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4854U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14854U CN204314854U CN201420869087.1U CN201420869087U CN204314854U CN 204314854 U CN204314854 U CN 204314854U CN 201420869087 U CN201420869087 U CN 201420869087U CN 204314854 U CN204314854 U CN 2043148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infrared
- multiplexing
- touch panel
- multipl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用于接收触摸输入的触摸面板和用于检测触摸点坐标的红外边框,所述红外边框设置在触摸面板的至少一个对边上,红外边框上设置有若干个复用管、若干个非复用管、复用管驱动电路、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以及与复用管驱动电路和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之间电子连接的控制IC;所述复用管连接到复用管电路,非复用管连接到非复用管电路;所述非复用管等间距密集设置,复用管稀疏设置,每一枚复用管和对面边框上位于其有效工作角度内的非复用管组成一个扫描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上的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能被同一方向上的至少三个扫描组所覆盖。保证了精度,均衡了屏幕上各点位的信息分布,简化了结构和算法,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交互式红外显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红外边框以及由其构成的红外触摸产品(如红外大屏或红外电子白板),主分类号应为:G06F3/042(2006.01)I。
背景技术
红外边框是红外电子白板和红外大屏中用来执行触摸“感知”的主要部件,红外边框上集成有发射管、接收管、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以及用于对收发电路实现控制并对信号进行集中处理的控制IC。当用户触摸屏幕时,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线由于受到触摸物体的阻挡而不能到达相应的接收管,藉由此“光线丢失”机理,实现对触摸点的定位。红外边框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4(中国专利201210226494.6)。
市售产品中的红外边框一般分为“一对多”型和“一对一”型两种。见图15(图中黑色管表示接收管,
白色管表示发射管,下同),申请号为201210225270.3(下称D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红外触摸屏扫描方法,该方法涉及一种“一对一”型(即边框上发射管和接收管方位上一一对应)红外边框;启动时,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一个红外信号强度阀值;然后依次点亮每一只红外发射管;并在发射管发出红外线的同时,扫描位于该红外发射元件(E6)的发散角范围内(红外发射元件发射的光束的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红外接收元件;选取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红外接收元件生成的扫描线作为优选扫描线,进而根据这些优选扫描线进行触摸点的定位。
图16公开了使用另外一种红外边框的电子白板(申请号为201110436294.9,下称D2),该电子白板包括矩形屏幕,矩形屏幕的每条边上都布置有复数个发射管和至少3个接收管;矩形屏幕每条边的两端各布置1个接收管,每条边上的接收管等距布置;每条边上的发射管布置在该边两端的接收管之间。工作时,依次点亮S1-S8区段的每一个发射管,每当1个发射区扫描工作时,该发射区两侧接收管正对面的两个接收管选通采样。
