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2898U - 一种新型铅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铅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82898U CN204382898U CN201420834505.3U CN201420834505U CN204382898U CN 204382898 U CN204382898 U CN 204382898U CN 201420834505 U CN201420834505 U CN 201420834505U CN 204382898 U CN204382898 U CN 2043828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
- brush
- jacking
- sandwich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铅笔,包括笔壳、夹芯机构、顶升出芯机构、笔头和第一笔帽;笔壳内设有第一笔芯腔,并且笔壳一端分别设有凹槽和由四个螺纹块环绕构成的第一笔帽连接部;夹芯机构包括与第一笔芯腔连通的第一夹芯管,套在第一夹芯管端部上的限位圈,设置在第一夹芯管外部的活动套筒,以及套在第一夹芯管外的弹簧;活动套筒上设有均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块之间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顶升出芯机构与第一笔帽连接部连接,笔头设置在第一笔帽中,第一笔帽则与第一笔帽连接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其采用了推升的方式来实现铅笔的出芯,并使其能够正常书写,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木质铅笔由于需要切屑而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铅笔。
背景技术
铅笔是一种用于进行书写及绘画的笔具,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铅笔,种类相当繁多,而其中使用最多的,当属木质铅笔。传统的木质铅笔均需要切削,以便令其内的笔芯露出,从而进行书写。但是采用切削方式使用铅笔,其切削的尺度不太容易把握,若切削过多,则露出的笔芯会很长,如此一来,书写的时候就容易被折断。同时,当木质铅笔被切削到大约只剩4、5厘米时,因为铅笔过短,较难握住,因而书写时也很不方便,如果更换新的铅笔,则又比较浪费。因此,现有的木质铅笔存在着使用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铅笔,主要解决现有的木质铅笔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铅笔,包括笔壳、夹芯机构、顶升出芯机构、笔头和第一笔帽;所述笔壳内设有用于放置铅笔芯的第一笔芯腔,并且该笔壳一端分别设有凹槽和由四个螺纹块环绕构成的第一笔帽连接部;所述夹芯机构包括与第一笔芯腔连通的第一夹芯管,套在该第一夹芯管端部上的限位圈,设置在第一夹芯管外部的活动套筒,以及套在第一夹芯管外且一端连接笔壳、另一端连接活动套筒内壁的弹簧;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均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块之间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顶升出芯机构与第一笔帽连接部连接、用于推动活动套筒往笔壳方向移动,所述笔头设置在第一笔帽中并与顶升出芯机构连接,该第一笔帽则与第一笔帽连接部螺纹连接。
所述顶升出芯机构包括顶升筒,分别设置在该顶升筒内的第二夹芯管和用于将限位圈顶升的顶块,设置在顶升筒外部并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块之间、用于推动活动套筒移动的第三凸块,以及套在第三凸块外、用于带动顶升筒移动的推筒;所述第二夹芯管与笔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笔壳内部的第二笔芯腔,设置在笔壳另一端的第二笔帽连接部,以及与第二笔帽连接部螺纹连接的第二笔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其利用夹芯机构和顶升出芯机构的配合,既可以将铅笔芯带出,又可以在带出铅笔芯后,将其夹紧,使之露出的部分固定不动,使铅笔芯在能够正常书写的同时,夹芯机构可以为下次出芯做好准备。本实用新型无需切削铅笔,只需推拉推筒直至铅笔芯露出笔头外即可正常书写,不仅铅笔出芯速度快,而且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笔芯腔,可以放置多根铅笔芯,满足铅笔的连续使用。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第二笔芯腔、第二笔帽连接部和第二笔帽,可以装入水笔芯或圆珠笔芯,从而很好地拓展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一笔两用的效果,其既可以当铅笔用,也可以当水笔或圆珠笔使用,大幅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笔帽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芯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升出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出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笔壳,2-第一笔芯腔,3-凹槽,4-第一笔帽连接部,5-第一凸块,6-活动套筒,7-第二凸块,8-第一夹芯管,9-弹簧,10-限位圈,11-推筒,12-第三凸块,13-顶升筒,14-顶块,15-第二夹芯管,16-第一笔帽,17-笔头,18-第二笔芯腔,19-第二笔帽连接部,20-第二笔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笔壳1、夹芯机构、顶升出芯机构、笔头17和第一笔帽16;所述笔壳1内设有用于放置铅笔芯的第一笔芯腔2,并且该笔壳一端分别设有凹槽3和由四个螺纹块环绕构成的第一笔帽连接部4(如图2、3所示)。
如图1、4所示,所述夹芯机构包括与第一笔芯腔2连通的第一夹芯管8,套在该第一夹芯管8端部上的限位圈10,设置在第一夹芯管8外部的活动套筒6,以及套在第一夹芯管8外且一端连接笔壳、另一端连接活动套筒内壁的弹簧9;所述活动套筒6上设有均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块之间的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7;所述顶升出芯机构与第一笔帽连接部4连接、用于推动活动套筒向上移动,所述笔头17设置在第一笔帽16中,该第一笔帽16则与第一笔帽连接部4螺纹连接。
如图5、6所示,所述顶升出芯机构包括顶升筒13,分别设置在该顶升筒13内的第二夹芯管15和用于将限位圈顶升的顶块14,设置在顶升筒外部并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块之间、用于推动活动套筒向上移动的第三凸块12,以及套在第三凸块12外、用于带动顶升筒移动的推筒11;所述第二夹芯管15与笔头1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依次将笔壳1、夹芯机构、顶升出芯机构、笔头17和第一笔帽3进行装配,然后在第一笔芯腔2中放入多个铅笔芯,第一笔芯腔2的形状设置可以使得放入的铅笔芯一次只能有一根可以进入到第一夹芯管8中,并被其端部夹住。
