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6155U -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6155U
CN204326155U CN201420700765.1U CN201420700765U CN204326155U CN 204326155 U CN204326155 U CN 204326155U CN 201420700765 U CN201420700765 U CN 201420700765U CN 204326155 U CN204326155 U CN 204326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ermeable layer
infiltration
pipe
intak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07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延军
徐立军
李世波
蒋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aterials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aterials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aterials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aterials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14207007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6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6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61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在取水坝的设计上采用淹没式结构,在使用时利用上游来的大水对渗水层进行冲洗达到自然恢复渗水功能,从原理上防止渗水层的堵塞。包括取水坝、渗水层、渗水管、渗水层、取水管、水泵以及高位水塔,渗水管设置在渗水层下端,渗水管端部连接渗水层,取水管连通渗水层和高位水塔,水泵设置在取水管中部,旁通管连通水泵两端的取水管;旁通管上设置有旁通阀,当水泵将渗水层中的水抽入到高位水塔时,旁通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高位水塔的水通过旁通管进入渗水层;高位水塔位置高于渗水层位置,且高于渗水层最高点。

Description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供水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自动修复取水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利用河床底部或湖泊底部形成集水,经过层层沙石过滤进入渗水管及渗水池内,用水泵通过输送管道向高位水塔及用水单位供水。因渗水层处于河床底部,水的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渗水层表面形成一些污垢,渗水性变差,渗水量减少,甚至堵塞,造成供水不足。而且反冲后污垢还无法带走,在次进行抽水,周围的污垢重新堵塞渗水层,根本无法彻底解决。此时就需要进行人工清理,非常麻烦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清理,使得水源遭到破坏,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从原理上防止渗水层的堵塞,随时快速进行疏通清理,清理效果好且节省人力和使用成本。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包括取水坝、渗水池、渗水管、渗水层、取水管、水泵以及高位水塔,其中渗水池设置在取水坝内部,渗水层用于过滤清洁从其中滤过的水,渗水管设置在渗水层下端,渗水管的端部连接渗水池用于将从渗水层滤过的水排入到渗水池中,取水管的两端连接渗水池和高位水塔,水泵设置在取水管的中部用于将渗水池中的水送入到高位水塔中。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水泵两端的取水管上设置有一根旁通管,旁通管连通水泵两端的取水管;旁通管上设置有旁通阀。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水泵出水端与旁通管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连通取水管和渗水管;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阀;旁通管与渗水池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水泵的出水端与回水管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回水管与旁通管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渗水池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渗水池均与取水管连通;水泵与高位水塔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连通取水管和渗水管;水泵与渗水池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取水阀;回水管与高位水塔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高位水塔的位置高于渗水池的位置,且高于渗水层的最高点。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渗水层的上表面位置与取水坝顶端平行。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渗水池底部为V型结构,渗水池底端设置有抽污管。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取水坝的上游端高于下游端,顶面带有坡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窄坝的宽度,延长渗水层长度,增加水的流速,达到更好的冲洗效果。
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修建河床堤坝,将取水坝和渗水层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取水坝和渗水层将河床高度提高,流过渗水层和取水坝的水流水深较浅,流速较快,再加上渗水层靠近堤坝,使渗水层上的污垢的能够被大水流有效地冲刷带走。
渗水层上表面与取水坝顶端齐平,还可以有效防止泥沙沉集、加厚渗水层,不容易造成渗水层破坏。
通过高位水池內的水进行反冲,将渗水层表面污垢漂浮,用河内的自然大水将漂浮物冲走,效果更好。
渗水池的底部采用V型结构,使渗水池中沉淀的淤泥沙都集中在V型底部,同时又在渗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抽污管,能够将渗水池池底的淤泥通过抽水马桶原理排出,保证了水质的纯净。
通过高位水塔和旁通管的设置,在平时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利用水泵将水泵入到高位水塔,然后通过高位水塔将水分入到各个用水单位,在渗水管或是渗水层遭到堵塞的情况下,只需要打开旁通管上的旁通阀,利用高位水塔与渗水池或是渗水层的水位差,水将从高位水塔倒流进入渗水池以及渗水层,其水压将渗水层中的堵塞物沿其渗水通道反向排出,堵塞物被渗水层上方的流水冲走,即可起到快速清理的效果,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节省大量人力和操作成本。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位水塔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渗水池取水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渗水池加有回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渗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渗水池,2为渗水管,3为渗水层,4为取水管,5为水泵,6为高位水塔,7为旁通管,8为旁通阀,9为回水管,10为回水阀,11为第一开关阀,12为第二开关阀,13为第三开关阀,14为取水阀,15为控制阀,16为取水坝,17为抽污管,18为河床,19为水位线,20为第二取水阀,21为第一回流阀,22为第二回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1和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取水坝的设计上采用淹没式结构,渗水层与取水坝上方填平,洪水期不会造成渗水层及取水坝受损。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水通过沙石结构层渗入到渗水管中,沿渗水管储存在渗水池中,在用水时,通过水泵将水泵入到位置较高的高位水塔中,各用水单位可以从高位水塔取水,利用高位水塔的水压节省能源成本,此时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在使用时利用上游来的大水对取水层进行冲洗,特别是夏季的洪水(利用大浪淘沙原理)达到自然恢复渗水功能,水池采用V型底结构,用管道连接,利用抽水原理将水池内的泥垢自动排除。
