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0249U -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 Google Patents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0249U
CN204360249U CN201420858945.2U CN201420858945U CN204360249U CN 204360249 U CN204360249 U CN 204360249U CN 201420858945 U CN201420858945 U CN 201420858945U CN 204360249 U CN204360249 U CN 204360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internal layer
flat angle
speck
ad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89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铮
武宏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Jing Mug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EM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EM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EM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89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0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0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0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人工驯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层笼室、内层笼室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其中内层笼室内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内层笼室内部的控制中心、继电器、加热器、喷雾器和照明装置,以及位于外层笼室外部的自动升降遮阳网。控制中心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加热器、喷雾器、照明装置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分别通过继电器与控制中心的处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成虫期亮斑扁角水虻特有的生活需要,创造适宜生长、交配、产卵的饲养环境,提供成虫的产卵率。

Description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人工驯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背景技术
亮斑扁角水虻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昆虫,其在分解转化有机垃圾,减少环境污染,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该类昆虫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已经被人类进行资源化利用,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近年来,人们已开始着手于亮斑扁角水虻规模化人工养殖的研究,而成虫的饲养则是亮斑扁角水虻规模化人工养殖的关键,只有养好成虫才能获得大量的虫卵。根据亮斑扁角水虻的生活习性,其成虫期会飞,但不吃食不飞进人类活动区域,生活期只有10天,产卵量高达1000粒之多。另外,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也直接影响这成虫的产卵数量。针对亮斑扁角水虻成虫期的特有生活习性,创造专用的成虫养殖环境已成为亮斑扁角水虻养殖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创造人工养殖成虫期亮斑扁角水虻的特殊环境,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能够根据成虫期亮斑扁角水虻特有的生活需要,创造适宜生长、交配、产卵的饲养环境,提供成虫的产卵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包括外层笼室、内层笼室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内层笼室位于外层笼室内部;其中内层笼室内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内层笼室内部的控制中心、继电器、加热器、喷雾器和照明装置,以及位于外层笼室外部的自动升降遮阳网。控制中心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加热器、喷雾器、照明装置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分别通过继电器与控制中心的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照明装置采用碘钨灯。
进一步的,内层笼室内紧贴笼壁设有立体羽化平台,立体羽化平台包括架体和可抽离的羽化箱,羽化箱为开放式箱体,用于羽化的成虫飞离羽化箱。内层笼室与羽化箱紧贴的笼壁部分设有开口,羽化箱可从该开口向外抽离。
进一步的,内层笼室内设有悬挂式产卵装置,产卵装置包括产卵诱导器和集卵器,产卵诱导器位于集卵器下方,并与集卵器密闭连接。
进一步的,内层笼室具有一个倾斜的底面,倾斜的底面底端延边缘设有收集槽。
进一步的,内层笼室倾斜的底面连接有振荡器。
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的繁殖笼,其加热器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分别为22~25℃和28~30℃,喷雾器开启和关闭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45~50%和65~70%,照明装置开启和关闭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55~65μmolm-2s-1和200~250μmolm-2s-1,自动升降遮阳网张开和 收起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270~300μmolm-2s-1和65~70μmolm-2s-1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实现对饲养环境的监测,通过控制中心实现对饲养环境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的调控,使得亮斑扁角水虻成虫始终处于最佳生长、交配、产卵的饲养环境,有助于提高成虫的产卵量。采用碘钨灯能够在阳光不充分的情况下,如阴天或室内,通过人工光照刺激成虫交配,且不影响虫卵后续的生长繁殖。另外,通过可抽离的羽化箱可以调节单位饲养环境中的成虫密度,根据需要添加或减少繁殖笼内的成虫数量。同时,采用悬挂式产卵装置能够避免成虫在除产卵装置提供的缝隙以外的其他地方进行产卵,提高集卵器的收集率。此外,倾斜并振荡的底面能够将死亡的成虫聚拢在一起,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其中,1:外层笼室;2:内层笼室;3:自动升降遮阳网;4:控制中心;5:加热器;6:喷雾器;7:照明装置;8:立体羽化平台;9:集卵器;10:产卵诱导器;11:架体;12:羽化箱;13:斜面;14: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如图1所示,包括外层笼室1、内层笼室2和自动升降遮阳网3,内层笼室2位于外层笼室1内部。其中内层笼室2内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内层笼室2内部的控制中心4、继电器、加热器5、喷雾器6和照明装置7,以及位于外层笼室1外部的自动升降遮阳网3。控制中心4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加热器5、喷雾器6、照明装置7和自动升降遮阳网3分别通过继电器与控制中心4的处理器连接,如图2所示。
