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8829U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Google Patents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18829U CN204418829U CN201520075371.6U CN201520075371U CN204418829U CN 204418829 U CN204418829 U CN 204418829U CN 201520075371 U CN201520075371 U CN 201520075371U CN 204418829 U CN204418829 U CN 204418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hollow column
- platen
- connecting axle
- chas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壳、弹子锁装置和具有连接轴的密码锁装置,弹子锁装置与锁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密码锁装置位于锁壳内,连接轴的一端位于弹子锁装置内,连接轴的另一端位于锁壳外;密码锁装置包括底盘、压盘和遮挡盘,连接轴分别穿过底盘的中心、压盘的中心和遮挡盘的中心,底盘和压盘之间的连接轴上套有第三弹性部件,底盘和压盘均与锁壳内壁接触连接,遮挡盘位于弹子锁装置内;弹子锁装置包括具有锁孔的锁身、锁芯和附锁芯,锁身的外壁固定在锁壳内锁芯设置在锁身的锁孔内,附锁芯设置在锁身和锁芯之间。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安全性能高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密码锁,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背景技术
防盗密码锁是锁的一种,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的密码通常都只是排列而非真正的组合。部分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只使用一个转盘,把锁内的数个碟片或凸轮转动;亦有些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是转动一组数个刻有数字的拨轮圈,直接带动锁内部的机械。
现有的密码锁存在的缺陷有:第一,不法分子能通过密码锁中凹槽与凸柱的接触碰撞,依靠手感、听力等开启密码锁,使现有密码锁的安全性能不高,易被不法分子打开;第二,现有密码锁开启时用的一系列数字和符号,不法分子获知了密码就能打开密码锁,现有密码锁仅具有密码防盗这一层的保护,使其安全性能不高。
弹子锁的原理是插入钥匙后使各弹子通道内的弹子之间的连接面移动到锁芯和锁身的错位面,这样锁芯就能旋转达到开锁的目的。
现有的弹子锁存在的缺陷:用错位开锁法可以在不需要钥匙的情况下开启锁,使其安全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包括锁壳、弹子锁装置和具有连接轴的密码锁装置,弹子锁装置与锁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密码锁装置位于锁壳内,连接轴的一端位于弹子锁装置内,连接轴的另一端位于锁壳外;弹子锁装置和密码锁装置组合,要开启密码锁装置,必须将弹子锁装置打开,只有钥匙旋转到密码位置之后,进一步插入钥匙,才能打开锁,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
具体地,密码锁装置包括底盘、压盘和遮挡盘,连接轴分别穿过底盘的中心、压盘的中心和遮挡盘的中心,底盘和压盘之间的连接轴上套有第三弹性部件,底盘和压盘均与锁壳内壁接触连接,遮挡盘位于弹子锁装置内。
更具体地,底盘和压盘均包括内盘,内盘的外边沿依次设有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环形外盘(环形外盘可以为0个),底盘和压盘中一个盘上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底盘和压盘中另一个盘上设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凸柱,第一凹槽和第一凸柱相面对靠近弹子锁装置的压盘的环形外盘上设有定位横柱,在锁壳的内壁上设有能挡住定位横柱的定位竖柱,连接轴分别穿过底盘的内盘的中心和压盘的内盘中心,底盘的内盘中心连接有第一空心柱,第一空心柱的另一端位于锁壳外,连接轴穿过第一空心柱,位于锁壳外的第一空心柱侧面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锁壳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部件。
底盘上第一凹槽或者第一凸柱的位置决定了在第一次开锁时钥匙旋转的角度即密码锁装置的密码,设置或者修改密码装置的密码方法是,进一步插入钥匙并旋转钥匙到原设定的密码角度处,推动底盘紧贴压盘,再旋转钥匙到新的角度,新的角度即为修改后的密码锁装置的密码,撤去推力,底盘和压盘在他们之间的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分离,底盘在位于锁壳外第一空心圆柱上的弹性部件的作用下紧贴锁壳内壁。
