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1243U -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1243U
CN204331243U CN201420802943.1U CN201420802943U CN204331243U CN 204331243 U CN204331243 U CN 204331243U CN 201420802943 U CN201420802943 U CN 201420802943U CN 204331243 U CN204331243 U CN 204331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ens
lens carrier
lever arm
armature
solen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29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ng Y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ng Y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ng Y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ng Y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29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1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1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12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涉及摄影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成像镜头、镜头载体、复位弹簧、支座和衔铁式电磁器;镜头载体设置有镜头载体活动臂和引导块,引导块设置有引导孔;支座包括底板、挡圈、支座导柱和支架板;衔铁式电磁器包括活动衔铁、固定磁芯和电磁线圈,固定磁芯固定于电磁线圈内,活动衔铁与镜头载体活动臂连接并伸入电磁线圈内;复位弹簧套在挡圈外侧,镜头载体安装于支座上,并位于挡圈和复位弹簧内,同时复位弹簧位于支座的底板和镜头载体的引导块之间,支座导柱穿过引导孔,镜头载体内安装有成像镜头,衔铁式电磁器安装于支架板处。本实用新型能使镜头具有较大的自动对焦位移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镜头自动获得物体的清晰图片,摄像装置需要利用具有自动对焦位移成像功能的镜头改变相距来达到目的,摄像装置的自动对焦位移距离范围与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越大,自动对焦位移距离就越大。
通常手机模组的自动对焦方式采用的是音圈马达方式,镜头载体上下各有一个盘式的薄簧片装配在封闭的塑胶空间内,受空间与薄簧片允许形变的范围限制,一般运用这种方式能实现的自动对焦位移距离范围不超过0.4mm,对焦位移的幅度很小。
但在门禁管理系统影像识别与采集中使用的摄像系统的自动对焦位移距离通常需要达到2~3mm。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摄像装置的镜头的对焦位移幅度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该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能使镜头具有较大的自动对焦位移距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包括成像镜头、镜头载体、复位弹簧、支座和衔铁式电磁器;
所述镜头载体的主体为中空柱状,镜头载体的外侧设置有镜头载体活动臂和引导块;镜头载体活动臂位于镜头载体的一端处,镜头载体的该端设有安装成像镜头的开口,镜头载体的中空位置处安装有所述成像镜头;引导块上设置有贯穿引导块的引导孔,引导孔的中轴线与镜头载体的中轴线平行;
所述支座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一面上的圆环状的挡圈;挡圈的外圈与所述复位弹簧的内圈相适配,复位弹簧套在挡圈的外侧,挡圈的轴向长度小于复位弹簧的轴向长度;底板上还设置有支座导柱和支架板,支座导柱与引导孔相适配,支座导柱垂直于底板,支座导柱和支架板分布在挡圈之外,衔铁式电磁器固定于支座的支架板处;
所述衔铁式电磁器包括活动衔铁、固定磁芯和电磁线圈;固定磁芯位于电磁线圈内的一端处,活动衔铁的一端从电磁线圈的另一端伸入到电磁线圈内,活动衔铁的另一端延伸至电磁线圈之外;
镜头载体没有设置镜头载体活动臂的一端套装在挡圈和复位弹簧所围成的空腔内,同时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座的底板和镜头载体的引导块接触,支座导柱穿过引导孔;
镜头载体活动臂正对活动衔铁,活动衔铁延伸至电磁线圈之外的一端与镜头载体活动臂连接,活动衔铁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镜头载体活动臂与固定磁芯之间的距离。
其中, 所述镜头载体活动臂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孔,安装孔的中轴线与镜头载体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活动衔铁的与镜头载体活动臂连接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引导块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位于镜头载体的两端之间,所有引导块处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垂直于镜头载体的中轴线。
其中,所述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盖板,固定盖板上设置有盖板导正孔,固定盖板套在所述镜头载体的外侧,并与所述镜头载体活动臂位于同一平面上,盖板导正孔正对所述引导孔,支座导柱穿过盖板导正孔,固定盖板还设置有一个用于避让镜头载体活动臂的缺口。
其中,所述衔铁式电磁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背板和位于背板同一面上并与背板垂直的第一固定盘与第二固定盘,第一固定盘设置有贯穿第一固定盘的第一开孔,第二固定盘上设置有贯穿第二固定盘的第二开孔;
所述活动衔铁和固定磁芯均呈圆柱状,固定磁芯的一端设置有凸台;
所述电磁线圈位于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固定磁芯的凸台嵌入到第二开孔内,所述活动衔铁穿过第一开孔插入到所述电磁线圈内。
其中,所述成像镜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镜头载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适配的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旋合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给定电流流过电磁线圈时,活动衔铁被电磁力牵引并向固定磁芯接近,镜头载体在活动衔铁的牵引下沿成像镜头的透镜光轴方向(即与支座导柱平行的方向)发生位移,同时镜头载体的引导块压缩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产生一个与电磁力方向相反的弹力,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镜头载体停止移动,成像镜头与镜头载体处于需要对焦的位置。镜头载体在沿成像镜头的透镜光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其移动范围不受其他构件的限制,因此成像镜头可以具有足够大的自动对焦位移距离。