现有技术的理解,以X轴方向上的情况为例,分别见图15和图16:一、图17所示为1:11型红外边框的扫描线示意图,其中每一只黑色接收管的“视野”能够覆盖对面的11只发射管。读图可知,触摸区域(四条边框之间的区域)内点1被10只接收管覆盖;点2被8只接收管覆盖;点3被6只接收管覆盖,点4被2只接收管覆盖,点5被1只接收管覆盖——进行红外扫描时,5个点分别得到10条、8条、6条、2条和1条扫描线,也即:在整个触摸区域上,用于触摸点定位的扫描信息(扫描线)自发射管至接收管依次减少,通过触摸点的扫描线也趋于稀疏。
二、图18所示为1:n型红外边框的扫描线示意图,其中每一只黑色接收管对应对面三只黑色接收管所形成的两个扫描区域内的发射管,n的大小取决于一个扫描区域内发射管的个数。读图可知,触摸区域内任何一点均被正好二只接收管所覆盖——扫描完一周,一定可以得到至少四条扫描线(X、Y轴向上各两条)。
发明内容
由以上描述可知,D1中由于屏幕上不同区域的扫描信息不均衡,触摸屏上不同位置的“触感”也不一样,降低了消费者体验;D2中虽然任意一个触摸点均可以凭借四条扫描线进行定位,扫描信息比较均衡,但是扫描线的数量非常有限,定位的精度不够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红外边框,该边框通过“扇面扫描、多组覆盖”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现有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红外扫描的信息量,触感均匀且易于实现。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红外边框,所述红外边框的每一条边上都设置有若干个非复用管和若干个复用管,所述非复用管等间距密集设置,复用管稀疏设置,每一枚复用管和对面边框上位于其有效工作角度内的非复用管组成一个扫描组。
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用于接收触摸输入的触摸面板和用于检测触摸点坐标的红外边框,所述红外边框设置在触摸面板的至少一个对边上,红外边框上设置有若干个复用管、若干个非复用管、复用管驱动电路、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以及与复用管驱动电路和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之间电子连接的控制IC;所述复用管连接到复用管电路,非复用管连接到非复用管电路;所述非复用管等间距密集设置,复用管稀疏设置,每一枚复用管和对面边框上位于其有效工作角度内的非复用管组成一个扫描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上的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同一方向上的至少三个扫描组所覆盖。
由于屏幕上任意一个点同时被多个扫描组所覆盖,扫描组的“视野”发生了重叠,感应区(屏幕)上的任何一个点位都可以同时被多个扫描组所“监控”,依次扫描各个发射管和接收管,就可以采集到足够多的触摸点位置信息。相比现有技术,既能保证触控精度、均衡屏幕上各点位的信息量,又节约了扫描时间,简化了结构和算法,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单对边的红外触摸屏,该红外触摸屏包括用于接收触摸输入的触摸面板和用于检测触摸点坐标的红外边框,所述红外边框设置在触摸面板的一个对边上,红外边框上设置有若干个复用管、若干个非复用管、复用管驱动电路、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以及与复用管驱动电路和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之间电子连接的控制IC;所述复用管连接到复用管电路,非复用管连接到非复用管电路;所述非复用管等间距密集设置,复用管稀疏设置,每一枚复用管和对面边框上位于其有效工作角度内的非复用管组成一个扫描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上的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同一方向上的至少三个扫描组所覆盖。
采用“扇面扫描、多组覆盖”方案的红外触摸屏,由于屏幕上任何一个点均能同时被多个扫描组所覆盖,扇面扫描时每一个扫描组均可得到多条扫描线(既包括非正交扫描线,也有可能包括正交扫描线,实践上使用其中的一条进行触摸点坐标的计算),信息量得以成倍增长,只使用一个扫描方向上的扫描数据即可完成对触摸点的定位,硬件结构上可以节约一个对边上的红外边框,成本有所降低,装配效率得到提高。
进一步地,同一条边上的任意两个复用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枚非复用管。进一步地,同一条边的两端处的复用管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枚非复用管。这种结构的红外触摸屏可以确保边角处的复用管不被遮挡。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说明书附图
