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8570U -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8570U
CN204348570U CN201520063537.2U CN201520063537U CN204348570U CN 204348570 U CN204348570 U CN 204348570U CN 201520063537 U CN201520063537 U CN 201520063537U CN 204348570 U CN204348570 U CN 204348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terminal
upper cover
improve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35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mao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OLDEN EMPEROR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mao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mao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mao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635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8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8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8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壳体、一讯号端子组及一按压组件。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的上半部开设有至少一泄压清洁孔,该讯号端子组的主要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讯号端子组包括分离配置的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按压组件的主要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按压组件能经由一外力触发而从一第一操作位置移动至一第二操作位置,以使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形成导通。因此,有效提升了键盘的操作使用性。

Description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计算机键盘按键结构,尤指一种电子竞技专用键盘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电竞”为“电子竞技”的简称,指利用计算机游戏作为比赛项目。近年来,随着电子竞技游戏的普及与大众化,玩家们的电玩配备规格需求也随的提高,促使许多厂商纷纷投入开发高效能或是更符合玩家需求的电竞专用产品,例如耳机、鼠标、键盘等,以使其在操作上能更精准、更舒适。
如今电子竞技甚至已成为一些国家的正式体育竞技比赛项目的一种,而在电子竞技比赛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游戏,大多着重选手须具备灵活的眼手反应以及实时的决策能力,于是针对比赛时所使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自然特别讲究键盘的灵敏度及操控性。然而,电竞选手们一天练习的时间大多不会少于八个小时,键盘等配件因操作使用频繁经常发生故障。
此外,电竞用键盘的造价昂贵,而市售的电竞用键盘并不注重日常清洁的问题,选手及玩家们也常忽略不起眼的日常维护与清洁,影响键盘按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电竞选手及玩家们对于键盘的可靠度与耐用度需求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的上半部开设有至少一泄压清洁孔;一讯号端子组,其主要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讯号端子组包括分离配置的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以及一按压组件,其主要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按压组件能经由一外力触发而从一第一操作位置移动至一第二操作位置,以使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形成导通。
进一步的,该壳体包括相互组接的一上盖及一底座,该泄压清洁孔位于该上盖并相对于该讯号端子组。
进一步的,该上盖具有一相对于该底座的配合面,且该配合面往接近该底座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结构,而该底座的周缘设有多个与该些第一卡合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卡合结构。
进一步的,该些第一卡合结构各为一卡勾,该些第二卡合结构各为一卡槽。
进一步的,该上盖包括一上盖基部及一从该上盖基部往远离该底座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上盖延伸部,该泄压清洁孔位于该上盖基部,而该上盖延伸部的周缘凹设有一导引槽,且该导引槽的一端与该泄压清洁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该按压组件包括一组装座、一设置于该组装座上并相对于该上盖的触压柱、一设置于该组装座上并相对于该底座的连接柱、一套设于该连接柱上的弹性组件及一设置于该组装座上且往接近该讯号端子组的方向延伸的开关件。
进一步的,当该按压组件处于该第一操作位置时,该组装座的该开关件位于该第一端子及该第二端子的上方。
进一步的,该底座上设有一定位结构,且该按压组件的该连接柱的末端结合于该定位结构上。
进一步的,该底座上还设置一对位于该定位结构的相对二侧的卡掣臂,而该按压组件的该组装座具有一底壁及对应于该对卡掣臂的两侧壁,且该两侧壁上各设有一与相对应的该卡掣臂相匹配的卡掣块。
进一步的,该第一端子包含一L形衔接臂、一第一接脚、一倾斜部及一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脚由该L形衔接臂的其中一支臂延伸所形成且突伸出该底座之外,该第一接触部透过该倾斜部而连接于该L形衔接臂的该支臂,且该第一接触部相对于该第二端子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接触结构。