衔铁式电磁器的反应速度很快,故能实现快速对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装配容易,没有采用高性能磁铁,相应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衔铁式电磁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衔铁式电磁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列举的实施例仅代表一种或几种最佳实施方式,不应该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包括成像镜头1、镜头载体2、复位弹簧3、支座4、衔铁式电磁器5和固定盖板6。
成像镜头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11。
镜头载体2的主体为中空柱状,镜头载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11相适配的第二螺纹23,镜头载体2的外侧设置有镜头载体活动臂21和引导块22,镜头载体活动臂21位于镜头载体2的一端处,镜头载体2的该端设有安装成像镜头1的开口,镜头载体2的中空位置处安装有成像镜头1,镜头载体活动臂21上设置有安装孔211,引导块2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位于镜头载体2的两端之间,所有引导块22处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垂直于镜头载体2的中轴线,引导块22上设置有贯穿引导块的引导孔221,安装孔211的中轴线、引导孔221的中轴线与镜头载体2的中轴线平行。
支座4包括底板41和设置于底板41一面上的圆环状的挡圈42,挡圈42的外圈与复位弹簧3的内圈相适配,复位弹簧3套在挡圈42的外侧,挡圈42的轴向长度小于复位弹簧3的轴向长度;底板41上还设置有支座导柱43和支架板44,支座导柱43与引导孔221相适配,支座导柱43垂直于底板41,支座导柱43和支架板44分布在挡圈42之外,衔铁式电磁器5固定于支座4的支架板44处。
如图3和图4所示,衔铁式电磁器5包括活动衔铁51、固定磁芯52、电磁线圈53和支架54,活动衔铁51和固定磁芯52均呈圆柱状,固定磁芯52的一端设置有凸台521,固定磁芯52位于电磁线圈53内的一端处,活动衔铁51的一端从电磁线圈53的另一端伸入到电磁线圈53内,活动衔铁51的另一端延伸至电磁线圈53之外。支架54包括背板541和位于背板541同一面上并与背板541垂直的第一固定盘542与第二固定盘543,第一固定盘542设置有贯穿第一固定盘542的第一开孔542a,第二固定盘543上设置有贯穿第二固定盘543的第二开孔543a。电磁线圈53位于第一固定盘542和第二固定盘543之间,固定磁芯52的凸台521嵌入到第二开孔543a内,活动衔铁51穿过第一开孔542a插入到电磁线圈53内。
镜头载体2没有设置镜头载体活动臂21的一端套装在挡圈42和复位弹簧3所围成的空腔内,同时复位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支座4的底板41和镜头载体2的引导块22接触,支座导柱43穿过引导孔221。
镜头载体活动臂21正对活动衔铁51,活动衔铁51延伸至电磁线圈53之外的一端与镜头载体活动臂21连接,活动衔铁5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镜头载体活动臂21与固定磁芯52之间的距离。
固定盖板6上设置有盖板导正孔61,固定盖板6套在镜头载体2的外侧,并与镜头载体活动臂21位于同一平面上,盖板导正孔61正对引导孔221,支座导柱43穿过盖板导正孔61,固定盖板6还设置有一个用于避让镜头载体活动臂21的缺口62。
其中,引导孔221、支座导柱43和盖板导正孔61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给定电流流过电磁线圈53时,活动衔铁51被电磁力牵引并向固定磁芯52接近,镜头载体2在活动衔铁51的牵引下沿成像镜头1的透镜光轴方向(即与支座导柱43平行的方向)发生位移,同时镜头载体2的引导块22压缩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3产生一个与电磁力方向相反的弹力,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镜头载体2停止移动,成像镜头1与镜头载体2处于需要对焦的位置;当切断电流时,复位弹簧3将成像镜头1和镜头载体2推回原来的位置。
引导孔221、支座导柱43和盖板导正孔61防止镜头载体2在移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偏移,支座4的挡圈42固定复位弹簧3的位置,避免复位弹簧3在伸缩过程中移动。
衔铁式电磁器5的反应速度很快,通常从启动供电到完成相应动作只需20~30ms。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包括成像镜头(1)、镜头载体(2)、复位弹簧(3)、支座(4)和衔铁式电磁器(5);
所述镜头载体(2)的主体为中空柱状,镜头载体(2)的外侧设置有镜头载体活动臂(21)和引导块(22);镜头载体活动臂(21)位于镜头载体(2)的一端处,镜头载体(2)的该端设有安装成像镜头(1)的开口,镜头载体(2)的中空位置处安装有所述成像镜头(1);引导块(22)上设置有贯穿引导块的引导孔(221),引导孔(221)的中轴线与镜头载体(2)的中轴线平行;
所述支座(4)包括底板(41)和设置于底板(41)一面上的圆环状的挡圈(42);挡圈(42)的外圈与所述复位弹簧(3)的内圈相适配,复位弹簧(3)套在挡圈(42)的外侧,挡圈(42)的轴向长度小于复位弹簧(3)的轴向长度;底板(41)上还设置有支座导柱(43)和支架板(44),支座导柱(43)与引导孔(221)相适配,支座导柱(43)垂直于底板(41),支座导柱(43)和支架板(44)分布在挡圈(42)之外,衔铁式电磁器(5)固定于支座(4)的支架板(44)处;
所述衔铁式电磁器(5)包括活动衔铁(51)、固定磁芯(52)和电磁线圈(53);固定磁芯(52)位于电磁线圈(53)内的一端处,活动衔铁(51)的一端从电磁线圈(53)的另一端伸入到电磁线圈(53)内,活动衔铁(51)的另一端延伸至电磁线圈(53)之外;
镜头载体(2)没有设置镜头载体活动臂(21)的一端套装在挡圈(42)和复位弹簧(3)所围成的空腔内,同时复位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支座(4)的底板(41)和镜头载体(2)的引导块(22)接触,支座导柱(43)穿过引导孔(221);
