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食品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连续式蒸煮装置多为隧道式结构,例如:徐文其等发表的论文(一种鲜活海参连续式蒸煮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1)中,介绍了一种隧道式连续蒸煮设备,该设备由进料机构、蒸煮槽、去浮沫装置、附件设备与电控箱等组成。隧道式蒸煮机的食品输送路径为直线,为了满足食品加工工艺及单产量的要求,必须保证隧道有足够的长度,因此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场地有限的情况下使用。现有的食品加工设备还应用了一种螺旋式结构,该螺旋式结构主要用于食品连续速冻加工工艺,如专利号为ZL 93244211.0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单螺旋速冻装置,该装置由库体、转毂、链网和冷风机组成。该单螺旋装置利用与蒸发器相连通的吸入式冷风机对转毂形成径向吹风,并带动库体内空气流动形成一个内循环的冷风风路,通过冷风实现被加工物料与蒸发器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完成物料的冷冻加工。这种螺旋式结构充分利用了空间高度,结构紧凑,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但是这种螺旋式装置主要为单一功能,即针对速冻食品加工设计,其介质仅为低温冷气,导致该装置不能直接用于其他的食品加工工艺,例如加热或干燥等恒温空气处理工艺中,使其应用受到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烘干机,解决如何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采用风箱对食品进行烘干的技术问题。
螺旋烘干机,包括输送支架、输送网带、烘干框架、风箱;输送支架的尾端设置在烘干框架上,输送网带铺设在输送支架上并构成循环运转;烘干框架包括旋转电机、塔壳体、中空转塔、多层网带托架;中空转塔处于塔壳体内部;网带托架成螺旋状布置在塔壳体及中空转塔之间;中空转塔内部的旋转主轴与旋转电机固定在一起;塔壳体底部内侧两个相对的方向具有通风口,该通风口与风箱连接。
所述输送支架由两个直角梯形拼接而成,这两个直角梯形的斜边成一条直线。
所述输送网带的宽度为600mm,长度为155m。
所述中空转塔与网带托架之间还间隔的设置有矩形拨杆,相邻拨杆之间填充有聚氨酯。
所述输送支架与烘干框架之间还设有布带提升架;该布带提升架包括立柱、左上滚轮、右上滚轮、右下滚轮;左上滚轮设置在立柱左上角,右上滚轮设置在立柱右上角、右下滚轮设置在立柱右下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布带,这样透气性能好,停留时间可根据温度、水分等要求自由调节;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激烈运动,不易破损;采用螺旋结构,这样干燥面积大、干燥时间长、温度恒定;干燥强度大;采用复式循环布风结构,热风均匀;由于采用静态干燥,这样不影响物料的原始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螺旋烘干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1. 输送支架、2. 输送网带、3. 烘干框架、31. 旋转电机、32. 塔壳体、321. 通风口、33. 中空转塔、34. 网带托架、35. 拨杆、4. 带提升架、41.立柱、42. 左上滚轮、43. 右上滚轮、44. 右下滚轮、5.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图中的螺旋烘干机,包括一个输送支架1、一个输送网带2、一个烘干框架3、一个布带提升架4、一个风箱5。
输送支架1由两个直角梯形拼接而成,这两个直角梯形的斜边成一条直线。该输送支架1主要的作用是将物料送入到烘干框架3内的网带托架34内进行烘干动作。
输送网带2的宽度为600mm,长度为155m。
烘干框架3包括一个旋转电机31、一个塔壳体32、一个中空转塔33、多层网带托架34。旋转电机31的作用是驱动中空转塔33旋转进而带动网带托架34运动使输送网带2一起运动。塔壳体32为烘干框架3外部保护结构,中空转塔33安装在塔壳体32的中间内部位置,该中空转塔33内部的旋转主轴与旋转电机31固定在一起。多层网带托架34成螺旋状布置在塔壳体32及中空转塔33之间;为了对网带托架34上的物料进行干燥,特别在塔壳体32底部内侧两个相对的方向加工通风口321,该通风口321与风箱5连接。为了带动网带托架34旋转,特别在中空转塔33与网带托架34之间还间隔的安装矩形的拨杆35,相邻拨杆35之间填充有聚氨酯,这样避免使风向紊乱。
风箱5除送风之外还提供热量从而起到烘干的效果,该风箱5的风机的功率为8KW,风量为19000每秒立方米。
当输送网带2从烘干框架3出来时,目前一般是采用多级滚轴使输送网带2返回至输送支架1上,这样结构较为复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别在输送支架1与烘干框架3之间安装一个布带提升架4;该布带提升架4包括一个立柱41、一个左上滚轮42、一个右上滚轮43、一个右下滚轮44;左上滚轮42安装在立柱41左上角,右上滚轮43安装在立柱41右上角、右下滚轮44安装在立柱41右下角,输送网带2依次经过右下滚轮44、右上滚轮43、左上滚轮42返回到输送支架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