进一步的,该第二端子包含一T形衔接臂、一第二接脚、一弯折部及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脚由T形衔接臂的其中一支臂延伸所形成且突伸出该底座之外,该弯折部由该T形衔接臂的其中另一支臂延伸所形成,该第二接触部连接于该弯折部的末端,且该第二接触部与该T形衔接臂保持一适当间距。
进一步的,当该按压组件处于该第二操作位置时,该组装座的该开关件阻挡于该第一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端子的该第二接触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透过“在上盖开设一相对于讯号端子组的泄压清洁孔位”的设计,可方便用户定期对讯号端子组及按压组件的主要部分进行清洁,进而可确保产品的使用效能及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再者,本实用新型透过“按压组件经一外力触发而从第一操作位置移动至第二操作位置,使分离配置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形成导通”的设计,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可具有绝佳的反馈力道及灵敏的按键反应,满足电竞参赛者毫秒必争的需求。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讯号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1-壳体;
11-上盖;
110-通孔;
111-上盖基部;
1111-泄压清洁孔;
1112-配合面;
112-上盖延伸部;
1121-导引槽;
113-第一卡合结构;
12-底座;
121-第二卡合结构;
122-定位结构;
123-卡掣臂;
124-组装结构;
13-容置空间;
2-按压组件;
21-组装座;
211-底壁;
212-侧壁;
2121-卡掣块;
22-触压柱;
23-连接柱;
24-弹性件;
25-开关件;
3-讯号端子组;
31-第一端子;
311-L形衔接臂;
312-第一接脚;
313-倾斜部;
314-第一接触部;
3141-接触结构;
32-第二端子;
321-T形衔接臂;
322-第二接脚;
323-弯折部。
324-第二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各组件的作用以及组件间的关系,让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经由实施例的内容将本实用新型据以实现。须说明的是,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所为各种修饰与变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第一实施例]
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100,主要包括一壳体1、一按压组件2及一讯号端子组3。
请先参阅图1及图2,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立体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壳体1为一上盖11及一底座12相互组接所构成,上盖11与底座12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13,以供设置讯号端子组3及按压组件2的主要部分。首先须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透过底座12上的组装结构124安装至一键盘本体(图中未显示)上。
具体地说,上盖11可以塑料射出成型,主要包含一上盖基部111及上盖延伸部112,其中上盖延伸部112由上盖基部111往远离底座12的方向延伸所形成。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在上盖基部111上开设一泄压清洁孔1111,并在上盖延伸部112上凹设一导引槽1121,且导引槽1121的一端与泄压清洁孔1111相连通。而较佳的设计是,泄压清洁孔1111位于容置空间13的上方并相对于讯号端子组3,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
据此,由于泄压清洁孔1111位于容置空间13的上方,因而可方便引入清洁液于容置空间13,以将讯号端子组3及按压组件2的主要部分予以清洁;另外,导引槽1121的配置可帮助键盘按的改良结构100的清洁操作。举例来说,用户可通过器具(如注入器)并配合导引槽1121,将清洁液引入容置空间13。
在组接设计上,上盖基部111具有一相对于底座12的配合面1112,且配合面1112往接近底座12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结构113,其例如但不限于卡勾。附带一提,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一卡合结构113的数量为四个且呈两两相对配置,但是第一卡合结构113的数量及布排方式并不限制。
上盖11上并开设有一通孔110,其由上盖延伸部112的表面一直延伸至上盖基部111的配合面1112(即所述通孔贯穿上盖基部与上盖延伸部),且位于该些第一卡合结构113的内侧,以裸露出按压组件2的可供外力触压的部分。
请复参阅图1及图2,底座12也可以塑料射出成型,主体部分略呈矩形。在组接设计上,底座12的周缘设有多个与第一卡合结构113相匹配且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卡合结构121,其例如但不限于卡槽。因此,可使上盖11与底座12容易组装及拆卸。
再者,为了将按压组件2予以组装固定,底座12上设有一定位结构122及一对卡掣臂123。定位结构122的可以是定位孔或定位块,卡掣臂123由底座12往上盖11的方向延伸所形成,且位于定位结构122的相对二侧。因此,可将按压组件2限制于容置空间13而不致滑出脱落。应理解,虽然本实施例的卡掣臂123的数量为两个且配置于定位结构122的相对二侧,但是卡掣臂123的数量及布排方式可视实际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不为此限。为了将讯号端子组3予以组装固定,底座12上并设有收容槽(图中未标示)。
按压组件2包含一组装座21与设置于组装座21上的一触压柱22、一连接柱23、一弹性件24及一开关件25。按压组件2具有两种操作状态,换言之,按压组件2可在第一操作状态与第二操作状态之间往复移动。接下来将会先介绍触压柱22、连接柱23、弹性件24及开关件25各自的结构特征,而后再适时地补充说明当按压组件2处于第一操作状态或第二操作状态时一些组件之间的静态链接关系。
