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2219U -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12219U CN204412219U CN201420787171.9U CN201420787171U CN204412219U CN 204412219 U CN204412219 U CN 204412219U CN 201420787171 U CN201420787171 U CN 201420787171U CN 204412219 U CN204412219 U CN 2044122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seal closure
- outer riser
- settler
- inl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属于石油化工、流态化、烯烃芳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外提升管反应沉降器停留时间长、结焦问题。包括沉降器、外提升管、顶旋、料腿、翼阀、汽提段,其特征是:采用上进排气旋流快速分离器,由进气管、中心排气管、旋流器、密封罩组成;进气管是1根进气套管或是若干直插进气管,自上向下伸到密封罩内部与多或单流道旋流器连接;中心排气管下端伸到密封罩内部,上端与顶旋密闭连接;外提升管上端折叠与进气套管或直插进气管上端连接。该反应器结构紧凑、效率高,可实现全密闭快速分离、解决沉降器结焦问题,并降低干气产率、提高产品收率。应用于外单或双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态化、石油化工、烯烃生产、芳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背景技术
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出口都设有气固快速分离装置,用于实现油气与催化剂快速分离、终止裂化反应。如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外提升管反应器)通常采用粗旋,其效率可达95%以上,粗旋料腿是在正压差条件下排出催化剂,同时排出15%~30%油气,这部分油气在沉降器下部慢速上升到上部停留时间在30~90秒,在500℃高温下存在明显的过度热裂化、缩合等反应,干气产率增加、轻质油收率降低,加工重质油时甚至导致沉降器结焦。有的装置将粗旋排气管向上延伸到顶旋入口附近,这种方案油气主流停留时间缩短,但粗旋料腿排出的油气在沉降器停留时间更长(达100秒),沉降器有结焦更严重的趋势。
为降低油气在沉降器停留时间,专利ZL200420037425.1适用于外提升管反应器,其出口采用粗旋快分,将粗旋与顶旋密闭连接,设置油气导管将沉降器下部的油气(粗旋料腿排出油气、汽提气体、防焦蒸汽混合气体)导流至顶旋人口,降低油气停留时间。这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过度热裂化及结焦,但粗旋料腿仍是正压差排料,仍会有油气从料腿排出,沉降器下部有结焦机会,另外粗旋料腿排出的油气速度较高,对沉降器下部催化剂扰动,使该区域催化剂密度增大,在此区域引出油气会使顶旋入口催化剂密度增加,导致催化剂带出量增加,另外该方案设计不当容易导致催化剂大量跑损。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密闭快速分离技术,解决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外提升管反应器)沉降器结焦问题,并避免沉降器过度热裂化、缩合等反应,降低干气产率、提高轻质油收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解决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外提升管沉降器结焦问题,并避免沉降器过度热裂化、缩合等反应,降低干气产率、提高轻质油收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沉降器、外提升管、顶旋、料腿、翼阀、汽提段,其特征是:采用上进排气旋流快速分离器,由进气管、中心排气管、旋流器、密封罩组成;进气管是1根进气套管,自上向下沿轴心伸到密封罩内部与多流道旋流器连接,或是若干直插进气管,分别自上向下伸到密封罩内部与单流道旋流器连接;中心排气管下端与密封罩顶部连接或伸到其内部,上端与顶旋密闭连接;外提升管上端折叠与进气套管上端 连接,或是经三通管或进气室与若干直插进气管上端连接。
进一步,进气室是圆筒结构设置在密封罩上方,进气室底部经隔离板与密封罩顶部连接,其侧面开口与外提升管出口连接,若干直插进气管上端伸入其内。
进一步,密封罩下端位于沉降器下部;或是密封罩下端与汽提段上端或沉降器底部连接,在密封罩下部设置气窗。
进一步,还可以在沉降器下部设置密封板;或设置导流管,其下端与密封罩下部连接,其上端将翼阀包裹。
进一步,还可以另1外提升管反应器上端同时与进气套管上端或进气室连接,或单独与1根直插进气管及其单流道旋流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创新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创新点是:采用上进排气旋流快速分离器,由进气管、中心排气管、旋流器、密封罩组成;进气管是1根进气套管,自上向下沿轴心伸到密封罩内部与多流道旋流器连接,或是若干直插进气管,分别自上向下伸到密封罩内部与单流道旋流器连接;中心排气管下端与密封罩顶部连接或伸到其内部,上端与顶旋密闭连接;外提升管上端折叠与进气套管上端连接,或是经三通管或进气室与若干直插进气管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是:1、适用于外提升管反应器,结构紧凑、效率高,可实现全密闭快速分离、解决沉降器结焦问题,降低干气产率、提高轻质油收率;2、解决了双外提升管反应器的快速分离系统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示意图。
1-顶旋,2-中心排气管,3-进气套管,4-多流道旋流器,5-外提升管,6-密封罩,7-料腿,8-翼阀,9-气窗,10-汽提段,12-沉降器,13-密封板,14-蒸汽环管。
图2是另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示意图。
