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0253U -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0253U
CN204330253U CN201420764492.7U CN201420764492U CN204330253U CN 204330253 U CN204330253 U CN 204330253U CN 201420764492 U CN201420764492 U CN 201420764492U CN 204330253 U CN204330253 U CN 204330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ring
guidepost
fixedly connected
guid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644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雷雷
钟琼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 test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shi Testi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shi Testing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shi Testi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644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0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0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0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由导向机构(10)和空气弹簧(20)组成,空气弹簧(20)的下端与气室(40)的顶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空气弹簧(20)上端经空气弹簧安装板(21)与电动振动台的动圈(50)底部固定连接;导向机构(10)设置在空气弹簧(20)的内部,导向机构(10)中的导向柱(11)和导向配合件(12)两者中,一者相对空气弹簧(20)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者相对气室(40)的顶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开拓性地将导向机构置于空气弹簧内部,大幅减小了动圈至空气弹簧顶部的空气弹簧安装板之间的长度L,提高了动圈固有频率(即一阶谐振频率)f0,改善了振动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力学试验中的电动振动试验装置,具体涉及电动振动试验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振动试验台(以下简称电动振动台)是一种对产品或部件进行振动模拟试验的设备,通过这样的试验可以评定一个产品的抗震性能,为考核该产品质量提供合理依据,因此现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电子、通讯、家电和仪器仪表等行业。
电动振动台结构主要由台体、上励磁线圈、下励磁线圈、动圈、上导向装置、下导向支撑装置等组成。台体由磁缸环、中心磁极、上极板、下极板、上部罩和底罩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励磁线圈通以直流电流产生固定磁场,对装在该磁场中通有电流的动圈产生激振力,当动圈线圈通以交变电流时动圈产生对应的交变运动。
动圈在电动振动台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导向装置和支撑装置安装在台体上。导向装置是一种运动约束机构,其作用是对动圈进行定位并限制不必要的横向运动,从而保证动圈在振动方向上来回振动。通常在振动台中,导向装置分为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两种,上导向机构位于动圈的上部,下导向机构位于动圈的下部。而支撑装置起到支承作用,用以平衡动圈上的负载。因下导向机构和支撑装置相靠设置于动圈的下方,故通常将下导向机构和支撑装置合并称为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现有技术中,下部导向支撑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由一导向机构和一空气弹簧3组成,具体导向机构又由导轮1和导向柱2组成,导轮1由导轮轴和滚子组成,导轮轴固定在中心磁极4上,滚子绕着导轮轴转动;导向柱2嵌在导轮1间滑动,导向柱2的上端连接动圈5底部中心,其下端连接空气弹簧3上端的空气弹簧安装板6;空气弹簧3另一端(有进气孔)与气室7顶端连接,即总得来说导向机构和空气弹簧3为上下布置。该种上下设置形式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延用了多年,已成为了电动振动台上的一标准式部分。
然而,上述现有下部导向支撑装置结构具有以下问题:由于动圈5、导向机构、空气弹簧3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空气弹簧3及空气弹簧安装板6又具有一定重量,且远离动圈,如图1所示,动圈5至空气弹簧3顶部的空气弹簧安装板6之间的长度为L1,这限制了动圈固有频率(一阶谐振频率)的提高。原理分析如下:动圈固有频率(即一阶谐振频率)f0=                                               ,其中刚度k由振动体(动圈及其上、下导向机构)的弹性模量E及振动体的长度(即动圈5至空气弹簧3顶部的空气弹簧安装板6之间的长度L)决定,在动圈及上、下导向机构及支撑装置材料不变即弹性模量E值固定的情况下,L值越大,其刚度k越小,对应的一阶谐振频率f0越小。
而在电动振动台的设计中,动圈固有频率直接影响着电动振动台的工作频率的上限,而提升振动台的工作频率在应对高频率振动试验时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以提高动圈固有频率(一阶谐振频率),改善振动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由导向机构和空气弹簧组成,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和沿着导向柱运动的导向配合件;所述空气弹簧设置于电动振动台的中心磁极内,且空气弹簧上端设有空气弹簧安装板,空气弹簧的下端与气室的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空气弹簧上端经空气弹簧安装板与电动振动台的动圈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空气弹簧的内部,导向机构中的导向柱和导向配合件两者中,一者相对空气弹簧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者相对气室顶板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与空气弹簧安装板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而所述气室顶板上对应导向柱下端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导向柱下端经该避让孔伸入气室中;所述导向配合件与气室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向柱为一圆柱轴状件,而导向配合件为一直线轴承或静压轴承。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以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上下并列布置导向机构和空气弹簧的固定模式打破,开拓性地将导向机构置于空气弹簧内部,将导向机构和空气弹簧这两个原来独立的部件有机结合为一体。带来的突出地效果是:大幅减小了动圈至空气弹簧顶部的空气弹簧安装板之间的长度L,在使用材质不变的情况下(即弹性模量E不变),提高了刚度K,即最终提高了动圈固有频率(即一阶谐振频率)f0,改善了振动特性。并且,虽本实用新型将导向机构置于空气弹簧内部,但经实践证明只要保证空气弹簧的内腔及气室有一定的容积,就不会影响空气弹簧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导轮;2、导向柱;3、空气弹簧;4、中心磁极;5、动圈;6、空气弹簧安装板;7、气室。10、导向机构;11、导向柱;12、导向配合件;20、空气弹簧;21、空气弹簧安装板;30、中心磁极;40、气室;41、避让孔;42、上层气室;43、下层气室;50、动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2所示: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参见附图2所示,由导向机构10和空气弹簧20组成。
