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6504U -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6504U
CN204376504U CN201520126639.4U CN201520126639U CN204376504U CN 204376504 U CN204376504 U CN 204376504U CN 201520126639 U CN201520126639 U CN 201520126639U CN 204376504 U CN204376504 U CN 204376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hip
model
power source
portab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266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266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6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6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65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多功能近视防护作用的移动电源,其特点是:它包括主机盒和测距盒,在主机盒内置有移动电源电路与近视防护控制电路。移动电源电路分别与扩展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连接;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分别与显示电路、红外测距电路、报警电路连接;扩展电路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连接;稳压电路分别与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红外测距电路连接;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与扩展电路连接;红外测距电路与扩展电路连接;测距盒前面置有滤光片,在盒体内置有红外测距电路的红外接收芯片和红外发射二极管。具有携带方便,功能齐全,性能可靠等特点,学生不仅可以在家中使用,也适合在学校使用。学生使用之余,家长也可为自己的数码设备充电。

Description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是近视大国,预防近视迫在眉睫。而防近视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眼部与书本应保持适当的间距,并且具有合适的光线以及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防止眼疲劳,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近视的发生;同时,随着智能手机、数码相机、MP4等便携式数码设备的广泛使用,人们对移动电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因而,本实用新型将防近视与移动电源二者功能的结合,将会为使用者的视力健康和日常数码设备充电带来极大便利。由于市场现有的防近视仪器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现象,或携带不便,或功能单一。而本实用新型不只具有定时、距离监测、光线监测、状态显示、报警的防近视功能,而且具有可显示电量的移动电源功能。既可以为阅读及书写者起到防近视之作用,同时也可为便携式数码设备提供电源。因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蜂鸣和振动两种报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家中使用,同时也适合在学校使用。不仅如此,由于本实用新型有机的结合了移动电源功能,在学生使用之余,家长也可为自己的数码设备充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实质性改进,将各单一功能的单元电路进行有机的连接组合,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功能齐全,节能环保,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盒9和测距盒37,在主机盒9内置移动电源及防近视主PCB板22,主PCB板22包括移动电源电路1分别与扩展电路3、显示电路4、报警电路8连接;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分别与显示电路4、红外测距电路7、报警电路8连接;扩展电路3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连接;稳压电路5分别与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红外测距电路7连接;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与扩展电路3连接;红外测距电路7与扩展电路3连接;测距盒37斜下方置有滤光片38和40,在测距盒内置有红外测距电路7的芯片IC13和红外发射二极管VD6。
