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7705U - 一种隐形耳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形耳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17705U
CN204317705U CN201420787688.8U CN201420787688U CN204317705U CN 204317705 U CN204317705 U CN 204317705U CN 201420787688 U CN201420787688 U CN 201420787688U CN 204317705 U CN204317705 U CN 204317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ear nail
stealthy
nai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76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 ltd
Shenzhen Jialantu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76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17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17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17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形耳钉,该隐形耳钉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耳钉上盖、耳钉壳体和耳钉底托,其中,所述耳钉壳体的上端与耳钉上盖相连接,所述耳钉壳体的下端与耳钉底托相连接,在耳钉壳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电池、与电路板连接的发光体,且在耳钉壳体的内部设置通气通道,在耳钉上盖与电池之间形成上盖空腔,在耳钉底托上设置通气孔,其中,所述通气孔通过设置在耳钉壳体的内部的通气通道与上盖空腔相连通。该隐形耳钉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在夜间能够起到安全识别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隐形耳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饰品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耳钉,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隐形耳钉。
背景技术
3S(sub-surface-scattering)材质是众多专业级渲染器中的高级材质,是指光线在物体内部的色散而呈现的半透明效果。通常用这种材质来表现蜡烛、玉器和皮肤等半透明的材质。
由于人的皮肤本身就是3s材质,具有透光和散光的作用。当透过灯光时,由于血液红色的缘故,会散发出神秘的红橙光晕。例如,当手电筒发出的光穿过手的时候,手上的皮肤就会出现红彤彤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设计一种隐形耳钉,该耳钉包括了耳钉上盖1、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耳钉上盖1与电池21之间形成上盖空腔11,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安装电池21和与电路板连接的发光体22,并且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通气通道23,然后上盖空腔11通过该通气通道23与设置在耳钉底托3上的通气孔31相连通,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该隐形耳钉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耳钉上盖1、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其中,所述耳钉壳体2的上端口与耳钉上盖1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耳钉壳体2的下端口与耳钉底托3的上表面相接触,
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电池21、发光体22,该发光体22与电路板相连接,且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通气通道23,
在所述耳钉上盖1与电池21之间形成上盖空腔11,
在所述耳钉底托3上设置通气孔31,其中,所述通气孔31通过通气通道23与上盖空腔11相连通。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所述耳钉上盖1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拱形,和/或
所述通气孔31位于耳钉底托3的中心部位。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开关。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所述通气通道23和通气孔31均呈圆柱体结构,其中,所述通气通道23的内径尺寸与通气孔31的内径尺寸相同。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所述耳钉底托3的下表面上设置突起物。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所述突起物呈波纹结构。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所述发光体22为LED灯。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电池容纳腔体,其中,所述电池容纳腔体位于发光体22的上方,在电池容纳腔体的内部安装电池。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发光体容纳腔体,其中,所述发光体容纳腔体位于电池21的下方,在发光体容纳腔体的内部安装发光体。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其中,所述耳钉上盖1和耳钉壳体2为一体结构,或
所述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形耳钉,该隐形耳钉具体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隐形耳钉采用常规材料制作,可以大大的节省稀有材料的过度浪费;
(2)该隐形耳钉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在夜间起到安全识别作用,实用性很强;
(3)该隐形耳钉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与人体的耳垂部分粘附力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隐形耳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隐形耳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隐形耳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隐形耳钉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耳钉上盖
11-上盖空腔
2-耳钉壳体
21-电池
22-发光体
23-通气通道
3-耳钉底托