更具体地,压盘的内盘中心连接有第二空心柱,第二空心柱的另一端位于压盘和弹子锁装置之间,压盘的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环形外盘上依次连接有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连接轴穿过第二空心柱,第二空心柱外壁与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内壁依次连接,第二空心柱的长度和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长度依次递减,连接轴上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紧靠第二空心柱的另一端。
具体地,密码锁装置还包括差速齿轮装置,差速齿轮装置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以传动轴为齿轮轴的传动齿轮、第二空心柱传动齿轮和多个第三空心柱传动齿轮,以第二空心柱为齿轮轴的第二空心柱齿轮以及分别以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为齿轮轴的多个第三空心柱齿轮;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二空心柱传动齿轮和第二空心柱齿轮相啮合,多个第三空心柱传动齿轮和多个第三空心柱齿轮分别对应相啮合,连接轴穿过主动齿轮,且不与主动齿轮接触,主动齿轮与位于压盘侧的锁身接触连接,主动齿轮上设有横柱,连接轴上设有能挡住横柱的竖柱。
具体地,弹子锁装置包括具有锁孔的锁身、锁芯和附锁芯,锁身的外壁固定在锁壳内,锁身内设有多个弹子通道组,锁芯设置在锁身的锁孔内,附锁芯设置在锁身和锁芯之间,并与锁芯的外壁和锁身均转动连接,靠近压盘侧的附锁芯端与遮挡盘固定连接,弹子通道组穿过锁芯和附锁芯与锁孔连通,连接轴位于锁孔内,锁孔内设有可使靠压盘一侧的弹子通道内的弹子在附锁芯与锁芯接触面分离的钥匙(或具有钥匙功能的装置)。
更具体地,弹子通道组包括多个弹子通道,弹子通道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三个弹子,弹子通道内的第二弹性部件的最大压缩长度小于或等于弹子通道内所有弹子的长度之和,弹子通道至少为4个,相邻两个弹子通道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弹子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弹子通道内靠近锁孔的弹子不是按递增或递减排列的。
更具体地,遮挡盘与连接轴接触面设有贯穿遮挡盘的第二凹槽,连接轴上设有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柱。
更具体地,第二凸柱与第二凹槽的初始状态为分离,在钥匙第二次推进后,第二凸柱置于第二凹槽内;在初始状态时,第二凸柱到遮挡盘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一凸柱到第一凹槽之间的水平距离。
更具体地,锁芯和附锁芯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附锁芯和锁身之间的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锁芯和附锁芯的接触面及附锁芯和锁身的接触面面均为错位面,每个弹子通道内设有3个弹子使本实用新型只要每组弹子的内层弹子(内层弹子为靠近锁孔的弹子)不是按递增或递减排列的,就不能将每组弹子在同一个“错位面”分离开,不使用正确的钥匙,极难打开锁,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
(2)本实用新型中锁芯和附锁芯之间的摩擦力略大于附锁芯和锁身之间的摩擦力,在采用“错位开锁法”开锁时,只能将第2-n个弹子通道内的弹子在附锁芯与锁身之间的“错位面”分离,由于密码没有打开,不能移动第1个弹子通道内的弹子,附锁芯不能旋转,则不能打开锁,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凸柱到第二凹槽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一凸柱到第一凹槽之间的水平距离;避免了在开启密码装置的旋转过程中压盘上的凸柱与底座上凹槽的接触碰撞,这样就不能依靠手感、听力等开启密码装置,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
(4)本实用新型由弹子锁装置和密码锁装置组合,在钥匙没有插入的情况下,各弹子通道内的弹子将锁芯和附锁芯固定在锁身上,附锁芯和锁芯之间相互固定,密码锁装置锁定第1个弹子通道,要开启密码锁装置必须使锁芯可以旋转,只有插入正确的钥匙并旋转到密码的位置,反向将钥匙旋转到初始位置进一步插入钥匙才能打开锁,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差速齿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连接轴,2-1-第一弹性部件,2-2-第二弹性部件,2-3-第三弹性部件,3-底盘的环形外盘,4-1-第一凹槽,4-2-第二凹槽,5-1-第一凸柱,5-2-第二凸柱,6-第三空心柱齿轮,7-第二空心柱齿轮,8-竖柱,9-横柱,10-弹子,11-附锁芯,12-锁芯,13-锁身,14-钥匙,15-弹子