所述的移动电源电路1包括型号为HT4901的芯片IC1、型号为HT9926的芯片IC2和IC3、型号为DW01+的芯片IC4、型号为HT8205A的芯片IC5和IC6与对内部锂电池充电的型号为Micro USB B型插座接口CON1、对外部供电的型号为Micro USB A型插座接口CON2、电阻R1~R13、电容C1~C8、电感L、发光二极管LED1~LED5、三极管VT1和VT2、稳压二极管VD1、功能开关S1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型号为STC90C51的芯片IC7与电阻R14~R19、电容C9~C11、晶振XT1、复位按键S2、电源开关SB连接。
所述的扩展电路3型号为CD4002的芯片IC8。
所述的显示电路4型号为LCM128322K的显示芯片IC9与电阻R20~R28、微调电位器RP1、二极管VD2、三极管VT3连接。
所述的稳压电路5型号为TPS76050的芯片IC10与电容C12连接。
所述的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型号为CD4013BCMX的芯片IC11与电阻R29、微调电位器RP2、光敏电阻RL、电容C13、二极管VD2连接。
所述的红外测距电路7包括型号为LX9148的芯片IC12与红外发射二极管VD6、晶振XT2、三极管VT4、转换功能开关三极管VT5和VT6、开关二极管VD4、VD5、电阻R31~R33、电容C14~C16、微调电位器RP3、RP4连接,三极管VT4与接口CON3连接,型号为LX9149的芯片IC14与电阻R34~R39、电容C17~C20连接,三极管VT7与型号为Micro USB A型的插座接口CON3连接,接口CON3与型号为Micro USB A型的插头接口CON4对接,接口CON4通过线缆W与型号为Micro USB B的插头接口CON5连接,接口CON5与型号为Micro USB B型的插座接口CON6对接,接口CON6与型号为IRM-238的芯片IC13和红外发射二极管VD6连接。
所述的报警电路8包括三极管VT8与电阻R30、转换开关SA与蜂鸣器HA/振动器VIB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携带方便,性能可靠,功能齐全,节能环保,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的主机盒9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的测距盒37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后视示意图。
图9是图6的左视示意图。
图10是PCB板22的方框图。
图11、图12、图13是主PCB板22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移动电源电路,2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3扩展电路,4显示电路,5稳压电路,6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7红外测距电路,8报警电路,9移动电源主机盒,10主机盒体主面板,11光敏电阻通光孔,12释音孔,13显示屏,14~16定时选择按键,17、18模式选择按键,19复位开关,20上侧面板,21照明开关,22 PCB板,23锂电池,24下侧面板,25~28电池电量显示LED,29左侧面板,30 CON1外接对内充电接口, 31照明LED,32右侧面板,33 CON2,34 CON3, 35电源开关,36报警方式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9,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具有主机盒9和测距盒37两部分。
参照图1~5,在多功能移动电源主机9的主面板10上置有光敏电阻通光孔11即RL的通光孔,释音孔12即HA和VIB的释音孔,显示屏13即IC9,定时选择按键14、15、16即S5、S6、S7,模式选择按键17、18即S3、S4,复位开关19即S2;上侧面板20上置有功能开关21即S1,主PCB板22即控制电路,锂电池23即GB;下侧面板24上置有电池电量显示LED25~28即LED1~LED4;左侧面板29上置有对内部锂电池充电的接口30即CON1,照明LED31即LED5;右侧面板32上置有对外部供电的接口33即CON2,测距电路输出接口34即CON3,电源开关35即SB,报警方式选择开关36即SA。
参照图6~9,测距盒37固装于基座44上,测距盒37正面斜下方为45度倾斜面,测距盒37的倾斜面上设有滤光片38、40,在测距盒37内置有红外发射二极管39即VD6和芯片41即IC13。测距盒37通过沉孔46、47与基座44固连,使用时,主机盒37左侧的输入接口43即CON6与接口CON5对接,接口CON4与接口CON3对接,使测距盒37内的电路与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的主PCB板连接,测距盒37与基座44固连后,头带48穿过基座44上的头带通孔45固定于使用者头上,基座44后侧置有护垫42,使使用者佩戴更舒适。
参照图1、2、10~13,多功能移动电源主机盒9内置主PCB的电路22包括移动电源电路1分别与扩展电路3、显示电路4、报警电路8连接;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分别与显示电路4、红外测距电路7、报警电路8连接;扩展电路3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连接;稳压电路5分别与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红外测距电路7连接;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与扩展电路3连接;红外测距电路7与扩展电路3连接。