31-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参照优选的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变得更为清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隐形耳钉,如图1和图2中所示,该隐形耳钉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耳钉上盖1、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其中,所述耳钉壳体2的上端口与耳钉上盖1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耳钉壳体2的下端口与耳钉底托3的上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电池21、发光体22,该发光体22与电路板相连接,且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通气通道23,在耳钉上盖1与电池21之间形成上盖空腔11,在耳钉底托3上设置通气孔31,其中,所述通气孔31通过设置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的通气通道23与上盖空腔11相连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耳钉底托3上设置通气孔31,特别地,该通气孔31位于耳钉底托3的中心部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孔31呈圆柱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气通道23的形状结构尺寸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使得上盖空腔11与通气孔31相连通即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气通道23为圆柱体结构,且通气孔31也为圆柱体结构,特别地,该通气通道23的内径尺寸与通气孔31的内径尺寸相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气通道23的内径为0.6~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耳钉壳体2的形状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设定耳钉壳体2的形状结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壳体2为圆柱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耳钉上盖1的形状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设定耳钉上盖1的形状结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上盖1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拱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上盖1是由软胶制备而成的,其中,软胶的材质的具体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保证在按压耳钉上盖1的过程中,满足下述目的即可:耳钉上盖1有足够的弹性使得耳钉上盖变形,从而排出上盖空腔11中的空气,使得耳钉吸附在人体的耳垂上,同时,能够启动发光体2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壳体2的上端口的横向截面呈圆形,耳钉上盖1的开口处的横向截面呈圆形,特别地,耳钉上盖1开口处的横向截面的外径尺寸与耳钉壳体2的上端口的横向截面的外径尺寸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耳钉底托3的形状结构并没有特别地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设定耳钉底托3的形状结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底托3为圆柱体结构。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方式,耳钉底托3设定为圆柱体结构,更有利于耳钉与人体的耳垂的牢固粘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钉底托3的外径尺寸与耳钉壳体2的下端的外径尺寸相同。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耳钉底托3的下表面上设置突起物,从而增大耳钉底托3的下表面与人体的耳垂的接触面积。
其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设置突起物的个数。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耳钉底托3的下表面上设置多个突起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突起物的形状结构尺寸并没有特别地限制,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设定突起物的形状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耳钉底托3的下表面上设置突起物,所述突起物呈波纹结构。
特别地,当所述突起物呈波纹结构时,所述突起物的横截面为一组直径不同的圆环,其中,圆环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特别地,波纹结构的突起物以通气孔31为圆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底托3是由硅胶制备而成,特别地,所述硅胶材料具有透光性和亲肤性,在按压耳钉上盖排出上盖空腔内的空气后,在负压的作用下,使得耳钉底托的下表面牢固的粘附在人体的耳垂部位,并且使得发光体22发出室温光能够透过硅胶,然后透过人体的耳垂部位,从而营造出神秘感。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对隐形耳钉进行无线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发光体22并没有特别地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用的发光体。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光体22为LED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光体22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并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焊接或是其他能够将发光体与电路板连接的方式均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开关,该开关用于控制发光体的发光或是不发光。
根据本发明,在按压耳钉上盖1的时候,不仅起到排出上盖空腔11内的空气的作用,同时启动位于耳钉壳体2的内部的开关,从而进一步启动发光体22。
根据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种类并没有特别地限制,内置开关或是外置开关均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电池容纳腔体,其中,所述电池容纳腔体位于发光体22的上方,所述电池容纳腔体的内部安装电池21。
根据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容纳腔体的形状结构并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其内部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电池21即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发光体容纳腔体,其中,所述发光体容纳腔体的位于电池的下方,在所述发光体容纳腔体内部安装发光体22。
根据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体容纳腔体的形状结构并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其内部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电池21即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上盖1和耳钉壳体2为一体结构,在制备的过程中,耳钉上盖1和耳钉壳体2一体成型,不仅有利于简化制备操作,而且方便安装使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为一体结构,在制备的过程中,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一体成型,不仅有利于简化制备操作,而且方便安装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形耳钉,该隐形耳钉与人体的耳垂的吸附过程如下:首先,将隐形耳钉定位在人体的耳垂部位,使得耳钉底托3的下表面与耳垂相接触,然后,按压耳钉上盖1,将上盖空腔11内的空气排出,被排出的空气依次通过通气通道23和通气孔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隐形耳钉,具体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隐形耳钉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2)该隐形耳钉与人体耳垂不仅通过耳钉底托本身与耳垂的吸附作用,而且通过负压使得隐形耳钉与耳垂进行吸附作用,使得隐形耳钉与耳垂之间进行牢固的吸附作用;
(3)该隐形耳钉采用常规材料制备而成,降低了成本,避免了过度浪费;
(4)该隐形耳钉应用广泛,能够在很多场合进行佩戴,起到很强的装饰作用;
(5)该隐形耳钉在夜间进行佩戴,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加强夜间行走的安全性。
