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9701U -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9701U
CN204339701U CN201420795660.9U CN201420795660U CN204339701U CN 204339701 U CN204339701 U CN 204339701U CN 201420795660 U CN201420795660 U CN 201420795660U CN 204339701 U CN204339701 U CN 204339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aling
shock absorber
lobe
posting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56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旦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956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9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9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9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包括:一内管件以及一外管件,所述内管件设有两个第一瓣体,所述第一瓣体上设有一第一结合部,所述内管件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外管件,所述外管件设有两个第二瓣体,所述第二瓣体上设有一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瓣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所述第一瓣体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将所述内管件结合在所述外管件内。本实用新型置入油封方便快捷,降低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震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避震器在行驶过程中,避震器的油缸外端的油封因为伸缩杆的凸伸摩擦以及沙石进入造成的刮伤,容易导致油封损毁而有漏油的问题出现,从而损坏避震器。当避震器的油封损坏时,因为会影响避震器的稳定度及行车的安全性,所以使用者必须选择更换新的避震器或是将避震器进行维修。而一般摩托车所使用的避震器价格昂贵,所以仅仅是因为油封等这些小零件的损坏而将避震器整体换掉,费时费钱。因此,目前如果是因为油封有所损坏,基本上避震器还是可以继续被使用,只要把油封部份进行更换就行。但是,现在要更换避震器油缸外端的油封,将新的油封组装到避震器上需要配合使用一油封置入器,而现有的油封置入器整体都是由价格较昂贵的金属所制成,并且为配合各种避震器的内管的粗细,维修厂需要订做各种不同尺寸的油封置入器,进而使避震器更换油封的维修成本大幅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包括:一内管件以及一外管件,所述内管件设有两个第一瓣体,所述第一瓣体上设有一第一结合部,所述内管件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外管件,所述外管件设有两个第二瓣体,所述第二瓣体上设有一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瓣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所述第一瓣体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将所述内管件结合在所述外管件内。
所述内管件的外径与油封的外径相同。
所述第一结合部为嵌入块,所述第二结合部为对应所述嵌入块的凹槽。
所述第二瓣体的所述凹槽的内部面壁设有一凸柱,所述第一瓣体的所述嵌入块设有对应所述凸柱的一凹孔。
所述外管件的两个所述第二瓣体的周围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部以及一第二固定部,两个所述第二瓣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卡合柱,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卡合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由内管件以及外管件所组成,内管件以及外管件在材质上的选择可有所不同,可选择使用不同价位的金属来分别制造内管件及外管件,有利于大幅降低制造油封置入器所需花费的成本;由于内管件的外径与油封的外径相同,有利于使用者让施力点更加集中,从而把油封轻松置入避震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包括一内管件1以及一外管件2,内管件1设有两个第一瓣体11,第一瓣体11上设有一第一结合部111,第一结合部111为嵌入块,第一瓣体11的嵌入块上设有一凹孔112。
内管件1的外部套设外管件2,外管件2设有两个第二瓣体21,第二瓣体21上设有一第二结合部211,第二结合部211对应结合第一瓣体11的第一结合部111,将内管件1结合在外管件2内,第二结合部211为对应嵌入块的凹槽,且第二瓣体21的凹槽的内部面壁设有对应凹孔112的一凸柱212,外管件2的两个第二瓣体21的周围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部213以及一第二固定部214,两个第二瓣体21通过由第一固定部213以及第二固定部214连接为一体,第一固定部213为卡合柱,第二固定部214为卡合孔。
实施时,先将内管件1的第一瓣体11的嵌入块以及嵌入块上的凹孔112对准外管件2的第二瓣体21的凹槽以及凹槽的内部面壁上的凸柱212,通过内管件1的第一瓣体11的嵌入块置入在外管件2的第二瓣体21的凹槽内,使第一瓣体11固定在第二瓣体21上,再由凹槽的内部面壁上的凸柱212插入嵌入块上的凹孔112内,使第一瓣体11与第二瓣体21可以更稳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致于因受到一点外力的影响就会使第一瓣体11脱离第二瓣体21;接着,再将结合有第一瓣体11的两个第二瓣体21,通过卡合柱伸入卡合孔使两个第二瓣体21相互合在一起,并且结合在避震器套设有油封的内管上。
如图4到图6所示,组装好的油封置入器开始在避震器A的内管A1上下活动,通过施力将油封B置入避震器A中,以完成油封B的更换。
由于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由内管件以及外管件所组成,内管件以及外管件在材质上的选择可有所不同,可选择使用不同价位的金属来分别制造内管件及外管件,有利于大幅降低制造油封置入器所需花费的成本。由于内管件的外径与油封的外径相同,有利于使用者让施力点更加集中,从而把油封轻松置入避震器中。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管件以及一外管件,所述内管件设有两个第一瓣体,所述第一瓣体上设有一第一结合部,所述内管件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外管件,所述外管件设有两个第二瓣体,所述第二瓣体上设有一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瓣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所述第一瓣体的所述第一结合部,将所述内管件结合在所述外管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件的外径与油封的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为嵌入块,所述第二结合部为对应所述嵌入块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瓣体的所述凹槽的内部面壁设有一凸柱,所述第一瓣体的所述嵌入块设有对应所述凸柱的一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件的两个所述第二瓣体的周围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部以及一第二固定部,两个所述第二瓣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卡合柱,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卡合孔。
CN201420795660.9U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9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5660.9U CN204339701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5660.9U CN204339701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9701U true CN204339701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566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9701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9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Y181054A (en) Hydro-pneumatic tensioner with fluid retention device
CN204339701U (zh) 一种避震器的油封置入器
CN202832429U (zh) 内定向复合射孔器
CN204283402U (zh) 一种测井仪器骨架与外壳的固定连接结构
CN203979693U (zh) 一种不锈钢管的锁缩式螺纹接头
CN102463460A (zh) 装配校正套
CN202599488U (zh) 可变径流量计安装工位
CN205199793U (zh) 塔段涂装用假法兰装置
CN202851515U (zh) 一种气缸活塞
CN204716198U (zh) 便携式多功能单流阀
CN204300012U (zh) 一种紧凑型油缸油管及油嘴
CN204284785U (zh) 一种石油管道盗孔封堵装置
CN204852142U (zh) 分体式前减震器
CN204477435U (zh) 一种防导向套脱落的阀盖
CN105276184A (zh) 一种油封
CN103639985B (zh) 一种活塞型部件密封橡胶圈安装校正设备组件
CN204227732U (zh) 一种防爆太阳集热管
CN203731930U (zh) 一种换热器的密封结构
CN204459524U (zh) 一种新型水管连接装置
CN202646226U (zh) 一种气缸活塞
CN203285782U (zh) 大行程水平柱塞缸
CN203729841U (zh) 防盗猫眼
CN203114783U (zh) 一种高密封油缸接头
CN202825703U (zh) 开孔机驱动马达轴装配用薄壁过渡套
CN202646224U (zh) 一种气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