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3426U -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3426U
CN204343426U CN201420542459.XU CN201420542459U CN204343426U CN 204343426 U CN204343426 U CN 204343426U CN 201420542459 U CN201420542459 U CN 201420542459U CN 204343426 U CN204343426 U CN 204343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oilet
section
formula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24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424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3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3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3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及其上设置的座便盆、盖板、排污管道和冲水通道,座便盆的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内设置有与排污管道相接的进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为虹吸管,虹吸管包括前部的S型虹吸管段和后部的向座便器后方延伸的后排污段,后排污段排污口位于座便器主体的后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排污能力强,节约用水。

Description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便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虹吸座便器。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座便器的冲洗用水占到居民日常总用水量的40%-50%,随着居民生活用水的比例逐年增长,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越发突出,仅座便器每年浪费的水资源就已经构成城市浪费水资源的最主要部分,加之水资源的不断短缺以及水浪费的日益严重,节水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发节水座便器也是大势所趋。目前,市面上的座便器按结构分可分为分体座便器和连体座便器两种,一般的,分体座便器所占空间大些,而且容易溅水,安装困难;连体座便器所占空间要小些。按卫生间的出水口有下排水,(又叫底排)和横排水(又叫后排)之分。横排的排水口在地面上,使用时要用一段胶管与座便器后出口连接。按不同的排水方式:座便器按下水方式可分为“直冲式”、“虹吸式”。直冲式座便器是利用水流的冲力来排出便便,一般池壁较陡,存水面积较小,路径短,管径粗(一般直径在8至10厘米),利用水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把便便冲干净,冲水的过程短,与虹吸式相比从冲污能力上来说,直冲式座便器没有返水弯采取直冲,容易冲下较大的污物,在冲刷过程中不容易造成堵塞,卫生间里不用备置纸篓。但是,它存在冲水造影大,存水面较小,耗水量大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人们在选购座便器时,往往会考虑节水性能更好的虹吸式座便器,但是,目前的虹吸式座便器只有底排式,它解决不了国内外部分楼房墙排水的需要,而传统的后排式技术均从国外引进,都是直排式设计,只能靠水力和水量洗刷,不具备虹吸功能,造成水资源重大浪费,不适合现代节水节能的要求;底排式的座便器最大的缺点是安装不方便,由于排污口在座便器的下方,施工人员需要对接口位置做严密的计算,施工难度非常大,并且也不适合墙排式结构楼房结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去污能力强、安装方便的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及其上设置的座便盆、盖板、排污管道和冲水通道,座便盆的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内设置有与排污管道相接的进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为虹吸管,虹吸管包括前部的S型虹吸管段和后部的向座便器后方延伸的后排污段,后排污段排污口位于座便器主体的后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后排污段为横向排污段、斜向排污段和弯曲排污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形式,斜向排污段可以采用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的方式,但排污口的高度不能超过与S型虹吸管段的最高弯位的高度。
所述S型虹吸管段与后排污段为一体设计。
所述虹吸管S型虹吸管段和后排污段为分体式的组合安装结构,S型虹吸管段为其排污口朝下的底排式结构,后排污段设置有与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接驳配合的接驳弯头。
所述接驳弯头与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活动连接,并构成可绕排污口的中心在0-360度的范围内转动的排污方向调节结构。
所述接驳弯头包括上部的与S型虹吸管段连接的漏斗型连接头、与漏斗型连接头连接的转折部一和与转折部一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一,横向接驳头与后排污段连接,漏斗型连接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所述后排污段的末端活动安装有转接头,转接头包括与后排污段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二、与横向接驳头二连接的转折部二和与转折部二连接的外接楼房排污管道的接插头,接插头上设置有密封件。
所述排污口的内径为3.5-7cm,中心离地高度为1-30cm。
所述水封的深度为50-120mm。
所述座便盆由水箱供水,或是由一外接自来水管道的供水管供水,供水管连接有水控制阀,冲水通道的进水孔连接供水管;冲水通道采用顶进水式或后进水式或侧进水式,进水孔设置在座便盆的顶部和/或后部和/或侧部。
所述冲水通道包括沿座便盆侧上缘分布的环形水道和供水分支,虹吸管的进污口的前方设置有辅冲孔,供水分支为辅冲孔供水,辅冲孔的出水方向朝向进污口。
所述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后方,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并由环形水道供水,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前部、中部或后部。
所述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前方;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前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中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后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由环形水供水端供水。
