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1082U -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1082U
CN204331082U CN201420684307.3U CN201420684307U CN204331082U CN 204331082 U CN204331082 U CN 204331082U CN 201420684307 U CN201420684307 U CN 201420684307U CN 204331082 U CN204331082 U CN 204331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ptical filter
film plating
filtering module
optical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843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政波
廖小武
赵伟涛
周晓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843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1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1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10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滤光片、吸收层、基板,所述滤光片采用双通道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用于允许可见光及红外线通过,所述吸收层用于吸收部分可见光、允许红外线及其余部分的可见光通过并修正通过的可见光的成像色彩,所述基板用于承载所述滤光片与所述吸收型树脂层,并允许红外线及可见光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滤光模组可使普通拍照摄影所需的可见光成像和虹膜成像所需的红外光通过,并通过设置吸收层对通过所述滤光模组的可见光进行色彩修正,减少普通拍照摄影时的色彩,提升可见光成像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及一种终端。

Description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设置所述成像装置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人眼的虹膜可作为重要的身份鉴别特征,虹膜识别技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非接触性等优点,并且相对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非接触式的身份鉴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通过虹膜识别成像装置获取人眼虹膜图像,再利用图像处理器对所获取的人眼虹膜图像进行处理。而虹膜识别成像装置中通常需要设置红外线单通滤光片,用于过滤掉850nm红外光以外的光线。但是由于现有的虹膜识别成像装置只允许波长850nm红外光通过,当其应用于各类智能移动终端时,无法实现普通摄像头的拍照摄像功能,需要另行设置一组成像装置,从而会导致移动终端的整体体积增加,集成度降低,成本增加。
现有一种虹膜识别成像装置,其内设置双通道滤光片,用于允许可见光及红外线通过。从而实现普通摄像头的拍照摄像功能及红外线虹膜识别功能。但是设置双通道滤光片会导致拍照摄像功能出现色差,影响拍照摄像的成像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一种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设置所述成像装置的移动终端,可完成正常拍照摄像和虹膜识别成像功能,且色差较小。
一种滤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滤光片、吸收层、基板,所述滤光片采用双通道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用于允许可见光及红外线通过,所述吸收层用于吸收部分可见光、允许红外线及其余部分的可见光通过并修正通过的可见光的成像色彩,所述基板用于承载所述滤光片与所述吸收型树脂层,并允许红外线及可见光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采用玻璃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模组还设有增透膜,所述增透膜叠加于所述玻璃基板,所述增透膜与所述吸收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相背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层采用吸收型树脂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层包括重量比占10%至85%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重量比占5%至30%的四氢呋喃、重量比占5%至10%的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允许通过的光波波长为850纳米及400纳米至600纳米。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由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包括二十层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二十层二氧化硅镀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依次包括依次堆叠的一层0.15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一层0.2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的九层1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与九层1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的九层1.45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与九层1.4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一层1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一层0.6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及依次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图像采集传感器、滤光模组、镜头安装模组及镜片组,所述滤光模组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滤光模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上,所述镜片组组装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设有贯通的腔体,所述滤光模组设置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的腔体中,所述柔性电路板、镜头安装模组及滤光模组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采用镜座,所述腔体形成于所述镜座。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包括设有贯通腔体的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马达,所述马达、柔性电路板及滤光片构成用于容置图像采集传感器的容置空间,所述镜片组组装于所述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镜片组对焦。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采用步进马达、音圈马达或压电马达。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红外线发光源及如前所述的成像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光源靠近所述镜片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采用双通道滤光模组,使普通拍照摄影所需的可见光成像和虹膜成像所需的红外光均可通过成像装置并成像,并通过设置吸收层对通过所述滤光模组的可见光进行色彩修正,减少普通拍照摄影时的色彩,提升可见光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滤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基板设置吸收层后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
图4是光线透过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滤光模组的滤光片时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
图5是光线透过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滤光模组的增透膜时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
图6是光线透过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滤光模组时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
