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1553U - 新能源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1553U
CN204371553U CN201420856056.2U CN201420856056U CN204371553U CN 204371553 U CN204371553 U CN 204371553U CN 201420856056 U CN201420856056 U CN 201420856056U CN 204371553 U CN204371553 U CN 204371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cylinder
communicated
chain
sprocke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60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绍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560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1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1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15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发电装置,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平台设有第一固定架,设置于固定平台上的第一油箱,与第一油箱连通的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上设有控制杆,控制杆通过第一弹簧体与第一固定架连接;控制杆上设有与浮板连接的防水钢丝绳;第一油压力罐通过油管与换向阀连通,换向阀与第二油箱连通;换向阀通过油管与左油压推动装置、右油压推动装置连通;包括并行排列的第一链传动装置和第二链传动装置;浮板带动防水钢丝绳产生油压,带动第一链传动装置、第二链传动装置的链条传动及带动传动轴运转,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是:通过海浪冲击浮板产生油压,使传动轴带动发电机发电,无污染、清洁、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新能源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火力发电是利用燃烧燃料所得到的热能发电。火力发电的发电机组有两种主要形式:利用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冲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燃气或油进入燃气轮机将热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称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目前中国的主要动力设备是蒸汽机,其热效率较低。而燃气轮机由于其具有重量轻、起动快、设备简单、不需要大量水、建设周期短等众多优点,近些年发展较快,在航空、发电、舰船、石油开发及输送等领域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由于燃气轮机使用的主要燃料是燃料油和天然气,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若采用煤基燃料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使它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宽,发电效率优于常规汽轮发电机组。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煤或煤基燃料发电,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能源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新能源发电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设有第一固定架,设置于固定平台上的第一油箱,与所述第一油箱连通的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上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通过第一弹簧体与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控制杆上设有防水钢丝绳,所述防水钢丝绳穿过设置于固定平台一侧的钢丝轮与浮板连接,所述第一泵体通过油管与第一油压力罐连通,浮板的两侧设有旋转轴及用于支撑旋转轴的固定座;
所述第一油压力罐通过油管与换向阀连通,所述换向阀与第二油箱连通、且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箱连通;所述换向阀通过油管分别与左油压推动装置、右油压推动装置连通;
所述左油压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油压力罐,所述第二油压力罐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连通,第一油缸内设有第一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左固定板连接;左固定板的下侧设有第一手动油泵,所述第一手动油泵内设有第二活塞体,所述第二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左固定板连接;第一手动油泵通过油管与第三油压力罐连通;
所述右油压推动装置包括第四油压力罐,第四油压力罐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连通,第二油缸内设有第三活塞体,第三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右固定板连接;右固定板的下侧设有第二手动油泵,第二手动油泵内设有第四活塞体,第四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右固定板连接;第二手动油泵通过油管与第五压力油罐连通;第一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的出油孔连通。
所述新能源发电装置还包括并行排列的第一链传动装置和第二链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链传动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三油缸、第一滑轮座、第四油缸、第二滑轮座,所述第三油缸、第四油缸内均设有活塞,第一滑轮座和第二滑轮座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三油缸的活塞上、第一滑轮座的支架上、第四油缸的活塞上、第二滑轮座的支架上依次设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