在检测到渗水异常时,可以考虑沙石结构层中渗水通道是否有堵塞的情况,此时,可以打开旁通管上的旁通阀,通过旁通管连通水泵两端的取水管,此时高位水塔的水与渗水层具有一定落差,水从高位水塔进入渗水层直接冲洗到沙石结构层中,将沙石结构层中堵塞的物质沿其反方向冲出沙石结构层,并通过沙石结构层上方的水流带走,达到清理渗水层中的堵塞物。
通过附图3可以看出,在需要清理堵塞的渗水通道时,可以打开第三开关阀和回水阀并关闭其他阀门,利用高位水塔中自身的水压,将水流通过回水管压入渗水管清理堵塞物;如果堵塞物过多则可以打开旁通阀,回水阀和第二开关阀,关闭其余的阀门,打开水泵加压,便可顺利清除堵塞物。
通过附图4可以看出,在多级渗水池的情况下,当某级渗水管路需要清理时,可以关闭控制阀和需要清理的渗水池与取水管连接的取水阀,打开其余渗水池的取水阀,同时打开水泵,便可将其他渗水池的水通过水泵和回水管流入渗水管中重开堵塞物。
如图4所示,当需要清理下方渗水层时,打开取水阀和第二回流阀,关闭第二取水阀和第一回流阀,便可以利用上方渗水层对下方渗水层进行反冲清淤;当需要对上方渗水层清洗时,则打开第二取水阀和第一回流阀,关闭取水阀和第二回流阀,便可以对上方渗水层进行反冲清洗。
本实用新型在取水坝的设计上采用淹没式结构,渗水层与取水坝上方填平,洪水期不会造成渗水层及取水坝受损。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水通过沙石结构层渗入到渗水管中,沿渗水管储存在渗水池中,在用水时,通过水泵将水泵入到位置较高的高位水塔中,各用水单位可以从高位水塔取水,利用高位水塔的水压节省能源成本,此时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在使用时利用上游来的大水对渗水层进行冲洗,特别是夏季的洪水(利用大浪淘沙原理)达到自然恢复渗水功能,水池采用V型底结构,用管道连接,利用抽水原理将水池内的泥垢自动排除。
在渗水层遭到堵塞和水池里有污垢的情况下,每年都可以起到自行快速清理的效果,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节省大量人力和操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取水场所(包括河塘、湖泊。只是以水渠的方式取水)。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8)

1.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取水坝、渗水池、渗水管、渗水层、取水管、水泵、高位水塔,其中渗水池设置在取水坝内部,渗水层用于过滤清洁从其中滤过的水,渗水管设置在渗水层下端,渗水管的端部连接渗水池用于将从渗水层滤过的水排入到渗水池中,取水管的两端连接渗水池和高位水塔,水泵设置在取水管的中部用于将渗水池中的水送入到高位水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两端的取水管上设置有一根旁通管,旁通管连通水泵两端的取水管;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旁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出水端与旁通管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连通取水管和渗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阀;所述旁通管与渗水池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回水管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回水管与旁通管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渗水池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渗水池均与取水管连通;所述水泵与高位水塔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通取水管和渗水管;所述水泵与渗水池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取水阀;所述回水管与高位水塔之间的取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位水塔的位置高于渗水池的位置,且高于渗水层的最高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与取水坝顶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渗水池底部为V型结构,渗水池底端设置有抽污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水取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取水坝的上游端高于下游端,取水坝顶面带有坡度。
CN201420700765.1U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6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0765.1U CN204326155U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0765.1U CN204326155U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6155U true CN204326155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2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07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6155U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61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8820A (zh) * 2014-11-21 2015-02-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CN104746551A (zh) * 2015-04-01 2015-07-01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 双过滤反冲自清污取水装置及其工作方式
CN108331127A (zh) * 2018-01-18 2018-07-2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尾矿排渗设施淤堵清除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8820A (zh) * 2014-11-21 2015-02-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CN104328820B (zh) * 2014-11-21 2016-03-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CN104746551A (zh) * 2015-04-01 2015-07-01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 双过滤反冲自清污取水装置及其工作方式
CN108331127A (zh) * 2018-01-18 2018-07-27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尾矿排渗设施淤堵清除装置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578A (zh) 一种多沙河流水库的减淤系统
CN103938591A (zh) 一种减少多沙河流水库淤积的方法
CN204326155U (zh)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CN104328820B (zh) 一种渗水取水装置
CN206408667U (zh) 一种挡水闸门底部清淤装置
CN203684373U (zh) 提高城市防涝标准和控制水污染的设备
CN206562602U (zh) 一种水利防堵塞闸门
CN103669547A (zh) 提高城市防涝标准和控制水污染的方法及设备
CN112081063A (zh) 一种入海口倒虹吸系统
CN105944408A (zh) 渗透破坏式清淤技术
CN2654699Y (zh) 气动冲淤装置
CN213538900U (zh) 一种用于钢坝的清淤排沙装置
CN205475436U (zh) 一种强适应性自然渗流过滤双重取水系统
CN20601559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管道系统
CN203904907U (zh) 一种水库的减淤系统
CN209941607U (zh) 一种水利用具有单向排水及反滤的墙体
CN101654906A (zh) 治理黄河以及防洪方法
CN208525917U (zh) 基于居民区既有雨水管网的末端截污分离装置
CN108086264B (zh) 集约式洪灌渠道
CN204742075U (zh) 一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装置
CN20688788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
CN104895019A (zh) 一种水库清淤系统
CN202175976U (zh) 用于清洗减压井或测压管的清洗管
CN219548915U (zh) 一种隧洞施工排水装置
CN213389960U (zh) 一种湿地小管径引水倒虹吸管防淤和冲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