⅸ(5-1-8),固定孔Ⅰ(5-1-1)、固定孔Ⅱ(5-1-2)和螺纹孔Ⅰ(5-1-3)位于板面Ⅲ(5-1)的上表面上,配合孔Ⅲ(5-1-4)、配合孔Ⅳ(5-1-5)、容纳孔Ⅶ(5-1-6)、容纳孔Ⅷ(5-1-7)和容纳孔Ⅸ(5-1-8)位于板面Ⅲ(5-1)的一侧,容纳孔Ⅶ(5-1-6)、容纳孔Ⅷ(5-1-7)和容纳孔Ⅸ(5-1-8)位于配合孔Ⅲ(5-1-4)和配合孔Ⅳ(5-1-5)之间;板面Ⅳ(5-2)上设有螺纹孔Ⅱ(5-2-1)、螺纹孔Ⅲ(5-2-2)、固定孔Ⅲ(5-2-3)、固定孔Ⅳ(5-2-4)、配合柱Ⅳ(5-2-5)、配合柱Ⅴ(5-2-6)、容纳孔Ⅹ(5-2-7)、容纳孔ⅩⅠ(5-2-8)和容纳孔ⅩⅡ(5-2-9),螺纹孔Ⅱ(5-2-1)、螺纹孔Ⅲ(5-2-2)、固定孔Ⅲ(5-2-3)和固定孔Ⅳ(5-2-4)位于板面Ⅳ(5-2)的上表面上,配合柱Ⅳ(5-2-5)、配合柱Ⅴ(5-2-6)、容纳孔Ⅹ(5-2-7)、容纳孔ⅩⅠ(5-2-8)和容纳孔ⅩⅡ(5-2-9)位于板面Ⅳ(5-2)的一侧,容纳孔Ⅹ(5-2-7)、容纳孔ⅩⅠ(5-2-8)和容纳孔ⅩⅡ(5-2-9)位于配合柱Ⅳ(5-2-5)和配合柱Ⅴ(5-2-6)之间;板面Ⅲ(5-1)和板面Ⅳ(5-2)均为半个圆柱状,板面Ⅲ(5-1)和板面Ⅳ(5-2)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圆柱;板面Ⅲ(5-1)上的配合孔Ⅲ(5-1-4)和配合孔Ⅳ(5-1-5)分别与板面Ⅳ(5-2)上的配合柱Ⅳ(5-2-5)和配合柱Ⅴ(5-2-6)相应,配合柱Ⅳ(5-2-5)可插入到配合孔Ⅲ(5-1-4)中,配合柱Ⅴ(5-2-6)可插入到配合孔Ⅳ(5-1-5)中;板面Ⅲ(5-1)和板面Ⅳ(5-2)组合后,容纳孔Ⅶ(5-1-6)与容纳孔Ⅹ(5-2-7)同轴,容纳孔Ⅷ(5-1-7)与容纳孔ⅩⅠ(5-2-8)同轴,容纳孔Ⅸ(5-1-8)与容纳孔ⅩⅡ(5-2-9)同轴;
上板面(1)上的连接孔Ⅰ(1-1-3)、连接孔Ⅱ(1-2-3)和连接孔Ⅲ(1-2-4)与下板面(5)上的螺纹孔Ⅰ(5-1-3)、螺纹孔Ⅱ(5-2-1)和螺纹孔Ⅲ(5-2-2)相应,上板面(1)和下板面(5)之间通过连接杆Ⅰ(2)、连接杆Ⅱ(3)和连接杆Ⅲ(4)连接;
该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折叠时,连接杆Ⅰ(2)、连接杆Ⅱ(3)、连接杆Ⅲ(4)的内杆放入上板面(1)中容纳孔Ⅰ(1-1-6)与容纳孔Ⅳ(1-2-7)、容纳孔Ⅱ(1-1-7)与容纳孔Ⅴ(1-2-8)、容纳孔Ⅲ(1-1-8)与容纳孔Ⅵ(1-2-9)所形成的腔体中,连接杆Ⅰ(2)、连接杆Ⅱ(3)、连接杆Ⅲ(4)的外杆放入下板面(5)的容纳孔Ⅶ(5-1-6)与容纳孔Ⅹ(5-2-7)、容纳孔Ⅷ(5-1-7)与容纳孔ⅩⅠ(5-2-8)、容纳孔Ⅸ(5-1-8)与容纳孔ⅩⅡ(5-2-9)所形成的腔体中;上板面(1)中的插柱Ⅰ(1-1-1)、插柱Ⅱ(1-1-2)、插柱Ⅲ(1-2-1)和插柱Ⅳ(1-2-2)插入到下板面(5)的固定孔Ⅰ(5-1-1)、固定孔Ⅱ(5-1-2)、固定孔Ⅲ(5-2-3)和固定孔Ⅳ(5-2-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面Ⅰ(1-1)上的连接孔Ⅰ(1-1-3)、容纳孔Ⅰ(1-1-6)、容纳孔Ⅱ(1-1-7)和容纳孔Ⅲ(1-1-8)均不相交,板面Ⅱ(1-2)上的连接孔Ⅱ(1-2-3)、连接孔Ⅲ(1-2-4)、容纳孔Ⅳ(1-2-7)、容纳孔Ⅴ(1-2-8)和容纳孔Ⅵ(1-2-9)均不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面Ⅲ(5-1)上的固定孔Ⅰ(5-1-1)、固定孔Ⅱ(5-1-2)、螺纹孔Ⅰ(5-1-3)、容纳孔Ⅶ(5-1-6)、容纳孔Ⅷ(5-1-7)和容纳孔Ⅸ(5-1-8)均不相交,板面Ⅳ(5-2)上的螺纹孔Ⅱ(5-2-1)、螺纹孔Ⅲ(5-2-2)、固定孔Ⅲ(5-2-3)、固定孔Ⅳ(5-2-4)、容纳孔Ⅹ(5-2-7)、容纳孔ⅩⅠ(5-2-8)和容纳孔ⅩⅡ(5-2-9)均不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面(1)上的插柱Ⅰ(1-1-1)、插柱Ⅱ(1-1-2)、插柱Ⅲ(1-2-1)和插柱Ⅳ(1-2-2)的长度均小于下板面(5)上的固定孔Ⅰ(5-1-1)、固定孔Ⅱ(5-1-2)、固定孔Ⅲ(5-2-3)和固定孔Ⅳ(5-2-4)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面Ⅰ(1-1)上的配合孔Ⅰ(1-1-4)和配合孔Ⅱ(1-1-5)均为盲孔,其深度均大于板面Ⅱ(1-2)上的配合柱Ⅰ(1-2-5)和配合柱Ⅱ(1-2-6)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面(1)和下板面(5)的外径相同。