所述第二链传动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五油缸、第三滑轮座、第六油缸、第四滑轮座,所述第五油缸、第六油缸内均设有活塞,第三滑轮座、第四滑轮座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五油缸的活塞上、第三滑轮座的支架上、第六油缸的活塞上、第四滑轮座的支架上同样依次设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
所述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的外壁均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
第三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五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三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五油缸的出油孔连通,第四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六油缸的出油孔连通。
第三油缸的左侧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二滑轮座的右侧设有第三固定架,第四油缸与第二滑轮座之间以及第六油缸与第四滑轮座之间均设有轴承固定座,轴承固定座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第五链轮,第二固定架设有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一链条、第二链条均依次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五链轮、第四链轮啮合,且与第二滑轮座右侧的第三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与第三固定架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体;所述传动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链条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优选为,所述第三油缸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位置传感器,且位置传感器与换向阀连接。
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优选为,所述第五链轮为单向链轮。
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优选为,所述第三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五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的出油孔连通,第三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五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四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六油缸的进油孔连通。
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优选为,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数量均设为两个。
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优选为,所述第一手动油泵、第二手动油泵的数量均设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通过海浪冲击浮板产生油压,进而使传动轴带动发电机发电,无污染、清洁、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识如下:
1-固定平台、11-第一固定架、12-第一油箱、13-第一泵体、14-控制杆、141-第一弹簧体、15-防水钢丝绳、16-钢丝轮、17-浮板、171-旋转轴、172-浮板基座、173-浮板基座滑轮、174-连接板、175-第一固定板、176-上手动高压油泵、177-下手动高压油泵、21-第一油压力罐、22-换向阀、23-第二油箱、31-第二油压力罐、32-第一油缸、321-第一活塞体、33-左固定板、34-第一手动油泵、341-第二活塞体、35-第三油压力罐、41-第四油压力罐、42-第二油缸、421-第三活塞体、43-右固定板、44-第二手动油泵、441-第四活塞体、45-第五油压力罐、51-第三油缸、511-第一链轮、52-第一滑轮座、521-第二链轮、53-第四油缸、531-第三链轮、54-第二滑轮座、541-第四链轮、55-第五油缸、56-第三滑轮座、57-第六油缸、58-第四滑轮座、59-第二固定架、591-第三固定架、6-轴承固定座、61-传动轴、62-第五链轮、63-第一链条、631-第二弹簧体、64-第二链条、65-第三链条、66-发电机、71-第一板、711-第一滑轮、72-第二板、721-第二滑轮、73-第三弹簧体、8-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发电装置,包括固定平台1,所述固定平台1设有第一固定架11,设置于固定平台1上的第一油箱12,与所述第一油箱12连通的第一泵体13,第一泵体13上设有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通过第一弹簧体141与第一固定架11连接;所述控制杆14上设有防水钢丝绳15,所述防水钢丝绳15穿过设置于固定平台1一侧的钢丝轮16与浮板17连接,所述第一泵体13通过油管与第一油压力罐21连通,浮板17的两侧设有旋转轴171及用于支撑旋转轴171的固定座(图中未示);所述浮板17通过固定座设置于水中,如设置于海水中,通过水的冲击使得浮板17以旋转轴171为中心旋转,进而拉动防水钢丝绳15及控制杆14,使第一泵体13内的油送入第一油压力罐21中。
所述第一油压力罐21通过油管与换向阀22连通,所述换向阀22与第二油箱23连通、且所述第二油箱23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箱12连通;所述换向阀22通过油管分别与左油压推动装置、右油压推动装置连通。
所述左油压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油压力罐31,所述第二油压力罐31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32连通,第一油缸32内设有第一活塞体321,所述第一活塞体321的另一端与左固定板33连接;左固定板33的下侧设有第一手动油泵34,所述第一手动油泵34内设有第二活塞体341,所述第二活塞体341的另一端与左固定板33连接;第一手动油泵34通过油管与第三油压力罐35连通。
所述右油压推动装置包括第四油压力罐41,第四油压力罐41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42连通,第二油缸42内设有第三活塞体421,第三活塞体421的另一端与右固定板43连接;右固定板43的下侧设有第二手动油泵44,第二手动油泵44内设有第四活塞体441,第四活塞体441的另一端与右固定板43连接;第二手动油泵44通过油管与第五压力油罐45连通;第一油缸32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42的出油孔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油缸32、第一手动油泵34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第二油缸42、第二手动油泵44也设置在固定架内。