通道,16-主动齿轮,17-1-第一固定件,17-2-第二固定件,18-压盘的环形外盘,19-压盘的内盘,20-底盘的内盘,21-锁壳,22-传动轴,23-第三空心柱传动齿轮,24-第二空心柱传动齿轮,25-传动齿轮,26-遮挡盘,27-第一空心柱,28-第二空心柱,29-第三空心柱,30-锁孔,31-定位横柱,32-定位竖柱,33-旋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8所示,密码锁装置包括底盘、锁壳21、压盘、连接轴1、遮挡盘26和旋转盘33,底盘、压盘、遮挡盘26均位于锁壳21内,连接轴1分别穿过底盘的中心、压盘的中心和遮挡盘26的中心,连接轴1的两端均位于锁壳21外,底盘和压盘之间的连接轴1上套有第三弹性部件2-3,底盘和压盘均与锁壳21内壁接触连接,旋转盘33与连接轴1的一端连接,旋转盘33位于压盘侧的锁壳21外,遮挡盘26固定在锁壳上。
底盘和压盘均包括内盘,内盘的外边沿依次设有一个环形外盘,底盘上设有三个第一凹槽4-1,压盘上设有与第一凹槽4-1对应的第一凸柱5-1,第一凹槽4-1和第一凸柱5-1相面对旋转盘33侧的压盘的环形外盘18上设有定位横柱31,在锁壳21的内壁上设有能挡住定位横柱31的定位竖柱32,连接轴1分别穿过底盘的内盘20中心和压盘的内盘19中心,底盘的内盘20中心连接有第一空心柱27,第一空心柱27的另一端位于锁壳21外,连接轴1穿过第一空心柱27,位于锁壳21外的第一空心柱27侧面设有第一固定件17-1,第一固定件17-1和锁壳21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部件2-1。
压盘的内盘19中心连接有第二空心柱28,第二空心柱28的另一端位于旋转盘33侧的锁壳21内,压盘的环形外盘18上依次连接有第三空心柱29,连接轴1穿过第二空心柱28,第二空心柱28外侧与第三空心柱29外壁连接,第二空心柱28的长度大于第三空心柱29长度,连接轴上设有第二固定件17-2,第二固定件17-2紧靠第二空心柱28的另一端。
遮挡盘与连接轴接触面设有贯穿遮挡盘的第二凹槽4-2,连接轴上设有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柱5-2。
密码锁装置还包括差速齿轮装置,差速齿轮装置包括传动轴22,主动齿轮16,以传动轴22为齿轮轴的传动齿轮25、第二空心柱传动齿轮24和多个第三空心柱传动齿轮23,以第二空心柱为齿轮轴的第二空心柱齿轮7以及分别以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为齿轮轴的多个第三空心柱齿轮6;主动齿轮16和传动齿轮25相啮合,第二空心柱传动齿轮24和第二空心柱齿轮7相啮合,第三空心柱传动齿轮23和第三空心柱齿轮6相啮合,连接轴1穿过主动齿轮16,且不与主动齿轮16接触,主动齿轮16上设有横柱9,连接轴1上设有能挡住横柱9的竖柱8。
其中,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三弹性部件均为弹簧也可为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底盘和压盘均为边缘较厚中心较薄且有中心通孔的凹形圆盘;底盘和压盘的环形外盘均可以为多个,在底盘的每个环形外盘的凹形圆盘较厚边缘上设置1至n个凹槽(最好是3个凹槽,其按不等边锐角三角形排列), 在压盘的每个环形外盘的凹形圆盘较厚边缘上设置1至n个凸柱(最好是3个凸柱,其按不等边锐角三角形排列);也可在底盘上设凸柱,在压盘上设凹槽,由底盘上的凸柱或者凹槽的位置决定开锁的密码。
使用时,通过旋转旋转盘33到密码的位置处,再反向旋转旋转盘到初始位置,按压连接轴使第一凹槽和第一凸柱相重合,此时第二凸柱通过第二凹槽位于遮挡盘的另一侧,再次旋转连接轴打开门锁后,底盘和压盘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分离。
底盘上第一凹槽的位置决定了在开锁时遮挡板旋转的角度即密码锁装置的密码,设置或者修改密码装置的密码方法是,旋转旋转盘到密码的位置处,按第一空心柱,推动底盘紧贴压盘,再旋转旋转盘到新的角度,新的角度即为修改后的密码锁装置的密码,撤去推力,底盘和压盘在他们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下分离,第一弹性部件使底盘的内盘和底盘的环形外盘3紧贴锁壳内壁。
本实施例中第二凸柱到第二凹槽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一凸柱到第一凹槽之间的水平距离;避免了在开启密码装置的旋转过程中压盘上的凸柱与底座上凹槽的接触碰撞,这样就不能依靠手感、听力等开启密码装置,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密码锁装置的底盘不设置外盘;压盘不设置外盘、不设置第二空心柱28;横柱9设置在压盘的右侧与连接轴1上设置的竖柱8配套,不设置差速齿轮装置。适用于锁文件柜或办公桌等。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弹子锁装置包括具有锁孔30的锁身13、锁芯12和附锁芯11,锁身13的外壁固定在锁壳21内,锁身13内设有多个弹子通道组,锁芯12设置在锁身13的锁孔内,附锁芯11设置在锁身13和锁芯12之间,并与锁芯12的外壁和锁身13均转动连接,靠近压盘侧的附锁芯端与遮挡盘固定连接,弹子通道组穿过锁芯12和附锁芯11与锁孔连通,主动齿轮16与位于压盘侧的锁身13接触连接。