镜头载体活动臂(21)正对活动衔铁(51),活动衔铁(51)延伸至电磁线圈(53)之外的一端与镜头载体活动臂(21)连接,活动衔铁(5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镜头载体活动臂(21)与固定磁芯(52)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载体活动臂(21)上设置有安装孔(211),安装孔(211)的中轴线与镜头载体(2)的中轴线平行,所述活动衔铁(51)的与镜头载体活动臂(21)连接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孔(2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2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位于镜头载体(2)的两端之间,所有引导块(22)处于同一平面上,该平面垂直于镜头载体(2)的中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盖板(6),固定盖板(6)上设置有盖板导正孔(61),固定盖板(6)套在所述镜头载体(2)的外侧,并与所述镜头载体活动臂(21)位于同一平面上,盖板导正孔(61)正对所述引导孔(221),支座导柱(43)穿过盖板导正孔(61),固定盖板(6)还设置有一个用于避让镜头载体活动臂(21)的缺口(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式电磁器(5)还包括支架(54),所述支架(54)包括背板(541)和位于背板(541)同一面上并与背板(541)垂直的第一固定盘(542)与第二固定盘(543),第一固定盘(542)设置有贯穿第一固定盘(542)的第一开孔(542a),第二固定盘(543)上设置有贯穿第二固定盘(543)的第二开孔(543a);
所述活动衔铁(51)和固定磁芯(52)均呈圆柱状,固定磁芯(52)的一端设置有凸台(521);
所述电磁线圈(53)位于第一固定盘(542)和第二固定盘(543)之间,固定磁芯(52)的凸台(521)嵌入到第二开孔(543a)内,所述活动衔铁(51)穿过第一开孔(542a)插入到所述电磁线圈(5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11),所述镜头载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11)相适配的第二螺纹(23),第一螺纹(11)和第二螺纹(23)旋合装配。
CN201420802943.1U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1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2943.1U CN204331243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2943.1U CN204331243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1243U true CN204331243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294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1243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12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8052A (zh) * 2016-07-12 2018-0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模块
WO2019000194A1 (zh) * 2017-06-26 2019-01-0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头戴式电子设备
CN110262158A (zh) * 2019-06-01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
CN113740992A (zh) * 2020-05-13 2021-12-0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光学变焦像模组及相应的可调光学组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8052A (zh) * 2016-07-12 2018-0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模块
WO2019000194A1 (zh) * 2017-06-26 2019-01-0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头戴式电子设备
CN109643023A (zh) * 2017-06-26 2019-04-1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头戴式电子设备
CN110262158A (zh) * 2019-06-01 2019-09-2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
CN110262158B (zh) * 2019-06-01 2021-06-11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
CN113740992A (zh) * 2020-05-13 2021-12-0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光学变焦像模组及相应的可调光学组件
CN113740992B (zh) * 2020-05-13 2023-02-2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光学变焦像模组及相应的可调光学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1243U (zh) 一种直线移动式镜头自动对焦驱动装置
KR101081631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101488698B (zh) 音圈式对焦马达
CN104407487A (zh) 一种通过纯平移运动实现光学防抖的音圈马达
KR101230199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KR101308621B1 (ko) 소형 카메라용 액츄에이터
CN102820759B (zh) 音圈马达及取像模组
CN204302559U (zh) 一种音圈马达
US9906114B2 (en) Voice coil motor
CN203133370U (zh) 一种易于复位的变焦镜头及其取像模组
US20110235195A1 (en) Voice coil motor and camera module using same
CN206364683U (zh) 一种音圈马达
CN201107448Y (zh)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CN101527490A (zh) 一种超小型音圈电机
KR20110038232A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101483376A (zh) 音圈马达
KR101696927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111142317B (zh) 一种升降式双向旋转镜头的电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US20130148011A1 (en) Voice coil motor for a lens module
CN102957297A (zh) 一种多用途微型音圈电机
CN204287688U (zh) 一种通过纯平移运动实现光学防抖的音圈马达
KR100964541B1 (ko) 카메라 액츄에이터 모듈
CN103312232A (zh) 磁浮马达
CN203054321U (zh) 一种驱动微型镜头直线运动的装置
CN104914547A (zh) 一种新型的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