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4510U -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 Google Patents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4510U
CN204374510U CN201520103472.XU CN201520103472U CN204374510U CN 204374510 U CN204374510 U CN 204374510U CN 201520103472 U CN201520103472 U CN 201520103472U CN 204374510 U CN204374510 U CN 204374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cro
alignment clamp
graticule
len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34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貌
李丹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34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4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4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4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瞄准器镜头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目镜组件、带有瞄准分划板的棱镜倒像组件和物镜组件;所述棱镜倒像组件连接有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光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发光模块;所述光传感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可使所述瞄准分划板的亮度趋于稳定,有效保证了瞄准分划板的亮度稳定性,使瞄准器可根据外部光线条件自动适应调节瞄准分划板的亮度,进一步确保了瞄准器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瞄准器镜头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枪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为提高射击效率和精准度,往往需要借助枪械用瞄准器来实现,而在多种瞄准器中尤以电子瞄准器的性能最为突出;随着电子瞄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瞄准器作为枪械重要配件越来越不可缺少;对产品的可靠性,全天候使用,抗强冲击,防水防雾都有很高的要求;瞄准器的一项重要的技术要求是当射手所处环境光线较弱时,需要对瞄准器的分划提供照明,使射击者能同时看清成像在分划面的目标和分划图案。目前,现有技术中已有针对关于为瞄准器提供照明的改善方案。如中国专利局2012年1月25日公告的专利号为“ZL 201020581905.X”的“一种棱镜分划板的照明装置及棱镜瞄准器”。此专利公告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通光光纤吸收自然光为瞄准器内部的分划板提供照明。但此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即补充光线的亮度需要人员根据外部光线条件自行调节,操作比较麻烦,且补充光线进入瞄准器内部后对瞄准分划板进行照射,由于瞄准分划板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对反射后的补充光线产生漫反射效果,这会损失一部分补充光线的亮度和清晰度,从目镜观看分划线轮廓不清,产生虚影,大大降低了对瞄准分划线的补光效果;再由于该种通光光纤安装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改变瞄准器的整体结构,使整个瞄准器的结构更加复杂,体积更加大。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通过补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动调节补光亮度操作麻烦、调节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目镜组件、带有瞄准分划板的棱镜倒像组件和物镜组件;所述棱镜倒像组件连接有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光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发光模块;所述光传感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
所述光传感模块为光电式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为MCU单片机;
所述棱镜倒像组件包括透光棱镜,该透光棱镜具有一光入射面、一光反射面和一光出射面;所述光入射面上对应安装有所述光传感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所述光反射面与瞄准分划板对应安装,所述光出射面与所述目镜组件对应设置;所述透光棱镜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微透层,所述第一微透层包括多个中空的球面微透点;所述第一微透层与所述光出射面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呈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个LED灯条。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棱镜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微透层,用于对透光棱镜内的光线进行方向调整,增加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和清晰度。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棱镜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微透层,用于对透光棱镜内的光线进行方向调整,增加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和清晰度;所述第一微透层包括多个中空的球面微透点;所述第一微透层与所述光出射面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呈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光出射面还设置有第二微透层;该第二微透层包括多个半球面微透点,用于对射出光出射面的光线进行二次方向调整,再次增加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和清晰度;各所述半球面微透点向外凸出所述光出射面;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呈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微透层上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的阵列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微透层上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的阵列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块是贴敷于所述光入射面上的LED灯条,用于对所述瞄准分划板进行补光照明。