组装座21呈U形,包含一体成型的一底壁211及两侧壁212,其中两侧壁由底壁211的相对二侧延伸所形成并相对于底座12的卡掣臂123。在组接设计上,组装座21的两侧壁212各设有一卡掣块2121,以利于按压组件2与底座12的组装及拆卸。触压柱22设置于组装座21的底壁211并相对于上盖11,而本实施例的触压柱22虽设计为一十字形柱(包含两个相交的一字形柱),但本实用新型不为此限。举例来说,触压柱22可以是方便使用者施力操作的任何形状的凸柱。
连接柱23设置于组装座21的底壁211并相对于底座12,且连接柱23的末端是结合于定位结构122上。弹性件24可以是一承受按压力道的压簧,在未受力的状态下套设于连接柱23,且一端抵制于组装座21的底壁211而形成限位。开关件25由组装座21的底壁211一侧往接近底座12的方向、同时往远离组装座21的方向倾斜延伸所形成,且位于两侧壁212之间,开关件25在动作时,讯号端子组3可受开关件25的控制以决定导通与否。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讯号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讯号端子组3的主要部分设置于容置空间13,讯号端子组3包含分离配置的一第一端子31及一第二端子32,而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可以冲压加工成型。具体地说,第一端子31包含一L形衔接臂311、一第一接脚312、一倾斜部313及一第一接触部314,其中第一接脚312由L形衔接臂311的其中一支臂(图中未标示)延伸所形成,且突伸出底座12之外,以供插置于电路板上(图中未显示);第一接触部314透过倾斜部313而连接于L形衔接臂311的该支臂,且第一接触部314相对于第二端子3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接触结构3141。
另外,第二端子32包含一T形衔接臂321、一第二接脚322、一弯折部323及一第二接触部324,其中第二接脚322由T形衔接臂321的其中一支臂(图中未标示)延伸所形成,且突伸出底座12之外,以供插置于电路板上(图中未显示);弯折部323由T形衔接臂321的其中另一支臂(图中未标示)延伸所形成;第二接触部324连接于弯折部323的末端,且第二接触部324与T形衔接臂321保持一适当间距。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分别显示按压组件2处于第一或第二操作状态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按压组件2处于第一操作状态时,(即在未受力的状态下),组装座21的表面与上盖基部111的表面共平面,此时弹性件24呈自由状态,并且开关件25位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4与第二端子32的第二接触部324的上方,据此,第一端子31得以和第二端子32形成导通。
如图5所示,当按压组件2处于第二操作状态时(即受一按压动作),触压柱22经一外力触发而连组装座21、连接柱23与开关件25一同产生位移,此时弹性件24呈压缩状态,并且开关件25阻挡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部314与第二端子32的第二接触部324之间,使得第一端子31无法和第二端子32电性接触。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立体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100同样包括一壳体1、一按压组件2及一讯号端子组3。而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位在上盖基部111的泄压清洁孔1111略呈矩形,并且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100透过矩形的泄压清洁孔1111的配置,可便于第二端子32的第二接触部324两侧进行清洁,以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所揭示技术内容,可知本案的主要特点在于:在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100的壳体1的上盖11开设一相对于讯号端子组3的泄压清洁孔1111,但并不限制泄压清洁孔1111的形状。换言之,凡是在按键结构的壳体上开设一供引入清洁液的孔者,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均等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目前市售的键盘及其按键结构相比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透过“在上盖开设一相对于讯号端子组的泄压清洁孔位”的设计,可方便用户定期对讯号端子组及按压组件的主要部分进行清洁,进而可确保产品的使用效能及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承上述,本实用新型因泄压清洁孔的配置,在上下动作时可有效释放壳体内的压力,以避免因形成负压差而吸入灰尘,进而可达到确保产品可靠度的目的。
再者,本实用新型透过“按压组件经一外力触发而从第一操作位置移动至第二操作位置,使分离配置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形成导通”的设计,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可具有绝佳的反馈力道及灵敏的按键反应,满足电竞参赛者毫秒必争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的上半部开设有至少一泄压清洁孔;
一讯号端子组,其主要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讯号端子组包括分离配置的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以及