参见图2所示,所述空气弹簧20设置于电动振动台的中心磁极30内,且空气弹簧20上端设有空气弹簧安装板21,空气弹簧20上端经空气弹簧安装板21与电动振动台的动圈50底部固定连接;空气弹簧20的下端与气室40的顶板固定连接,且空气弹簧20内腔与气室40连通。导向机构10设置在空气弹簧20的内部,导向机构10包括导向柱11和沿着导向柱11运动的导向配合件12,导向机构10中的导向柱11和导向配合件12两者中,一者相对空气弹簧20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者相对气室40的顶板固定连接。
具体,如图2所示,导向柱11沿电动振动台的动圈50的中心轴线设置,导向柱11的上端与空气弹簧安装板2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而所述气室40的顶板上对应导向柱11下端开设有避让孔41,所述导向柱11下端经该避让孔41伸入气室40中,空气弹簧20的内腔也经避让孔41连接通气室40;导向配合件12套在导向柱11上,与气室40顶板固定连接。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柱11为一圆柱轴状件,而导向配合件12为一直线轴承或静压轴承为佳。
实际中,导向柱11可以是其他截面的柱状体,譬如:矩形截面柱、三角形截面柱,甚至是一长条状体,只要导向柱11与导向配合件12相配即可。
本实施例突破性地将导向机构设置于空气弹簧内部,将导向机构和空气弹簧这两个独立的部件有机结合为一体,减小了动圈至空气弹簧顶部的空气弹簧安装板之间的长度L,如图2所示,动圈50至空气弹簧20顶部的空气弹簧安装板21之间的长度为L2,较背景技术图1中所述L1明显缩短,在使用材质不变的情况下(即弹性模量E不变),提高了刚度K,即最终提高了动圈固有频率(即一阶谐振频率)f0,改善了振动特性。并且,虽本实施例将导向机构置于空气弹簧内部,但经实践证明只要保证空气弹簧的内腔及气室有一定的容积,就不会影响空气弹簧的工作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气室40被设计为上层气室42、下层气室43两层结构,上层气室42和下层气室43之间相连通。实际中直接设一大气室也可。
实际中,所述导向柱11可相对气室40的顶板固定连接,而导向配合件12相对空气弹簧20安装板固定连接也可。所述导向配合件12实际中还可采用导轮,或者,导向柱11采用导轨,而导向配合件12采用滑块,即导向机构为一套直线导轨,这些变化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由导向机构(10)和空气弹簧(20)组成,所述导向机构(10)包括导向柱(11)和沿着导向柱(11)运动的导向配合件(12);所述空气弹簧(20)设置于电动振动台的中心磁极(30)内,且空气弹簧(20)上端设有空气弹簧安装板(21),空气弹簧(20)的下端与气室(40)的顶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弹簧(20)上端经空气弹簧安装板(21)与电动振动台的动圈(5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10)设置在空气弹簧(20)的内部,导向机构(10)中的导向柱(11)和导向配合件(12)两者中,一者相对空气弹簧(20)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者相对气室(40)的顶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1)的上端与空气弹簧安装板(2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而所述气室(40)的顶板上对应导向柱(11)下端开设有避让孔(41),所述导向柱(11)下端经该避让孔(41)伸入气室(40)中;所述导向配合件(12)与气室(40)顶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1)为一圆柱轴状件,而导向配合件(12)为一直线轴承或静压轴承。
CN201420764492.7U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Active CN204330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4492.7U CN204330253U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4492.7U CN204330253U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0253U true CN204330253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64492.7U Active CN204330253U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02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3084A (zh) * 2014-12-08 2015-04-01 苏州苏试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CN105149199A (zh) * 2015-07-14 2015-12-16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在航天器动力学离心状态下使用的电磁振动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3084A (zh) * 2014-12-08 2015-04-01 苏州苏试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CN105149199A (zh) * 2015-07-14 2015-12-16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在航天器动力学离心状态下使用的电磁振动台
CN105149199B (zh) * 2015-07-14 2018-05-15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在航天器动力学离心状态下使用的电磁振动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6207B (zh) 一种用于力传感器动态标定的阶跃力产生装置
FR2954274B1 (fr) Mecanisme amortisseur de vibrations, et appareil volant muni d'une structure porteuse et d'un rotor muni d'un tel mecanisme
CN106286666B (zh) 磁阻式电磁主动吸振器
CN204330253U (zh)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CN204202877U (zh) 一种用于两缸发动机的试验台架
CN205449501U (zh) 机翼激励模拟装置
CN103712760A (zh) 振动台磁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8155774B (zh) 一种可调谐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CN104483084A (zh) 一种电动振动台的下部导向支撑装置
CN204269224U (zh) 阻尼系数可调振动传感器
CN204535972U (zh) 隔振器系统动态性能测试试验平台
JP5689519B1 (ja) 動電型振動発生機の静荷重保持装置
CN208239228U (zh) 一种金属材料拉伸疲劳试验机
CN201145633Y (zh) 电动振动台负载支撑气囊
CN107588146B (zh) 一种可实现变刚度的弦式吸振器
CN207472522U (zh) 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及电动振动台
CN103308266B (zh) 一种电动振动台下导向支撑装置
CN103363004B (zh) 滚球型准零刚度隔振器
CN104614068A (zh) 一体式双轴向电磁振动台
CN204346662U (zh) 电子设备状态检测装置中的硬件结构
CN106990260A (zh) 一种利用涡激振动的测速仪及测量方法
CN101832352B (zh) 一种低频三自由度隔振器
CN205792130U (zh) 一种磁力振动组件及振动器
CN204372042U (zh) 减震仪
CN205262600U (zh) 一种箱式便携的振动传感器校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the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the town of Ting Ting Feng Road, No. 18, No.

Patentee after: Suzhou Su test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the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the town of Ting Ting Feng Road, No. 18, No.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ushi Testing Instru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