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2913U -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2913U
CN204422913U CN201520065633.0U CN201520065633U CN204422913U CN 204422913 U CN204422913 U CN 204422913U CN 201520065633 U CN201520065633 U CN 201520065633U CN 204422913 U CN204422913 U CN 204422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in
connects
oxide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56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超
刘欢
高安生
李冀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nicipal Yu 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In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Municipal Yu 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In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nicipal Yu 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In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Municipal Yu 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In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5200656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2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2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29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控液晶调光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矩阵模块及中央处理器,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整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开关电源效率高,发热量小,不用采用风扇强制散热,降低了电源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作为电控液晶调光玻璃其原理是将液晶膜复合进两层玻璃中间,经高温高压胶合后的新型特种光电玻璃产品,由于其中的液晶膜具有在断电状态下雾态(不透明),通电时呈透明态的特点,使得调光玻璃同时具有普通玻璃和电控窗帘的双重特点,随时控制玻璃的透明不透明状态,可以有效地保护隐私。近年来电控液晶调光玻璃由于成本下降,为建筑及设计业界所接受并开始大规模应用, 调光玻璃也开始步入家庭装修应用领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传统电控液晶调光玻璃驱动电源是采用50Hz/60Hz的工频变压器电源驱动,如图1所示。220V交流电通过50Hz/60Hz工频变压器变换成60V交流电输出驱动液晶调光玻璃。传统驱动液晶调光玻璃存在以下去缺陷:工频变压器电源效率低耗电量大,增加使用成本;工频变压器电源效率低发热量大,使用中要经常加强制散热风扇,电源硬件投入成本高;工频变压器电源效率低,体积大笨重;工频变压器电源难于实现电控液晶调光玻璃透光度调节,更无法实现透光度无级调节;由于50Hz/60Hz工频变压器直接把输入的220V交流电变换成60V交流电输出因此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也会变化,无过压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矩阵模块及中央处理器,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整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矩阵模块为MOS管矩阵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MOS管矩阵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5、三极管Q6、MOS管Q3、MOS管Q4、MOS管Q7、MOS管Q8、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及电阻R12,所述MOS管Q3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MOS管Q4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及电阻R4的一端,所述MOS管Q4的第5、6、7、8脚并联后与所述MOS管Q3的第5、6、7、8脚并联后合并输出电压给电极A,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MOS管Q8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及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第5、6、7、8脚并联后与所述MOS管Q8的第5、6、7、8脚并联后合并输出电压给电极B。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芯片U1、短路保护单元及过流保护单元,所述短路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输入端,所述过流保护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及电阻R16,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7脚及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6脚及电阻R16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17及电阻R18,所述MOS管Q4的第1、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及芯片U1的第3脚,所述MOS管Q8的第1、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及芯片U1的第13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桥式整流二极管D5、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变压器T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3、电容C4、芯片U2、芯片U3、光电耦合器N1、电阻R22、三极管Q9、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23、电容C5及稳压二极管D4,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D5的第2脚连接所述电容C1的负极,所述电容C1的正极、桥式整流二极管D5的第1脚、电容C2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输入第1接线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及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第2接线端及芯片U3的第3脚,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第6接线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正极、电阻R20的一端及输出电压,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经所述电阻R21接地及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第4接线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的正极、电阻R2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N1的第4脚及芯片U2的第3脚,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2脚,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1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经所述稳压二极管D4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4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脚,所述芯片U2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容C5的正极且输出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78L05,所述芯片U3的型号TOP226,所述光电耦合器N1为四端光电耦合器,其型号为PC81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MOS管Q3与所述MOS管Q7的型号为IRF621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MOS管Q4与所述MOS管Q8的型号为Si4490DY。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输入220V交流电通过开关电源整流稳压输出80V直流。开关电源效率高,发热量小,不用采用风扇强制散热,降低了电源成本;出80V直流不受输入电压的影响,在90V-260V电压输入范围内可以保证输出稳定的80V直流电压。具有良好的过压保护功能;中央处理器控制MOS管矩阵产生80V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可连续调节,进而实现电控液晶调光玻璃透光率的连续变化;中央处理器实时监控输出信号的电流变化,具有良好的短路保护和过流过压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阵模块和中央处理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正常工作时A电极的电压波形;
