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8524U -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8524U
CN204438524U CN201420815858.9U CN201420815858U CN204438524U CN 204438524 U CN204438524 U CN 204438524U CN 201420815858 U CN201420815858 U CN 201420815858U CN 204438524 U CN204438524 U CN 204438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ater
bearing type
branch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58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平
严由新
吴静龙
王洪
黄志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158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8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8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85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包括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排水管、第一水箱内胆和置于第一水箱内胆中的第二水箱内胆,第一水箱内胆和第二水箱内胆之间形成有预设容积的储水夹层,冷水进水管包括与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进水支管和与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进水支管,热水出水管包括与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出水支管和与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出水支管,排水管包括与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排水支管和与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排水支管,各支管上串联有用于控制水流通断的阀门。由此实现三种不同储水容量的变换,可根据用水人数灵活调节水箱内胆的热水量,满足快速提供热水输出的需求,达到了节约能源和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积式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根据加热类型的不同可将容积式热水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电加热管进行加热的电热水器,另一种是采用冷媒进行加热的热泵热水器,这两种容积式热水器均配备有用于存储热水的承压式水箱,由于水箱的储水容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无法适应用户热水使用量的变化。若选购储水容量较大的机型,则会在用户热水使用量减少时造成能源浪费,增加使用成本,并且延长了静态加热时间,不能满足快速提供热水输出的要求;若选购储水容量较小的机型,则会在用户热水使用量增加时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综上,现有的承压式水箱由于储水容量固定不变而带来的能耗和使用舒适度差的问题日益凸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式水箱,旨在解决现有的承压式水箱储水容量固定不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压式水箱,包括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排水管、第一水箱内胆和置于所述第一水箱内胆中的第二水箱内胆,所述第一水箱内胆和所述第二水箱内胆之间形成有预设容积的储水夹层,所述冷水进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进水支管和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进水支管,所述热水出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出水支管和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出水支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排水支管和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排水支管,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上分别串联有用于控制水流通断的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的下部,所述第二进水支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下部;所述第一出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上部;所述第一排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和第二出水支管上的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上的阀门均为手动阀;或者,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上的阀门均为电磁阀或手动阀。
优选地,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容置所述第一水箱内胆的水箱外壳和填充在所述第一水箱内胆与所述水箱外壳之间的保温层,在所述水箱外壳和所述保温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穿出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呈螺旋状盘绕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上的换热管。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供冷媒流通的铜管、铝管或邦迪管;或者,所述换热管为电加热管。
优选地,所述承压式水箱为立式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内胆和所述第二水箱内胆均呈圆筒状,所述第一水箱内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底部相接,以支撑所述第二水箱内胆。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中的第一电加热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中的第二电加热管。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容积式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承压式水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通过配置两个套在一起的水箱内胆,可以实现三种不同储水容量的变换,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根据用水人数灵活调节水箱内胆的热水量,当热水使用完后可大大减少静态加热时间,满足快速提供热水输出的需求,达到了节约能源和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承压式水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压式水箱,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承压式水箱包括冷水进水管400、热水出水管500、排水管300、第一水箱内胆110和置于该第一水箱内胆110中的第二水箱内胆120,第一水箱内胆11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密封隔离,从而在第一水箱内胆11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之间形成有预设容积的储水夹层130。冷水进水管400包括与储水夹层130连通的第一进水支管410和与第二水箱内胆120连通的第二进水支管420,热水出水管500包括与储水夹层130连通的第一出水支管510和与第二水箱内胆120连通的第二出水支管520,排水管300包括与储水夹层130连通的第一排水支管310和与第二水箱内胆120连通的第二排水支管320,并且第一进水支管410、第二进水支管420、第一出水支管510、第二出水支管520、第一排水支管310和第二排水支管320上分别串联有用于控制水流通断的阀门,对应于第一进水支管410、第二进水支管420、第一出水支管510、第二出水支管520、第一排水支管310和第二排水支管320分别是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21、第一出水阀门511、第二出水阀门521、第一排水阀门311和第二排水阀门321。