所述新能源发电装置还包括并行排列的第一链传动装置和第二链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链传动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三油缸51、第一滑轮座52、第四油缸53、第二滑轮座54,所述第三油缸51、第四油缸53内均设有活塞,第一滑轮座52和第二滑轮座54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三油缸51的活塞上、第一滑轮座52的支架上、第四油缸53的活塞上、第二滑轮座54的支架上依次设有第一链轮511、第二链轮521、第三链轮531和第四链轮541。
所述第二链传动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五油缸55、第三滑轮座56、第六油缸57、第四滑轮座58,所述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内均设有活塞,第三滑轮座56、第四滑轮座58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五油缸55的活塞上、第三滑轮座56的支架上、第六油缸57的活塞上、第四滑轮座58的支架上同样依次设有第一链轮511、第二链轮521、第三链轮531和第四链轮541。
所述第三油缸51、第四油缸53、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的外壁均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图中未示)。所述第三油压力罐35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三油缸51、第四油缸53的进油孔连通,第五油压力罐45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的进油孔连通,第三油缸51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五油缸55的出油孔连通,第四油缸53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六油缸的出油孔连通;第三油缸51的左侧设有第二固定架59,第二滑轮座54的右侧设有第三固定架591,第四油缸53与第二滑轮座54之间以及第六油缸57与第四滑轮座58之间均设有轴承固定座6,轴承固定座56之间设有传动轴61,传动轴61上设有第五链轮62,第二固定架59设有第一链条63、第二链条64,第一链条63、第二链条64均依次与第一链轮511、第二链轮521、第三链轮531、第五链轮62、第四链轮541啮合,且与第二滑轮座54右侧的第三固定架591连接,所述第一链条63、第二链条64与第三固定架59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体631;所述传动轴6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链条65与发电机6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油缸5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且位置传感器与换向阀22连接。所述第五链轮62为单向链轮。所述第一油缸32、第二油缸42的数量均设为两个。所述第一手动油泵34、第二手动油泵44的数量均设为四个。所述第一泵体13为手动高压油泵。所述第一油缸32、第二油缸42、第三油缸51、第四油缸53、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均为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3979321U公开的油缸。
本实施例中,所述海浪冲击浮板17,通过防水钢丝绳15拉动控制杆14使第一泵体13内的油进入第一油压力罐21内,经换向阀22进入左油压推动装置及右油压推动装置回到第二油箱23内,进而回油到第一油箱12内。与此同时,左油压推动装置的第一活塞体321挤压左固定板33及第二活塞体341,使第一手动油泵34内的油进入第三油压力罐35以及进入第三油缸51、第四油缸53中,所述第三油缸51内的活塞及第四油缸53内的活塞在油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拉动第一链条63,同时使第五链轮62正向旋转,所述传动轴61随第五链轮62正向转动,所述传动轴61通过第三链条65带动发电机66运行。
所述第三油缸51的活塞、第四油缸53的活塞在向上运动时,第三油缸51、第四油缸53内的油通过油管分别进入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的出油孔中,使得第五油缸55的活塞及第六油缸57的活塞在油压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链条64在第二弹簧体631的作用下复位,而与第二链条64配合转动的第五链轮62“空转”不做功。
由于所述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的进油孔与第五油压力罐45连通,使得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中的油流入第五油压力罐45中;进而使第五油压力罐45中的油流入第二手动油泵44中,所述第二手动油泵44驱动第四活塞体441挤压右固定板43;所述右固定板43挤压第三活塞体421向上运动,使得第二油缸42中的油回流至第四油压力罐41内。
所述第三油缸5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位置传感器,当顶部的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活塞上升到顶部极限位置时,所述换向阀22控制油路换向流动;使得与第二链条64啮合的第五链轮62正转,驱动传动轴61做功,而与第一链条63啮合的第五链轮62“空转”不做功。
在实际操作时,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将所述第三油压力罐35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三油缸51、第四油缸53的进油孔连通,第五油压力罐45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五油缸55、第六油缸57的出油孔连通,第三油缸51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五油缸55的进油孔连通,第四油缸53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六油缸的进油孔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发电装置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多套使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发电装置提供第二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平台1的右侧设置浮板基座172,所述浮板基座172设有浮板基座滑轮173,所述防水钢丝绳15依次穿过钢丝轮16以及浮板基座滑轮173,然后与浮板17连接。所述浮板基座172设置于水中,如设置于海水中,利用海浪浮动拉动防水钢丝绳15使得第一泵体13内的油送入第一油压力罐21中。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提供第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压力罐21通过油管分别与上手动高压油泵176、下手动高压油泵177的出油孔连通,所述下手动高压油泵177上设置上手动高压油泵176、且上手动高压油泵176和下手动高压油泵177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板175,所述第一固定板175通过连接板174与浮板17连接,所述连接板174以旋转轴171为旋转中心旋转,旋转轴171固定在浮板基座172上,且浮板基座172设为两个;所述第二油箱23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箱12连通,所述第一油箱12通过油管分别与上手动高压油泵176、下手动高压油泵177的进油孔连通。此处的浮板17为重心浮板。
