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4633U -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4633U
CN204334633U CN201420829730.8U CN201420829730U CN204334633U CN 204334633 U CN204334633 U CN 204334633U CN 201420829730 U CN201420829730 U CN 201420829730U CN 204334633 U CN204334633 U CN 204334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data
serial port
seri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97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gq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俊彪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俊彪 filed Critical 刘俊彪
Priority to CN2014208297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4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4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46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该多串口医疗网关包括:用于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的多串口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的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数据流发送出去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中设置有多个子串口,所述多个子串口可连接有多个医疗检测仪器;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连接着协议转换模块,协议换换模块连接着数据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多串口端口基于串口线可以连接上多个医疗检测仪器,可以实现多个医疗检测仪器接通到一个设备上,基于串口数据帧到以太网数据帧的转换,从而便利坐诊医生直接获取到病人相关检验项目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使用大部分的医疗检验设备都是相互独立的设备,检验结果只能在本机显示打印或者显示。同时检验设备布置分散,病人检验后需要来回几个地方才能获得全部的检验单据,给病人就医带来麻烦,延长病人的滞留时间,造成医院人满为患,这给安全管理、交叉感染、医患矛盾等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大部分检验数据以打印检验单的纸质形式呈现,在医疗过程中医生查阅病史的时候费时费力,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医院电子病历管理数据集中系统的建设。
现有的血液检测仪器分为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血红蛋白两个通道,白细胞/血红蛋白通道需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破坏后测定血红蛋白、白细胞数量和粗略分类,在通过血液检测仪器完成项目检测之后,结果一般由机器自带或者连接的打印机打印出结果,或者是在自带屏幕上显示,或者通过232串口与其它机器(比如计算机等)连接。
生化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分析仪器之一,它通过对血液或者其他体液的分析来测定各种生化指标:如转氨酶、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肌肝、葡萄糖、无机磷、淀粉酶、钙等。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诊断疾病,对器官功能做出评价。现有的生化分析仪在完成项目检测之后,期结果一般由机器自带或者连接的打印机打印出结果,或者是在自带屏幕上显示,或者通过232串口与其它机器(比如计算机等)连接。
尿液分析仪用于对尿PH、尿比密、尿蛋白、尿葡萄糖测定、尿酮体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尿亚硝酸盐、尿白细胞、尿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等项目的检测。现有的尿液分析仪在完成项目检测之后,期结果一般由机器自带或者连接的打印机打印出结果,或者是在自带屏幕上显示,或者通过232串口与其它机器(比如计算机等)连接。
随着医疗检测仪器对232串口的普及,可实现检验科对数据的收集采集等工作,但这些数据无法及时反馈到医疗数据中心端,现有检验科室与坐诊医生间无法实现实时数据的共享与传播,常见的处理方式是由病人到检验科室的打印终端上打印检验项目的数据,再到坐诊医生询问病况。而现在医院数字化医疗办公环境已经具备,坐诊医生可以实时调取到医院相关数据信息,但无法通过数据共享及时获取到相关病人检验科目数据。
现有的多串口传输数据已经应用在各个环境中,很好的实现了各个孤立点数据到网络数据端的共享。但现阶段还没有发现针对现有232串口的医疗检测仪器起到针对性的作用,无法享受多串口数据到网络数据的便利性,从技术层面简化整个检验项目的孤立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医疗检验仪器共享数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能解决现有医疗检验仪器采集数据孤立的问题,提高了医疗检验数据的共享性和传播性,方便医生了解病患相关检验项目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包括:用于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的多串口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的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数据流发送出去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中设置有多个子串口,所述多个子串口可连接有多个医疗检测仪器;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连接着协议转换模块,协议换换模块连接着数据通信模块。
所述多串口医疗网关还包括一用于输出反馈信息的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或者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短信模块;或者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有线模块。