移动电源电路1包括型号为HT4901的芯片IC1、型号为HT9926的芯片IC2和IC3、型号为DW01+的芯片IC4、型号为HT8205A的芯片IC5和IC6与对内部锂电池充电的型号为Micro USB B型插座接口CON1、对外部供电的型号为Micro USB A型插座接口CON2、电阻R1~R13、电容C1~C8、电感L、发光二极管LED1~LED5、三极管VT1和VT2、稳压二极管VD1、功能按键S1连接。充电时,当CON1连接+5V外部充电电源,芯片IC1即进入充电状态,锂电池电量显示发光二极管LED1~LED4做浪涌式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小于3.4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4全部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4V且小于3.8V时,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 LED2~LED4做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8V且小于4.0V时,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点亮,LED3和LED4做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4.0V且小于4.2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3点亮,LED4做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4.2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4全部点亮。芯片IC4起到充电保护的作用。通过扩展芯片IC5和IC6,使充电时最大充电电流为1A。当移动电源电路处于待机状态时,短按功能按键S1(时间大于50ms),使芯片IC1的7脚检测到输入低电平脉冲信号,从而芯片IC1从待机状态被唤醒,同时启动升压输出,额定输出电压为5V。升压电路连接外部扩展的芯片IC2和IC3,使最大输出电流为1A。当外部电源未对移动电源电路1充电,且芯片IC1的7脚检测到输入低电平脉冲信号时,芯片IC1对内置锂电池电量进行检测,并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LED4对电量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9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4全部点亮;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65V且小于3.9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3点亮,LED4不亮;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5V且小于3.65V时,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点亮,LED3和LED4不亮;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2V且小于3.5V时,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LED2~LED4不亮;当锂电池电压小于3.2V时,发光二极管LED1闪烁5秒后待机,LED2~LED4不亮。电量显示3~5秒后发光二极管自动关闭。当在0.5s内连续按下功能按键S1两次,即可开启发光二极管LED5手电照明功能,同样,再连续按下功能按键S1两次,即可关闭发光二极管LED5照明功能。长按功能按键S1(大于3s)进入待机模式,当智能检测到没有充电输入、没有放电输出(小于10mA)、没有打开发光二极管LED5照明时,3分钟后将自动进入待机模式,待机时功耗在30μA以内。
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 型号为STC90C51的芯片IC7与电阻R14~R19、电容C9~C11、晶振XT1、复位按键S2、电源开关SB连接。晶振XT1和电容C9、C10实现定时功能,S2、C11和R1实现复位功能。开关SB为电源开关。得电工作后,由芯片IC7程序控制24脚、25脚为低电平。按键S3、S4分别与芯片IC7的24脚、25脚相连,通过按键S3、S4经由芯片IC7的程序分别控制5脚和6脚的电平。当按下按键S3时,芯片IC7的12接收到扩展电路3提供的外部中断信号,且检测到24脚为高电平,程序控制5脚输出高电平,控制红外测距电路7处于“读”的测距模式。当按下按键S4时,芯片IC7的12脚接收到扩展电路3提供的外部中断信号,且检测到芯片IC7的25脚为高电平,程序控制IC7的6脚输出高电平,控制红外测距电路8处于“写”的测距模式。模式转换后,通过显示电路4的显示器及报警电路8提醒使用者。得电工作后,由芯片IC7的程序控制26脚、27脚、28脚为低电平。S5、S6、S7分别与芯片IC7的26脚、27脚、28脚相连,通过芯片IC7编入的程序,实现定时时间选择。当显示器提醒使用者选择定时时间时,按下按键S5,使芯片IC7的26脚接收到高电平,实现定时30分钟;按下按键S6时,使芯片IC7的27脚接收到高电平,实现定时45分钟;按下按键S7时,使芯片IC7的28脚接收到高电平,实现定时60分钟。达到定时时间后,通过显示电路4的显示器和报警电路8提醒使用者预定时间到,应当停止阅读或写作,防止眼疲劳。芯片IC7的12脚与扩展电路3相连,接收来自扩展电路3的下降沿中断触发信号。芯片IC7的7脚连接报警电路8,控制报警电路是否报警。芯片IC7的21脚~23脚以及32脚~39脚与显示电路4相连,控制显示电路的显示内容和显示器背光的开关。