图7是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滤光模组及设有所述滤光模组的成像装置,所述设有滤光模组的成像装置用于实现虹膜识别及正常摄像。
请参阅图1,所述成像装置10包括柔性电路板11、图像采集传感器13、滤光模组15、镜头安装模组17及镜片组18。
所述柔性电路板11用于承载成像装置10的各个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11设有安装面111,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13、滤光模组15、镜头安装模组17及镜片组18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1的安装面111之上方。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柔性电路板11上还设有连接器并可在安装面111相背的表面加设补强钢板,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1并可将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13电性连接于所述成像装置10外部设置的成像处理器件,所述补强钢板用于加强所述柔性电路板11的强度。所述连接器与补强钢板的结构及设置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13用于进行图像采集拾取。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13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1的安装面111,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13可采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或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
请参见图2,所述图2为所述滤光模组15的结构示意图。滤光模组15用于过滤光线,从而使特定波长的光线入射至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13中。滤光模组15包括依次层叠的滤光片151、吸收层153、基板155,所述滤光片151采用双通道滤光片,用于允许可见光及红外线通过,所述吸收层153用于吸收部分可见光,并允许红外线及其余部分的可见光通过,所述基板155用于承载所述滤光片151与所述吸收型树脂层,并允许红外线及可见光通过。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滤光模组15时,可先提供一基板155,而后于基板155上涂覆吸收层153,而后于涂覆有吸收层153的基板155的两侧分别贴附滤光片151与增透膜15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透膜157设置在所述吸收层153相背的表面,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所述吸收层153上。所述基板155可采用玻璃基板。所述增透膜157叠加于所述基板155,所述增透膜157与所述吸收性树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155相背的两侧。所述增透膜157采用MgF2增透膜157。
如图4所示是光线透过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滤光模组的滤光片时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是光线透过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滤光模组的增透膜时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如图6所示是透过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滤光模组的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横轴为光线的波长,纵轴为光线的光线透射比。
所述基板155采用透明玻璃。所述吸收层153采用吸收型树脂制成。所述吸收层153包括重量比占10%至85%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ropyleneglycolmonomethylether acetate)、重量比占5%至30%的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重量比占5%至10%的环氧树脂(Epoxy resin A/B)。如图3所示为基板155设置吸收层153后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所示坐标系的横轴为入射光线的波长,纵轴为光线的光线透射比。所述吸收层153对可见光有修正作用,对红外光无吸收作用。
所述滤光片151允许通过的光波波长为850纳米及400纳米至600纳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151由五氧化三钛(TI3O5)镀膜层及二氧化硅(SIO2)镀膜层交替堆叠形成。所述滤光片151包括二十层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二十层二氧化硅镀膜层。所述滤光片151依次包括依次堆叠的一层0.15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一层0.2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的九层1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与九层1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的九层1.45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与九层1.4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一层1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一层0.6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单位厚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所述镜头安装模组17用于安装镜片组18并构成用于放置图像采集传感器13的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安装模组17采用镜座,所述镜座大体为块状,其上设有贯通的腔体170。所述镜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1的安装面1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18组装于所述镜座。在组装状态下,所述滤光模组15设置于所述镜座的腔体170中,所述柔性电路板11、滤光模组15及镜座围合形成容置空间(图未示),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13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所述镜片组18设有至少一片镜片,所述镜片采用树脂镜片或玻璃镜片制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改的成像装置10进行虹膜识别时,通过成像处理器件截取所拍摄的眼球图像的YUV或RAW信号流中的分量信号。形成高清晰度的虹膜纹理图片,识别时的图像信息与预存信息对比形成识别依据。
如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所述成像装置20设有柔性电路板21、图像采集传感器23、滤光模组25、镜片组28。
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成像装置20设有镜头安装模组27,且所述镜头安装模组27包括支架271及安装于支架271的马达273。所述支架271设有贯通的腔体2710,所述支架271用于安装马达273并与所述马达273、柔性电路板21及滤光模组25构成用于容置图像采集传感器23的容置空间。所述镜片组28组装于所述马达273,所述马达273用于驱动所述镜片组28对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马达273采用步进马达、音圈马达或压电马达,优选的,采用音圈马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成像装置和红外线发光源,所述红外线发光源靠近所述镜片组设置。所述红外线发光源可位于镜片组周围的任一位置,并且红外线发光源并不限定于一个。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发光源可以在镜片组的上方和下方各安装一个,或者在镜片组的左侧和右侧各安装一个,又或者在镜片组的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各安装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装置10及移动终端采用双通道滤光模组15,使普通拍照摄影所需的可见光成像和虹膜成像所需的红外光均可通过成像装置10并成像,并通过设置吸收层对通过所述滤光模组15的可见光进行色彩修正,减少普通拍照摄影时的色彩、还原性好,可提升可见光成像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滤光片、吸收层、基板,所述滤光片采用双通道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用于允许可见光及红外线通过,所述吸收层用于吸收部分可见光、允许红外线及其余部分的可见光通过并修正通过的可见光的成像色彩,所述基板用于承载所述滤光片与所述吸收型树脂层,并允许红外线及可见光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采用玻璃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模组还设有增透膜,所述增透膜叠加于所述玻璃基板,所述增透膜与所述吸收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相背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采用吸收型树脂制成。