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3189U -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 Google Patents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3189U
CN204423189U CN201420827773.2U CN201420827773U CN204423189U CN 204423189 U CN204423189 U CN 204423189U CN 201420827773 U CN201420827773 U CN 201420827773U CN 204423189 U CN204423189 U CN 204423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heating function
heating
power module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77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明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m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277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3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3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3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包括:发热片,包括发热线和衬片,发热线设置于衬片的一表面上;电源模块,通过电源导线与发热线连接,当电源模块向发热片两端施加电压时,发热片消耗电能以发热升温;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热片上,用于检测发热线的发热温度以发送发热温度信号;控制器,电源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其中发热片和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器能够接收发热温度信号并且根据发热温度信号向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根据控制信号断开或者闭合发热片与电源模块的连接。发热服采用这种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可以精确控制发热线的发热温度,提高发热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热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智能控温发热装置的发热服。
背景技术
在较为寒冷的季节或者严寒的地区,人们一般采用棉衣或者羽绒服来保温,但是在野外或者户外,尤其是失去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单靠人体自身的体温来维持的热量已经微乎其微。
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发热服,以此来解决这种情况,但是现有技术中,发热服大都无法精准地控制温度以及限温保护,容易造成人体的低温烫伤。因此,需要一种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发热服采用这种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可以精确地控制发热线的温度,提高了发热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智能控温发热装置的发热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其包括:发热片,包括发热线和衬片,所述发热线构造为预定形状,所述发热线设置于所述衬片的一表面上;电源模块,通过电源导线与所述发热线连接,当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发热线两端施加电压时,所述发热线消耗电能以发热升温;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热片上,用于检测所述发热线的发热温度以发送发热温度信号;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发热线和所述电源模块之 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发热温度信号并且根据所述发热温度信号向所述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开关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断开或者闭合所述发热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的闭合回路。
优选地,所述衬片包括第一柔性部和第二柔性部,所述发热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部上,所述第二柔性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柔性部,以使所述第一柔性部和所述第二柔性部包覆所述发热线,其中,所述发热线的材质为导热导电合金。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和用于向所述发热片线提供电能的充电电池模块,所述外部供电电源可以通过所述电源适配器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所述充电电池模块可以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
优选地,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还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发热温度。
优选地,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还包括手机终端,所述手机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用于所述手机终端能够接收所述发热温度信号,并且所述手机终端能够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操作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为继电器或者可控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热服,其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发热服还包括衣服本体,所述发热片构造为贴合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衣服本体包括具有开口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容纳腔,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源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部,并且所述容纳腔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发热片。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的充电电池模块, 所述充电电池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池连接于所述发热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发热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能够有效控制发热线的发热温度,提高了发热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选地,发热片的衬片包括能够包覆发热线的第一柔性部和第二柔性部,便于发热线的安装。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和用于向发热线提供电能的充电电池模块,外部供电电源可以通过所述电源适配器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所述充电电池模块可以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由此人们在使用发热服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外部供电电源直接供电,在户外的恶劣环境下采用充电电池模块为发热线提供电能。另外,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手机终端,由此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操作发热线的发热或者断开,并且也能够从手机上直观地得到发热线的热线温度,便于人们准确及时地获取身体上穿的发热服的工作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的方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发热服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发热服的温度控制的示意图,其中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温度轴。
