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4525U -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4525U
CN204424525U CN201520092375.5U CN201520092375U CN204424525U CN 204424525 U CN204424525 U CN 204424525U CN 201520092375 U CN201520092375 U CN 201520092375U CN 204424525 U CN204424525 U CN 204424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ost
draw
terminal
groo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23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候文宇
罗会雄
舒守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XCEEDCON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RVE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RVE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RVE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923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4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4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4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复数个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接线端子尾端的腔体以及容纳接线端子前端接线端的套壳,每个所述接线端子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一卡点,对应所述腔体侧壁上设有复数个与所述卡点配合的卡槽,所述接线端子插于所述壳体内,并经所述卡点与卡槽卡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端子通过卡点与卡槽的卡接配合,有效提高了接线端子安装时的快捷性,也提高了接线端子安装时的牢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线缆连接的情况,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电连接器,可以用于线缆间的连接,电连接器多采用公端与母端插接配合组成。
在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器中时,一般采用螺钉压接的固定方式,而这种固定方式,不仅安装速度较慢,同时,还需要在连接器上开设螺孔,会大大降低连接器整体的牢固性能。而现在连接器应用的场合越来越多,更多的小型电器中均需要连接器的存在,需要的电连接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因此,将连接器整体做小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及其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通过使用该结构,增加了接线端子安装的牢固性,同时也提高电连接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复数个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接线端子尾端的腔体以及容纳接线端子前端接线端的套壳,每个所述接线端子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一卡点,对应所述腔体侧壁上设有复数个与所述卡点配合的卡槽,所述接线端子插于所述壳体内,并经所述卡点与卡槽卡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应所述卡槽所在面的另一侧腔体内侧壁上,在每个所述接线端子之间设有一承靠棱,每个所述接线端子上设有一承靠面,所述接线端子的承靠面抵于所述承靠棱上;对应所述承靠棱所在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接线端子上设有抵于该限位槽内的凸起,所述凸起表面与所述腔体外面相适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腔体内壁的底部,在相邻每个接线端子之间设有一隔板,每个所述接线端子的底部设有一隔板槽,所述隔板槽与所述隔板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为三个,两两相互靠近并排插于所述壳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火线、零线及地线连接,中间为地线端子,两侧分别为火线端子与零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及零线端子的承靠面抵于对应侧的承靠棱上,中间的所述地线端子前端直接抵于所述腔体内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为接线母端子,所述壳体侧壁上并排设置有三个卡槽,三个卡槽呈一字型排布,所述接线母端子上的卡点卡接于对应所述的卡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为接线公端子,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三个错位的卡槽,呈“品”字型排布,所述接线公端子上的卡点卡接于对应所述的卡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端子通过设置于接线端子上的卡点与设置于壳体上的卡槽卡接配合,与以往螺接结构,接线端子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端子插接于壳体内,其底部通过接线端子的隔板槽与隔板限位,再通过承靠棱与承靠面限位,其顶部通过限位槽与凸起的配合,卡点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完成对接线端子的安装限位,接线端子经多个限位,有效保证了接线端子安装的牢固性;
3.本实用新型中将地线端子设置于火线端子与零线端子之间,由于地线端子本身是不带电的,其有效增加了火线端子与零线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安全性能;
4.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接线端子并排设置,并排设置的接线端子,通过相邻接线端子相互直接的承靠,有效提高接线端子安装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接线母端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Ⅰ;
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Ⅱ;
图4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Ⅲ;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接线公端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Ⅰ;
图7是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Ⅱ;
图8是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Ⅲ。
其中:1、壳体;2、接线端子;3、腔体;4、套壳;5、卡点;6、卡槽;7、承靠棱;8、承靠面;9、限位槽;10、凸起;11、隔板;12、隔板槽;13、地线端子;14、火线端子;15、零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8所示,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及安装于壳体1内的3个接线端子2,所述壳体1包括容纳接线端子2尾端的腔体3以及容纳接线端子2前端接线端的套壳4,每个所述接线端子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一卡点5,对应所述腔体3侧壁上设有3个与所述卡点5配合的卡槽6,所述接线端子2插于所述壳体1内,并经所述卡点5与卡槽6卡接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