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实现对加热器5、喷雾器6、照明装置7、自动升降遮阳网3等终端的控制。控制中心4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内层笼室2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指标,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中心4的处理器。当某项环境指标达到预定的临界值时,控制中心4的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控制相应的终端开启或关闭。由于成虫的交配和产卵对周围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要求较高,任一环境因素的改变均可之间影响最终的交配率和产卵率。因此,通过实时监测控制繁殖笼内的环境条件,使繁殖笼内的各项环境指标稳定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充分保证预蛹的羽化,提高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量。
除了上述环境指标,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另外添加或更换相应的传感器和终端,实现饲养环境的自动控制。
上述自动控制系统中,喷雾器6能够有效控制繁殖笼内的湿度,可以直接通过水雾进行加湿。另外,也可以在喷雾器6的水箱中添加其他辅助成分。例如,添加乳酸菌,形成乳酸菌溶液。通过喷雾器6喷雾使得繁殖笼内的空气中分散着微小的乳酸菌液滴,降低了饲养环境的pH值,有利于净化笼内空气,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有效去除繁殖笼内的异味,而且不影响成虫和幼虫的正常生长繁殖。
另外,由于处于交配期的成虫为了维持正常的交配行为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而此时的成虫并不进食。随着交配期的延长,尚未进行交配的成虫为了维持生命会消耗体内积攒的 能量,直接影响后续交配的质量,进而减少雌虫的产卵量。因此,补充成虫能量是必不可少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喷雾器6可用于喷洒营养液,营养液的主要成分为蔗糖或蜂蜜。将营养液通过喷雾器6雾化喷出,可大面积地覆盖繁殖笼内空间,成虫可直接吸食营养液滴,同时,营养液中的水分挥发后增加了繁殖笼内的湿度。
除了湿度外,光照强度也是影响成虫交配和产卵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成虫交配更多集中在光照强烈的正午,日光的照射能够有效刺激成虫的交配行为。当自然光的光照强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时,需要人工光照辅助配合。根据实验研究,在众多种类的人工光源中,只有碘钨灯能够有效刺激成虫的交配,仅次于日光对成虫的影响。而且不会对虫卵后续的生长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内层笼室2内的照明装置7优选采用碘钨灯,作为日光光照强度不足时的人工光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层笼室2内紧贴笼壁处还设有立体羽化平台8,立体羽化平台8包括架体11和可抽离的羽化箱12,羽化箱12为开放式箱体,用于羽化的成虫飞离羽化箱12。内层笼室2与羽化箱12紧贴的笼壁部分设有开口,羽化箱12可从该开口向外抽离。
根据繁殖笼的空间大小可以选择合适的成虫饲养密度。立体羽化平台8可以容纳多个羽化箱12提供即将羽化的预蛹。所用的羽化箱12为开放式箱体,羽化后的成虫可以直接飞离羽化箱12进行交配和产卵。当繁殖笼内的成虫数量达到临界值时,可以通过内层笼室2的开口抽离羽化箱12,保持繁殖笼内稳定的成虫数量。当成虫死亡率大于羽化率时,可以通过内层笼室2的开口适当增加羽化箱12的数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层笼室2内还设有悬挂式产卵装置,产卵装置包括产卵诱导器10和集卵器9,产卵诱导器10位于集卵器9下方,并与集卵器9密闭连接,位于集卵器9下方的产卵诱导器10内填充新鲜的餐厨垃圾、猪粪、鸡粪或其混合物。由于亮斑扁角水虻的成虫会选择食物充足的缝隙内产卵,产卵诱导器10内混合物的气味通过集卵器9内的孔洞、缝隙挥发出来,能够吸引更多的成虫在集卵器9内产卵。以往的集卵器9直接与地面接触,成虫常常会在集卵器9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内产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产卵装置悬空设置,即可有效提高集卵器9的收集率。同时,由于产卵诱导器10与集卵器9密闭连接,也避免了成虫在产卵诱导器10与集卵器9之间的缝隙产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层笼室2具有一个倾斜的底面,倾斜的底面底端延边缘设有收集槽14。将内层笼室2的底面设置为斜面13,可以将掉落在内层笼室2底面的成虫尸体集中在一起,并通过收集槽14收集,方便饲养人员的清理。
为了更好地收集成虫尸体,内层笼室2倾斜的底面还连接有振荡器。通过振荡器的往复振荡,使得掉落在内层笼室2底面的成虫尸体迅速集中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饲养人员可以定期对内层笼室2内的成虫尸体进行集中清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中心4预设的临界条件具体为:加热器5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分别为22~25℃和28~30℃,优选为25℃和30℃。喷雾器6开启和关闭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45~50%和65~70%,优选为50%和70%。照明装置7开启和关闭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55~65μmolm-2s-1和200~250μmolm-2s-1,优选为63μmolm-2s-1和200μmolm-2s-1。自动升降遮阳网3张开和收起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270~300μmolm-2s-1和65~70μmolm-2s-1,优选为300μmolm-2s-1和63μmolm-2s-1
当繁殖笼内温度低于22~25℃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开启加热器5;当繁殖笼内温度高于28~30℃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关闭加热器5。同理,当繁殖笼内相对湿度低于45~50%,或高于65~70%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开启或关闭喷雾器6。当繁殖笼内光照强度低于55~65μmolm-2s-1或高于200~250μmolm-2s-1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开启或关闭照明装置7。当繁殖笼内光照高于270~300μmolm-2s-1或低于65~70μmolm-2s-1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张开或收回自动升降遮阳网3。
通过控制中心4对繁殖笼内环境条件的自动控制,使得繁殖笼始终保持最佳的羽化、交配、产卵环境,最终提高成虫的产卵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调节繁殖笼内饲养环境,延长成虫的产卵环境周期,提高产卵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包括外层笼室、内层笼室和自动升降遮阳网,所述内层笼室位于外层笼室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内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内层笼室内部的控制中心、继电器、加热器、喷雾器和照明装置,以及位于外层笼室外部的自动升降遮阳网;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喷雾器、照明装置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分别通过继电器与控制中心的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采用碘钨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内紧贴笼壁设有立体羽化平台,所述立体羽化平台包括架体和可抽离的羽化箱,所述羽化箱为开放式箱体,用于羽化的成虫飞离羽化箱;所述内层笼室与羽化箱紧贴的笼壁部分设有开口,所述羽化箱可从该开口向外抽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内设有悬挂式产卵装置,所述产卵装置包括产卵诱导器和集卵器,所述产卵诱导器位于集卵器下方,并与集卵器密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具有一个倾斜的底面,所述倾斜的底面底端延边缘设有收集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倾斜的底面连接有振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分别为22~25℃和28~30℃,所述喷雾器开启和关闭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45~50%和65~70%,所述照明装置开启和关闭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55~65μmolm-2s-1和200~250μmolm-2s-1,所述自动升降遮阳网张开和收起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270~300μmolm-2s-1和65~70μmolm-2s-1