当需要书写时,往上推动推筒11,从而带动第三凸块12和顶升筒13上升,第三凸块12顺着相邻两个螺纹块的间隙上升,并将第二凸块7顶升,继而使活动套筒6和第一凸块5一并上升,第一凸块5卡入到凹槽3中,同时,弹簧9被压缩。当顶升筒13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套在第一夹芯管8外的限位圈10被顶升筒13内的顶块14抵到,并被往上推动,使得第一夹芯管8松开铅笔芯,同时第二夹芯管15夹住铅笔芯。
松开推筒11,在弹簧9作用下,活动套筒6、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7复位,并推动第三凸块12、限位圈11和顶升筒13往下移动复位,此时,铅笔芯由第二夹芯管15夹紧并往笔头17方向移动,同时,限位圈11重新套紧第一夹芯管8的端部,使该第一夹芯管8重新夹紧铅笔芯。重复多次推动推筒11,使铅笔芯慢慢被第二夹芯管15带出,并露出笔头17外,然后即可正常书写。而当露出的铅笔芯写完时,保持书写方向不变,然后只需要往上推动推筒11(或抵住笔头并将笔头往上推)即可出芯继续书写。图7为出芯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的箭头为出芯时,推筒11的移动方向。
此外,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用于铅笔书写的同时,还具备了水笔或圆珠笔书写的功能,其具体的结构设置为:笔壳1内部设置有第二笔芯腔18,设置在笔壳1另一端的第二笔帽连接部19,以及与第二笔帽连接部螺纹连接的第二笔帽20。
需要使用水笔或圆珠笔书写时,只需要将水笔芯或圆珠笔芯装入到第二笔芯腔18中,然后拧上第二笔帽20即可,节约水笔和笔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铅笔,其大幅方便了铅笔的使用,只需要向上推拉推筒即可实现出芯,然后进行正常书写,因此操作非常便捷,无需切削,也不用过于担心笔芯过长而存在容易折断的问题,可控性和可靠性比较好。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壳(1)、夹芯机构、顶升出芯机构、笔头(17)和第一笔帽(16);所述笔壳(1)内设有用于放置铅笔芯的第一笔芯腔(2),并且该笔壳一端分别设有凹槽(3)和由四个螺纹块环绕构成的第一笔帽连接部(4);所述夹芯机构包括与第一笔芯腔(2)连通的第一夹芯管(8),套在该第一夹芯管(8)端部上的限位圈(10),设置在第一夹芯管(8)外部的活动套筒(6),以及套在第一夹芯管(8)外且一端连接笔壳、另一端连接活动套筒内壁的弹簧(9);所述活动套筒(6)上设有均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块之间的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7);所述顶升出芯机构与第一笔帽连接部(4)连接、用于推动活动套筒往笔壳方向移动,所述笔头(17)设置在第一笔帽(16)中并与顶升出芯机构连接,该第一笔帽(16)则与第一笔帽连接部(4)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出芯机构包括顶升筒(13),分别设置在该顶升筒(13)内的第二夹芯管(15)和用于将限位圈顶升的顶块(14),设置在顶升筒外部并卡接在相邻两个螺纹块之间、用于推动活动套筒移动的第三凸块(12),以及套在第三凸块(12)外、用于带动顶升筒移动的推筒(11);所述第二夹芯管(15)与笔头(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笔壳(1)内部的第二笔芯腔(18),设置在笔壳(1)另一端的第二笔帽连接部(19),以及与第二笔帽连接部螺纹连接的第二笔帽(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34505.3U CN204382898U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新型铅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34505.3U CN204382898U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新型铅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82898U true CN204382898U (zh) | 2015-06-10 |
Family
ID=53355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345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82898U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新型铅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828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7164A (zh) * | 2021-03-26 | 2021-06-11 | 罗志文 | 一种便于替芯的绘图笔套以及其使用方法 |
-
2014
- 2014-12-25 CN CN201420834505.3U patent/CN2043828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7164A (zh) * | 2021-03-26 | 2021-06-11 | 罗志文 | 一种便于替芯的绘图笔套以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85907U (zh) | 自动伸缩圆珠笔 | |
CN204382898U (zh) | 一种新型铅笔 | |
CN201208839Y (zh) | 万用笔 | |
CN103332039A (zh) | 多功能铅笔 | |
CN203267549U (zh) | 一种签字笔 | |
CN203438714U (zh) | 笔芯套 | |
CN207549794U (zh) | 一种榫卯笔 | |
CN205044360U (zh) | 多功能白板笔 | |
CN201380661Y (zh) | 自动铅笔 | |
CN203142099U (zh) | 一种护腕笔 | |
CN204820750U (zh) | 笔芯吸墨结构 | |
CN205451582U (zh) | 一种教杆式粉笔夹 | |
CN204586199U (zh) | 一种水性笔 | |
CN203078001U (zh) | 一种带修正液的水笔 | |
CN203019888U (zh) | 制图专用笔 | |
CN103496266A (zh) | 双头毛笔 | |
CN203543435U (zh) | 侧按式红蓝自动绘图笔 | |
CN210283697U (zh) | 一种铅笔芯专用笔 | |
CN201092189Y (zh) | 多功能笔 | |
CN204586247U (zh) | 一种自动测距离圆规 | |
CN102555603A (zh) | 一种笔芯 | |
CN202507748U (zh) | 一种橡胶顶芯 | |
CN204340453U (zh) | 中性笔 | |
CN104626799A (zh) | 新型圆珠笔芯 | |
CN202548780U (zh) | 手机手写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