弹子通道组包括4个弹子通道15(弹子通道15可以为更多个),弹子通道1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弹性部件2-2,第二弹性部件2-2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三个弹子10,弹子通道15内的第二弹性部件2-2的最大压缩长度小于或等于弹子通道15内所有弹子10的长度之和,弹子通道组内的各弹子通道内弹子不是递增或者递减排列的。
其中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也可为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锁芯和附锁芯的接触面及附锁芯和锁身的接触面均为错位面,弹子通道组内的各弹子通道内的弹子不是递增或者递减排列的,就不能将每组弹子在同一个“错位面”分离开,不使用正确的钥匙,极难打开锁,使弹子锁装置的防盗功能更强。
实施例4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不同点在于,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包括锁壳21、弹子锁装置和具有连接轴1的密码锁装置,弹子锁装置与锁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密码锁装置位于锁壳21内,连接轴1的一端位于位于锁孔30内,锁孔内设有可使靠压盘一侧的弹子通道内的弹子在附锁芯与锁芯接触面分离的钥匙(或具有钥匙功能的装置),连接轴1的另一端位于锁壳21外,靠近压盘侧的附锁芯端与遮挡盘固定连接。
遮挡盘26固定在靠近压盘侧的附锁芯侧面,遮挡盘26与连接轴1接触面设有贯穿遮挡盘26的第二凹槽4-2,连接轴1上设有与第二凹槽4-2对应的第二凸柱5-2;第二凸柱5-2到第二凹槽4-2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一凸柱5-1到第一凹槽4-1之间的水平距离;避免了在开启密码装置的旋转过程中压盘上的第一凸柱与底座上第一凹槽的接触碰撞,这样就不能依靠手感、听力等开启密码装置,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钥匙第二次推进后第二凸柱5-2置于第二凹槽4-2内。
锁芯12和附锁芯1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附锁芯11和锁身13之间的摩擦力。
由弹子锁装置和密码锁装置组合,在钥匙没有插入的情况下,各弹子通道内的弹子将锁芯和附锁芯固定在锁身上,附锁芯和锁芯之间相互固定,密码锁装置中连接轴锁定各弹子通道组内的第1个弹子通道,要开启密码锁装置必须使锁芯可以旋转,只有插入正确的钥匙并旋转到密码的位置,反向将钥匙旋转到初始位置进一步插入钥匙才能打开锁,使本实用新型的防盗功能更强,安全性能更高。
修改密码的方法,底盘上第一凹槽或者第一凸柱的位置决定了在开锁时钥匙旋转的角度即密码锁装置的密码,设置或者修改密码装置的密码方法是,进一步插入钥匙并旋转钥匙到原设定的密码角度处,推动底盘紧贴压盘,再旋转钥匙到新的角度,新的角度即为修改后的密码锁装置的密码,撤去推力,底盘和压盘在他们之间的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分离,第一弹性部件使底盘紧贴锁壳内壁。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4的简化,与实施例4的不同点在于,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中密码锁装置的底盘不设置外盘;压盘不设置外盘、不设置第二空心柱28;横柱9设置在压盘的右侧与连接轴1上设置的竖柱8配套,不设置差速齿轮装置。
生产厂家可根据需要仅生产密码锁装置,也可仅生产弹子锁装置,也可生产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本实用新型中各弹子通道组内弹子通道为1-n个,从靠近底盘端的锁身侧开始数,相邻两个弹子通道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在钥匙没有插入的情况下,各弹子通道内的弹子将锁芯和附锁芯固定在锁身上,附锁芯和锁芯之间相互固定,密码锁装置中连接轴锁定第1个弹子通道(通过连接轴遮挡第1个弹子通道,使第1个弹子通道内的弹子不能接触钥匙),要开启密码锁装置必须使锁芯可以旋转,只有插入正确的钥匙并旋转到密码的位置,反向将钥匙旋转到初始位置进一步插入钥匙才能打开锁;
开锁的原理如图4所示,将钥匙14插入到位后,第1-n个弹子通道中与钥匙14接触的弹子和中间弹子的接触面与锁芯和附锁芯的接触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此时,锁芯能自由旋转,附锁芯与锁身由弹子固定,旋转钥匙14到设置的密码位置时,此时,压盘上的第一凸柱与底座上第一凹槽正对的位置时,钥匙14反向旋转回位,此时,遮挡盘上的第二凹槽与连接轴上的第二凸柱正对,再将钥匙14进一步插入(若密码不正确,则第一凹槽不能和第一凸柱对准,进一步插入钥匙14第一凸柱将会被底盘挡住,故不能再进一步插入钥匙14),此时,各弹子通道中与第二弹性部件2-2连接的弹子和中间弹子的接触面与附锁芯外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凸柱置于第二凹槽内、旋转钥匙14锁打开;钥匙14第一次旋转的角度就是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的密码。