一按压组件,其主要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按压组件能经由一外力触发而从一第一操作位置移动至一第二操作位置,以使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形成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相互组接的一上盖及一底座,该泄压清洁孔位于该上盖并相对于该讯号端子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具有一相对于该底座的配合面,且该配合面往接近该底座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结构,而该底座的周缘设有多个与该些第一卡合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卡合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卡合结构各为一卡勾,该些第二卡合结构各为一卡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包括一上盖基部及一从该上盖基部往远离该底座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上盖延伸部,该泄压清洁孔位于该上盖基部,而该上盖延伸部的周缘凹设有一导引槽,且该导引槽的一端与该泄压清洁孔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压组件包括一组装座、一设置于该组装座上并相对于该上盖的触压柱、一设置于该组装座上并相对于该底座的连接柱、一套设于该连接柱上的弹性组件及一设置于该组装座上且往接近该讯号端子组的方向延伸的开关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按压组件处于该第一操作位置时,该组装座的该开关件位于该第一端子及该第二端子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上设有一定位结构,且该按压组件的该连接柱的末端结合于该定位结构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上还设置一对位于该定位结构的相对二侧的卡掣臂,而该按压组件的该组装座具有一底壁及对应于该对卡掣臂的两侧壁,且该两侧壁上各设有一与相对应的该卡掣臂相匹配的卡掣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包含一L形衔接臂、一第一接脚、一倾斜部及一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脚由该L形衔接臂的其中一支臂延伸所形成且突伸出该底座之外,该第一接触部透过该倾斜部而连接于该L形衔接臂的该支臂,且该第一接触部相对于该第二端子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接触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包含一T形衔接臂、一第二接脚、一弯折部及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脚由T形衔接臂的其中一支臂延伸所形成且突伸出该底座之外,该弯折部由该T形衔接臂的其中另一支臂延伸所形成,该第二接触部连接于该弯折部的末端,且该第二接触部与该T形衔接臂保持一适当间距。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按压组件处于该第二操作位置时,该组装座的该开关件阻挡于该第一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二端子的该第二接触部之间。
CN201520063537.2U 2015-01-29 2015-01-29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Active CN204348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3537.2U CN204348570U (zh) 2015-01-29 2015-01-29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3537.2U CN204348570U (zh) 2015-01-29 2015-01-29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8570U true CN204348570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31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3537.2U Active CN204348570U (zh) 2015-01-29 2015-01-29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8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3147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EP2106102A3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housing with key buttons coupled thereto
CN201238291Y (zh) 易更换触摸屏式墙壁开关
CN204348570U (zh) 键盘按键的改良结构
CN203445039U (zh) 按键及键盘
CN205788219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支架组件、指纹按键及移动终端
CN210170824U (zh)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CN208753197U (zh)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CN203456349U (zh) 一种按键结构
CN2798284Y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键盘组件
CN215578322U (zh) 一种无线开关面板
CN218497975U (zh) 一种悬臂式按键及其终端设备
CN106783326B (zh) 一种薄型按键开关
CN216084683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轻触开关
CN216512231U (zh) 一种按压卡式电梯按钮
TWM502240U (zh) 鍵盤按鍵之改良結構
CN216793517U (zh) 一种按键以及游戏机
CN218849327U (zh) 一种多档位的轻触开关
CN208241734U (zh) 具备游戏操纵按键的手机
CN212542238U (zh) 一种轻触开关
CN218849330U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5527491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1150385U (zh) 一种具有双弹簧的一体式键盘开关
CN216798681U (zh) 一种游戏手柄用防误触按键
CN214336596U (zh) 一种新型使用便捷的轻触开关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