进一步地,所述目镜组件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双凸正透镜和第一胶合正透镜;所述第一胶合正透镜的外凸面与所述双凸正透镜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组件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平凸正透镜和第二胶合正透镜;所述第二胶合正透镜的平面一侧与所述平凸正透镜的外凸面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传感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四周围设遮光片,该遮光片将所述光入射面上除所述光传感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外的所有位置全部覆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瞄准器,其包括如上述中任一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采用补光装置的设计,通过光电式传感器实时接收光信号并转换成亮度电信号输出;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检测到的亮度电信号处理成光亮度值,与预设的第一光亮度值和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编辑亮度调节信号输出;当检测到的光亮度值(即当前光亮度值)处于预设的第一光亮度值与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之间的范围时(即第二光亮度值≤当前光亮度值≤第一光亮度值),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亮度调节信号控制所述发光模块调高亮度(即在当前光亮度值处于较低水平时,在正常日视模式下时调整亮度);同时判断当前光亮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若当前光亮度值低于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即当前光亮度值≤第二光亮度值),则调整所述高亮镜头组切换到夜视模式(即在当前光亮度值处于更低水平时,直接切换到夜视模式下进行亮度适应);反之,当检测到的光亮度值高于预设的第一光亮度值时(即当前光亮度值≥第一光亮度值),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亮度调节信号控制所述发光模块调低亮度;根据上述过程,可使所述瞄准分划板的亮度趋于稳定,有效保证了瞄准分划板的亮度稳定性,使瞄准器可根据外部光线条件自动适应调节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即实现自适应光亮调节功能),进一步确保了瞄准器的精准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芯片功能涉及到并不涉及程序改进,均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光电式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实现处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将上述光电式传感器和上述数据处理模块直接连接发光模块(即LED灯),将上述结构直接应用在上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中)。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微透层的设计,所述补光装置补充光线通过所述光入射面进入透光棱镜,并经所述光反射面打到所述瞄准分划板上;补充光线再由所述瞄准分划板通过所述光反射面进行反射;由于瞄准分划板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对反射后的补充光线产生漫反射效果,这会损失一部分补充光线的亮度和清晰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反射后的补充光线经第一微透层进行方向调整,将反射后的补充光线进行一次汇聚,以此消除补充光线因反射所产生的漫反射光,降低了补充光线的散射率;调整后的补充光线经由目镜组件成像后,有效提高了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和清晰度,使分划线显像更加清晰,通过上述设计有效提高瞄准分划板照明效果,可以使瞄准器适应更广泛的外部光线条件,进一步确保了瞄准器的精准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微透层的设计,利用该第二微透层对射出透光棱镜的所有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的方向进行二次调整,将途径某一半球面微透点的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汇聚;再次增加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和清晰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采用半球面微透点的设计,可利用凸透镜聚光原理,使进入半球面微透点的多条呈不同走向的光线汇聚,有效提高透光棱镜光出射面的亮度。
3、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第二微透层上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的阵列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微透层上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的阵列密度的设计;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第二微透层对光线二次调整的效果,可充分的将经一次调整后遗漏的部分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进行再次调整,可进一步提高光出射面的亮度和清晰度。
4、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在所述光入射面上设置LED灯条的设计,可通过LED灯条发光通过透光棱镜对瞄准分划板进行外来光源的补光照明,从而使瞄准分划板不论处于何种外界光线条件下都可清晰显示,同时该种LED灯条省去了现有的补光装置中通光光纤的设置,使结构得到简化,从而可大大简化瞄准器整体的结构,且安装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操作的可控性更好。
5、本实用新型采用遮光片的设计,可以杜绝除LED灯条之外的其他外部光源(例如从瞄准器外壳缝隙进入的光线等)对瞄准分划板产生干扰光,以此确保补光装置的补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补光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纵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光棱镜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附图标记:
1-目镜组件;101-双凸正透镜;102-第一胶合正透镜;
2-棱镜倒像组件;201-瞄准分划板;202-光传感模块;
203-发光模块;204-透光棱镜;205-光入射面;
206-光反射面;207-光出射面;208-第一微透层;
209-球面微透点;210-第二微透层;211-半球面微透点;
212-遮光片;
3-物镜组件;301-平凸正透镜;302-第二胶合正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1中箭头表示为补充光线走向)、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目镜组件1、带有瞄准分划板201的棱镜倒像组件2和物镜组件3;所述棱镜倒像组件2连接有用于补充光线的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光传感模块202,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瞄准分划板201的光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光信号编辑亮度调节信号;发光模块203,用于根据接收的亮度调节信号对所述瞄准分划板201发射补充光线。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模块202为一个光电式传感器,用以实时接收光信号并转换成亮度电信号输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采用MCU单片机,用以将检测到的亮度电信号处理成光亮度值,与预设的第一光亮度值和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光亮度值的数值大于第二光亮度值的数值),根据比较结果编辑亮度调节信号输出;当检测到的光亮度值处于预设的第一光亮度值与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之间的范围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亮度调节信号控制所述发光模块调高亮度(即在当前光亮度值处于较低水平时,在正常日视模式下时调整亮度);同时判断当前光亮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若当前光亮度值低于预设的第二光亮度值,则调整所述高亮镜头组切换到夜视模式(即在当前光亮度值处于更低水平时,直接切换到夜视模式下进行亮度适应);反之,当检测到的光亮度值高于预设的第一光亮度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亮度调节信号控制所述发光模块203调低亮度;通过上述过程,可使所述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趋于稳定,有效保证了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稳定性,使瞄准器可根据外部光线条件自动适应调节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进一步确保了瞄准器的精准度。