所述多串口医疗网关中的数据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短信模块、有线模块中的两个组合或者三个组合。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检测系统,包括:用于获取医疗病人的医疗检测数据,并基于串口数据线将医疗检测数据以串口数据帧形式发送到多串口医疗网关上的医疗检测仪器;用于基于多串口控制模块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将所述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将所述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用于接收所述串口医疗网关基于以太网数据流发送的医疗检测数据的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其中:多串口医疗网关基于串口线连接着医疗检测仪器,医疗检测仪器,所述医疗数据管理中心与多串口医疗网关间实现数据通信。
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为:血液检测仪、或者尿液检测仪、或者生化检测仪。
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为至少一个或者以上,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医疗检测仪器为:血液检测仪、尿液检测仪、生化检测仪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多串口端口基于串口线可以连接上多个医疗检测仪器,从而避免医疗检测仪器孤立现象存在,可以实现多个医疗检测仪器接通到一个设备上,基于串口数据帧到以太网数据帧的转换,可以实现医疗检测仪器的检测信息传输到医疗数据管理中心上,从而便利坐诊医生直接获取到病人相关检验项目数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多种数据传输模式,可以实现数据的分享,便利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医疗项目检验,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指导现场医疗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医疗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工作站的医疗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硬件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串口数据帧结构示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以太网数据帧结构示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串口数据帧入以太网协议栈的封装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串口层上数据流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数据帧等待打包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以太网数据帧到串口数据帧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的多通信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基于多串口传输医疗仪器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多串口传输医疗检测仪器数据,通过基于多串口控制模块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该串口数据帧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将所述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该以太网数据流中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将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医疗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有多个医疗检测仪器,图1中示出了医疗检测仪器1、医疗检测仪器2、医疗检测仪器3,以及多串口医疗网关和医疗数据管理中心等,其中:医疗检测仪器用于获取医疗病人的医疗检测数据,并基于串口数据线将医疗检测数据以串口数据帧形式发送到多串口医疗网关上;多串口医疗网关用于基于多串口控制模块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该串口数据帧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将该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该以太网数据流中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将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医疗数据管理中心用于接收所述串口医疗网关基于以太网数据流发送的医疗检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多串口医疗网关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置一个串口,也可以两个或者以上的串口,其根据检验站的需求来设置,来满足检验站中的实际检验数据上传。比如提供了两个串口的多串口医疗网关,其可以同时满足最多两个医疗检测仪器的接入,提供了4个串口的多串口医疗网关,其可以同时满足最多4个医疗检测仪器的接入,图1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提供了3个串口,其可以同时满足最多3个医疗检测仪器的接入。当然,根据检验站的实际需求满足,不限于图1中的实施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医疗检测仪器可以是血液检测仪,也可以是尿液检测仪,也可以是生化检测仪,当然也不限于此3类型医疗加测仪器,满足于串口(232串口)接入的检测仪都可以实现接入到多串口医疗网关上。对于小型检验站,一般要求医疗检测仪器的齐全,在串口接入的情况中,可以将检测仪器都接入到多串口医疗网关上,针对图1中情形中,医疗检测仪器1可以是血液检测仪,医疗检测仪器2可以是尿液检测仪,医疗检测仪器3可以是生化检测仪。对于专业性检验站,其针对项目检测繁多的情况下,比如一次性检测一万人以上的血液,针对图1中情形,医疗检测仪器1、医疗检测仪器2、医疗检测仪器3等设备都是具体的血液检测仪,从而满足整个大型血液检测项目的需求;以及在具体需求中还需要进行生化项目或者尿液检测项目时,可以预留一个串口线来接入尿液检测仪或者生化检测仪等。由此可以见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医疗检测仪器可以是血液检测仪、尿液检测仪、生化检测仪等中的一种,也可以是由这些仪器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可以是一个小型数据库中心,也可以是一个综合的医疗数据库中心。比如将多个医疗检测仪器接入到多串口医疗网关中,可以以WIFI模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接入点,由接入点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或者以短信平台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或者以有线方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在具体有线方式中,可以直接通过RJ54线接入到电脑上,实现数据管理,从而减少了现有端对端的操作,可以同时通过电脑获取不同医疗检测仪器上的医疗检测数据,实现一个数据库的汇总,而相对于现有的端对端模式来说,减少了汇总或者端对端接入的麻烦。