CN201520166572.7U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4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6572.7U CN204444933U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6572.7U CN204444933U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4933U true CN204444933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51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6657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4933U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49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7803A (zh) * 2015-03-23 2015-07-08 夏正付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7803A (zh) * 2015-03-23 2015-07-08 夏正付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4933U (zh)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CN104757803A (zh)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板凳
CN104545325A (zh) 一种尺寸可调节衣架
CN203450189U (zh) 一种婴儿推车的遮阳装置
CN205677068U (zh) 一种空间网格结构的通用铰接节点
CN104083002A (zh) 一种可折叠两用桌子
CN203934910U (zh) 一种新型不外扒带稳固装置的折叠床
CN204877246U (zh) 机械可折叠梯子
CN203591142U (zh) 折叠式衣架
CN204169405U (zh) 带有工具箱的便携式凳子
CN204318157U (zh) 一种可拆卸的军用床蚊帐架
CN203125288U (zh) 一种不锈钢丝抛光机的锁止插杆
CN204071295U (zh) 一种可折叠的小板凳
CN204344601U (zh) 一种家具连接件
CN204292708U (zh) 一种婴儿防护栏
CN204940725U (zh) 一种阁楼折叠梯
CN205022777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
CN204318127U (zh) 新型公寓床
CN202589219U (zh) 一种能够折叠的衣架
CN203947506U (zh) 易携带型锨把
CN205918711U (zh) 一种双隼接框架条
CN203207600U (zh) 带有置物架的单人床
CN206699611U (zh) 一种雨伞的锁扣结构
CN205533606U (zh) 一种新型凹凸连接结构
CN205410584U (zh) 叠加式展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