参见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镜倒像组件2包括横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纵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的透光棱镜204,该透光棱镜具有一光入射面205、一光反射面206和一光出射面207;所述光入射面205上对应安装有所述光传感模块202和所述发光模块203,其中所述光传感模块202的检测面对应所述光入射面205,所述发光模块203的发光面对应述光入射面205,所述光反射面206与瞄准分划板201对应安装,所述光出射面207与所述目镜组件1对应设置;所述光传感模块202通过电线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电线与所述发光模块203电连接;所述透光棱镜204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微透层208,用于对透光棱镜204内的光线进行方向调整;增加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和清晰度。
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所述透光棱镜204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微透层208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取设置第一微透层208的数量;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补充光线通过所述光入射面205进入透光棱镜204,并经所述光反射面206打到所述瞄准分划板201上;补充光线再由所述瞄准分划板201通过所述光反射面206进行反射;由于瞄准分划板201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对反射后的补充光线产生漫反射效果,这会损失一部分补充光线的亮度和清晰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反射后的补充光线经第一微透层208进行方向调整,将反射后的补充光线进行一次汇聚,以此消除补充光线因反射所产生的漫反射光,降低了补充光线的散射率;调整后的补充光线经由目镜组件1成像后,有效提高了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和清晰度,使分划线显像更加清晰,通过上述设计有效提高瞄准分划板201照明效果,可以使瞄准器适应更广泛的外部光线条件,进一步确保了瞄准器的精准度。
参见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透层208包括多个中空的球面微透点209;所述第一微透层208与所述光出射面207平行设置;且整体位于所述透光棱镜204前部,也就是在所述透光棱镜204内靠近目镜组件1的部分。具体地说,所述第一微透层208位于所述透光棱镜204的所述光出射面207与所述瞄准分划板201的分划线中心位置之间;所述的分划线中心位置是指,所述补光装置将补光光线发射到瞄准分划板201上的位置,补充光线在分划线中心位置处进行反射。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微透层208位于补充光线的反射点和光出射面207之间;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确保所有被反射的补充光线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微透层208进行光线方向调整;确保了调整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球面微透点209利用球面起到聚光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微透层208的设计,利用该第一微透层208对透光棱镜204内所有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其中包括通过物镜组件3进入透光棱镜204的散射光线以及通过补光装置外部射入透光棱镜204并经过瞄准分划板201反射后的漫反射光线)的方向进行调整,将途径某一个球面微透点209的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汇聚,增加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和清晰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采用球面微透点209的设计,可利用凸透镜聚光原理,使进入球面微透点209的多条呈不同走向的光线汇聚,有效提高透光棱镜204光出射面207的亮度。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所述透光棱镜204与其内的所述第一微透层208是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棱镜204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醚酮、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丁二酸乙烯、聚丙烯氧化物等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209呈阵列排布。采用这种设计,是为了将进入透光棱镜204内所有光线的方向全部进行调整,将所有散射光线和慢反射光线进行汇聚。具体地说,经由物镜组件3通过瞄准分划板201透射进入透光棱镜204的景物光线也被第一微透层208进行汇聚,消除了景物光线因通过物镜组件3及瞄准分划板201传递而可能产生的散射光;调整后的景物光线经由目镜组件1成像后,提高了景物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通过上述设计不仅有效提高瞄准分划板201照明效果,也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物镜组件3的成像效果,可以使瞄准器适应更广泛的外部光线条件。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209呈阵列排布,以此形成第一微透层208;多个球面微透点209形成的阵列的图案可以是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其具体图案与所述透光棱镜204的纵截面的形状相适应。