在医院内,各个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医疗检测仪器增加本设备之后使其具有连接网络功能,当医疗检测仪器检测出病人的情况后,数据通过医疗检测仪器自身的232串口传输至多串口医疗网关,经过转换后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至本院信息管理中心,进行数据的统一管理,后续可以推送至医生,自动获取相关数据形成统计报表等功能,从而促进了医院电子病历管理数据集中系统的建设。
病人的检验数据以数据方式直接进入电脑给医生反馈,节省了打印检验单的纸张,提升了医生书写病历的效率,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轻松地查阅病人的病史,进行与标准数据的对比。同时减轻了病人排队等待的负担,缩短病人在医院的滞留时间,减轻了医患矛盾,使医院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和为病人服务。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工作站的医疗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有若干个医疗检验站,图2中示出了有医疗检验站1和医疗检验站2等,该系统可以具体应用于大型医院中,该医院有至少两个或者以上的医疗检验站,每个检验工作站具有相应的检验项目,实现整个医院检验数据的汇总,比如一个医疗检验站是用于血液检测项目,一个医疗检验站是用于生化检测项目,一个医疗检验站是用于尿液检测项目,最终由多串口医疗网关汇总到一个医疗数据管理中心上,即医院总的数据平台上。也可以布局于整个医疗卫生系统中,比如一个区域的医疗站或者医院中的一个医疗检验站,将多个区域的医疗检验站的检验数据汇总到一个大区域的医疗数据管理中心上。具体可以实施的有:一个县级的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可覆盖县级区域所有医院的医疗检验站的医疗检验数据;一个地市级的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可覆盖地市级二级以上医院的医疗检验站的医疗检验数据。
以及目前大型综合医院都在异地设有分院,在各个分院建立网络医疗检验站,通过互联网与总院的数据管理中心建立连接,组成一个专用网络。当分院的网络医疗检验站检测出病人的情况后,医疗检验数据通过医疗检测仪器的RS232串口传输至多串口医疗网关,后续可通过无线WIFI方式传至网络,分院的数据由网络传到总部医院的数据中心;如果当地没有网络条件的话,数据可以经过短信模块进行转换,通过短信方式回传至总部医院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或专家远程会诊,充分发挥总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促进了医院电子病历管理数据集中系统的建设。
网络医疗检验站亦可应用于医疗应急救援,当出现突发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重大疫情等情况时,可快速地把网络医疗检验站部署至救灾第一线,将伤、病人员的各种生命指标传送至中心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从而为前方医护人员救援提供后台支持。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结构示意图,该多串口医疗网关包括有:多串口控制模块,基于多个子串口可连接着多个医疗检测仪器,用于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该串口数据帧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该以太网数据流中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将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该医疗检测数据一般包括有用户信息及具体项目检测数据等,其上传到数据管理中心后,实现数据的汇总,方便推送到医生或者记录数据等。
多串口医疗网关使得医疗检测仪器中的串口数据流到以太网数据流的传输成为可能。该多串口医疗数据能连接多个带有RS232串口的医疗检测仪器,并将串口数据进行选择和处理,把RS232接口的数据流转化成以太网数据流,这样就可以进行网络化的数据处理,实现串行数据的网络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TCP/IP协议由应用层、UDP层、IP层和数据链路层组成。为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实现透明传输,增加应用进程协议层——串口层。串口层由串口链路层和串口网络层构成。多串口医疗网关在串口层构建,同时解析RS232数据包,并作为TCP/IP网络应用层的数据传输。多串口网关由TCP/IP协议转换模块和多串口收发控制模块组成,硬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协议转换模块是一个微型的以太网接入模块,由微控制器(MCU)、网卡接口芯片、EEPROM 93C46、片外512KBSRAM芯片IS6lLV5128以及辅助元件构成。微控制器控制网卡接口芯片进行网络通信,实现地址解析协议(AR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I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协议的解析和封包。将以太网发送缓冲区的串口帧封装在UDP包中,并传给IP层;同时,接收以太网数据帧并向上层层解包,分离应用层数据,然后数据的解析处理交由多串口发送模块完成,实现RS232串口流与以太网端口流的透明转换。
该多串口控制模块采用微控制器的中断机制优先级来获取医疗检测仪器上的串口数据帧;或者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采用轮询方式对各个子串口给以响应来获取医疗检测仪器上的串口数据帧。多串口控制模块实现多个RS232串口数据流的收/发控制,包括微控制器、串口扩展芯片(GM8123)、MAX232等元件。微控制器控制GM8123完成多串口数据收发,接收多个串口源数据,封装后写入以太网发送缓冲区打包传输;同时,接收以太网应用层的数据,解析并发送给测控设备。它不关心通信数据的具体意义,只负责接收/发送,封装/拆封串口帧,提供通用接口。图4所采用的硬件环境上,在微控制器中有2个UART的基础上,采用GM8123,系统能提供2组(UARTO、UARTl)共4个串行口(COM1、COM2、C0M3、COM4),利用两级优先级控制UARTO和UARTl的中断请求且允许嵌套。在UARTO的中断例程内部,通过查询方式确定数据源是哪个子串口。当两组串口同时有数据请求时,首先,MCU的中断机制判断中断请求的优先级,对优先级高的中断请求优先响应。系统对优先级分配:UART0为2,UARTl为1,即MCU优先响应UART0的中断请求。当UARTO的3个子口同时有数据请求时,通过轮询方式,对各个子口予以响应,即按照子口号的地址由小到大进行响应。这样,就形成了2级中断和4个串口的多串口实现方案。