所述后排污段接S型虹吸管段后弯曲并从S型虹吸管段的侧部向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或是后排污段设置在S型虹吸管段的下方,接S型虹吸管段向下延伸一端距离后弯折,并向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
所述辅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冲孔分设于水封的侧壁和/或底部。
所述环形水道为与座便盆一体成型的环形管道,多个冲水孔分布于环形管道的管壁上,冲水孔的出水方向指向或沿座便盆内壁。
所述环形水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道组成,每段弧形水道的出水口沿座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若干段弧形水道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虹吸管与座便盆组装结合,合适的存水弯和强力的喷射管道形成高效的冲洗功能,可以在排污口外设置辅冲孔配合使用,辅冲孔的出水方向与排污方向一致,在冲水时形成高压,极大的提高了座便器的自动吸污、排污能力,有效避免用水的浪费,符合节约用水的原则。
2、本实用新型采用后排式设计,将虹吸管的排污口设置在座便盆的背部,利用辅冲孔的设计克服了传统设计中采用虹吸结构的座便器必须是地排式结构的问题,使座便器的安装更加方便、快速,也彻底解决了后排式座便器无法虹吸管吸水排污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包含了有水箱和无水箱两种类型,其中,无水箱结构的座便器的供水来自城市自来水,充分利用城市自来水水压并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使冲洗的水量和冲洗的动能巧妙匹配,每次的冲水量都在4.5升以下(目前国标省水标准为3-6升),节水效果可达70%以上。
4、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水道的分段式结构,并在弧形水道的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使冲水时在座便盆的内腔形成高压旋转水流,与传统的冲水孔出水结构相比,能有效解决冲水时水花飞溅到用户屁股的问题,冲洗比较均匀,结构更加合理;
5、本实用新型采用注浆塔的高压作用,将浆料输送到注浆主管,由注浆主管同时为多条并联的注浆支管上的坯体成型模具供浆,与传统的通过人工逐个注浆的方式相比,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没水箱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有两个辅冲孔的座便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中接驳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座便器成型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便盆 2、盖板 3、排污管道 3-1、进污口 3-2、排污口 3-3、S型虹吸管段 3-4、后排污段 3-41、接驳弯头 3-411、漏斗型连接头 3-412、转折部一 3-413、横向接驳头一 3-414、环形嵌槽 3-42、转接头 3-421、横向接驳头二 3-422、转折部二 3-423、接插头 4、冲水通道 4-1、供水分支 4-2、环形水道 4-3、冲水孔 5、水封 6、辅冲孔 7、水箱 8、供水管 9、水控制阀 10、弧形水道 11、导向槽 12、O型密封圈 13、密封件 14、注浆塔 15、注浆主管 16、注浆分支管 17、退浆口 18、座便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18及其上设置的座便盆1、盖板2、排污管道3和冲水通道4,座便盆1的底部设置有水封5,水封5内设置有与排污管道3相接的进污口3-1,排污管道3为虹吸管,其中,所述虹吸管的前部为呈横向设置的S型虹吸管段3-3,后部为与S型虹吸管段为一体化设计的后排污段3-4。后排污段为横向排污段、斜向排污段和弯曲排污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形式,斜向排污段可以采用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的方式,但排污口的高度不能超过与S型虹吸管段的最高弯位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后排污段为横向排污段。该虹吸管3向座便盆后部延伸,虹吸管的排污口3-2设置在座便盆的后方,一般要远离座便器主体。虹吸管的进污口3-1的前方设置有连接冲水通道4的辅冲孔6,辅冲孔6的出水方向朝向进污口3-1。本实施例中,辅冲孔6的数量为一个,辅冲孔6设于水封的侧壁,其出水方向与排污方向一致,在冲水时形成高压,极大的提高了虹吸管的排污能力。排污口的内径为3.5-7cm。排污口3-2的中心离座便器底部距离为1-30cm,本实施例是18cm。水封的深度为50-120mm,一般为100mm以上。
本实施例的座便盆是带水箱7的,水封设置在靠近水箱的座便盆的后部。冲水通道4包括供水分支4-1和沿座便盆侧上缘分布的环形水道4-2,环形水道配有多个冲水孔4-3,供水分支沿座便盆后部、连接于冲水通道的进水端与辅冲孔之间。环形水道为与座便盆一体成型的环形管道,多个冲水孔分布于环形管道的管壁上,冲水孔的出水方向指向或沿座便盆内壁。冲水通道4的供水分支延伸向座便盆的辅冲孔6,为辅冲孔6供水。
供水分支根据水封位置的不同以及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设置方式的差异,它包括以下几种设置方式,其中水封以及S型虹吸管段的位置判定依据是相对水箱而言的,以最接近水箱的位置为座便盆的后部,接着是座便盆的中部,远离水箱的位置为座便盆的前部,至于座便盆的前、中、后部各占多少空间,以座便盆的前后两端为重点作三等分,以划分区域:
1、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后方,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并由环形水道供水,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前部,如图1所示;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中部,如图2所示;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后部,如图3所示,这里,针对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位置的变化,可以根据路径设计的难度、路径长短等因素需要决定从座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
当然,供水分支也可以从座便盆的后部引入,但是由于路径长,而且到达辅冲孔位置时需要弯折一段距离,一般情况下这种结构不值得提倡,如图4所示。
2、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前方;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前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
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中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