以上通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范例性说明。不过需要声明的是,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性解释,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进、等价替换或修饰,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隐形耳钉,该隐形耳钉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耳钉上盖(1)、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其中,所述耳钉壳体(2)的上端口与耳钉上盖(1)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耳钉壳体(2)的下端口与耳钉底托(3)的上表面相接触,
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电池(21)、发光体(22),其中,所述发光体(22)与电路板相连接,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通气通道(23),
在所述耳钉上盖(1)与电池(21)之间形成上盖空腔(11),
在所述耳钉底托(3)上设置通气孔(31),其中,所述通气孔(31)通过通气通道(23)与上盖空腔(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所述耳钉上盖(1)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拱形,
所述通气孔(31)位于耳钉底托(3)的中心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所述通气通道(23)和通气孔(31)均呈圆柱体结构,其中,所述通气通道(23)的内径尺寸与通气孔(31)的内径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所述耳钉底托(3)的下表面上设置突起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所述突起物呈波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所述发光体(22)为LED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电池容纳腔体,其中,所述电池容纳腔体位于发光体(22)的上方,在电池容纳腔体的内部安装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在所述耳钉壳体(2)的内部设置发光体容纳腔体,其中,所述发光体容纳腔体位于电池(21)的下方,在发光体容纳腔体的内部安装发光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耳钉,其中,所述耳钉上盖(1)和耳钉壳体(2)为一体结构,或
所述耳钉壳体(2)和耳钉底托(3)为一体结构。
CN201420787688.8U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隐形耳钉 Active CN204317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688.8U CN204317705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隐形耳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688.8U CN204317705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隐形耳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17705U true CN204317705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54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7688.8U Active CN204317705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隐形耳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177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3447A (zh) * 2018-08-23 2018-10-26 法斗时尚(深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耳钉快拆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3447A (zh) * 2018-08-23 2018-10-26 法斗时尚(深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耳钉快拆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9230U (zh) 一种开关可控式发光气球
CN204317705U (zh) 一种隐形耳钉
CN202252912U (zh) 一种手电筒
CN206409938U (zh) 一种多功能灯
CN207018858U (zh) 一种多功能led灯
CN201209776Y (zh) 电筒
CN203355558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204943072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CN201475660U (zh) 一种带u盘的手电筒
CN205306265U (zh) 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牙刷
CN201086575Y (zh) 一种笔筒
CN202028195U (zh) 多功能发光充气玩具棒
CN201480341U (zh) 新型背包
CN208025187U (zh) Led手持玫瑰灯
CN201754840U (zh) 多功能皮带扣
CN103784994A (zh) 一种带指南针及手电功能手机消毒器
CN103785000A (zh) 一种带指南针及手电功能太阳能手机消毒器
CN204697259U (zh) 一种可发光耳机
CN206268859U (zh) 一种具有警示和引导功能的电筒
CN201957084U (zh) 一种电话外壳
CN202312577U (zh) 一种水杯
CN201219590Y (zh) 带照明灯的钱包
CN2654366Y (zh) 一种带音乐的笔
CN202996302U (zh) 防水、照明mp3播放器
CN203057263U (zh) 方便使用的照明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54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Science Park Community High-tech Middle School One Changyuan New Material Port 10 6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67 Room 501C, 501E, Block A, Garden City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Merchants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67 Room 501C, 501E, Block A, Garden City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Merchants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Shekou industrial three Road hundred surplus medical instrument Park A201-A2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7

Address after: 518054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Science Park Community High-tech Middle School One Changyuan New Material Port 10 Building 6 Building 6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lantu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Science Park Community High-tech Middle School One Changyuan New Material Port 10 6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alantu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