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2763U - 按键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2763U
CN204332763U CN201520025015.3U CN201520025015U CN204332763U CN 204332763 U CN204332763 U CN 204332763U CN 201520025015 U CN201520025015 U CN 201520025015U CN 204332763 U CN204332763 U CN 204332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cap
transparent push
key
key switch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50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胜荣
苏志斌
甘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 ltd
Shenzhen Jialantu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250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2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2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2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开关,将按键帽设计成透明按键帽,在透明按键帽上丝印对应的图案或文字区域111,在按键内部设置彩色背板;开关方式采用行程按键的形式,按压透明按键帽,透明按键帽与按键面板齐平,并透出位于后方的彩色背板,此时开关处在通路状态,并且按键自锁;当按压处于自锁状态的按键,打破按键的自锁状态,使得透明按键帽凸出于按键面板,透明按键帽远离后方彩色背板并呈无色透明状态时,开关断路。通过透明按键帽相对于按键面板的凸出和齐平状态来识别开关的指示状态,通过透明按键帽上丝印的图案或文字来识别开关的控制区域;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开关具有指示状态明确、控制区域识别容易等特点。

Description

按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用的翘板式开关,通过翘板两端起伏运动实现电路通断。开关状态指示不明确,并且开关和灯的对应关系也不明确,在多位开关的时候难以快速与相关联的照明区域对应,造成重复操作。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人对现有的开关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期设计出指示状态明确、控制区域识别容易的按键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将按键帽设计成透明按键帽,在透明按键帽上丝印对应的图案或文字,在按键内部设置彩色背板;开关方式采用行程按键的形式,按压透明按键帽,透明按键帽与按键面板齐平,并透出位于后方的彩色背板,此时开关处在通路状态,并且按键自锁;当按压处于自锁状态的按键,打破按键的自锁状态,使得透明按键帽凸出于按键面板,透明按键帽远离后方彩色背板并呈无色透明状态时,开关断路。通过透明按键帽相对于按键面板的凸出和齐平状态来识别开关的指示状态,通过透明按键帽上丝印的图案或文字来识别开关的控制区域,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1)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开关包括按键1、彩色背板2、行程按键3和外壳4,其中,
所述按键1包括透明按键帽11和横杆12;
所述彩色背板2包括背板面板21,所述背板面板21安装在外壳4上,且位于透明按键帽11与横杆12之间,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与所述背板面板21之间的距离可调;
在所述行程按键3上设置有支柱连杆35,所述行程按键3通过支柱连杆35与按键1上的横杆12固定连接。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上丝印有图案或文字区域111,在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上丝印图案或文字区域111的透明程度高于其他部位。
(3)根据上述(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面板21上设置有彩色涂层。
(4)根据上述(3)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面板21上的彩色涂层颜色为绿色。
(5)根据上述(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按键3包括复位弹簧31、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3、可动触点34、支柱连杆35、第一弹簧36和第二弹簧37,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32或第二固定触点33上连接有配线。
(6)根据上述(5)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31两端分别与支柱连杆35和外壳4相连,所述可动触点34与第一固定触点32或者与第二固定触点33电连接。
(7)根据上述(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当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时,透明按键帽11相对于按键面板向外凸出,透明按键帽11与彩色背板2之间具有较大预定距离,透明按键帽11呈无色透明状;当电路处于连通状态时,透明按键帽11与彩色背板2之间具有较小预定距离,透明按键帽11上透出彩色背板2的颜色。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开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透明按键帽和图案的大尺寸设计,方便识别和操作;
(2)明确的开关状态指示和对应关系,可以避免错误操作和重复操作的风险,从而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
(3)对于行为能力减弱的人群(老年人、小孩)极具方便性和亲和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处于断路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处于通路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按键
11-透明按键帽
111-图案或文字区域
12-横杆
2-彩色背板
21-背板面板
22-推杆
3-行程按键
31-复位弹簧
32-第一固定触点
33-第二固定触点
34-可动触点
35-支柱连杆
36-第一弹簧
37-第二弹簧
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指示状态明确、控制区域识别容易的按键开关。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按键开关包括按键1、彩色背板2、行程按键3和外壳4;
所述按键1包括透明按键帽11和横杆12;