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后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由环形水供水端供水;
当然,供水分支也可以从座便盆的前部引入,但是由于路径长,而且到达辅冲孔位置时需要弯折一段距离,一般情况下这种结构不值得提倡;
如图5-图7所示,后排污段接S型虹吸管段后弯曲并从S型虹吸管段的侧部向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当然,它也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的结构,后排污段还可以设置在S型虹吸管段的下方,接S型虹吸管段向下延伸一端距离后弯折,并向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辅冲孔6的冲水通道4的供水分支设置在座便盆的后部,供水分支的进水口从水箱的底部引入供水。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座便盆由一外接自来水管道的供水管8供水,供水管8上装有水控制阀9,冲水通道的进水孔连接供水管;冲水通道采用顶进水式或后进水式或者是侧进水式。本实施例是采用顶进水式,进水孔设置在座便盆的顶部和/或后部,水封设置在远离水箱的座便盆的前部或座便盆的中部或靠近水箱的座便盆的后部,冲水通道设置有供水分支延伸向座便盆的辅冲孔。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辅冲孔6的数量为2个,两个辅冲孔6分设于水封的侧壁和底部,两辅冲孔的水流方向流向排污口。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环形水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道10组成,每段弧形水道10的出水口沿座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11,若干段弧形水道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能有效解决冲水时水花飞溅到用户屁股的问题,冲洗均匀。
实施例5
如图12、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是分段设置的,包括前部的S型虹吸管段3-3和后部的后排污段3-4,S型虹吸管段3-3和后排污段为分体式的组合安装结构,S型虹吸管段3-3采用其排污口朝下的底排式结构,后排污段3-4设置有与S型虹吸管段3-3的排污口接驳配合的接驳弯头3-41。接驳弯头3-41与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活动连接,并构成可绕排污口的中心在0-360度的范围内转动的排污方向调节结构。所述接驳弯头3-41包括上部的与S型虹吸管段3-3连接的漏斗型连接头3-411、与漏斗型连接头连接的转折部一3-412和与转折部一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一3-413,横向接驳头一3-413与后排污段3-4连接,漏斗型连接头3-411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嵌槽3-414,环形嵌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12。后排污段的末端活动安装有转接头3-42,本实施例中,转接头3-42是包括与后排污段3-4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二3-421、与横向接驳头二连接的转折部二3-422和与转折部二连接的外接楼房排污管道的接插头3-423,接插头上设置有密封件13。密封件13为设置有多层密封环的硅胶圈。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后排污段与采用底排结构的S型虹吸管组成的转动结构,使底排式的S型虹吸管转换成后排,并且,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后排污段的管道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使座便器的安装不在限于原来的配置楼房排污管道的洗手间,它还可以将座便器迁移到阳台等任意位置,解决了目前一些大型城市蜗居一族的多人共用一间洗手间的尴尬问题。
所述转接头3-42还可以设置成不经过转折弯曲,直接接到墙上的接头,如图13所示。
当然,后排污段两端的接驳弯头和接插头除了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形式外,还可以设置成可伸缩弯折的结构形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的成型方法,它是由注浆塔14引出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注浆主管15,本实施例是一条注浆主管,在注浆主管上以并联的方式设置35条注浆分支管16,在注浆分支管的出浆口连接一个坯体成型模具。坯注浆分支管的出浆口接到坯体成型模具的侧部,并在坯体成型模具的顶部设置退浆口17,用于排出模具内部的气体。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通过注浆塔的高压作用,将浆料输送到注浆主管,由注浆主管同时为多条并联的注浆支管上的坯体成型模具供浆。与传统的通过人工逐个注浆的方式相比,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也存在不设置辅冲孔的情况,但是,要求水箱的水位要有所提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及其上设置的座便盆、盖板、排污管道和冲水通道,座便盆的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内设置有与排污管道相接的进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为虹吸管,虹吸管包括前部的S型虹吸管段和后部的向座便器后方延伸的后排污段,后排污段的排污口位于座便器主体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污段为横向排污段、斜向排污段和弯曲排污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虹吸管段与后排污段为一体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S型虹吸管段和后排污段为分体式的组合安装结构,S型虹吸管段为其排污口朝下的底排式结构,后排污段设置有与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接驳配合的接驳弯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弯头与S型虹吸管段的排污口活动连接,并构成可绕排污口的中心在0-360度的范围内转动的排污方向调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弯头包括上部的与S型虹吸管段连接的漏斗型连接头、与漏斗型连接头连接的转折部一和与转折部一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一,横向接驳头与后排污段连接,漏斗型连接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污段的末端活动安装有转接头,转接头包括与后排污段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二、与横向接驳头二连接的转折部二和与转折部二连接的外接楼房排污管道的接插头,接插头上设置