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在将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过程中,该以太网数据流中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具体实施中,针对图4中的硬件环境,系统需要将4个串口源的串口数据帧作为以太网数据帧的一部分,为了向设备提供透明的接口和区分数据源,需要制定统一的帧格式。帧格式图5中所示,其中串口号字段用来区分数据源;帧头、帧尾作为一个串口帧的起始分界;数据部分是来自串口的原始数据流。同样,网口发送数据也要有一致的帧格式,如图6所示。显然,串口数据帧是作为UDP层的协议数据进行传输的。多串口医疗网关,实现多个串口和一个网口间的数据转换,串口链路层完成串口数据收发功能,串口网络层作为TCP/IP应用层的一部分,实现串口帧的封装。发送是入协议栈的过程,如图7所示,其为串口数据帧入以太网协议栈的封装过程示意图,接收是出协议栈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对数据的收/发处理。
多串口到网口的数据转换传输:串口链路层,接收来自医疗检测设备的数据,交给串口网络层,该层完成串口数据帧的封装并放入以太网的发送缓冲区。当系统规定的UDP打包时间到或已经有4个串口数据帧时,打UDP包,并逐层下送,直到把数据送上物理介质,完成比特流的传输。
该协议转换模块按照预先设置的UDP打包时间阈值或者串口数据帧阈值进行UDP打包,并依照以太网数据帧封装过程形成以太网数据流。为了能一次传输尽量多的数据,系统对数据长度作了严格定义:串口数据帧的数据段最大长度为300个字节;网口发送帧的数据段最多允许4个串口数据帧。同时,还要满足具体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对每一个串口规定一个最长响应时间。时间到时,不管是否已接收:300个字节都要对串口数据进行封装,并放人以太网发送缓冲区;同时,为了避免系统由于等待以太网发送缓冲区串口帧数达到4,而造成串口数据不能实时发送,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次以太网通信,而不必等待4个串口帧到齐才打包传输。系统对数据容量和时间的双重规定,能保证具体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并能一次传输尽量多的数据,降低了由于时间上的“空等”造成系统实时性差的可能性。4个串口在串口层完成的功能是相同的,仅以COMl为例,给出串口层上数据流,如图8所示。图9说明了多串口数据帧等待打包传输的过程。网口数据到多串口的数据流向,是对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向上逐层解包的过程。如图10所示,将收到的以太网帧,依次去掉每层的协议头分解出应用层数据,再以0x24和OxOa为分界分离,根据串口号字段的值,将信息发送到相应的设备,完成预定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以WIFI模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接入点,由接入点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或者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短信模块,以短信平台将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或者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有线模块,以有线方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WIFI模块采用UART接口,支持透明数据传输模式,并且具有多模安全能力,内置TCP/IP协议栈和IEEE802.11协议栈,能够实现用户串口到无线网络之间的转换。短信模块是一种用来收发短信的设备,需要SIM卡的支持,在需要收发短信的时候,在短信模块里面插入一张SIM卡,插上电源,通过网口、数据线和电脑相连,在电脑的应用管理软件中就可以实现短信收发的功能。
相应的,图11还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多串口医疗网关包括有:多串口控制模块,基于多个子串口可连接着多个医疗检测仪器,用于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该串口数据帧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该以太网数据流中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将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该数据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医疗数据管理中心的反馈信息;以及多串口医疗网关还包括一语音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息通过语音方式出书;或者协议转换模块将反馈信息转换成串口数据帧,多串口控制模块将转换后的串口数据帧反馈到对应的医疗检测仪器上。
相应的,图12还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的多通信模式结构示意图,该多串口医疗网关包括有:多串口控制模块,基于多个子串口可连接着多个医疗检测仪器,用于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该串口数据帧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该以太网数据流中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将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该数据通信模块包括有WIFI模块、短信模块和有线模块等,即多串口医疗网关即可以以有线方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也可以WIFI模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接入点,由接入点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甚至可以以短信平台将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通过这些通信模块的集成在多串口医疗网关上,可以增加网关的传输途径,适用于不同情境中实现医疗检测数据的传输。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不限于此中模式。