所述彩色背板2包括背板面板21,所述背板面板21安装在外壳4上,且位于透明按键帽11与横杆12之间,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与所述背板面板21之间的距离可调;
在所述行程按键3上设置有支柱连杆35,所述行程按键3通过支柱连杆35与按键1上的横杆12固定连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与所述按键面板的形状不受特别地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优选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与所述按键面板的形状相同,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与所述按键面板的形状优选为带有四个倒圆角的正方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按键帽11的材料优选为塑胶材料。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与所述按键面板的尺寸不受特别地限制,优选透明按键帽1的尺寸小于按键面板的尺寸。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上丝印有图案或文字区域111,在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上丝印图案或文字区域111的透明程度高于其他部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透明按键帽11上丝印的图案或文字区域111的内容与开关控制的区域相关,图案选自箭头、圆点、方形、环形,优选为箭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彩色背板2的形状不受特别地限制,选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优选为正方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彩色背板2的背板面板21上设置有推杆22,彩色背板2通过推杆22固定在外壳4上,推杆22的数量优选为2。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推杆22之间关于背板面板21的中心轴线相互对称,所述中心轴线指的是背板面板21中间部位所在的虚拟中心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彩色背板2上设置有涂层,涂层材料不受特别地限制,优选为荧光材料。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彩色背板2上的涂层颜色优选为绿色,以便于人眼能快速地识别开关状态。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行程按键3包括复位弹簧31、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3、可动触点34、支柱连杆35、第一弹簧36和第二弹簧37,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32或第二固定触点33上连接有配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触点32和第二固定触点33结构完全相同,并关于支柱连杆35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中心轴线指的是支柱连杆35中间部位所在的虚拟中心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31两端分别与支柱连杆35和外壳4相连,所述可动触点34与第一固定触点32或者与第二固定触点33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固定触点32上连接有配线时,通过第一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连接或分离实现电路的连通或断开;当所述第二固定触点33上连接有配线时,通过第一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连接或分离实现电路的连通或断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程按键3的行程距离优选为8mm-10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按压透明按键帽11时,在复位弹簧31的作用下,横杆12推动按键1内部的支柱连杆35向后运动,进而依次挤压第一弹簧36和第二弹簧37,使得第一固定触点32或第二固定触点33与可动触点34电连接,实现电路的连通;此时,按键1自锁,透明按键帽11与彩色背板2之间具有较小预定距离,透明按键帽11上透出彩色背板2的颜色,表示开关处在通路状态;
所述自锁指的是第一次按压透明按键帽11时,通过卡槽使得受到挤压的支柱连杆35不会自动回复到被按压前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一固定触点32或第二固定触点33与可动触点稳定接触,保证开关处于稳定的指示状态。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按压处于自锁状态的按键1时,复位弹簧31,第一弹簧36、第二弹簧37恢复形变,打破按键的自锁状态,此过程产生的作用力传递给支柱连杆35,支柱连杆35继续推动横杆12向凸出按键面板的方向运动,第一固定触点32或第二固定触点33与可动触点34分离,实现电路的断开。此时,透明按键帽11相对于按键面板向外凸出,透明按键帽11与彩色背板2之间具有较大预定距离,透明按键帽11呈无色透明状,表示开关处在断路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较大预定距离、较小预定距离并没有特别地限制,仅用来区分通路状态与断路状态时,按键帽11相对于按键面板的凸出和齐平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开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透明按键帽和图案的大尺寸设计,方便识别和操作;
(2)明确的开关状态指示和对应关系,可以避免错误操作和重复操作的风险,从而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
(3)对于行为能力减弱的人群(老年人、小孩)极具方便性和亲和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开关包括按键(1)、彩色背板(2)、行程按键(3)和外壳(4),其中,所述按键(1)包括透明按键帽(11)和横杆(12);
所述彩色背板(2)包括背板面板(21),所述背板面板(21)安装在外壳(4)上,且位于透明按键帽(11)与横杆(12)之间,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与所述背板面板(21)之间的距离可调;
