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0764U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0764U
CN204420764U CN201520137563.5U CN201520137563U CN204420764U CN 204420764 U CN204420764 U CN 204420764U CN 201520137563 U CN201520137563 U CN 201520137563U CN 204420764 U CN204420764 U CN 204420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diaphragm
diaphragm group
backboard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375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俊义
林博瑛
李丽梅
许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V Display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V Display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V Display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V Display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375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0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0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07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包括背板、光源和中框,背板具有凹形容纳空间,中框设置在背板外侧,背板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个开口面,导光板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及四个侧面,光源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光源对应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中框内侧具有折边,折边面对背板开口面的一侧设置于导光板及第一光学膜片组上方,折边背对背板开口面的另一侧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组下方,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分别具有一张以上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组至少包含扩散片或具有雾度的增亮片;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侧入式背光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平面显示器应用的液晶模组多采用TFT-LCD技术。TFT-LCD为非主动式发光显示,通常由白光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提供均匀的系统亮度,再透过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获得丰富的色彩显示。现行的白光背光模组可分为侧入式及直下式两大类。如图1所示,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01、光源02和中框03,所述背板01具有凹形容纳空间,所述中框03设置在背板01外侧,所述背板01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04、导光板05和光学膜片06,所述中框03内侧具有折边031;其光学膜片06全部设置于中框折边031下方,所述中框折边031上方设置有液晶显示面板09,所述光源02设置于背光模组侧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通过导光板进行光线均匀化形成面光源。在发光二极管灯条光源与导光板的结合部位,需要使用黑色胶条或胶框等遮光方案处理,以防止入光侧边出现漏光及Hot Spot现象。特别背光模组应用趋势的发展,要求边框越来越窄,入光侧遮光方案所预留的空间越来越小,入光侧容易造成光学混光不均匀的现象。 现有方案如导光板入光侧加微结构及贴黑色胶条等方式,在材料加工或组装上程序复杂,不利于大量生产的效率,且容易造成光源利用率的损失。为此,侧入式背光模组入光侧混光及窄边框设计均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改善侧入式背光模组漏光及萤火虫现象,有利于侧入式模组窄边框设计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光源和中框,所述背板具有凹形容纳空间,所述中框设置在背板外侧,所述背板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个开口面,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及四个侧面,所述光源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源对应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所述中框内侧具有折边,所述折边面对背板开口面的一侧设置于导光板及第一光学膜片组上方,所述折边背对背板开口面的另一侧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组下方。
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分别具有一张以上光学膜片。
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至少包含扩散片或具有雾度的增亮片。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光源和中框,所述背板具有凹形容纳空间,所述中框设置在背板外侧,所述背板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个开口面,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及四个侧面,所述光源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源对应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该侧面形成背光模组的入光侧,所述中框内侧具有折边,所述对应背光模组入光侧的折边面对背板开口面的一侧设置于导光板及第一光学膜片组上方,所述对应背光模组入光侧的折边背对背板开口面的另一侧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组下方。
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分别具有一张以上光学膜片。
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至少包含扩散片或具有雾度的增亮片。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光学膜片设计为第一光学膜片组及第二光学膜片组,并用中框折边进行隔离,使其在第一光学膜片组及第二光学膜片组之间形成混光空间,此设计的优点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入光侧光线从第一光学膜片组射出,由于混光空间的存在,使光线可以进行混光,且第二光学膜片组对光线的反射等回收效应,光线于第一光学膜片组及第二光学膜片组之间多次混光,从而改变光线传播路径,进一步减弱了入光侧光源漏光引起的亮暗不均现象;同时,使用上述任一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其入光侧光学表现得到提升,给予边框设计更大的调整空间,有利于窄边框设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第一光学膜片组及第二光学膜片组之间形成的混光空间,改变传统结构的光线传播路径,有效改善了侧入式背光模组漏光及萤火虫现象,使用上述任一侧入式背光模组,有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实施例1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实施例2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或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背板1、光源2和中框3,所述背板1具有凹形容纳空间,所述中框3设置在背板1外侧,所述背板1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4、导光板5、第一光学膜片组6和第二光学膜片组7(图中以粗线框表示),所述背板1具有一底面及一个开口面,所述导光板5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及四个侧面,所述光源2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源2对应导光板5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所述中框3内侧具有折边31,所述折边31面对背板1开口面的一侧设置于导光板5及第一光学膜片组6上方,所述折边31背对背板1开口面的另一侧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组7下方。
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6和第二光学膜片组7分别具有一张以上光学膜片。
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7至少包含扩散片或具有雾度的增亮片。
一种显示装置8,包括显示面板9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9提供背光源,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将光学膜片设计为第一光学膜片组6及第二光学膜片组7,并用中框折边31进行隔离,使其在第一光学膜片组6及第二光学膜片组7之间形成混光空间,侧入式背光模组入光侧光线从第一光学膜片组6射出,光线在混光空间进行混光,且第二光学膜片组7对光线的反射等回收效应,从而改变光线传播路径,进一步减弱了入光侧光源漏光引起的亮暗不均现象;中框折边31对导光板5、第一光学膜片组6及第二光学膜片组7具有定位作用,背光模组四侧中框折边31与第二光学膜片组7边沿存在叠合部,该些叠合部设置于中框折边31上方,此设计尤其适用于一体式中框;使用上述任一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其入光侧光学表现得到提升,给予边框设计更大的调整空间,有利于窄边框设计。
实施例2