将所述浮板17置于海水中,当海浪冲击浮板17时,所述浮板17以旋转轴171为中心向上旋转,所述第一固定板175挤压下手动高压油泵177,使得下手动高压油泵177内的油进入第一油压力罐21内,经换向阀22进入左油压推动装置及右油压推动装置回到第二油箱23内,进而回油到第一油箱12内。当海浪退回时,所述浮板17以旋转轴171的中心向下旋转,所述第一固定板175挤压上手动高压油泵176,使得上手动高压油泵176内的油进入第一油压力罐21内,经换向阀22进入右油压推动装置及左油压推动装置回到第二油箱23内,进而回到第一油箱12内,即完成一个进油回油循环进程。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提供第四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钢丝绳15与控制杆14连接,另一端穿过钢丝轮16与坡道装置连接;所述坡道装置包括:第一板71、第二板72,所述第一板71与第二板72之间设有第三弹簧体73,第一板7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滑轮711,第二板72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二滑轮721。所述防水钢丝绳15依次通过第一滑轮711、第二滑轮712,最终与第二板72固定。所述坡道装置设置于马路下坡处,当汽车向下行驶时,汽车行驶挤压第一板71,进而与第二板72使得第一滑轮711、第二滑轮712滑动,带动防水钢丝绳15带动控制杆14,使得第一泵体13内的油送入第一油压力罐21中。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装置提供第五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压力罐21通过油管与第一泵体13的出油孔连通,所述第一泵体13设为四个,第一泵体13的进油孔均与第一油箱12连通,第一油箱12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箱23连通;所述第一泵体13上设有供汽车8行驶的第一板71,所述第一板71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板71的第三弹簧体73。
所述汽车8行驶经过第一板71时,在汽车8的自身重力下挤压第一板71,使第一泵体13内的油送入第一油压力罐21中;所述第一油箱12作为回油的装置,将第二油箱23中的油送入第一泵体13中。当汽车8离开第一板71时,所述第一板71在第三弹簧体73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6)

1.新能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设有第一固定架,设置于固定平台上的第一油箱,与所述第一油箱连通的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上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通过第一弹簧体与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控制杆上设有防水钢丝绳,所述防水钢丝绳穿过设置于固定平台一侧的钢丝轮与浮板连接,所述第一泵体通过油管与第一油压力罐连通,浮板的两侧设有旋转轴及用于支撑旋转轴的固定座;
所述第一油压力罐通过油管与换向阀连通,所述换向阀与第二油箱连通、且所述第二油箱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箱连通;所述换向阀通过油管分别与左油压推动装置、右油压推动装置连通;
所述左油压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油压力罐,所述第二油压力罐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连通,第一油缸内设有第一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左固定板连接;左固定板的下侧设有第一手动油泵,所述第一手动油泵内设有第二活塞体,所述第二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左固定板连接;第一手动油泵通过油管与第三油压力罐连通;
所述右油压推动装置包括第四油压力罐,第四油压力罐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连通,第二油缸内设有第三活塞体,第三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右固定板连接;右固定板的下侧设有第二手动油泵,第二手动油泵内设有第四活塞体,第四活塞体的另一端与右固定板连接;第二手动油泵通过油管与第五压力油罐连通;第一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的出油孔连通;
还包括并行排列的第一链传动装置和第二链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链传动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三油缸、第一滑轮座、第四油缸、第二滑轮座,所述第三油缸、第四油缸内均设有活塞,第一滑轮座和第二滑轮座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三油缸的活塞上、第一滑轮座的支架上、第四油缸的活塞上、第二滑轮座的支架上依次设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
所述第二链传动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五油缸、第三滑轮座、第六油缸、第四滑轮座,所述第五油缸、第六油缸内均设有活塞,第三滑轮座、第四滑轮座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五油缸的活塞上、第三滑轮座的支架上、第六油缸的活塞上、第四滑轮座的支架上同样依次设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
所述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的外壁均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