根据本实施例配置的两个水箱内胆和管路连接关系可以确定该承压式水箱具有三种不同的储水容量,具体使用时可通过改变各管路上串联的阀门开闭状态实现储水容量的变换。具体地,第一档储水容量的操作方法是:将第一排水阀门311和第二排水阀门321关闭,打开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21、第一出水阀门511和第二出水阀门521,由此冷水经由冷水进水管400分别流进储水夹层13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中,使用热水时,储水夹层13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热水汇流至热水出水管500流出以供用户使用,此时承压式水箱处于最大储水容量状态,储水容量大致等于第一水箱内胆110的容积;第二档储水容量的操作方法是:打开第一排水阀门311而关闭第二排水阀门321,在将储水夹层130中的水排净后将第一排水阀门311关闭,关闭第一进水阀门411和第一出水阀门511,由此冷水经由冷水进水管400流进第二水箱内胆120中,使用热水时,只有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热水经热水出水管500流出以供用户使用,此时承压式水箱处于中间储水容量状态,储水容量等于第二水箱内胆120的容积;第三档储水容量的操作方法是:关闭第一排水阀门311而打开第二排水阀门321,在将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水排净后将第二排水阀门321关闭,由此冷水经由冷水进水管400流进储水夹层130中,使用热水时,只有储水夹层130中的热水经热水出水管500流出以供用户使用,此时承压式水箱处于最小储水容量状态,储水容量大致等于第一水箱内胆110与第二水箱内胆120的容积差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档储水容量和第三档储水容量的容量大小关系仅为示例,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大第二水箱内胆120的容积,而使储水夹层130的容积最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可见,在具体使用时可根据用水人数灵活选择承压式水箱的有效储水容量,比如第一档储水容量为100L,第二档储水容量为60L,第三档储水容量为40L,由此可以适应用户的多种用水需求,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当热水使用完后可大大减少静态加热时间,实现快速提供热水输出,达到了节约能源和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承压式水箱可以选用立式构造,也可以选用卧式构造,具体采用何种布置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此不作限制。不管采用何种布置形式,水箱内的水在受热后均会出现冷热水分层的现象,即相对较热的水分布在水箱的上部,而相对较冷的水分布在水箱的下部,为了提高热水输出率,第一进水支管410的出水口设置在储水夹层130的下部,第二进水支管420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水箱内胆120的下部;第一出水支管510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夹层130的上部,第二出水支管520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二水箱内胆120的上部。较佳地,第一进水支管410和第二进水支管420的出水口分别靠近储水夹层13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的底部,而第一出水支管510和第二出水管520的进水口分别靠近储水夹层13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的顶部。在选择不同的储水容量时,为了方便将储水夹层13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余水排净,第一排水支管310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夹层130的底部,第二排水支管320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二水箱内胆120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21、第一出水阀门511和第二出水阀门521均为电磁阀,而第一排水阀门311和第二排水阀门321均为手动阀,这样可以在手动排完储水夹层130或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余水后通过操作控制系统实现对储水容量的选择,从而更加方便操作,减少因用户对阀门操作失误而造成水箱不能正常输出热水的问题,而第一排水阀门311和第二排水阀门321选用手动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用户目测即可判断储水夹层130或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水是否排完,节省了用于检测储水夹层13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水是否排完的传感器。或者,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21、第一出水阀门511、第二出水阀门521、第一排水阀门311和第二排水阀门321均为电磁阀或手动阀。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21、第一出水阀门511、第二出水阀门521、第一排水阀门311和第二排水阀门321的选型上,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对于电磁阀、手动阀或者其他任意适用的阀门的选用应当理解为等同替换。
本实施例中,该承压式水箱还包括容置第一水箱内胆110的水箱外壳100和填充在第一水箱内胆110与水箱外壳100之间的保温层(图未示),保温层可以由发泡剂膨胀凝固而成,也可以由诸如海绵等隔热效果良好的材料制成。为了适应水箱的管路布局,在水箱外壳100和保温层上开设有供第一进水支管410、第二进水支管420、第一出水支管510、第二出水支管520、第一排水支管310和第二排水支管320穿出的通孔。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进水阀门411、第二进水阀门421、第一出水阀门511、第二出水阀门521、第一排水阀门311和第二排水阀门321均为电磁阀时,可以将各个支管和其对应的阀门设置在水箱外壳100内,水箱外壳100和保温层仅对应冷水进水管400、热水出水管500和排水管300开设有供其穿出的通孔,从而使得承压式水箱整体外形美观。
此外,该承压式水箱还包括呈螺旋状盘绕在第二水箱内胆120上的换热管20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承压式水箱为立式水箱,也即第一水箱内胆11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竖向布置,比如第一水箱内胆11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均呈圆筒状,而为了简化安装结构,同时能够更好地支撑第二水箱内胆120,第一水箱内胆11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的底部均为平底,两者的底部相接而实现对第二水箱内胆120的固定。考虑到竖向布置的内胆冷热水分层现象较为明显,因此将换热管200布置在第二水箱内胆120的下部,当然也可以将换热管200布置在整个第二水箱内胆120上。由于三档储水容量所对应的水均通过换热管200加热,因此需要将换热管200紧贴第二水箱内胆200的表面,较佳地,换热管200可以选用接触面积大的D型管或者其他任意适用的扁管,相应地,第二水箱内胆120可以由利于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组装时,还可以在换热管200与第二水箱内胆120之间设置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的导热介质。
对于承压式水箱的加热方式也具有多种选择,比如采用冷媒加热,换热管200为供冷媒流通的铜管、铝管或邦迪管,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冷媒的类型选用合适材质的管道,具体地,冷媒为空气(以气体形式流通),则优选铜管为换热介质流通的管道,经过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空气在水箱中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达到加热水的目的,更加有利于节能。此外,还可以采用电加热,也即换热管200为电加热管,但是应当限制换热管200的温升,以避免在储水夹层130无水时出现干烧的问题,也就是对应于选用上述第二档储水容量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分别为储水夹层130和第二水箱内胆120配置加热装置,比如该承压式水箱还包括设置在储水夹层130中的第一电加热管(图未示)和设置在第二水箱内胆120中的第二电加热管(图未示)。当选用第二档储水容量时,将第一电加热管关闭而开启第二电加热管;当选用第三档储水容量时,将第一电加热管打开而关闭第二电加热管。由此,实现了独立加热功能,可避免采用电加热管时出现的干烧问题,安全性更高。值得一提的是,当选用第一档储水容量时,可以同时开启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以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大大缩短了静态加热的时间,而处于保温状态时,可以选择两个电加热管中之一维持水温恒定,以节省电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配置两个套在一起的水箱内胆,可以实现三种不同储水容量的变换,相较于现有技术,可根据用水人数灵活调节水箱内胆的热水量,当热水使用完后可大大减少静态加热时间,满足快速提供热水输出的需求,达到了节约能源和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容积式热水器。
