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9587U - 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49587U CN204349587U CN201520034667.3U CN201520034667U CN204349587U CN 204349587 U CN204349587 U CN 204349587U CN 201520034667 U CN201520034667 U CN 201520034667U CN 204349587 U CN204349587 U CN 2043495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
- managerial grid
- message processor
- interface message
- management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12579 ADSL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0775 Adenylosuccinate ly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40193 Adenylosuccinate lyas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3984 Rode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12 vir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属于箱变远程监控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箱变远程监控的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包括:远程管理系统和多个箱变现场管理系统;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监控中心计算机、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管理网接口机和管理网路由器,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和管理网接口机均通过管理网路由器相连进行通讯,所述管理网接口机还连接有管理网VPN路由器,所述管理网接口机与管理网VPN路由器设置有管理网安全隔离网闸;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力部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属于箱变远程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箱变,全称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体内,机电一体化,全封闭运行,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现有的箱式变电站大多不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为了更好利用人力资源,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箱变的运行及时维护,迫切需要建设远程维护系统,达到远程运行指导、运行维护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箱变远程监控的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包括:远程管理系统和多个箱变现场管理系统;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监控中心计算机、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管理网接口机和管理网路由器,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和管理网接口机均通过管理网路由器相连进行通讯,所述管理网接口机还连接有管理网VPN路由器,所述管理网接口机与管理网VPN路由器之间设置有管理网安全隔离网闸;
所述箱变现场管理系统包括现场接口机和与现场接口机相连的现场VPN路由器,所述现场接口机和现场VPN路由器之间设置有安全隔离网闸;所述现场VPN路由器均通过VPN网络与管理网VPN路由器相连进行通讯,综合保护器和计量装置均与现场接口机相连进行通讯;
所述箱变现场管理系统还包括有视频系统和继电器控制系统,所述视频系统和继电器控制系统均与现场接口机相连进行通讯。
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有多个。
所述远程管理系统中还设置有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与监控中心计算机相连进行通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采集箱变现场的数据信息发送管理网络进行分析和存储,并且不影响现场设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视频系统时刻观察现场状况,紧急情况可以通过继电器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方便操作;依靠VPN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方便组网和子系统的设置,在数据传输中增加了安全隔离网闸,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整个系统结构简洁,具有一个稳定的系统平台,采用开放式、分布式体系结构,并能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步实施,系统支持平滑升级的要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监控中心计算机、2为数据服务器、3为WEB服务器、4为管理网接口机、5为管理网路由器、6为管理网VPN路由器、7为现场接口机、8为现场VPN路由器、9为安全隔离网闸、10为综合保护器、11为计量装置、12为管理网安全隔离网闸、13为视频系统、14为继电器控制系统、15为身份识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包括:远程管理系统和多个箱变现场管理系统;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监控中心计算机1、数据服务器2、WEB服务器3、管理网接口机4和管理网路由器5,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1、数据服务器2、WEB服务器3和管理网接口机4均通过管理网路由器5相连进行通讯,所述管理网接口机4还连接有管理网VPN路由器6,所述管理网接口机4与管理网VPN路由器6之间设置有管理网安全隔离网闸12,保证从监控系统发送至子系统的信息安全。
所述箱变现场管理系统包括现场接口机7和与现场接口机7相连的现场VPN路由器8,所述现场接口机7和现场VPN路由器8之间设置有安全隔离网闸9;所述现场VPN路由器8均通过VPN网络与管理网VPN路由器6相连进行通讯,综合保护器10和计量装置11均与现场接口机7相连进行通讯。
所述箱变现场管理系统还包括有视频系统13和继电器控制系统14,所述视频系统13和继电器控制系统14均与现场接口机7相连进行通讯,通过视频系统13,监控中心能够时刻观察现场状况,当有突然情况发生时候,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系统14及时切断故障,例如:当变压器出线温度过高故障时候,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系统14断开其高压断路器或者断开带有触点的高压熔断器,保证设备的安全。
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1有多个,可以实现画面显示,方便远程监控分析;所述远程管理系统中还设置有身份识别装置15,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5与监控中心计算机1相连进行通讯,通过身份识别装置15,如指纹识别装置和头像识别装置等,可以实现对数据库和监控计算机的身份设置,防止数据盗用。
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1应能支持标准的客户/服务器(C/S)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应能提供规范的ODBC/OLE DB等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接口、基于组件对象模型技术、基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的方式提供函数调用接口、内嵌面向应用的可视化类Basic等脚本编程语言,以支持应用功能软件的开发。