相应的,图13还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基于多串口传输医疗仪器数据的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S1301、基于多串口控制模块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该串口数据帧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多串口控制模块采用微控制器的中断机制优先级来获取医疗检测仪器上的串口数据帧;或者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采用轮询方式对各个子串口给以响应来获取医疗检测仪器上的串口数据帧。该实施过程已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详细披露,这里不再赘述。
S1302、将所述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该以太网数据流中封装有医疗检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封装的过程中,按照预先设置的UDP打包时间阈值或者串口数据帧阈值进行UDP打包,并依照以太网数据帧封装过程形成以太网数据流。该实施过程已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详细披露,这里不再赘述。
S1303、将所述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
在传输数据的方式上,以WIFI模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接入点,由接入点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或者以短信平台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或者以有线方式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该实施过程已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详细披露,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接收医疗数据管理中心的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通过语音方式输出,或者将反馈信息反馈到医疗检测仪器上。
由此可见,整个基于多串口传输医疗仪器数据的方法不光是单向发送数据,也可以实现数据接收,完成相关性指令操作或者信息反馈等功能,方便远程反馈信息到终端。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多串口端口基于串口线可以连接上多个医疗检测仪器,从而避免医疗检测仪器孤立现象存在,可以实现多个医疗检测仪器接通到一个设备上,基于串口数据帧到以太网数据帧的转换,可以实现医疗检测仪器的检测信息传输到医疗数据管理中心上,从而便利坐诊医生直接获取到病人相关检验项目数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多种数据传输模式,可以实现数据的分享,便利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医疗项目检验,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指导现场医疗现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的多串口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的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数据流发送出去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中设置有多个子串口,所述多个子串口可连接有多个医疗检测仪器;所述多串口控制模块连接着协议转换模块,协议换换模块连接着数据通信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串口医疗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串口医疗网关还包括一用于输出反馈信息的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多串口医疗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或者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短信模块;或者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为有线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串口医疗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串口医疗网关中的数据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短信模块、有线模块中的两个组合或者三个组合。
5.一种医疗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获取医疗病人的医疗检测数据,并基于串口数据线将医疗检测数据以串口数据帧形式发送到多串口医疗网关上的医疗检测仪器;用于基于多串口控制模块接收连接在串口线上医疗检测仪器的串口数据帧;将所述串口数据帧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并形成以太网数据流;将所述以太网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至医疗数据管理中心的多串口医疗网关;用于接收所述串口医疗网关基于以太网数据流发送的医疗检测数据的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其中:多串口医疗网关基于串口线连接着医疗检测仪器,医疗检测仪器,所述医疗数据管理中心与多串口医疗网关间实现数据通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为:血液检测仪、或者尿液检测仪、或者生化检测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为至少一个或者以上,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医疗检测仪器为:血液检测仪、尿液检测仪、生化检测仪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CN201420829730.8U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4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9730.8U CN204334633U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9730.8U CN204334633U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4633U true CN204334633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7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973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4633U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463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133A (zh) * 2014-12-24 2015-04-15 刘俊彪 基于多串口传输医疗检测仪器数据的方法和网关及系统