芯片IC7的2脚与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相连,以接收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传输的信号,如果环境光过暗(低于100Lx),芯片IC7的12脚收到外部中断信号,且2脚检测到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传输的信号为高电平,将通过IC7编入的程序,使报警电路8报警。芯片IC7的1脚与红外测距电路7相连,以接收红外测距电路7传输的信号,如果眼睛与书本距离过近(小于33cm),芯片IC7的12脚收到外部中断,且1脚检测到红外测距电路7传输的信号为高电平,将通过IC7编入的程序,使报警电路8报警。其中,芯片IC7所需程序可根据所述控制目标的需要编写,编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扩展电路3为型号是CD4002的芯片IC8。芯片IC8的的1脚连接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IC7的12脚;芯片IC8的2脚和3脚分别连接模式选择按键S3、S4;芯片IC8的4脚连接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5,接收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5传输的电平信号;芯片IC8的5脚连接红外测距电路,接收红外测距电路5传输的电平信号。当芯片IC8的2~5脚收到的信号为低电平时,IC8的1脚将输出高电平,不触发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IC7的外部中断;当芯片IC8的2~5脚中有任意一脚收到高电平信号时,IC8的1脚将输出低电平,下降沿触发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IC7的外部中断。
显示电路4型号为LCM128322K的显示芯片IC9与电阻R20~R28、微调电位器RP1、二极管VD2、三极管VT3连接。R20~R27为上拉电阻。三极管VT3通过电阻R28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芯片IC7的23脚相连,控制芯片IC9显示器背光的开关。通过可变电阻器RP1调节芯片IC9显示器背光的亮度。
稳压电路5包括型号为TPS76050的芯片IC10与电容C12连接。当芯片IC10的3脚有来自电源的高电平输入,芯片IC10的5脚输出稳定5.0V电压,分别向光敏电阻RL、红外发射二极管VD6和红外接收芯片IC13提供稳定的+5.0V电压,使之一直工作在稳定的状态下,不发生由于电压不稳定导致的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以及红外测距电路7的测光以及测距不准确和误报警。
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包括型号为CD4013BCMX的芯片IC11与光敏电阻RL、微调电位器RP2、开关二极管VD3、电阻R29和电容C13连接。当环境光照度大于国家“阅读卫生标准”要求的100Lx时,光敏电阻呈低阻,其集电极电位很低,芯片IC11的3脚电压低于触发电压,芯片IC11处于复位状态,其1脚呈低电平,当环境光照度低于 100Lx时,光敏电阻RL呈高阻,其集电极电位升高,当达到芯片IC11的触发电压时,3脚产生正脉冲,使单稳电路翻转进入暂稳,1脚输出高电平,该高电平一路传输至扩展电路3中IC8的4脚和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的2脚,进而触发报警电路8报警并通过显示电路4提示使用者光线过暗,应增强照明或者暂停读写。另一路经电阻R29向电容C13充电,使芯片IC11的4脚电平不断上升,当升到阈值电平时,电路复位,电容C13通过开关二极管VD3快速放电,单稳态电路翻回稳定态,其1脚回复到原来的低电平,后级报警电路8和显示电路4停止警示和显示提示。当环境光照度依然低于100Lx时,报警电路8和显示电路4会连续间歇性报警并显示提示,直到环境光照度达到100Lx以上方停止报警和显示提示。
红外测距电路7包括型号为LX9148的芯片IC12与晶振XT2、电容C14~C16、电阻R31~R33、开关二极管VD4、VD5、三极管VT4~VT6、微调电位器RP3、RP4和红外发射二极管VD6连接,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USB_OUT2连接;型号为LX9149的芯片IC14与电容C17~C20、电阻R34~R39、三极管VT7连接,三极管VT7和型号为Micro USB A型的插座接口CON3连接;接口CON3与型号为Micro USB A型的插头接口CON4对接,接口CON4通过线缆W与型号为Micro USB B型的插头接口CON5连接;接口CON5与型号为Micro USB B型的插座接口CON6对接,接口CON6与型号为IRM-238的芯片IC13和红外发射二极管VD6连接。芯片IC12和芯片IC14是配对使用的红外遥控编码器和译码器,芯片IC12具有长时间发射连续信号的功能,芯片IC14含用户码检测电路,用以鉴别不同机器发送的码,尤其是具有输出保持功能。芯片IC13是红外接收芯片,检测角45deg,距离5M,其抗干扰能力强。芯片IC12的2脚与3脚外接的晶振XT、电容C14、C15构成发射载波为38KHz的振荡器,电源接通后芯片IC12振荡器起振,其15脚输出连续脉冲。三极管VT5通过电阻R32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芯片IC7的5脚连接,三极管VT6通过电阻R33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芯片IC7的6脚连接。当芯片IC7的5脚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VT5导通,进入“读”的测距模式,通过微调电位器RP3使三极管VT4导通,红外发射二极管VD6向外发射连续红外光信号;当芯片IC7的6脚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VT6导通,进入“写”的测距模式,通过微调电位器RP4使三极管VT4导通,红外发射二极管VD6向外发射连续红外光信号。根据人的面部特征以及反射式红外探测的特点,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推导出符合光学、几何学以及“阅读卫生标准”的红外测距功能的测距公式:
读测距距离=3+33=36(㎝)
写测距距离=3+(33-16)=20(㎝)
式中:数字3表示使用者眼睛与额头居中位置戴的头带上置有的头戴式发射接收盒33的垂直距离,即使用者的上眼睑与盒体33底部边缘的垂直距离2-3㎝,因额头宽度因人各异,无法统一,为了有效地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取上限值3㎝。
数字33表示“阅读卫生标准”的保持阅读写作视距的距离,即眼睛与书本间的视距。
数字16表示使用者写作时所用的笔杆的长度。现今常用笔为长度约15㎝的自动铅笔、圆珠笔、中性笔、钢笔。由于用笔时,习惯将笔帽套在笔杆上,使笔杆长度增至16㎝左右,因此,为了有效地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取笔长15-16㎝的上限值16㎝,即公式中的数字16。
减式(33-16)表示应保持的写作视距33㎝与写作用笔的长度16㎝的差。写作测距距离不能象阅读测距距离一样,将红外光发射到书本上,只能发射到距离红外发射二极管最近的笔帽的上端即反射回来,这是反射式红外探测的性质决定的。无论红外测距距离长短,使用者的眼睛与书本间的视距始终保持在33㎝的防护距离。阅读测距的距离由微调电位器RP3调节设定,要求在36㎝距离时,使红外接收芯片IC13刚好接收到红外射二极管VD6发射后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写作测距的距离由微调电位器RP4调节设定,要求在20㎝距离时,使红外接收芯片IC13刚好接收到红外射二级管VD6发射后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的使用者在阅读或写作时,眼睛与书本间视距大于33㎝的防护距离时,红外接收芯片IC13接收不到红外发射二极管VD6发射的红外光,芯片IC13处于待机状态;当使用者的眼睛与书本间视距低于33㎝时,芯片IC13就会接收到红外发射二极管VD6发射到书本上或笔杆末端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红外接收芯片IC13将红外光转化为相应的电脉冲信号,该微弱的信号经其内电路放大、选频后由其2脚输出,经三极管VT7反相后,送至译码芯片IC14的2脚。译码芯片IC14的15脚外接到地并联的电阻R39和电容C19与其内部电路构成单端振荡器,发射信号的检测和内部工作时钟由此振荡电路决定。为了使译码芯片IC14的用户码与红外发射芯片IC7设定的用户码相匹配,芯片IC14的13脚到地接电容C120与发射芯片IC712的13脚反接到其12脚的二极管相对应。由译码芯片IC14的2脚输入的信号经其内部斯密特触发器整形、检测、对用户码比较确认后,由相应的输出端3脚输出保持脉冲,该保持脉冲信号传输至扩展电路3中IC8的5脚和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中IC7的1脚,进而触发报警电路8报警并通过显示电路4提示使用者应该保持视距。
报警电路8包括三极管VT8、电阻R30、蜂鸣器HA、振动器VIB。三极管VT8通过电阻R30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中芯片IC7的7脚连接。当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中芯片IC7的7脚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VT8导通,使报警电路8报警。报警方式包括蜂鸣器HA报警和振动器VIB报警两种方式,通过开关SA可选择报警方式。(报警的同时,显示电路4中芯片IC9的显示器显示引发报警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的所有元器件均为市售产品,所采用的元器件均为贴片封装的无铅产品。此外,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所需程序可根据所述的控制目标需要编写,编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的工作过程为:当外接+5V电源对本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充电时,将外接电源与接口CON1连接。充电过程中,发光二极管LED1~LED4会做浪涌式实时显示内部锂电池电量。当锂电池电压小于3.4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4全部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4V且小于3.8V时,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 LED2~LED4做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8V且小于4.0V时,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点亮,LED3和LED4做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4.0V且小于4.2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3点亮,LED4做浪涌显示;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4.2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4全部点亮。