在所述行程按键(3)上设置有支柱连杆(35),所述行程按键(3)通过支柱连杆(35)与按键(1)上的横杆(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上丝印有图案或文字区域(111),在所述透明按键帽(11)上丝印图案或文字区域(111)的透明程度高于其他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面板(21)上设置有彩色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面板(21)上的彩色涂层颜色为绿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按键(3)包括复位弹簧(31)、第一固定触点(32)、第二固定触点(33)、可动触点(34)、支柱连杆(35)、第一弹簧(36)和第二弹簧(37),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32)或第二固定触点(33)上连接有配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31)两端分别与支柱连杆(35)和外壳(4)相连,所述可动触点(34)与第一固定触点(32)或者与第二固定触点(33)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当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时,透明按键帽(11)相对于按键面板向外凸出,透明按键帽(11)与彩色背板(2)之间具有较大预定距离,透明按键帽(11)呈无色透明状;当电路处于连通状态时,透明按键帽(11)与彩色背板(2)之间具有较小预定距离,透明按键帽(11)上透出彩色背板(2)的颜色。
CN201520025015.3U 2015-01-14 2015-01-14 按键开关 Active CN204332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5015.3U CN204332763U (zh) 2015-01-14 2015-01-14 按键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5015.3U CN204332763U (zh) 2015-01-14 2015-01-14 按键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2763U true CN204332763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5015.3U Active CN204332763U (zh) 2015-01-14 2015-01-14 按键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27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8220A (zh) * 2019-05-30 2019-07-23 上海麦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化道理疗装置
CN113474861A (zh) * 2019-01-18 2021-10-01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包括开关状态标识的按键开关总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4861A (zh) * 2019-01-18 2021-10-01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包括开关状态标识的按键开关总成
CN113474861B (zh) * 2019-01-18 2024-04-26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包括开关状态标识的按键开关总成
CN110038220A (zh) * 2019-05-30 2019-07-23 上海麦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化道理疗装置
CN110038220B (zh) * 2019-05-30 2024-02-09 上海麦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化道理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3561B (zh) 一种带合闸保持装置的真空断路器
CN204332763U (zh) 按键开关
CN101814391B (zh) 机械式自复位开关
CN207021177U (zh) 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设备
CN107359081B (zh) 一种电机驱动桥式触点负荷开关的方法和开关装置
CN210516539U (zh) 一种金属按钮开关
CN201392771Y (zh) 一种开关
CN205227988U (zh) 一种冰箱的照明搁架及冰箱
CN209087613U (zh) 一种防误触红外光电开关
CN204834430U (zh) 一种多方位新型墙壁开关
CN208445002U (zh) 防误触的智能排插
CN205064819U (zh) 一种互锁式电子换挡器
CN203536260U (zh) 一种单键分段电路通断装置和墙壁开关
CN203644626U (zh) 一种汽车用组合开关的v型轨迹按压结构
CN215680467U (zh) 一种短款的带锁按钮开关
CN213124227U (zh) 一种节能冷柜用的圆形带灯开关
CN205746269U (zh) 一种多功能物联网照明灯
CN204858092U (zh) 一种电源插座
CN211209997U (zh) 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接口
CN210778395U (zh) 一种风压开关
CN211580269U (zh) 一种智能面板开关
CN20962606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墙壁开关
CN202258897U (zh) 用于多控开关线路的插接式活动开关
CN204665011U (zh) 矿井用防尘灯
CN211551212U (zh) 一种快速多向操控的开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67, A501C, 501E building, garden city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Shekou industrial three Road hundred surplus medical instrument Park A201-A2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54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Science Park Community High-tech Middle School One Changyuan New Material Port 10 6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67, A501C, 501E building, garden city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2

Address after: 518054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Science Park Community High-tech Middle School One Changyuan New Material Port 10 Building 6 Building 6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lantu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Science Park Community High-tech Middle School One Changyuan New Material Port 10 6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