CN107704406A (zh) * 2017-10-31 2018-02-16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测试异常监测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21622A (zh) * 2019-12-17 2020-06-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信模块间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68040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设备监测数据融合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133A (zh) * 2014-12-24 2015-04-15 刘俊彪 基于多串口传输医疗检测仪器数据的方法和网关及系统
CN107704406A (zh) * 2017-10-31 2018-02-16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测试异常监测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21622A (zh) * 2019-12-17 2020-06-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信模块间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1622B (zh) * 2019-12-17 2023-10-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模块间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68040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设备监测数据融合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9133A (zh) 基于多串口传输医疗检测仪器数据的方法和网关及系统
CN204334633U (zh) 一种多串口医疗网关及系统
Catherwood et al. A community-based IoT personalized wireless healthcare solution trial
Aghdam et al.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healthcare: Future trends and challenges
Chen et al. A smart gateway for health care system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20170279873A1 (en) Dynamic Medical Object Information Base
CN102647369B (zh) 用于实现远程医疗的网关设备和远程医疗的实现方法
CN101491431A (zh) 远程医疗系统
CN104217117B (zh) 一种以用户为核心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
Verma et al. A review on existing IoT architecture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ed in healthcare monitoring system
Chehri et al. Survivable and Scalable Wireless Solution for E-health and E-emergency Applications.
CN101808125A (zh) 采用wlan标准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7550457A (zh) 用于传输心音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08418A (zh) 生理数据获取方法
CN103310608A (zh) 用于健康云平台的分离式数据无线采集器及采集方法
CN104915906A (zh) 一种面向家庭健康服务的信息感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795296A (zh) 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7317858A (zh) 一种健康信息数据监控系统
CN201658419U (zh) 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CN103873579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危重病人实时监控系统
CN201658418U (zh) 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Jara et al. Evaluation of Bluetooth Low Energy Capabilities for Tele-mobile Monitoring in Home-care.
CN101800778A (zh) 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及远程医疗服务方法
Sirisha et al. Real-time multi-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ARM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1588406A (zh) 健康手机及在线专家诊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5

Address after: 510000 Third Floor, Building B, No. 3, Nanpu Bigui Avenue, Luopu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ocation 398)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Mingq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5, Room 75, Eastern Garden,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Liu Junbi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