操作时只需插入钥匙14,然后旋转至密码位置,钥匙14反向旋转回到开启弹子锁装置的初始位置,进一步插入钥匙14,旋转钥匙14锁打开;本实用新型防盗功能强,且操作简单。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 一种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包括锁壳(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子锁装置和具有连接轴(1)的密码锁装置,弹子锁装置与锁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密码锁装置位于锁壳(21)内,连接轴(1)的一端位于弹子锁装置内,连接轴(1)的另一端位于锁壳(2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密码锁装置包括底盘、压盘和遮挡盘(26),连接轴(1)分别穿过底盘的中心、压盘的中心和遮挡盘(26)的中心,底盘和压盘之间的连接轴(1)上套有第三弹性部件(2-3),底盘和压盘均与锁壳(21)内壁接触连接,遮挡盘(26)位于弹子锁装置内。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底盘和压盘均包括内盘,内盘的外边沿依次设有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环形外盘,底盘和压盘中一个盘上设有多个第一凹槽(4-1),底盘和压盘中另一个盘上设有与第一凹槽(4-1)对应的第一凸柱(5-1),第一凹槽(4-1)和第一凸柱(5-1)相面对,连接轴(1)分别穿过底盘的内盘(20)中心和压盘的内盘(19)中心,底盘的内盘(20)中心连接有第一空心柱(27),第一空心柱(27)的另一端位于锁壳(21)外,连接轴(1)穿过第一空心柱(27),位于锁壳(21)外的第一空心柱(27)侧面设有第一固定件(17-1),第一固定件(17-1)和锁壳(21)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部件(2-1)。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压盘的内盘(19)中心连接有第二空心柱(28),第二空心柱(28)的另一端位于压盘和弹子锁装置之间,压盘的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环形外盘(18)上依次连接有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29),连接轴(1)穿过第二空心柱(28),第二空心柱(28)外壁与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29)内壁依次连接,第二空心柱(28)的长度和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29)长度依次递减,连接轴上设有第二固定件(17-2),第二固定件(17-2)紧靠第二空心柱(28)的另一端,靠近弹子锁装置的压盘的环形外盘(18)上设有定位横柱(31),在锁壳(21)的内壁上设有能挡住定位横柱(31)的定位竖柱(32)。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密码锁装置还包括差速齿轮装置,差速齿轮装置包括传动轴(22),主动齿轮(16),以传动轴(22)为齿轮轴的传动齿轮(25)、第二空心柱传动齿轮(24)和多个第三空心柱传动齿轮(23),以第二空心柱为齿轮轴的第二空心柱齿轮(7)以及分别以多个半径逐渐增加的第三空心柱为齿轮轴的多个第三空心柱齿轮(6);主动齿轮(16)和传动齿轮(25)相啮合,第二空心柱传动齿轮(24)和第二空心柱齿轮(7)相啮合,多个第三空心柱传动齿轮(23)和多个第三空心柱齿轮(6)分别对应相啮合,连接轴(1)穿过主动齿轮(16),且与主动齿轮(16)转动连接,主动齿轮(16)上设有横柱(9),连接轴(1)上设有能挡住横柱(9)的竖柱(8)。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弹子锁装置包括具有锁孔(30)的锁身(13)、锁芯(12)和附锁芯(11),锁身(13)的外壁固定在锁壳(21)内,锁身(13)内设有多个弹子通道组,锁芯(12)设置在锁身(13)的锁孔内,附锁芯(11)设置在锁身(13)和锁芯(12)之间,并与锁芯(12)的外壁和锁身(13)均转动连接,靠近压盘侧的附锁芯端与遮挡盘固定连接,弹子通道组穿过锁芯(12)和附锁芯(11)与锁孔连通,主动齿轮(16)与位于压盘侧的锁身(13)接触连接,连接轴(1)位于锁孔(3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弹子通道组包括多个弹子通道(15),弹子通道(1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弹性部件(2-2),第二弹性部件(2-2)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三个弹子(10),弹子通道(15)内的第二弹性部件(2-2)的最大压缩长度小于或等于弹子通道(15)内所有弹子(10)的长度之和,弹子通道(15)至少为4个,相邻两个弹子通道(15)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弹子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遮挡盘(26)与连接轴(1)接触面设有贯穿遮挡盘(26)的第二凹槽(4-2),连接轴(1)上设有与第二凹槽(4-2)对应的第二凸柱(5-2)。