该容积式热水器包括控制系统和承压式水箱,该承压式水箱包括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排水管、第一水箱内胆和置于第一水箱内胆中的第二水箱内胆,第一水箱内胆和第二水箱内胆之间形成有预设容积的储水夹层,冷水进水管包括与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进水支管和与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进水支管,热水出水管包括与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出水支管和与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出水支管,排水管包括与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排水支管和与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排水支管,各支管上串联有用于控制水流通断的阀门。根据加热类型的不同,可以将该容积式热水器配置为热泵热水器或电热水器。
本容积式热水器实施例包括上述承压式水箱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承压式水箱,包括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排水管、第一水箱内胆和置于所述第一水箱内胆中的第二水箱内胆,所述第一水箱内胆和所述第二水箱内胆之间形成有预设容积的储水夹层,所述冷水进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进水支管和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进水支管,所述热水出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出水支管和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出水支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夹层连通的第一排水支管和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连通的第二排水支管,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上分别串联有用于控制水流通断的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的下部,所述第二进水支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下部;所述第一出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上部;所述第一排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水支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和第二出水支管上的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上的阀门均为手动阀;或者,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上的阀门均为电磁阀或手动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容置所述第一水箱内胆的水箱外壳和填充在所述第一水箱内胆与所述水箱外壳之间的保温层,在所述水箱外壳和所述保温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穿出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呈螺旋状盘绕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上的换热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供冷媒流通的铜管、铝管或邦迪管;或者,所述换热管为电加热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式水箱为立式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内胆和所述第二水箱内胆均呈圆筒状,所述第一水箱内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底部相接,以支撑所述第二水箱内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二水箱内胆的下部。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承压式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式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夹层中的第一电加热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胆中的第二电加热管。
10.一种容积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式热水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承压式水箱。
CN201420815858.9U 2014-12-18 2014-12-18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8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5858.9U CN204438524U (zh) 2014-12-18 2014-12-18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5858.9U CN204438524U (zh) 2014-12-18 2014-12-18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8524U true CN204438524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6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585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8524U (zh) 2014-12-18 2014-12-18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85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787A (zh) * 2018-08-24 2019-01-04 北京中泰清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恒温水箱及其水箱控制方法
CN110486930A (zh) * 2019-08-21 2019-11-22 丰自越 一种高水压双加热电热水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787A (zh) * 2018-08-24 2019-01-04 北京中泰清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恒温水箱及其水箱控制方法
CN110486930A (zh) * 2019-08-21 2019-11-22 丰自越 一种高水压双加热电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2240U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电热水器
CN205717919U (zh) 相变蓄热式热水器
CN101846400A (zh) 玻璃集热管单工质承压循环分层蓄热分体太阳能热水器
CN202532756U (zh) 双层保温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CN204091728U (zh) 热量回收型节能饮水机
CN108592146A (zh) 一种电热相变蓄能供热机组及其变工况能量调节方法
CN206387180U (zh) 多温电热水器
CN206018776U (zh) 太阳能和电能综合蓄能供热系统
CN204438524U (zh) 承压式水箱及容积式热水器
CN107388337B (zh) 一种分布式高效节能相变储热系统
CN206018791U (zh) 低谷电蓄能供热装置
CN202613784U (zh) 太阳能加热系统
WO2016012029A1 (en) Water heater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202598878U (zh) 具有即热式加热装置的间接换热式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10718169U (zh) 一种低散热太阳能热水器用水箱
CN205957488U (zh) 水箱换热结构及热水器
CN203797763U (zh) 太阳能、电能、燃烧介质互补的采暖和生活热水供给装置
CN103185406B (zh) 电辅助加热间接式热水系统中应用的蓄热水箱
CN210951925U (zh) 一种梯度升温式太阳能储热水箱
CN101718454A (zh) 家用热水交换器
CN201757519U (zh) 一种双层盘管换热太阳能热水器
CN201652870U (zh) 空气能热泵与太阳能结合的热水器
CN206019432U (zh) 蓄热装置的中心蓄热组件
CN206019431U (zh) 蓄热装置的布水器
CN105674563A (zh) 带换向阀的多能源互补双内胆水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