1、发热线;10、发热线接头;2、衬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包括发热片、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服用 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其各个部分。
发热片包括发热线和衬片,发热线构造为预定形状,发热线设置于衬片的一表面上。发热线构造为预定形状,以适应于不同衣服的部位。将发热线设置于衬片上的目的是便于发热片的固定,通过衬片将发热线设置在衣服本体上。
电源模块通过电源导线与发热线连接,当电源模块向发热线两端施加电压时,发热线消耗电能以发热升温。由此人体通过发热线的发热来取暖保温。
如图所示,电源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热片上,用来检测发热线的发热温度,由此将该发热温度转换为发热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发热线和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器能够接收发热温度信号并且根据发热温度信号向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根据控制信号断开或者闭合发热线与电源模块的闭合回路。由此,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热线的发热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2摄氏度时,控制器根据发热温度信号向控制开关发送断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根据该断开控制信号断开发热线与电源模块的闭合回路。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热线的发热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的2摄氏度时,控制器根据发热温度信号向控制开关发送闭合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根据该闭合控制信号闭合发热线和电源模块的闭合回路。进一步地,控制开关为继电器或者可控硅,从而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顺利地断开或者闭合发热线与电源模块的闭合回路。
优选地,发热服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0℃-40℃,以使人体感受比较舒服。如图4所示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发热服的温度控制的示意图,其中发热服的加热完全依靠发热线的发热来实现。作为示例,选用30度作为发热服适宜的温度,温度范围控制在28℃-32℃。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热线的温度高于32℃时控制器向控制开关发送断开控制信号,由此控制开关切断电源模块与发热线之间的闭合回路。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发热线的温度低于28℃时控制器向控制开关发送闭合控制信号,控制开关会闭合电源模块和发热线之间的闭合回路。如此反复断开和闭合发热线的加热回路,从而发热线的发热线的温度呈正弦波的式样工作(参见图4所示)。
衬片可以是单一的一块,只要能够将发热线设置在衬片上便于发热线的安装即可。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衬片包括第一柔性部和第二柔性部,发热线设置在第一柔性部上,第二柔性部贴合在第一柔性部上,由此第一柔性部和第二柔性部包覆发热线,便于发热片在安装过程中发热线的保护,其中,发热线的材质为导热导电合金。衬片可以是耐高温的柔性材料,由于衬片可能接触人体皮肤,所以衬片可以选用较为舒适、柔软的材质。优选地,发热线的材质可以是铜镍合金或者镍铬合金。
优选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和用于向发热片提供电能的充电电池模块,外部供电电源可以通过电源适配器向发热线提供电能,充电电池模块可以向发热线提供电能。从而在具备外部供电电源的情况下通过电源适配器向发热线提供电能,而在没有外部供电电源的情况,例如户外等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可以此案应充电电池模块来实现发热线的供电,从而能够在户外维持较长的发热时间,便于携带。此外,由于电源模块采用直流低压12V向发热线供电,对人体没有危害,提高了发热服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充电电池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充电电池,太阳能板与太阳能充电电池连接,太阳能充电电池连接于发热线,太阳能板设置于衣服本体的外侧上,例如,可以设置在人体的肩部或者背部的位置。由此可以在户外,特别是光线充足的白天可以采用太阳能板为太阳能充电电池充电,在夜晚等情况下再利用太阳能充电电池为发热线提供电能,由此可以使得发热服能够在户外需要取暖保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地,大阳能板为可拆卸的,当需要清洗发热服时可以将太阳能板拆下来方便发热服的清洗。
优选地,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还包括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发热温度。输入输出模块可以设置在衣服本体上,也可以是独立于衣服本体的部件,作为优选地,显示屏可以设置在衣服的袖口上,便于穿戴发热服者及时查看发热线的发热温度。
进一步地,输入输出模块还包括手机终端,手机终端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手机终端能够接收发热温度信号,并且手机终端能够向控制器发送操作信号。 由此通过手机终端可以实时地接收上述发热温度信号,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向控制器发送操作信号,包括调整预定温度的操作、断开控制开关或者闭合控制开关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发热服取暖保温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热服,其包括根据上文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由此这种发热服能够精确控制温度,提高了发热服穿着的舒适性,并且利于身体健康。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发热服还包括衣服本体,发热片构造为贴合于衣服本体的内侧。由此发热片完全贴合于衣服本体的内侧,使得发热服全身都能够发热,实现发热服的最佳保暖方式。另外,也可以根据衣服结构对应各部位进行局部布线后也能够实现发热服全身发热的效果。
优选地,衣服本体包括具有开口的袋体,袋体包括容纳腔,控制器和电源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腔内部,并且容纳腔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发热片。袋体可以设置于衣服本体上,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袋体,袋体设置的目的是用来放置控制器和电源模块,袋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发热片,由此在极端低温的环境下为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提供恒温的工作环境,利于控制器和电源模块的保护。其中,容纳腔内侧面上设置的发热片与设置于衣服本体的内侧的发热片可以是串联连接,由此通过操作控制开关为衣服本体以及容纳腔内侧面上的发热片提供基本恒温的温度,特别是为容纳腔中的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提供恒温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便于发热服的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片,包括发热线和衬片,所述发热线设置于所述衬片的一表面上;
电源模块,通过电源导线与所述发热线连接,当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发热线两端施加电压时,所述发热线消耗电能以发热升温;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热片上,用于检测所述发热线的发热温度以发送发热温度信号;