本实用新型在数据服务器2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和分布式系统设计,数据库标签总量应能根据企业规模配置,系统可组态的标签量应不小于5000点,并可根据企业的发展进行扩展,单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库扩展最大点数不小于10万点,多台数据库服务器的点数不受限制,实时/历史数据库数据在线存储时间应满足机组大修期的要求,最少也不应低于3年;采用有损压缩的实时/历史数据库,其压缩数据的标准偏差宜不大于0.3%。从安全或经济角度,需精确计量的参数或保证二次计算结果精确度的参数,无论是实时数据还是历史数据宜不进行数据压缩或者减少压缩标准偏差,以保证计算结果对生产过程实施指导的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各个箱变的现场接口机7,获得了现场的各种实时数据,从而需要将现场的实时数据通过网络物理隔离网闸单向与就地的网关—现场VPN路由器8通讯,完成现场网络安全的保护,VPN路由器8再通过专有协议使用ADSL网络发送至箱变远程管理系统中。
所述现场接口机7需要具有多种数据接口能力,可以实现从子系统中读取数据,至少要支持OPC或者modbus接口,该系统要具有读取系统开放的所有类型的数据,比如整数型、实数型、字符串型、布尔型、日期型、备注型、浮点型、双精度型等;从箱变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站或工程师站通过OPC采集实时数据,即箱变系统的工程师站都必须提供标准的OPC规范的接口;如果工程师站不能提供标准的OPC规范的接口,需要单独开发数据采集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每个箱变的实际情况,从控制设备采集数据并发送到实时数据服务器,根据控制系统的配置情况,实现数据的上传,并通过隔离网闸屏蔽管理系统对控制系统的写数据操作,防止管理网络的误操作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同时严禁在接口机上拷贝、安装、使用与本系统接口无关的软件,以保证防止病毒和非法程序的侵害。
VPN网络,即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它使企业网络几乎可以无限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从而以安全、低廉的网络互联模式为包罗万象的应用服务提供了发展的舞台;虚拟专用网(VPN)是利用公众网资源为客户构成专用网的一种业务;这里所提的VPN有两层含义:一、它是虚拟的网,即没有固定的物理连接,网路只有用户需要时才建立;二、 它是利用公众网络设施构成的专用网。
整个VPN网络设备全部采用CISCO的产品,本实用新型在箱变远程管理系统中增加PIX-501-50-BUN-K9防火墙,允许50客户端接入,并申请固定的公网IP地址;在箱变现场管理系统中采用带VPN功能的路由器,它可以自动拨通已经申请的ADSL线路,实现与大邦实创公司服务器的VPN组网。
箱变现场管理系统生产数据的采集,网络安全使用网闸实现,数据在公网的传输实际采用VPN网络,该网络实际提供了防火墙防护和基于VPN网络自身安全规范的保护,数据可以有效的在网络隧道内加密传输,保证数据采集传输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采集箱变现场的数据信息发送管理网络进行分析和存储,并且不影响现场设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视频系统时刻观察现场状况,紧急情况可以通过继电器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方便操作;依靠VPN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方便组网和子系统的设置,在数据传输中增加了安全隔离网闸,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整个系统结构简洁,具有一个稳定的系统平台,采用开放式、分布式体系结构,并能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步实施,系统支持平滑升级的要求,实用性强。
Claims (3)
1.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管理系统和多个箱变现场管理系统;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监控中心计算机(1)、数据服务器(2)、WEB服务器(3)、管理网接口机(4)和管理网路由器(5),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1)、数据服务器(2)、WEB服务器(3)和管理网接口机(4)均通过管理网路由器(5)相连进行通讯,所述管理网接口机(4)还连接有管理网VPN路由器(6),所述管理网接口机(4)与管理网VPN路由器(6)之间设置有管理网安全隔离网闸(12);
所述箱变现场管理系统包括现场接口机(7)和与现场接口机(7)相连的现场VPN路由器(8),所述现场接口机(7)和现场VPN路由器(8)之间设置有安全隔离网闸(9);所述现场VPN路由器(8)均通过VPN网络与管理网VPN路由器(6)相连进行通讯,综合保护器(10)和计量装置(11)均与现场接口机(7)相连进行通讯;
所述箱变现场管理系统还包括有视频系统(13)和继电器控制系统(14),所述视频系统(13)和继电器控制系统(14)均与现场接口机(7)相连进行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计算机(1)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中还设置有身份识别装置(15),所述身份识别装置(15)与监控中心计算机(1)相连进行通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4667.3U CN204349587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4667.3U CN204349587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49587U true CN204349587U (zh) | 2015-05-20 |
Family
ID=5323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34667.3U Active CN204349587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495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5112A (zh) * | 2015-08-18 | 2015-11-04 | 上海冰点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1-19 CN CN201520034667.3U patent/CN2043495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5112A (zh) * | 2015-08-18 | 2015-11-04 | 上海冰点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30032B (zh) | 一种基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风电场群生产调度运维系统 | |
CN104571062A (zh) | 城镇综合管廊监测控制与报警系统 | |
CN104182902A (zh) | 一种基于调度数据网集中运维系统的监控方法 | |
CN104184209A (zh) | 一种用户侧分布式能源发电管理系统 | |
CN105100252A (zh) | 一种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
CN104158286A (zh) | 一种调控一体化主站系统 | |
CN102800033A (zh) | 一种配电生产与营销业务集成系统 | |
CN207560061U (zh) | 基于Lora扩频无线长距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业物联网平台系统架构 | |
CN103372275A (zh) | 基于云服务的物联网消防监控系统 | |
CN212572614U (zh) | 一种变电站二次安防系统 | |
CN103051683B (zh) | 一种虚拟电表集抄集中器的创建方法 | |
CN102981465A (zh) | 基于物联网结构的矿井监控系统数据集成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8983716A (zh) | 一种热电厂热网监控系统 | |
CN104678773B (zh) | 基于公共云服务的智能化建筑群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335565U (zh) | 一种智能电网网络安全防护暨电力调度数据网实训系统 | |
CN102769339A (zh) | 基于iec61850的智能安防辅助系统 | |
CN204349586U (zh) | 箱变远程监控系统 | |
CN105306254A (zh) | 自动气象站的监控云平台系统及方法 | |
Lu et al. | Coupled cyber and physical systems: Embracing smart cities with multistream data flow | |
CN204349587U (zh) | 箱变远程综合控制系统 | |
CN108510162B (zh) | 一种有源配电网安全效能评估方法 | |
CN115037600A (zh) | 一种支持长连接的低功耗物联网平台及其设备和管理方法 | |
CN102868218A (zh) | 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中监控系统改造的过渡方法 | |
CN209731296U (zh) | 一种新能源电站网络架构 | |
CN104460629A (zh) | 锅炉远程诊断平台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