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0498U -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0498U
CN204420498U CN201520062091.1U CN201520062091U CN204420498U CN 204420498 U CN204420498 U CN 204420498U CN 201520062091 U CN201520062091 U CN 201520062091U CN 204420498 U CN204420498 U CN 204420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notebook
coupling shaft
supporting structure
connection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20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梦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620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0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0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0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其包括:呈U形的支架,具有平行伸出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分别连接第一支臂与笔记本的第一转轴的第一连接装置;分别连接第二支臂与笔记本的第二转轴的第二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转动连接,以便所述支架相对所述下壳体旋转,且旋转后将所述笔记本撑起、使笔记本倾斜于桌面。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改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还可以增加键盘使用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变换支架的旋转角度,还可以作为笔记本电脑外出携带时的提携把手,因此一举多得;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支架结构的笔记本电脑。

Description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基本都是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对于笔记本的散热和键盘使用的舒适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散热的问题,最常使用的是散热器,但市场上普通散热器只是置于笔记本电脑正下方,对于改变笔记本电脑键盘与桌面的倾斜角度帮助甚小,因此无法调整键盘使用的舒适度,还增加了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复杂程度,携带十分不便;另外,笔记本在外出携带时,都需要使用电脑包,对于本身就有公文包的办公人士来说无疑不是一种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改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还可以增加键盘使用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变换支架的旋转角度,还可以作为笔记本电脑外出携带时的提携把手,因此一举多得;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支架结构的笔记本电脑。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可以用于支撑笔记本,所述笔记本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上壳体或下壳体连接处的用于使上壳体相对下壳体转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其中,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呈U形的支架,具有平行伸出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分别连接第一支臂与笔记本的第一转轴的第一连接装置;分别连接第二支臂与笔记本的第二转轴的第二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转动连接,以便所述支架相对所述下壳体旋转,且旋转后将所述笔记本撑起、使笔记本倾斜于桌面。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臂;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臂两端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支臂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和第二连接轴的轴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臂的末端设置有具有内齿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插齿,且插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臂的长度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连接臂;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臂两端的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其中,所述第三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支臂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三连接轴的轴线和第四连接轴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锁死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锁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臂末端且具有内齿的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轴外壁的沿其轴向延伸的插槽,其与第二齿轮的任一齿槽构成容置槽;与容置槽插拔连接的插销;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支臂的长度延伸方向;其中,所述插销插入在所述容置槽中时,将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锁死。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改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增加键盘使用的舒适程度、通过变换支架的旋转角度作为笔记本电脑外出携带时的提携把手、一举多得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壳体上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具有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的笔记本电脑及支架结构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该笔记本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设置在上壳体1或下壳体2连接处的用于使上壳体1相对下壳体2转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用于支撑笔记本,如图5所示,其包括:呈U形的支架5,具有平行伸出的第一支臂51和第二支臂52;分别连接第一支臂51与笔记本的第一转轴的第一连接装置6;分别连接第二支臂52与笔记本的第二转轴的第二连接装置7;其中,第一支臂51和第二支臂52分别与第一连接装置6和第二连接装置7转动连接,以便支架5相对下壳体2旋转,且旋转后将笔记本撑起、使笔记本倾斜于桌面。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设计在笔记本电脑的下壳体的电池侧边螺钉处,其具有可180°旋转的呈U型或半矩形的支架,优选的,在下壳体的表面对应设置有与支架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以便在支架不使用时用于将支架安置在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具有如下功能:1.用作笔记本电脑在桌面放置时支撑笔记本电脑以使其与桌面保持一定夹角的支架结构,由于笔记本电脑散热的原理是对风扇电脑底部进行抽风,因此将电脑与桌面接触面架空可对散热起到一定改善的作用,同时,也可优化键盘使用的舒适度,增大键盘界面的视野,也调节手腕在打字时的角度;2.当旋转支架至与下壳体呈180°时,该支架可以用作笔记本电脑的提携把手,以便在没有电脑包的情况下可将笔记本直接提起,从而方便携带。
其中,本实用新型支架可以为呈六边形的柱体,在支架表面镀有防滑膜,而连接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中间支臂的正中间约10cm长度部分改为圆柱形设计,以方便手提。
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装置6包括:第一连接臂61;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臂61两端的第一连接轴62和第二连接轴63;其中,第一连接轴62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63与第一支臂51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连接轴62的轴线和第二连接轴63的轴线平行。
