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8100U -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8100U
CN204438100U CN201520042746.9U CN201520042746U CN204438100U CN 204438100 U CN204438100 U CN 204438100U CN 201520042746 U CN201520042746 U CN 201520042746U CN 204438100 U CN204438100 U CN 204438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out degree
burner
boiler
oxygen amount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27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科
张广才
陈国辉
王晓旭
周平
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200427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8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8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8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属于燃煤电站锅炉运行技术领域。其中,在锅炉主燃烧器的四角上方设置有可水平摆动的燃尽风燃烧器,根据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情况,沿水平方向调整炉膛四个角上燃尽风燃烧器,改变燃尽风假想切圆在炉内的相对位置,从而起到消除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均衡锅炉两侧燃烧强度的作用,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与目前大多只能手动水平摆动的燃尽风燃烧器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不受负荷、磨投运方式等变化的影响,能始终保持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电站锅炉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背景技术
受切向燃烧锅炉固有“残余旋流”和风粉分配不均的影响,炉膛出口两侧烟气含氧量(即运行氧量)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严重时两侧氧量相差两个百分点以上。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大是炉内燃烧不均匀的体现,氧量低的一侧通常CO浓度高,飞灰可燃物也高,化学和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加,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同时,还可能导致汽温偏差、烟温偏差等现象的发生,造成受热面管壁温度超限、锅炉结焦,危害机组的运行安全。因此,如何消除炉膛两侧运行氧量偏差,均衡炉内燃烧强度至关重要。
目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措施主要有:1)顶层二次风大角度反切,将顶层一次风上方的一层或多层二次风反切一定角度,起到消除残余旋流的作用;2)将燃尽风燃烧器设置为可水平摆动型,通过手动将其调整至正切或反切,来实现对氧量偏差的控制。顶层二次风大角度反切对无燃尽风的锅炉效果比较明显,但对设置有燃尽风的锅炉效果不太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经过反切二次风“消旋”的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还要受到多层燃尽风的影响,“消旋”效果打了折扣。采用调节燃尽风水平摆角来实现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调整,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调整方法,且受负荷、磨投运方式等变化两侧运行氧量偏差随之变化的影响,一味将燃尽风水平摆角正切或反切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锅炉两侧氧量偏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运行调整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其可起到消除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均衡锅炉两侧燃烧强度的作用,缓解由运行氧量偏差带来的汽温/烟温偏差、受热面壁温超限等问题,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包括设置在该切向燃烧锅炉前墙左侧的第一燃尽风燃烧器、后墙左侧的第二燃尽风燃烧器、后墙右侧的第三燃尽风燃烧器以及前墙右侧的第四燃尽风燃烧器,且第一燃尽风燃烧器、第二燃尽风燃烧器、第三燃尽风燃烧器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分别通过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以及第四执行机构与控制系统相连;设置在燃烧锅炉左侧尾部烟道的第一烟气分析仪以及设置在燃烧锅炉右侧尾部烟道的第二烟气分析仪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燃尽风燃烧器、第二燃尽风燃烧器、第三燃尽风燃烧器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的初始设置方向与在炉膛正中心对应的一个假想圆相切,且燃尽风气流所形成的假想圆是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燃尽风燃烧器、第二燃尽风燃烧器、第三燃尽风燃烧器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均能够水平摆动,且水平摆动的角度为±25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燃尽风假想切圆在炉内的相对位置,调整燃尽风燃烧器水平摆角,从而起到改善炉内运行氧量偏差的作用,是多年运行调整经验的结果,在多台锅炉上有成功应用,改善了因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所导致的汽温偏差、烟温偏差以及受热面超温等问题。