如图2或图4所示,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1、光源2和中框3,所述背板1具有凹形容纳空间,所述中框3设置在背板1外侧,所述背板1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4、导光板5、第一光学膜片组6和第二光学膜片组7(图中以粗线框表示),所述背板1具有一底面及一个开口面,所述导光板5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及四个侧面,所述光源2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源2对应导光板5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该侧面形成背光模组的入光侧51,所述中框3内侧具有折边31,所述对应背光模组入光侧的折边31面对背板1开口面的一侧设置于导光板5及第一光学膜片组6上方,所述对应背光模组入光侧51的折边31背对背板1开口面的另一侧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组7下方。
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6和第二光学膜片组7分别具有一张以上光学膜片。
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7至少包含扩散片或具有雾度的增亮片。
一种显示装置8,包括显示面板9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9提供背光源,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将光学膜片设计为第一光学膜片组6及第二光学膜片组7,并用中框折边31进行隔离,使其在背光模组入光侧51的第一光学膜片组6及第二光学膜片组7之间形成混光空间,背光模组入光侧51光线从第一光学膜片组6射出,光线在混光空间进行混光,且第二光学膜片组7对光线的反射等回收效应,从而改变光线传播路径,进一步减弱了入光侧光源漏光引起的亮暗不均现象;中框折边31对导光板5、第一光学膜片组6及第二光学膜片组7具有定位作用,中框折边31与第二光学膜片组7边沿存在叠合部,背光模组优选为入光侧的一侧之叠合部设置于中框折边31上方,此设计尤其适用于分离式中框;对于具有分离式中框,在不同侧的中框之间存在结合部,仅需要通过组装顺序的调整,使得第二光学膜片组穿过分离式中框的结合部,实现第二光学膜片组部份膜片设置于中框折边上方,此设计简易可行。使用上述任一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其入光侧光学表现得到提升,给予边框设计更大的调整空间,有利于窄边框设计。
以上描述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

Claims (8)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和中框,所述背板具有凹形容纳空间,所述中框设置在背板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个开口面,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及四个侧面,所述光源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源对应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所述中框内侧具有折边,所述折边面对背板开口面的一侧设置于导光板及第一光学膜片组上方,所述折边背对背板开口面的另一侧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分别具有一张以上光学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至少包含扩散片或具有雾度的增亮片。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5.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和中框,所述背板具有凹形容纳空间,所述中框设置在背板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容纳空间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板具有一底面及一个开口面,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底面、一出光面及四个侧面,所述光源由复数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源对应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该侧面形成背光模组的入光侧,所述中框内侧具有折边,所述对应背光模组入光侧的折边面对背板开口面的一侧设置于导光板及第一光学膜片组上方,所述对应背光模组入光侧的折边背对背板开口面的另一侧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分别具有一张以上光学膜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至少包含扩散片或具有雾度的增亮片。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1520137563.5U 2015-03-11 2015-03-11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0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7563.5U CN204420764U (zh) 2015-03-11 2015-03-11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7563.5U CN204420764U (zh) 2015-03-11 2015-03-11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0764U true CN204420764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756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0764U (zh) 2015-03-11 2015-03-11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076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6993A (zh) * 2016-05-04 2016-08-17 东莞东山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6646993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液晶面板
CN110568665A (zh) * 2018-12-05 2019-12-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65902A (zh) * 2020-09-18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31793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可避免光学膜片跳脱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6993A (zh) * 2016-05-04 2016-08-17 东莞东山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6646993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液晶面板
CN106646993B (zh) * 2016-12-13 2024-04-16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液晶面板
CN110568665A (zh) * 2018-12-05 2019-12-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568665B (zh) * 2018-12-05 2023-03-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65902A (zh) * 2020-09-18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65902B (zh) * 2020-09-18 2022-08-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31793A1 (zh) * 2022-08-09 2024-02-15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可避免光学膜片跳脱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0764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4864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823319B (zh)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64311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
CN103278873B (zh) 彩色滤光片结构及用该彩色滤光片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
CN2052296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5807477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202771134U (zh) 一种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CN204477809U (zh)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02813036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00242A (zh) 背光模组及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CN205880446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240403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96576A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结构
US20150338701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314573U (zh) 背光模组
CN205880445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405721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
CN203323024U (zh) 扩散板支架、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321920U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4515302U (zh)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06193408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016160U (zh) 可实现面发光的led屏及其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209281117U (zh) 背光模组及含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CN208334849U (zh) 一种玻璃背板与铝中框免贴合的背光模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