第三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五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三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五油缸的出油孔连通,第四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六油缸的出油孔连通;
第三油缸的左侧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二滑轮座的右侧设有第三固定架,第四油缸与第二滑轮座之间以及第六油缸与第四滑轮座之间均设有轴承固定座,轴承固定座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第五链轮,第二固定架设有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一链条、第二链条均依次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五链轮、第四链轮啮合,且与第二滑轮座右侧的第三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与第三固定架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体;所述传动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链条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缸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位置传感器,且位置传感器与换向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链轮为单向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三油缸、第四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五油压力罐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五油缸、第六油缸的出油孔连通,第三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五油缸的进油孔连通,第四油缸的出油孔通过油管与第六油缸的进油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数量均设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动油泵、第二手动油泵的数量均设为四个。
CN201420856056.2U 2014-12-30 2014-12-30 新能源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1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6056.2U CN204371553U (zh) 2014-12-30 2014-12-30 新能源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6056.2U CN204371553U (zh) 2014-12-30 2014-12-30 新能源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1553U true CN204371553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7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60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1553U (zh) 2014-12-30 2014-12-30 新能源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15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9871A (zh) * 2017-04-19 2017-10-27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回收车载油箱中油液晃动能量的节油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9871A (zh) * 2017-04-19 2017-10-27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回收车载油箱中油液晃动能量的节油装置
CN107299871B (zh) * 2017-04-19 2023-03-14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回收车载油箱中油液晃动能量的节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30869U (zh) 一种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模拟装置
CN105484933A (zh) 一种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模拟装置
CN101725453B (zh) 一种新型海浪能发电系统
CN103899467A (zh) 利用大气压力与真空吸力产生能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40298796A1 (en) Density engines and methods capable of efficient use of low 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CN102140996A (zh) 波浪发电装置
CN104454357A (zh) 风能联合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02720629B (zh) 波浪能转换装置及其系统
CN104405568A (zh) 一种水平运动的浮子式直驱波浪能装置
CN2937536Y (zh) 一种伸缩桨海流能发电装置
CN104047798A (zh) 一种浪流轮机式双作用增压发电装置
CN105971811B (zh) 一种利用平行四边形结构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3130355U (zh) 气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04371553U (zh) 新能源发电装置
CN103161657A (zh) 液压式水面发电装置
CN204267210U (zh) 一种平台集成式浮体海浪发电装置和系统
CN201982237U (zh) 波浪能转换装置及其系统
CN102182621A (zh) 海风、海流、海浪发电装置
CN201991715U (zh) 低温太阳能热力发电装置
CN104500323A (zh) 新能源发电装置
CN203584686U (zh) 一种风能、太阳能、海浪能循环互补发电和海水淡化装置
CN104389725A (zh) 一种利用气轮机的多浮子式波浪能装置
CN103591004B (zh) 一种微水头流体能抽水系统
CN103822388B (zh) 一种海浪综合利用的供热发电及海水淡化系统
CN102251911B (zh) 一种太阳能抽真空水力发电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