1-顶旋,2-中心排气管,3-进气套管,4-多流道旋流器,5-外提升管,6-密封罩,7-料腿,8-翼阀,9-气窗,10-汽提段,11-另1外提升管,12-沉降器,13-密封板,14-蒸汽环管。
图3是另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示意图。
1-顶旋,2-中心排气管,3A-直插进气管,4A-单流道旋流器,5-外提升管,6-密封罩,7-料腿,8-翼阀,9-气窗,10-汽提段,12-沉降器,13-密封板,14-蒸汽环管,15-三通管。
图4是另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示意图。
1-顶旋,2-中心排气管,3A-直插进气管,4A-单流道旋流器,5-外提升管,6-密封罩, 7-料腿,8-翼阀,9-气窗,10-汽提段,12-沉降器,13-密封板,14-蒸汽环管,16-进气室,17-隔离板。
图5是另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示意图。
1-顶旋,2-中心排气管,3A-直插进气管,4A-单流道旋流器,5-外提升管,6-密封罩,7-料腿,8-翼阀,9-气窗,10-汽提段,11-另1外提升管,12-沉降器,13-密封板,14-蒸汽环管,16-进气室,17-隔离板。
图6是另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示意图。
1-顶旋,2-中心排气管,3A-直插进气管,4A-单流道旋流器,5-外提升管,6-密封罩,7-料腿,8-翼阀,9A-导流管,10-汽提段,16-进气室,17-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密封罩6下端与汽提段10上端或沉降器12底部连接,其下部设有若干气窗9。进气套管3自上向下伸入密封罩6内与多流道(推荐2~4)旋流器4连接,外提升管5上端折叠与进气套管3上端连接;中心排气管2自上向下沿中心线穿过进气套管3伸入密封罩6内,上端与顶旋1入口连接,顶旋1下端与料腿7、翼阀8连接。沉降器12下部设有密封板13、顶部设有蒸汽环管14,料腿7下部及翼阀8伸到密封板13下方。
见图2,密封罩6下端与汽提段10上端或沉降器12底部连接,其下部设有若干气窗9。进气套管3自上向下伸入密封罩6内与多流道(推荐2~4)旋流器4连接,外提升管5及另1外提升管11上端折叠与进气套管3上端连接;中心排气管2自上向下沿中心线穿过进气套管3伸入密封罩6内,上端与顶旋1入口连接,顶旋1下端与料腿7、翼阀8连接。沉降器12下部设有密封板13、顶部设有蒸汽环管14,料腿7下部及翼阀8伸到密封板13下方。
见图3,密封罩6下端与汽提段10上端或沉降器12底部连接,其下部设有若干气窗9。2根直插进气管3A对称布置自上向下伸入密封罩6内与2只单流道旋流器4A连接,外提升管5上端折叠经三通管15与2根直插进气管3A上端连接;中心排气管2下端与密封罩6顶部连接或伸入密封罩6内,上端与顶旋1入口连接,顶旋1下端与料腿7、翼阀8连接。沉降器12下部设有密封板13、顶部设有蒸汽环管14,料腿7下部及翼阀8伸到密封板13下方。
见图4、图5,密封罩6下端与汽提段10上端或沉降器12底部连接,其下部设有若干气窗9。进气室16是圆筒结构设在密封罩6上方,进气室16底部经隔离板17与密封罩6顶部连接。3~4根直插进气管3A沿截园对称布置自上向下穿过隔离板17伸入密封罩6内与3~4只单流道旋流器4A连接,其上端伸入进气室16内。外提升管5上端(图5另1外提升管11上端同时)折叠与进气室16侧面连接并连通;中心排气管2沿中心线自上向下穿过进气室16、隔离板17伸入密封罩6内部,其上端与顶旋1入口连接,顶旋1下端与料腿7、翼阀8连接。 沉降器12下部设有密封板13、顶部设有蒸汽环管14,料腿7下部及翼阀8伸到密封板13下方。
见图6,密封罩6下端与汽提段10上端连接,其下部与导流管9A连接。进气室16是圆筒结构设在密封罩6上方,进气室16底部经隔离板17与密封罩6顶部连接。3~4根直插进气管3A沿截园对称布置自上向下穿过隔离板17伸入密封罩6内与3~4只单流道旋流器4A连接,其上端伸入进气室16内。外提升管5上端折叠与进气室16侧面连接并连通;中心排气管2沿中心线自上向下穿过进气室16、隔离板17伸入密封罩6内部,其上端与顶旋1入口连接,顶旋1下端与料腿7、翼阀8连接,料腿7下部及翼阀8伸到导流管9A内部。
参见图1、图2,反应油气与催化剂混合物从外提升管5上端流出,经进气套管3进入多流道(推荐2~4)旋流器4(图2,另1外提升管11的反应油气与催化剂同时进入),多股旋流(推荐2~4)切线方向流出在密封罩6内形成强力旋流、产生超强离心力,在超强离心力作用下进行气固分离,分离效率达98.5%~99.9%。初级净化油气经中心排气管2引入顶旋1,在顶旋1进行2次离心分离,净化油气从顶旋1气体出口排出。初级分离下来的催化剂沿密封罩6内壁落入下方的汽提段10。顶旋1分离下来的催化剂从料腿7、翼阀8排出经气窗9进入下方的汽提段10。蒸汽环管14进入的防焦蒸汽、翼阀排出的少量油气从气窗9进入与汽提蒸汽一起从下口进入密封罩6。
参见图3~图6,反应油气与催化剂混合物从外提升管5上端流出,图3经三通管15及2根直插进气管3A进入2只单流道旋流器4A,图4~图6经进气室16及3~4根直插进气管3A进入3~4只单流道旋流器4A(图5,另1外提升管11的反应油气与催化剂同时进入),2~4股旋流切线方向流出在密封罩6内形成强力旋流、产生超强离心力,在超强离心力作用下进行气固分离,分离效率达98.5%~99.9%。初级净化油气经中心排气管2引入顶旋1,在顶旋1进行2次离心分离,净化油气从顶旋1气体出口排出。初级分离下来的催化剂沿密封罩6内壁落入下方的汽提段10。顶旋1分离下来的催化剂从料腿7、翼阀8排出经气窗9(图6经导流管9A)进入下方的汽提段10。图3~图5蒸汽环管14进入的防焦蒸汽、翼阀排出的少量油气从气窗9进入与汽提蒸汽一起从下口进入密封罩6,图6翼阀排出的少量油气从导流管9A进入与汽提蒸汽一起从下口进入密封罩6。
Claims (5)