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的内径为3.5-7cm,中心离地高度为1-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的深度为50-1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便盆由水箱供水,或是由一外接自来水管道的供水管供水,供水管连接有水控制阀,冲水通道的进水孔连接供水管;冲水通道采用顶进水式或后进水式或侧进水式,进水孔设置在座便盆的顶部和/或后部和/或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通道包括沿座便盆侧上缘分布的环形水道和供水分支,虹吸管的进污口的前方设置有辅冲孔,供水分支为辅冲孔供水,辅冲孔的出水方向朝向进污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虹吸管段采用后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后方,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并由环形水道供水,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前部、中部或后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虹吸管段采用前排式结构,其排污口位于水封的前方;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前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
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中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后部或侧部引入,供水分支的进水口连接环形水道或环形水道的供水端;
水封设置在座便盆的后部时,供水分支从座便盆的前部或侧部引入,由环形水供水端供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污段接S型虹吸管段后弯曲并从S型虹吸管段的侧部向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或是后排污段设置在S型虹吸管段的下方,接S型虹吸管段向下延伸一端距离后弯折,并向座便器主体的后部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1、12、13或14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冲孔分设于水封的侧壁和/或底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道为与座便盆一体成型的带有多个冲水孔的环形管道,多个冲水孔分布于环形管道的管壁上,冲水孔的出水方向指向或沿座便盆内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道组成,每段弧形水道的出水口沿座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若干段弧形水道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
CN201420542459.XU 2014-09-20 2014-09-20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Active CN204343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459.XU CN204343426U (zh) 2014-09-20 2014-09-20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459.XU CN204343426U (zh) 2014-09-20 2014-09-20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3426U true CN204343426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2459.XU Active CN204343426U (zh) 2014-09-20 2014-09-20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34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936A (zh) * 2014-09-20 2015-04-22 陈小练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及其成型方法
CN109183934A (zh) * 2018-08-16 2019-01-11 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3934B (zh) * 2018-08-16 2024-04-26 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936A (zh) * 2014-09-20 2015-04-22 陈小练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及其成型方法
CN109183934A (zh) * 2018-08-16 2019-01-11 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3934B (zh) * 2018-08-16 2024-04-26 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2936A (zh)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及其成型方法
CN204225246U (zh) 一种后排式虹吸蹲便器
CN104712044A (zh) 一种节水型坐便器
CN104074253A (zh) 一种无水箱虹吸式座便器
CN204343426U (zh) 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
CN204898793U (zh) 节水马桶
CN208633229U (zh) 一种增压节能马桶
CN205475576U (zh) 虹吸式便器的排污结构
CN203049756U (zh) 一种无水箱马桶的冲洗通道
CN201883507U (zh) 喷淋式大口径溢水直排坐便器
CN202023402U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不锈钢水塔
CN205329819U (zh) 一种侧冲式洁净型便器
CN205077589U (zh) 一种节水座便器
CN203145165U (zh) 一种直冲式辅冲座便器
CN204225218U (zh) 存水弯外移马桶结构
CN203008092U (zh) 节水马桶
CN102061738A (zh) 喷淋式大口径溢水直排坐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6052906U (zh) 一种带有节水排污装置的坐便器
CN205894203U (zh) 一种连体式虹吸马桶
CN206941739U (zh) 一种壁挂式节水坐便器
CN104314154A (zh) 一种后排式虹吸蹲便器及其成型方法
CN201962764U (zh) 节水马桶
CN201507019U (zh) 采用直冲水洗法的节水排便器
CN205062975U (zh) 一种喷射式蹲便器
CN105672438A (zh) 虹吸式便器的排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