CN201420858945.2U 2014-12-30 2014-12-30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Active CN204360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8945.2U CN204360249U (zh) 2014-12-30 2014-12-30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8945.2U CN204360249U (zh) 2014-12-30 2014-12-30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0249U true CN204360249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61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8945.2U Active CN204360249U (zh) 2014-12-30 2014-12-30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02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948A (zh) * 2014-12-30 2015-05-06 西安洁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CN108719212A (zh) * 2018-08-08 2018-11-02 渑池县迈安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批量养殖腐食性双翅目成虫的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948A (zh) * 2014-12-30 2015-05-06 西安洁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CN108719212A (zh) * 2018-08-08 2018-11-02 渑池县迈安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批量养殖腐食性双翅目成虫的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08719212B (zh) * 2018-08-08 2024-02-09 河南迈安达生物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批量养殖腐食性双翅目成虫的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8148B (zh) 黑水虻的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
CN105340843A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
CN201185612Y (zh) 一种适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装置
CN103975901B (zh) 一种利用大头金蝇蛆养殖剩余料诱集野生黑水虻的方法
CN203633349U (zh) 幼虫转化装置、幼虫室和黑水虻养殖系统
CN105284747A (zh) 一种朱红毛斑蛾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CN103651272A (zh) 一种黑水虻成虫养殖室
CN104597948A (zh)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CN103975902B (zh) 一种诱集野生黑水虻的方法
CN107047485A (zh) 一种叶蝉科昆虫室内饲养的方法及仿生饲养盒
CN203646343U (zh) 一种黑水虻成虫养殖室
CN204360249U (zh) 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
CN207911828U (zh) 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的循环式装置
CN104026079A (zh) 一种棕尾别麻蝇蛆养殖与野生黑水虻诱集的方法
CN203633350U (zh) 集卵器及具有其的黑水虻养殖系统
CN204930032U (zh) 一种弹尾虫的室内养殖装置
CN109220886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水禽生态养殖系统
CN109122566A (zh) 一种促使虎纹蛙集中产卵的高存活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备
CN112335538A (zh) 一种生态商务车
CN204362772U (zh) 亮斑扁角水虻虫卵收集器
CN104255337B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水稻选育的培育室
KR102320796B1 (ko) 북방산개구리 사육장치 및 사육시스템
CN107853253B (zh) 巨螯螨室内循环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207589899U (zh) 巨螯螨室内循环饲养装置
CN205213901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utomatic control breeding cage for hermertia illucen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Pledgee: Chongqing Jiangbei District poly small loan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XI'AN JIEM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8000005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3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Pledgee: Chongqing Jiangbei District poly small loan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XI'AN JIEM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80000055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9

Address after: 710000 room D53, second floor, smart space, building A1, No. 36, Gaoxin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st Jing Mug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Room 70102E6, Gazing Valley, Zone C, No. 69 Jinye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77

Patentee before: XI'AN JIEM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