2、与目前大多只能手动水平摆动的燃尽风燃烧器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不受负荷、磨投运方式等变化的影响,能始终保持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燃尽风燃烧器,2为第二燃尽风燃烧器,3为第三燃尽风燃烧器,4为第四燃尽风燃烧器,5为第一执行机构,6为第二执行机构,7为第三执行机构,8为第四执行机构,9为第一烟气分析仪,10为第二烟气分析仪,11为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包括设置在该切向燃烧锅炉前墙左侧的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后墙左侧的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后墙右侧的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前墙右侧的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且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分别通过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三执行机构7以及第四执行机构8与控制系统11相连;设置在燃烧锅炉左侧尾部烟道的第一烟气分析仪9以及设置在燃烧锅炉右侧尾部烟道的第二烟气分析仪10分别与控制系统11相连。
其中,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的初始设置方向与在炉膛正中心对应的一个假想圆相切,且燃尽风气流所形成的假想圆是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的。且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均能够水平摆动,且水平摆动的角度为±25度。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了解,现对其工作原理做一说明。
如图1所示,当左侧尾部烟道的第一烟气分析仪9与右侧尾部烟道的第二烟气分析仪10所得的运行氧量数据连续30分钟内偏差平均大于0.5个百分点时,控制系统11分别触发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三执行机构7以及第四执行机构8动作;具体如下:
当左侧尾部烟道的运行氧量较右侧尾部烟道的运行氧量高0.5个百分点以上时,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四执行机构8分别将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和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水平向右侧尾部烟道方向摆动5°,第二执行机构6和第三执行机构7分别将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和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水平向左侧尾部烟道方向摆动5°;
当左侧尾部烟道的运行氧量较右侧尾部烟道的运行氧量低0.5个百分点以上时,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四执行机构8分别将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和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水平向左侧尾部烟道方向摆动5°,第二执行机构6和第三执行机构7分别将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和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水平向右侧尾部烟道方向摆动5°。
其中,执行机构牵引燃尽风燃烧器每次只水平摆动5°,在触发执行机构动作至燃尽风燃烧器到位后30分钟的时间段内,控制系统11不接收任何两侧氧量偏差所触发的指令。执行机构牵引燃尽风燃烧器水平调整到位30分钟后,仍存在左右两侧尾部烟道运行氧量连续30分钟内偏差平均大于0.5个百分点的情况,控制系统11再选择触发执行机构执行下一个5°的摆动;当任意一个燃尽风燃烧器水平摆角已向右摆动25°时,不接受向右侧尾部烟道方向摆动5°的指令;当任意一个燃尽风燃烧器水平摆角已向左摆动25°时,不接受向左侧尾部烟道方向摆动5°的指令。此外,当任意一个燃尽风燃烧器水平摆角已向右摆动25°时,或当任意一个燃尽风燃烧器水平摆角已向左摆动25°时,通过开大燃尽风风门挡板开度的方式,实现对左右两侧尾部烟道氧量偏差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11根据第一烟气分析仪9、第二烟气分析仪10所得的运行氧量数据获得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情况,向锅炉四角的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三执行机构7以及第四执行机构8分别发出指令,来分别控制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的水平摆动。各个角燃尽风燃烧器面向炉内均可水平左右摆动25°(±25度,向左,即锅炉左侧为“﹣”,向右,即锅炉右侧为“﹢”),共50°的摆动范围,且燃尽风燃烧器初始位置为水平0°。
控制系统11的控制原理如下:当由第一烟气分析仪9、第二烟气分析仪10所得的运行氧量数据连续30分钟内偏差平均大于0.5个百分点时,将触发锅炉四角的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三执行机构7以及第四执行机构8动作。当左侧氧量较右侧氧量高0.5个百分点以上时,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四执行机构8分别将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和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水平向锅炉右侧摆动5°,第二执行机构6和第三执行机构7则分别将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和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水平向锅炉左侧摆动5°;当左侧氧量较右侧氧量低0.5个百分点以上时,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四执行机构8分别将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和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水平向锅炉左侧摆动5°,第二执行机构6和第三执行机构7则分别将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和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水平向锅炉右侧摆动5°。执行机构牵引燃尽风燃烧器每次只水平摆动5°,在触发执行机构动作至燃尽风燃烧器到位后30分钟的时间段内,控制系统不接收任何两侧氧量偏差所触发的指令。执行机构牵引燃尽风燃烧器水平调整到位30分钟后,仍存在左右两侧运行氧量连续30分钟内偏差平均大于0.5个百分点的情况,控制系统11再触发执行机构执行下一个5°的摆动。当任意一个燃尽风燃烧器已处于﹢25°时,不接受向锅炉右侧摆动5°的指令;当任意一个燃尽风燃烧器已处于-25°时,不接受向锅炉左侧摆动5°的指令。
根据锅炉实际情况,在顶层二次风的上方,每个角的燃尽风燃烧器可以是2、3、4、5或6层,同时,在锅炉尾部烟道两侧布置有烟气含氧量测点。