当本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未连接外部充电电源,并且对外部电子设备供电或使用防近视功能时,发光二极管将LED1~LED4显示内部锂电池电量。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9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4全部点亮;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65V且小于3.95V时,发光二极管LED1~LED3点亮,LED4不亮;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5V且小于3.65V时,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点亮,LED3和LED4不亮;当锂电池电压大于等于3.2V且小于3.5V时,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LED2~LED4不亮;当锂电池电压小于3.2V时,发光二极管LED1闪烁5秒后待机,LED2~LED4不亮(此时需连接外部电源对内充电)。电量显示3~5秒后自动关闭。当外部待充电的电子设备与接口CON2连接时,本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将对外部电子设备供电(输出电压为5V,最大输出电流为1A)。另外,当在0.5s内连续按下功能按键S1两次,即可开启发光二极管LED5手电照明功能,同样,再连续按下功能按键S1两次,即可关闭发光二极管LED5手电照明功能。当智能检测到没有充电输入、没有放电输出(小于10mA)、没有打开发光二极管LED5照明时,3分钟后将进入待机模式。长按功能按键S1(大于3s)也将进入待机模式。当移动电源电路处于待机状态时,短按功能按键S1(时间大于50ms),使本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从待机状态被唤醒。当使用防近视功能时,将主机盒9放置于书桌或写字台上,并将红外测距电路7的接口CON3与接口CON4对接,接口5与接口6对接,将测距盒37通过头带48固定于额头上。首先,拨动开关SB使电源输入。通过IC9的显示器的提示,选择定时时间。当按下按键S5时,定时30分钟;当按下按键S6时,定时45分钟;当按下按键S6时,定时60分钟。(重新选择定时时间需按下按键S2。)当到达定时时间后,将引发报警,且IC9的显示器提示定时时间已到(报警和显示时间持续3s),提醒使用者停止阅读或书写,以缓解眼疲劳。通过按键S3和S4选择工作模式。按下按键S3时,将进入“读”的工作模式;当按下按键S4时,将进入“写”的工作模式。在工作过程中,也可通过按下按键S3或S4进行工作模式选择。选择模式后,IC9的显示器将显示所选择的工作模式(显示时间持续3s)。当本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检测到环境光过暗(低于100Lx)或眼部与书本距离过近(小于33cm)时,将自动报警(报警时间持续3s),且IC9的显示器将显示引发报警的原因(光线过暗或距离过近),若未能及时纠正错误,将继续报警。另外,本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包括蜂鸣器报警和振动器报警两种报警方式,使用者通过拨动开关SA进行选择。使用完毕后,拨动开关SB关闭防近视功能即可。另外,本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在充电状态下也可使用。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它包括主机盒(9)和测距盒(37),在主机盒(9)内置移动电源及防近视主PCB板(22),主PCB板(22)包括移动电源电路(1)分别与扩展电路(3)、显示电路(4)、报警电路(8)连接;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分别与显示电路(4)、红外测距电路(7)、报警电路(8)连接;扩展电路(3)与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连接;稳压电路(5)分别与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红外测距电路(7)连接;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与扩展电路(3)连接;红外测距电路(7)与扩展电路(3)连接;测距盒(37)斜下方置有滤光片(38)和(40),在测距盒内置有红外测距电路(7)的芯片IC13(41)和红外发射二极管VD6(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电源电路(1)包括型号为HT4901的芯片IC1、型号为HT9926的芯片IC2和IC3、型号为DW01+的芯片IC4、型号为HT8205A的芯片IC5和IC6与对内部锂电池充电的型号为Micro USB B型的插座接口CON1、对外部供电的型号为Micro USB