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第二凸柱(5-2)到遮挡盘(26)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一凸柱(5-1)到第一凹槽(4-1)之间的水平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其特征在于:锁芯(12)和附锁芯(1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附锁芯(11)和锁身(13)之间的摩擦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5371.6U CN204418829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75371.6U CN204418829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18829U true CN204418829U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6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7537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8829U (zh) | 2015-02-03 | 2015-02-03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1882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3632A (zh) * | 2015-02-03 | 2015-04-29 | 罗宇轩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CN106639654A (zh) * | 2016-11-08 | 2017-05-10 | 深圳市兰洋科技有限公司 | 密码锁锁芯结构 |
-
2015
- 2015-02-03 CN CN201520075371.6U patent/CN20441882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63632A (zh) * | 2015-02-03 | 2015-04-29 | 罗宇轩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CN106639654A (zh) * | 2016-11-08 | 2017-05-10 | 深圳市兰洋科技有限公司 | 密码锁锁芯结构 |
CN106639654B (zh) * | 2016-11-08 | 2019-04-02 | 深圳市兰洋科技有限公司 | 密码锁锁芯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18829U (zh)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
CN104563632A (zh) | 组合防盗密码弹子锁 | |
US1998900A (en) | Lock | |
CN209761036U (zh) | 一种针孔式锁体结构及可变换锁匙结构 | |
CN203626422U (zh) | 锁芯可自由旋转360度的离合空转边柱锁头 | |
CN202544536U (zh) | 一种具有空转功能的锁芯机构 | |
CN202431060U (zh) | 锁芯保险机构 | |
CN204386285U (zh) | 一种基于三层同轴嵌套结构的机械密码锁 | |
CN201343910Y (zh) | 设有双凸头柱状弹子的弹子锁锁头及其钥匙 | |
CN104631916B (zh) | 一种机械式开门装置 | |
CN108457527B (zh) | 机械式防盗加密锁 | |
CN209704212U (zh) | 一种可改码的机械密码锁 | |
CN111764751A (zh) | 锁止式机械密码锁 | |
CN202493093U (zh) | 启闭锁芯 | |
CN206801262U (zh) | 双开锁的离合器结构 | |
CN104735933B (zh) | 电子装置、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 | |
CN203321101U (zh) | 一种改进的具有空转功能的锁芯机构 | |
KR101384809B1 (ko) | 디지털 도어록의 아웃바디 결합구조 | |
CN103411022A (zh) | 阀门锁闭装置 | |
CN206477687U (zh) | 一种封闭圆转式密码锁芯 | |
CN105178714B (zh) | 一种防盗保险的锁芯结构 | |
CN212716196U (zh) | 一种新型机械密码锁芯 | |
CN201169977Y (zh) | 一种门锁锁芯 | |
CN203924951U (zh) | 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 | |
CN109138616B (zh) | 一种钥匙及防盗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