优选的,第一支臂51的末端设置有具有内齿的第一齿轮51a;第二连接轴63外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插齿63a,且插齿63a与第一齿轮51a啮合;其中,第一齿轮51a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支臂51的长度延伸方向。
其中,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装置7包括:第二连接臂71;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臂71两端的第三连接轴72和第四连接轴73;其中,第三连接轴72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四连接轴73与第二支臂52转动连接;其中,第三连接轴72的轴线和第四连接轴73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还包括用于锁死第二支臂52和第二连接装置7的锁紧装置。
优选的,如图5所示,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臂52末端且具有内齿的第二齿轮52a;设置在第四连接轴73外壁的沿其轴向延伸的插槽73a,其与第二齿轮52a的任一齿槽构成容置槽;与容置槽插拔连接的插销74;其中,第二齿轮52a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二支臂52的长度延伸方向;其中,插销74插入在容置槽中时,将第二支臂52和第二连接装置7锁死。
其中,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的第一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分别套装在笔记本电脑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部,从而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分别在第一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内部转动;而第二连接轴、第四连接轴的轴线分别与第一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的轴线平行,从而当使用者扳动并旋转支架时,可以使支架相对笔记本电脑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旋转,即,使支架相对笔记本电脑的下壳体或上壳体旋转,使支架起到支撑笔记本电脑的作用,并且支架在旋转时,与笔记本电脑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旋转互不影响。
在设计时,支架相对下壳体旋转角度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档位,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三个档位:支架可完全收回至凹槽中并与笔记本电脑的下壳体完全重合的档位;用于支撑笔记本电脑使其与桌面呈约20°倾角的档位,此时,支架与下壳体呈一钝角夹角,保持支撑状态,具体夹角视笔记本电脑的机型和支架所能支撑的长度具体定义;用于作为外出携带笔记本电脑时的提携把手,此时支架旋转至与下壳体呈180°夹角。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包括如上的支架结构。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所述笔记本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上壳体或下壳体连接处的用于使上壳体相对下壳体转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
呈U形的支架,具有平行伸出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
分别连接第一支臂与笔记本的第一转轴的第一连接装置;
分别连接第二支臂与笔记本的第二转轴的第二连接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转动连接,以便所述支架相对所述下壳体旋转,且旋转后将所述笔记本撑起、使笔记本倾斜于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臂;
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臂两端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支臂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和第二连接轴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臂的末端设置有具有内齿的第一齿轮;
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插齿,且插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臂的长度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臂;
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臂两端的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支臂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轴的轴线和第四连接轴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锁死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锁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臂末端且具有内齿的第二齿轮;
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轴外壁的沿其轴向延伸的插槽,其与第二齿轮的任一齿槽构成容置槽;
与容置槽插拔连接的插销;
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支臂的长度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插销插入在所述容置槽中时,将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锁死。
7.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结构。
CN201520062091.1U 2015-01-28 2015-01-28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204420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2091.1U CN204420498U (zh) 2015-01-28 2015-01-28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2091.1U CN204420498U (zh) 2015-01-28 2015-01-28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0498U true CN204420498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2091.1U Active CN204420498U (zh) 2015-01-28 2015-01-28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0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203A (zh) * 2017-07-17 2017-11-03 安庆状元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能好的便捷型平板电脑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4203A (zh) * 2017-07-17 2017-11-03 安庆状元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能好的便捷型平板电脑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20981U (zh) 可翻转滑动键盘的笔记本电脑
CN204420498U (zh) 用于支撑笔记本的支架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CN207621620U (zh) 一种折叠自拍杆
CN103637549A (zh) 一种新型办公桌
CN203549306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终端支架
CN203399818U (zh) 多功能床上电脑写字桌
CN205267417U (zh) 一种床上用办公桌
CN205118592U (zh) 一种多功能三合一支架
CN205198323U (zh) 医用护理床
CN206961013U (zh) 改良的笔记本电脑
CN203858574U (zh) 机箱结构
CN207397226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计算机设备
CN202489474U (zh) 一种带有插座的折叠式电脑桌
CN202904479U (zh) 易散热便携笔记本电脑
CN204518019U (zh) 一种可调节手环式耳机
CN202975925U (zh) 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4406275U (zh) 笔记本掌托结构及笔记本电脑
CN205015787U (zh) 一种一体化电脑
CN201585641U (zh) 户外用笔记本电脑桌
CN204044672U (zh) 一种新型电脑一体机
CN209474010U (zh) 一种太阳能遮光散热笔记本电脑桌
CN202341241U (zh) 折叠桌子
CN203759641U (zh) 一种多功能散热器
CN208891825U (zh) 桌子的升降装置
CN214317231U (zh) 一种多功能扇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