A型的插座接口CON2、电阻R1~R13、电容C1~C8、电感L、发光二极管LED1~LED5、三极管VT1和VT2、稳压二极管VD1、功能开关S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定时电路(2)型号为STC90C51的芯片IC7与电阻R14~R19、电容C9~C11、晶振XT1、复位按键S2、电源开关SB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扩展电路(3)型号为CD4002的芯片IC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显示电路(4)型号为LCM128322K的显示芯片IC9与电阻R20~R28、微调电位器RP1、二极管VD2、三极管VT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稳压电路(5)型号为TPS76050的芯片IC10与电容C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境光自动检测电路(6)型号为CD4013BCMX的芯片IC11与电阻R29、微调电位器RP2、光敏电阻RL、电容C13、二极管VD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测距电路(7)包括型号为LX9148的芯片IC12与红外发光二极管VD6、晶振XT2、三极管VT4、转换功能开关三极管VT5和VT6、开关二极管VD4、VD5、电阻R31~R33、电容C14~C16、微调电位器RP3、RP4连接,三极管VT4与型号为Micro USB A型的插座接口CON3连接,型号为LX9149的芯片IC14与电阻R34~R39、电容C17~C20连接,三极管VT7与接口CON3连接,接口CON3与型号为Micro USB A型的插头接口CON4对接,接口CON4通过线缆W与型号为Micro USB B型的插头接口CON5连接,接口CON5与型号为Micro USB B型的插座接口CON6对接,接口CON6与型号为IRM-238的芯片IC13和红外发光二极管VD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电路(8)包括三极管VT8与电阻R30、转换开关SA与蜂鸣器HA/振动器VIB连接。
CN201520126639.4U 2015-03-05 2015-03-05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6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6639.4U CN204376504U (zh) 2015-03-05 2015-03-05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6639.4U CN204376504U (zh) 2015-03-05 2015-03-05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6504U true CN204376504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3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2663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6504U (zh) 2015-03-05 2015-03-05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6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43565U (zh) 一种多功能led台灯
CN103234145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led护眼灯
CN103226438A (zh) 基于光强度调节平板终端桌面主题显示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77708A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平板终端显示亮度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204376504U (zh) 多功能防近视移动电源
CN201562445U (zh) 智能控制显示亮度的电子相框
CN201216680Y (zh) 便携式多功能近视防护仪
CN204347372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眼镜
CN204119626U (zh) 一种智能台灯电路
CN204884099U (zh) 全方位近视防护仪
CN202615579U (zh) 多功能护眼提示装置
CN209402767U (zh) 一种主动相互感应灯群
CN203748067U (zh) 可侦测阅读环境及周遭环境作光源调控的led照明设备
CN109210415A (zh) 台灯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98475U (zh) 一种多功能头灯播报系统及一种头灯
CN207949999U (zh) 一种启梦眼罩
CN204392424U (zh) 一种红外触发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
CN203250068U (zh) 一种3d眼镜
CN208320002U (zh) 一种红外感应的智能玩具
CN206878927U (zh) 一种带夜晚指示灯的手机
CN203892971U (zh) 一种led多功能遥控台灯
CN205912186U (zh) 一种新型智能便携式智能投影手环
CN203178688U (zh) 一种电子时钟
CN215862994U (zh) 一种智能台灯
CN203882276U (zh) 一种防丢激光翻页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