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允许通过的光波波长为850纳米及400纳米至600纳米。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由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包括二十层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二十层二氧化硅镀膜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依次包括依次堆叠的一层0.15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一层0.2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的九层1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与九层1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交替堆叠的九层1.45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与九层1.4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一层1倍单位厚度的五氧化三钛镀膜层及一层0.65倍单位厚度的二氧化硅镀膜层。
9.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电路板及依次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图像采集传感器、滤光模组、镜头安装模组及镜片组,所述滤光模组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滤光模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上,所述镜片组组装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设有贯通的腔体,所述滤光模组设置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的腔体中,所述柔性电 路板、镜头安装模组及滤光模组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采用镜座,所述腔体形成于所述镜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包括设有贯通腔体的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马达,所述马达、柔性电路板及滤光片构成用于容置图像采集传感器的容置空间,所述镜片组组装于所述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镜片组对焦。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采用步进马达、音圈马达或压电马达。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红外线发光源及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光源靠近所述镜片组设置。
CN201420684307.3U 2014-11-14 2014-11-14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1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4307.3U CN204331082U (zh) 2014-11-14 2014-11-14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4307.3U CN204331082U (zh) 2014-11-14 2014-11-14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1082U true CN204331082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8430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1082U (zh) 2014-11-14 2014-11-14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108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185A (zh) * 2014-11-14 2015-04-29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783370B2 (en) 2017-07-31 2020-09-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ris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866313A (zh) * 2019-04-26 2020-10-3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
CN114268722A (zh) * 2021-12-24 2022-04-01 江西盛泰精密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分子式摄像模组及其成像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185A (zh) * 2014-11-14 2015-04-29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783370B2 (en) 2017-07-31 2020-09-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ris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866313A (zh) * 2019-04-26 2020-10-3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
CN114268722A (zh) * 2021-12-24 2022-04-01 江西盛泰精密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分子式摄像模组及其成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0854A (zh) 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4442500U (zh) 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570185A (zh)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4168381U (zh) 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5338227A (zh) 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4331082U (zh) 滤光模组、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611734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n imaging system with a dual camera architecture
KR102109936B1 (ko)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KR102305263B1 (ko) 홍채 이미지 형성을 위한 다중 모드 이미지 획득
EP2380345B1 (en) Improving the depth of field in an imaging system
CN103502866B (zh) 摄影装置
US8310583B2 (en) Lens unit, image pickup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image aberration control method
TW201138430A (en) Lens modu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211744556U (zh) 摄像头模组及采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终端
TWI687717B (zh) 光學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5100567A (zh) 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049236A (zh) 摄像头防抖电路、移动终端、组装方法
CN205029739U (zh) 成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4633909U (zh) 成像器
CN105590942B (zh) 一种复合式图像传感器
CN110248073B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装置及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CN203480116U (zh) 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
CN106060353A (zh) 一种红外摄像器件及手机
CN105847469A (zh) 一种实现光学变焦的手机
CN110361832A (zh) 光学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