图1:复用管、非复用管和扫描组的说明;
图2:扫描组及其对应的扫描线;
图3:优选实施例1,三组扫描示意图;
图4:优选实施例2,四组扫描示意图;
图5:优选实施例3,三组扫描示意图;
图6:发射管复用的红外边框示意图;
图7:多组覆盖扫描组缺陷示意图;
图8:优选实施例4,单边框八组扫描示意图;
图9:优选实施例5,单边框四组扫描示意图;
图10:以红外发射管为非复用管的PCB灯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以红外发射管为复用管的PCB灯板结构示意图;
图12:复用管备用的实施例中红外边框示意图;
图13:图12中PCB灯板结构示意图;
图14:现有技术中PCB灯板电路结构框图;
图15:对比文件1(D1)附图;
图16:对比文件2(D2)附图;
图17:一对一型红外边框信息不均衡说明图;
图18:对比文件2(D2)存在的问题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在具体介绍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术语或专门用语进行说明。
复用管和非复用管:图1所示为本申请红外边框中的两个扫描组,图1中黑色管表示接收管,白色管表示发射管。如图1所示,本申请红外边框的灯管布置分为两种,第一种发射管密集等间距布置,接收管稀疏等间距布置(图1a),每一枚接收管的有效接收角度(有效工作角度)覆盖对面边框上的若干枚发射管;第二种相反(图1b),每一枚发射管的有效发射角度(有效工作角度)覆盖对面边框上的若干枚接收管。图1a中所示扫描组中,复用管为接收管,非复用管为发射管;图1b中所示扫描组中,复用管为发射管,非复用管为接收管。直观上,可以将本发明公开的红外边框中数量较多的灯管称为复用管,数量较少的灯管称为非复用管。其中,扫描组是具有一定视角的一整套接收管与发射管的组合;屏幕上任何位置的任何一点,一个覆盖其的扫描组就可以画出一根线条来(见图2,由于实际中的触摸点并不是理想的点,因此,任何一个扫描组扫描得到的扫描线实际上都是一簇扫描线,图2中虚线框内的每一个发射管都得到一条扫描线。计算时选取其中的一条作为该扫描组的扫描线,本申请中所说的扫描线是指某一扫描组扫描得到的被遮挡的发射管连线的中点与该扫描组复用管之间的连线);不同的扫描组由于视角不同,画出的线条也是不一样的,将覆盖同一个触摸点的所有扫描组画出来的全部扫描线组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对触摸点的定位。因此,扫描组实际上是红外边框上的复用管和与其对面边框上的、位于该复用管有效工作角度内的非复用管所组成的一整套接收管与发射管的组合,有几枚复用管,就有相同数量的扫描组。
另外,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类似于三组扫描、四组扫描、五组扫描、八组扫描等叙述是指在红外触摸屏的某一个方向上(X轴或Y轴)扫描组的设置情况,比如X轴向三组扫描是指触摸区域的任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平行于X轴向的两条红外框上的三个扫描组所覆盖,也即屏幕上的任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平行于X轴向的两条红外边框上的三个扫描组所覆盖。而Y轴上的扫描组的设置情况可以与此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将某一种红外触摸屏的X轴和Y轴方向均布置为5组扫描的灯管布置方案,也可以仅将X轴方向上布置为5组扫描的灯管布置方案,而将Y轴方向上布置为2组扫描(因为Y轴尺寸较短)的灯管方案。
还需说明的是,上述任一方向(X或Y轴向)N组扫描的技术方案中,从理论上来说,当屏幕无限大时,触摸区域(边框围合的区域)内的任一点位都会被该方向上的N个扫描组所同时覆盖;但在实际中并不是这样的,由于屏幕的尺寸有限,边缘处的点位将会因为“扫描组缺陷”而缺少部分扫描组的覆盖,见图7,图7中所示为X轴五组扫描时的边框示意图,数字表示所在网格的扫描组覆盖数,阴影部分为其中一个扫描组所覆盖的屏幕区域。本申请使用“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X或Y轴向上的N个扫描组所覆盖”来描述这种现象。其意义是指红外触摸屏上的大多数点位均被X或Y轴向上的N个扫描组所覆盖,也不排除由于“扫描组缺陷”所造成的边沿处的个别点位的扫描组覆盖数量小于N的情况。
约定:以纸面向上为上方或Y轴正方向,以纸面向下为下方或Y轴负方向;以纸面向右为X轴正方向,以纸面向左为X轴负方向。
优选实施例1