参见图1~8所示,对应所述卡槽6所在面的另一侧腔体3内侧壁上,在每个所述接线端子2之间设有一承靠棱7,每个所述接线端子2上设有一承靠面8,所述接线端子2的承靠面8抵于所述承靠棱7上;对应所述承靠棱7所在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接线端子2上设有抵于该限位槽9内的凸起10,所述凸起10表面与所述腔体3外面相适应。
所述腔体3内壁的底部,在相邻每个接线端子2之间设有一隔板11,每个所述接线端子2的底部设有一隔板槽12,所述隔板槽12与所述隔板11相配合。
所述接线端子2为三个,两两相互靠近并排插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接线端子2分别与火线、零线及地线连接,中间为地线端子13,两侧分别为火线端子14与零线端子15,所述火线端子14及零线端子15的承靠面8抵于对应侧的承靠棱7上,中间的所述地线端子13前端直接抵于所述腔体3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将地线端子13设置于火线端子14与零线端子15之间,由于地线端子13本身是不带电的,其有效增加了火线端子14与零线端子15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安全性能。
如图1~4所示,所述接线端子2为接线母端子,所述壳体1侧壁上并排设置有三个卡槽6,三个卡槽6呈一字型排布,所述接线母端子上的卡点5卡接于对应所述的卡槽6内。
如图5~8所示,所述接线端子2为接线公端子,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三个错位的卡槽6,呈“品”字型排布,所述接线公端子上的卡点5卡接于对应所述的卡槽6内。错位布置的卡槽6,使设置于中间的地线端子13比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子2插于壳体1内更深,地线端子13比火线端子14及零线端子15显得更长,这样进一步增加火线端子14与零线端子15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接线端子2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插接于壳体1内,其底部通过隔板11及承靠棱7进行限位,其顶部通过限位槽9与凸起10的配合,卡点5与卡槽6的卡接配合,完成对接线端子2的安装限位,且3个接线端子2并排设置,其牢固性更强。

Claims (7)

1.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复数个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接线端子尾端的腔体以及容纳接线端子前端接线端的套壳,每个所述接线端子的一侧端面上设有一卡点,对应所述腔体侧壁上设有复数个与所述卡点配合的卡槽,所述接线端子插于所述壳体内,并经所述卡点与卡槽卡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卡槽所在面的另一侧腔体内侧壁上,在每个所述接线端子之间设有一承靠棱,每个所述接线端子上设有一承靠面,所述接线端子的承靠面抵于所述承靠棱上;对应所述承靠棱所在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接线端子上设有抵于该限位槽内的凸起,所述凸起表面与所述腔体外面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壁的底部,在相邻每个接线端子之间设有一隔板,每个所述接线端子的底部设有一隔板槽,所述隔板槽与所述隔板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三个,两两相互靠近并排插于所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火线、零线及地线连接,中间为地线端子,两侧分别为火线端子与零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及零线端子的承靠面抵于对应侧的承靠棱上,中间的所述地线端子前端直接抵于所述腔体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接线母端子,所述壳体侧壁上并排设置有三个卡槽,三个卡槽呈一字型排布,所述接线母端子上的卡点卡接于对应所述的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接线公端子,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三个错位的卡槽,呈“品”字型排布,所述接线公端子上的卡点卡接于对应所述的卡槽内。
CN201520092375.5U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04424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375.5U CN204424525U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2375.5U CN204424525U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4525U true CN204424525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2375.5U Active CN204424525U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45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6278A (zh) * 2015-11-27 2016-03-16 苏州广硕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导向卡片的连接端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6278A (zh) * 2015-11-27 2016-03-16 苏州广硕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导向卡片的连接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6171U (zh) 电连接器
CN104617419A (zh) 连接器
CN204424525U (zh) 一种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CN203674484U (zh) 电连接器
CN204992141U (zh) 一种端子式快速安装连接器
CN204927657U (zh) 防水dc连接器
CN205029067U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04497438U (zh) 连接器
CN104466519B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
CN203747159U (zh) 电连接器
CN203312566U (zh) 电源连接器插头及电源连接器插座
CN204424592U (zh) 一种连接器的公端或母端结构
CN203967438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2759069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690581U (zh) 一种入墙式插座
CN203950995U (zh) 一种数位高频母座连接器
CN20396737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2797356U (zh) 焊线式d-sub电连接器
CN204289803U (zh) 新型电连接器
CN102354836B (zh) 电源插座连接器
CN206947590U (zh) 新型排线连接器结构
CN204497421U (zh) 一种导电端子及带有导电端子的接线端子
CN204304102U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
CN204376066U (zh) 一种可实现双面插接的usb公座连接器
CN104600477A (zh) 一种入墙式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23 workshop No. 26, venture industrial squa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XCEEDCON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workshop No. 26, venture industrial squa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arvest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