图6是正常工作时B电极的电压波形;
图7是正常工作时信号Short_A和Short_B电压的波形图;
图8是当A电极和B电极短路时:信号Short_A和Short_B电压的波形图;
图9是限定输出电流为1A时, 电流检测信号Over_A、Over_B的电压波形图;
图10是当输出电流大于1.2A时,电流检测信号Over_A、Over_B的电压波形图;
图11是中央处理器输出AN信号电压波形图;
图12是经三极管Q1反相电平变换后PMOS管Q3 第4脚电压波形图;
图13是中央处理器输出AP信号电压波形图;
图14是三极管Q2反相电平变换后NMOS管Q4第4脚电压波形图;
图15是经Q3和Q4互补推挽后A电极的电压波形图;
图16是中央处理器输出BN信号电压波形图;
图17是经三极管Q5反相电平变换后PMOS管Q7第4脚电压波形图;
图18是中央处理器输出BP信号电压波形图;
图19是三极管Q6反相电平变换后NMOS管Q8第4脚电压波形图;
图20是经Q7和Q8互补推挽后B电极的电压波形图;
图21是A-B的电压波形图;
图22是液晶透光玻璃的100%透光率A-B电压波形图;
图23是液晶透光玻璃的70%透光率A-B电压波形图;
图24是液晶透光玻璃的30%透光率A-B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矩阵模块及中央处理器,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整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矩阵模块为MOS管矩阵模块。
所述MOS管矩阵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5、三极管Q6、MOS管Q3、MOS管Q4、MOS管Q7、MOS管Q8、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及电阻R12,所述MOS管Q3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MOS管Q4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及电阻R4的一端,所述MOS管Q4的第5、6、7、8脚并联后与所述MOS管Q3的第5、6、7、8脚并联后合并输出电压给电极A,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MOS管Q8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及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第5、6、7、8脚并联后与所述MOS管Q8的第5、6、7、8脚并联后合并输出电压给电极B。
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芯片U1、短路保护单元及过流保护单元,所述短路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输入端,所述过流保护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输入端。
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及电阻R16,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7脚及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6脚及电阻R16的一端。
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17及电阻R18,所述MOS管Q4的第1、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及芯片U1的第3脚,所述MOS管Q8的第1、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及芯片U1的第13脚。
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桥式整流二极管D5、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变压器T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3、电容C4、芯片U2、芯片U3、光电耦合器N1、电阻R22、三极管Q9、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23、电容C5及稳压二极管D4,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D5的第2脚连接所述电容C1的负极,所述电容C1的正极、桥式整流二极管D5的第1脚、电容C2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输入第1接线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及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第2接线端及芯片U3的第3脚,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第6接线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正极、电阻R20的一端及输出电压,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经所述电阻R21接地及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第4接线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的正极、电阻R2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N1的第4脚及芯片U2的第3脚,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2脚,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1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经所述稳压二极管D4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4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脚,所述芯片U2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容C5的正极且输出电压。
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78L05,所述芯片U3的型号TOP226,所述光电耦合器N1为四端光电耦合器,其型号为PC817。
所述MOS管Q3与所述MOS管Q7的型号为IRF6216。所述MOS管Q3、MOS管Q7采用的是PMOS管。
所述MOS管Q4与所述MOS管Q8的型号为Si4490DY。所述MOS管Q4、MOS管Q4采用的是NMOS管。
所述变压器T的第5、3脚接地,所述电容C3的负极接地,电容C4的负极接地,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N1的第3脚接地,芯片U3的第2脚接地,桥式整流二极管的第2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第2脚接地,电容C5的负极接地。
MOS管Q3的第1、2、3脚、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MOS管Q7的第1、2、3脚、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均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及芯片U1的第14脚均接地。
220V交流经过桥式整流再经TOP226变换产生稳定的80V直流电压,如图2所示。芯片(单片机或MCU) U1,即中央处理器产生四个方波信号AN、AP、BN、BP,其中AN、AP信号经三极管Q1、Q2电平变换后驱动MOS管Q3、Q4后在A电极输出+80V的方波信号。BN、BP信号经Q5、Q6电平变换后驱动MOS管Q7、Q8后在A电极输出+80V的方波信号,如图4所示。
在图4中示出了短路保护电路,图中R13、R14、R15、R16是短路保护检测电路,当A电极和B电极短路时,Short_A和Short_B高电平电压会很快中央处理器检测到Short_A和Short_B高电平电压低于+3V时就关断两电极信号输出,保护电源不损坏。在图4中还示出了过流保护电路,图中R17、R18为过流检测的取样电阻,中央处理器检测到电流检测信号Over_A、Over_B高电平电压值大于1.2A时就会两电极信号输出,保护电源不损坏。
中央处理器输出AN、AP信号经Q1、Q2电平变换分别驱动PMOS管Q3和NMOS管Q4,经Q3和Q4互补推挽产生A电极方波。