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发热线和所述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发热温度信号并且根据所述发热温度信号向所述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开关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断开或者闭合所述发热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的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片包括第一柔性部和第二柔性部,所述发热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部上,所述第二柔性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柔性部,以使所述第一柔性部和所述第二柔性部包覆所述发热线,其中,所述发热线的材质为导热导电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电源适配器和用于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的充电电池模块,所述外部供电电源可以通过所述电源适配器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所述充电电池模块可以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发热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还包括手机终端,所述手机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用于所述手机终端能够接收所述发热温度信号,并且所述手机终端能够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操作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继电器或者可控硅。
7.一种发热服,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控温发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衣服本体,所述发热片构造为贴合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包括具有开口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容纳腔,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源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部,并且所述容纳腔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发热片。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向所述发热线提供电能的充电电池模块,所述充电电池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池连接于所述发热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外侧。
CN201420827773.2U 2014-12-23 2014-12-23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Active CN204423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7773.2U CN204423189U (zh) 2014-12-23 2014-12-23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7773.2U CN204423189U (zh) 2014-12-23 2014-12-23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3189U true CN204423189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3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7773.2U Active CN204423189U (zh) 2014-12-23 2014-12-23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31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9644A (zh) * 2015-12-16 2016-05-04 青岛市中心医院 一种智能供应室护理加热保温装置
CN106162949A (zh) * 2016-09-13 2016-11-23 深圳市质能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人体御寒产品上的加热装置
CN110811202A (zh) * 2019-11-13 2020-02-21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加热变温座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9644A (zh) * 2015-12-16 2016-05-04 青岛市中心医院 一种智能供应室护理加热保温装置
CN106162949A (zh) * 2016-09-13 2016-11-23 深圳市质能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人体御寒产品上的加热装置
CN110811202A (zh) * 2019-11-13 2020-02-21 上海理工大学 电加热变温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9965B2 (ja) 適応型電熱システム及び電熱式衣服
CN204091051U (zh) 一种app智能电热服装
CN204423189U (zh) 发热服用智能控温发热装置及发热服
CN202842430U (zh) 保温防暑服
CN103799576A (zh) 一种自反馈调节智能电加热服装
CN205757343U (zh) 一种智能控制发热型服装
CN203735896U (zh) 一种智能型温控席子
CN206166497U (zh) 一种杯体保温套
CN203001216U (zh) 多功能温控暖手袋
CN205161927U (zh) 一种可拆式温控发热衣
CN107890147A (zh) 一种智能保温衣服
CN203692595U (zh) 一种自反馈调节智能电加热服装
CN203121054U (zh) 一种电热衣服
CN203262310U (zh) 具发热功能的衣服
CN105615019A (zh) 人体自适应冷热环境的双向调温系统及方法
CN203323240U (zh) 无线遥控均衡发热的智能电火箱
CN203250831U (zh) 一种用于移动型保暖产品上的移动电池
CN205337686U (zh) 太阳能充电式制热制冷服装
CN203789580U (zh) 一种智能控制安全电热毯
CN204812088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多功能电热衣
CN208609957U (zh) 一种保暖环卫衣
CN204352002U (zh) 移动保暖装置
CN206043517U (zh) 一种调节温度的电力室外施工防静电服
CN206895860U (zh) 一种利用水循环调温的空调衣
CN201550688U (zh) 一种太阳能电热保温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8

Address after: 7, East six stre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Dali Village, Qingxi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hero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rain road Banqiao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China Taiwan No. 58 6F

Patentee before: Shao Ming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6

Address after: 523600 room 108, No. 48, Shitian Road,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em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600 No. 7, East 6th Street, Keji Road, Dali Village,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MAOXIONG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