参见图1、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出射面207还设置有第二微透层210;该第二微透层210包括多个半球面微透点211,用于对射出光出射面207的光线进行二次方向调整;再次增加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和清晰度;各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向外凸出所述光出射面207;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呈阵列排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利用半球面起到聚光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微透层210的设计,利用该第二微透层210对射出透光棱镜204的所有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其中包括通过物镜组件3进入透光棱镜204的散射光线以及通过补光装置外部射入透光棱镜204并经过瞄准分划板201反射后的漫反射光线)的方向进行二次调整,将途径某一半球面微透点211的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汇聚,再次增加瞄准分划板201的亮度和清晰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采用半球面微透点211的设计,可利用凸透镜聚光原理,使进入半球面微透点211的多条呈不同走向的光线汇聚,有效提高透光棱镜204光出射面的亮度;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呈阵列排布,以此形成第二微透层210;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形成的阵列的图案可以是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其具体图案与所述光出射面形状相适应。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所述透光棱镜204与所述第二微透层210也是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参见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微透层210上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的阵列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微透层208上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209的阵列密度。也就是说相邻两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间距小于相邻两所述球面微透点209的间距;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第二微透层210对光线二次调整的效果,可充分的将经一次调整后遗漏的部分散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进行再次调整,可进一步提高光出射面207的亮度和清晰度;理论上说,不论是所述第一微透层208上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209还是第二微透层210上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两者的阵列密度均是越大越好,但是受限于现有工艺手段的局限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球面微透点209高度在0.003mm-0.4mm之间选取;各所述球面微透点209间距在0.02mm-0.3mm之间选取;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高度在0.003mm-0.2mm之间选取;各所述半球面微透点211间距在0.01mm-0.1mm之间选取。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203是贴敷于所述光入射面205上的LED灯条,用于对所述瞄准分划板201进行补光照明;具体地说,所述LED灯条在所述光入射面205上所处的位置应对应投影到所述瞄准分划板201上分划线中心处;也就是说,使该LED灯条发光面所发出的补充光线可以射到所述瞄准分划板201上分划线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补光装置中可以包括一个LED灯条,当然也可以包括多个LED灯条,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取;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LED灯条的设计举例说明;通过在所述光入射面205上设置LED灯条的设计,可通过LED灯条发光通过透光棱镜204对瞄准分划板201上的分划线中心处进行外来光源的补光照明,从而使瞄准分划板201不论处于何种外界光线条件下都可清晰显示,同时该种LED灯条只需与所述透光棱镜204的光入射面205对应设置即可,其安装通过粘贴的形式即可实现;省去了现有的补光装置中通光光纤的设置,使结构得到简化,从而可大大简化瞄准器整体的结构,且安装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操作的可控性更好。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目镜组件1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双凸正透镜101和第一胶合正透镜102;所述第一胶合正透镜102的外凸面与所述双凸正透镜101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所述第一胶合正透镜102一侧为正圆弧的外凸面,另一侧为负圆弧的内凹面;所述双凸正透镜101为两侧均为正圆弧的外凸面。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物镜组件3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平凸正透镜301和第二胶合正透镜302;所述第二胶合正透镜302的平面一侧与所述平凸正透镜301的外凸面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二胶合正透镜302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正圆弧的外凸面;所述平凸正透镜301一侧为正圆弧的外凸面,另一侧为平面。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模块202和所述发光模块203四周围设遮光片212,该遮光片212将所述光入射面205上除所述光传感模块202和所述发光模块203外的所有位置全部覆盖。本实用新型采用遮光片212的设计,是为了杜绝除所述光传感模块202和所述发光模块203之外的其他外部光源(例如从瞄准器外壳缝隙进入的光线等)对瞄准分划板201产生干扰光,以此确保补光装置的补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中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制成的瞄准器,上述中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的所有技术特征也属于瞄准器所拥有的技术特征;因此,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目镜组件、带有瞄准分划板的棱镜倒像组件和物镜组件;所述棱镜倒像组件连接有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光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发光模块;所述光传感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
所述光传感模块为光电式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为MCU单片机;
所述棱镜倒像组件包括透光棱镜,该透光棱镜具有一光入射面、一光反射面和一光出射面;所述光入射面上对应安装有所述光传感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所述光反射面与瞄准分划板对应安装,所述光出射面与所述目镜组件对应设置;所述透光棱镜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微透层,所述第一微透层包括多个中空的球面微透点;所述第一微透层与所述光出射面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呈阵列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个LED灯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棱镜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微透层,用于对透光棱镜内的光线进行方向调整,增加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和清晰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出射面还设置有第二微透层;该第二微透层包括多个半球面微透点,用于对射出光出射面的光线进行二次方向调整,再次增加瞄准分划板的亮度和清晰度;各所述半球面微透点向外凸出所述光出射面;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呈阵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透层上多个所述半球面微透点的阵列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微透层上多个所述球面微透点的阵列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是贴敷于所述光入射面上的LED灯条,用于对所述瞄准分划板进行补光照明。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组件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双凸正透镜和第一胶合正透镜;所述第一胶合正透镜的外凸面与所述双凸正透镜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组件包括沿目侧到物侧方向依次设置的平凸正透镜和第二胶合正透镜;所述第二胶合正透镜的平面一侧与所述平凸正透镜的外凸面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感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四周围设遮光片,该遮光片将所述光入射面上除所述光传感模块和所述发光模块外的所有位置全部覆盖。