中央处理器输出BN、BP信号经Q5、Q6电平变换分别驱动PMOS管Q7和NMOS管Q8,经Q7和Q8互补推挽产生B电极方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矩阵模块及中央处理器,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矩阵模块的控制端,所述整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模块为MOS管矩阵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矩阵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5、三极管Q6、MOS管Q3、MOS管Q4、MOS管Q7、MOS管Q8、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及电阻R12,所述MOS管Q3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MOS管Q4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及电阻R4的一端,所述MOS管Q4的第5、6、7、8脚并联后与所述MOS管Q3的第5、6、7、8脚并联后合并输出电压给电极A,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MOS管Q8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及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第5、6、7、8脚并联后与所述MOS管Q8的第5、6、7、8脚并联后合并输出电压给电极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芯片U1、短路保护单元及过流保护单元,所述短路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输入端,所述过流保护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及电阻R16,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7脚及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6脚及电阻R16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17及电阻R18,所述MOS管Q4的第1、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及芯片U1的第3脚,所述MOS管Q8的第1、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及芯片U1的第13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桥式整流二极管D5、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变压器T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3、电容C4、芯片U2、芯片U3、光电耦合器N1、电阻R22、三极管Q9、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23、电容C5及稳压二极管D4,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D5的第2脚连接所述电容C1的负极,所述电容C1的正极、桥式整流二极管D5的第1脚、电容C2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输入第1接线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及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第2接线端及芯片U3的第3脚,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第6接线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正极、电阻R20的一端及输出电压,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经所述电阻R21接地及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第4接线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的正极、电阻R2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N1的第4脚及芯片U2的第3脚,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2脚,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1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经所述稳压二极管D4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N1的第4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脚,所述芯片U2的第1脚连接所述电容C5的正极且输出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78L05,所述芯片U3的型号TOP226,所述光电耦合器N1为四端光电耦合器,其型号为PC8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3与所述MOS管Q7的型号为IRF62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4与所述MOS管Q8的型号为Si4490DY。
CN201520065633.0U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2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5633.0U CN204422913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5633.0U CN204422913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2913U true CN204422913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563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2913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29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9446A (zh) * 2015-12-25 2016-03-23 深圳市立昱迅科技有限公司 调光电路以及基于调光电路的调光玻璃
CN107071973A (zh) * 2017-04-15 2017-08-18 深圳市广开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调光玻璃驱动电源
CN111524491A (zh) * 2019-02-03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调光玻璃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9446A (zh) * 2015-12-25 2016-03-23 深圳市立昱迅科技有限公司 调光电路以及基于调光电路的调光玻璃
CN107071973A (zh) * 2017-04-15 2017-08-18 深圳市广开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调光玻璃驱动电源
CN107071973B (zh) * 2017-04-15 2018-12-18 深圳市广开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调光玻璃驱动电源
CN111524491A (zh) * 2019-02-03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调光玻璃装置
CN111524491B (zh) * 2019-02-03 2021-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调光玻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9020U (zh) 一种pfc保护电路和空调器
CN101778513A (zh) 一种led均流控制电路及led驱动模块和助航灯
CN204422913U (zh) 一种液晶调光玻璃的驱动电路
CN108377142A (zh) 一种电子开关电路
CN203734532U (zh) 用于led驱动器的斩波功能电路
CN104184111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地线取电的过压保护电路
CN201199743Y (zh) 灯串控制电路
CN207117164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电源保护电路及显示设备
CN103872890B (zh) 一种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03968094U (zh) 安全节能开关
CN209198534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装置
CN204271611U (zh) 一种交流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
CN209282854U (zh) 一种自动同步并网全桥逆变驱动芯片
CN204131096U (zh) 一种基于mos管的恒流电路
CN103987157B (zh) 一种led照明可调光可控制节点控制器
CN203734877U (zh) 一种自适应单双端供电的led日光灯管
CN207572981U (zh) 电力电容投切开关及电容补偿柜
CN202310188U (zh) 一种led灯的驱动电源
CN207832988U (zh) 一种新型三相电源缺相反相检测电路
CN207584581U (zh) 一种ic驱动的led路灯
CN207219108U (zh) 一种小功率单路输出实现三段变光电路
CN206024164U (zh) 一种led线性驱动系统
CN206149552U (zh) 用于非隔离led驱动电源的调光电路
CN205005039U (zh) 一种教学投影仪防热插拔浪涌电流电源电路
CN204967269U (zh) 一种混合式综合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