控制系统11可以是自动控制,也可以由运行人员根据锅炉左右两侧运行氧量偏差进行人为的发送指令,通过执行机构调整燃尽风燃烧器水平摆角。
锅炉左右两侧省煤器出口可各布置一台烟气分析仪,也可各布置多台烟气分析仪,但需要确保烟气分析仪所测数据能准确代表锅炉的运行氧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该切向燃烧锅炉前墙左侧的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后墙左侧的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后墙右侧的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前墙右侧的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且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分别通过第一执行机构(5)、第二执行机构(6)、第三执行机构(7)以及第四执行机构(8)与控制系统(11)相连;设置在燃烧锅炉左侧尾部烟道的第一烟气分析仪(9)以及设置在燃烧锅炉右侧尾部烟道的第二烟气分析仪(10)分别与控制系统(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的初始设置方向与在炉膛正中心对应的一个假想圆相切,且燃尽风气流所形成的假想圆是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燃尽风燃烧器(1)、第二燃尽风燃烧器(2)、第三燃尽风燃烧器(3)以及第四燃尽风燃烧器(4)均能够水平摆动,且水平摆动的角度为±25度。
CN201520042746.9U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Active CN204438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2746.9U CN204438100U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2746.9U CN204438100U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8100U true CN204438100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2746.9U Active CN204438100U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81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5889A (zh) * 2015-01-21 2015-05-06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与方法
CN113864767A (zh) * 2021-10-21 2021-12-31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 一种增强墙式切圆锅炉燃尽风气流刚性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5889A (zh) * 2015-01-21 2015-05-06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与方法
CN113864767A (zh) * 2021-10-21 2021-12-31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 一种增强墙式切圆锅炉燃尽风气流刚性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64767B (zh) * 2021-10-21 2023-11-07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 一种增强墙式切圆锅炉燃尽风气流刚性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8735B (zh) 一种中储式烟煤锅炉防爆处理方法及所专用的系统
CN203231331U (zh) 一种可左右摆动的并出口面积可调的喷嘴
CN104595889A (zh)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与方法
WO2023065719A1 (zh) 一种锅炉炉膛数值模拟与水动力协同集成计算方法
CN104699937A (zh) 一种基于烟气测试的锅炉效率自校正计算方法
CN103776020B (zh) 尾部三烟道双挡板加射流烟气再循环二次再热电站锅炉
CN107763657A (zh) 一种火电厂等温线声波测温单元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
CN105605609B (zh) 一种火电厂锅炉燃烧氧量优化方法
CN104848248B (zh) 煤气混烧锅炉风门挡板开度的控制方法
CN204438100U (zh) 一种消除切向燃烧锅炉两侧运行氧量偏差的系统
CN104197314A (zh) 四角切圆锅炉燃烧控制方法
CN107084404A (zh) 一种火电厂基于燃烧优化控制的精确配风方法
CN103604115B (zh)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利用蒸汽吹灰降低汽温偏差的方法
CN103807852B (zh) 煤粉锅炉的二次风配风装置及二次风配风方法
CN204756900U (zh) 高钠金属煤π型锅炉的中温烟气再循环装置
CN207514895U (zh) 用于煤粉锅炉超低负荷稳燃的燃烧系统
CN103032887A (zh) 一种实现燃煤锅炉节能运行的方法
CN203298342U (zh) 热处理炉的燃烧控制系统
CN106196162B (zh) 一种w型火焰锅炉省煤器出口氧量控制方法
CN208058885U (zh) 一种多路循环风烟特性调节系统
CN110513717A (zh) 一种双切圆燃烧锅炉尾部烟气通道堵灰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CN201293335Y (zh) 一种中储式烟煤锅炉防爆处理所专用的系统
CN205316371U (zh) 一种结合余热利用的制粉调风系统
CN204153768U (zh) 四角切圆锅炉及其炉膛
CN106287679A (zh) 一种煤粉锅炉高温烟气循环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5

Address after: 100031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Fuxingmen South Street No. 2 C

Patentee after: Huaneng Power Internaitonal Inc.

Patentee after: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after: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ddress before: 710032 Xingqing Road, Shaanxi, China, No. 136, No.

Patentee before: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