10.一种瞄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
CN201520103472.XU 2015-02-12 2015-02-12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Active CN204374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3472.XU CN2043745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3472.XU CN2043745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4510U true CN204374510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30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3472.XU Active CN2043745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4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9847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指示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9847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指示结构
CN109459847B (zh) * 2017-09-06 2021-08-24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指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8916U (zh) 瞄准器的亮度调节系统和瞄准器
SE464104B (sv) Parallaxfritt sikte
CN207584664U (zh) 车灯投射单元、车灯总成及汽车
CN103631017A (zh) 一种led可变焦成像灯的光学系统
CN104614849A (zh)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CN106899786A (zh) 监控摄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374510U (zh) 瞄准器用高亮镜头组、瞄准器
CN205679898U (zh) 一种摄像机的光轴调整装置和光轴调整系统
CN212322049U (zh) 一种镜头和投影灯
CN205048201U (zh) 一种偏光透镜及led条形灯
CN107366853B (zh) 一种高均匀度的led黑板灯
CN207924239U (zh) 一种大变倍比远距离变焦镜头和激光照明装置
CN111989521A (zh) 投射状态指示器
CN104613817B (zh) 瞄准器的亮度调节系统和瞄准器
US8425087B2 (en) Luminous flux control member and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2901045A (zh) 用于大功率led光源的菲涅尔透镜
CN2884236Y (zh) 可调式亮分划微光夜视瞄准镜
CN210269114U (zh) 一种背光源的光学检测设备
CN212340056U (zh) 一种具有单光源的分划照明结构及瞄具
US7047806B2 (en) Liquid level gage and illuminator therefor
CN115145005A (zh) 一种适应中心遮挡的激光扫描镜头及其应用
CN210243885U (zh) 补光灯偏光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拍摄设备
CN103577785A (zh) 一种条码识别设备用光学引擎
CN101694559A (zh) 一种具有稳定图像亮度的红外摄像头
CN213089478U (zh) 一种基于全内反射透镜的led手术头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ight lens system for gunsight and guns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Pledgee: Bank of Guiyang Limited by Share Ltd. high tech branch

Pledgor: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99000112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1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Pledgee: Bank of Guiyang Limited by Share Ltd. high tech branch

Pledgor: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99000112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ight lens system for gunsight and guns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Pledgee: Guizhou Province Industry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reen Development Fund Co.,Ltd.

Pledgor: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103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8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Pledgee: Guizhou Province Industry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reen Development Fund Co.,Ltd.

Pledgor: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103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ight lens group and sight for s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Pledgee: Guizhou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Pledgor: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2000001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7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Pledgee: Guizhou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Pledgor: GUIZHOU JINGHAO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2000001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