1.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包括沉降器、外提升管、顶旋、料腿、翼阀、汽提段,其特征是:采用上进排气旋流快速分离器,由进气管、中心排气管、旋流器、密封罩组成;进气管是1根进气套管,自上向下沿轴心伸到密封罩内部与多流道旋流器连接,或是若干直插进气管,分别自上向下伸到密封罩内部与单流道旋流器连接;中心排气管下端与密封罩顶部连接或伸到其内部,上端与顶旋密闭连接;外提升管上端折叠与进气套管上端连接,或是经三通管或进气室与若干直插进气管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其特征是:进气室是圆筒结构设置在密封罩上方,进气室底部经隔离板与密封罩顶部连接,其侧面开口与外提升管出口连接,若干直插进气管上端伸入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其特征是:密封罩下端位于沉降器下部;或是密封罩下端与汽提段上端或沉降器底部连接,在密封罩下部设置气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其特征是:还可以在沉降器下部设置密封板;或设置导流管,其下端与密封罩下部连接,其上端将翼阀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其特征是:还可以另1外提升管反应器上端同时与进气套管上端或进气室连接,或单独与1根直插进气管及其单流道旋流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87171.9U CN204412219U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87171.9U CN204412219U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12219U true CN204412219U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62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871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2219U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122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7253A (zh) * | 2018-04-19 | 2019-10-2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防结焦沉降器 |
-
2014
- 2014-12-10 CN CN201420787171.9U patent/CN2044122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7253A (zh) * | 2018-04-19 | 2019-10-2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防结焦沉降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60972U (zh) | 汽液分离器 | |
CN108753356B (zh) | 一种多级逆流催化裂化/裂解系统及方法 | |
CN206965171U (zh) | 旋风涡流气液分离器 | |
RU2444408C2 (ru) | Система впуска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крекинга с псевдоожиженным катализатором с двумя трубами с восходящим потоком | |
CN204412219U (zh) |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 |
CN203564878U (zh) | 一种改进防结焦沉降器 | |
CN203342552U (zh) | 一种无沉降器两级旋流串联气固分离设备 | |
CN204503038U (zh) | 一种侧提升管旋流快分反应器 | |
CN104388112A (zh) | 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防结焦沉降器 | |
CN204107193U (zh) | 一种结合预分离和二次分离气液在线分离器 | |
CN102041096A (zh) | 一种抑制重油催化沉降器结焦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277865A (zh) | 一种防结焦气固分离方法和设备 | |
CN203379715U (zh) | 一种同轴式防结焦气固分离设备 | |
CN105879794A (zh) | 一种外提升管旋流快分设计方法及反应器 | |
CN202346973U (zh) | 一种防结焦气固快速分离装置 | |
CN204338127U (zh) | 一种气固分离系统 | |
CN103695060B (zh) | 旋风式天然气油气分离器 | |
KR101528756B1 (ko) | 2개의 유입관을 구비한 입자분리장치 | |
CN203417669U (zh) | 一种改进粗旋及防结焦反应沉降器 | |
CN104232148B (zh) | 一种减缓结焦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沉降器 | |
CN203440315U (zh) | 一种沉降器防结焦设备 | |
CN203379716U (zh) | 一种防结焦气固分离设备 | |
CN203342549U (zh) | 一种同轴无沉降器气固分离设备 | |
CN203342548U (zh) | 一种同轴式旋流气固分离设备 | |
CN204111694U (zh) | 一种抑制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的全封闭旋流式快速分离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70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Fangfei Road 88 Courtyard Building 2 Unit 202 Patentee after: Liu Yingju Address before: 100011 A0406, 4th Floor, Royal City International A Block, 136 Andingmenwai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iu Yingju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