图3所示是X轴和Y轴均为三组扫描的实施例。图中黑色小方块表示接收管(比如光敏二极管),接收管(黑色小方块)之间均匀布置有红外发射管(图3中未示出);图3中还省略了Y轴方向上排列的收发管。
红外边框上同时设置有红外发射电路、接收控制电路、采样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和控制IC;发射管(非复用管)连接到红外发射电路(非复用管电路),接收管(复用管)连接到红外接收电路(复用管电路),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均电子连接到控制IC,由控制IC对发射管和接收管进行协调控制;采样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数模转换电路依次电子连接,采样电路连接到红外接收管,数模转换电路电子连接到控制IC,采样电路采集到的信号经滤波、放大、数模转换后输入到控制IC,由控制IC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反应触摸点位置的扫描线,进而确定触摸点(一个或多个)的坐标值。
红外扫描时,依次打开每一枚红外发射管(非复用管),并在打开某一枚红外发射管(非复用管)的同时打开有效工作角度能够覆盖该发射管(非复用管)的所有接收管(复用管),采集接收管(复用管)接收到的电信号直到完成所有红外发射管(非复用管)的扫描。或者按照对比文件2(D2)中公开的扫描方法,依次点亮各个区段的每一个发射管(非复用管),每当1个发射区扫描工作时,打开对面边框上有效工作角度能够覆盖该发射区段的接收管(复用管)采集数据。再或者,依次打开每一枚红外接收管(复用管),并在打开该枚红外接收管(复用管)的同时依次打开位于其有效工作角度内的所有红外发射管(非复用管)并采集记录数据。
上述各种扫描逻辑或者扫描方法,都可以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得到反映触摸点坐标的各种扫描线(既包括非正交的,也有可能包括正交的),虽然扫描顺序不同,但是扫描结果是相同的,都可以在本发明公开的不同红外边框结构中使用。考虑到复用管的不同类型(可以是发射管,也可以是接收管),为了表述一致,将第一种扫描方法总结如下,其他的扫描方法机理类似:红外扫描时,依次打开每一枚非复用管,并在打开某一枚非复用管的同时打开有效工作角度能够覆盖该非复用管的所有复用管(信息量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只打开部分复用管),采集复用管接收到的电信号直到完成所有非复用管的扫描。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上的任何一点理论上都被X轴和Y轴上的各三个扫描组所覆盖。见图3,X轴上覆盖触摸点a的三个扫描组分别由r1、r2和r3充当接收管;r1形成的扫描组包括接收管r1和对面边框上在其有效工作角度之内的所有发射管,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该扫描组所覆盖的触摸区域;r2和r3的情况类同。扫描完成后,每一个扫描组都可以得到由触摸点遮挡形成的六束扫描线,各选取一条扫描线作为每一束扫描线的代表扫描线参与触摸点坐标的运算,一共可以生成如图3中所示的六条扫描线,X轴和Y轴方向上各三条。
对红外扫描得到的多条扫描线做进一步的处理并进行“鬼点”剔除,即可以得到一个或多个触摸点(本例中是单点触摸)的真实坐标。
本实施例中介绍的扫描方法、边框结构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红外扫描方法和边框结构的的介绍。
优选实施例2
图4是X轴和Y轴四组扫描的实施例。图中黑色小方块表示接收管(比如光敏二极管),接收管(黑色小方块)之间均匀布置有红外发射管(图4中未示出);图4中还省略了Y轴方向上排列的收发管。
屏幕上的任何一点,理论上都被X轴和Y轴上的各四个扫描组所覆盖。见图4,X轴上覆盖触摸点a的四个扫描组分别由标号为r1-r4的接收管形成;r1形成的扫描组包括接收管r1和对面边框上在其有效工作角度之内的所有发射管,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该扫描组所覆盖的触摸区域;接收管r2-r4的情况类同。优 选实施例3
图5是X轴和Y轴三组扫描更为细致的实施例。图中黑色小方块表示接收管(比如光敏二极管),接收管(黑色小方块)之间均匀布置有红外发射管(图5中未示出);图5中还省略了Y轴方向上排列的收发管。
见图5,红外接收管规则交错,每两个接收管之间(长度为l)均匀设置有14个发射管,接收管的有效工作角度恰能覆盖42只发射管。感应区内大部分点都被三个接收管的有效工作角度所覆盖,只有边缘处的少数点只被两个接收管的视野覆盖(由于扫描组缺陷)。读图5,任一只接收管r的视野覆盖对面的42只发射管,触摸点a被r1、r2和r3三只接收管的“视野”所覆盖。触摸点a和三只接收管形成六条边界直线:下方边框上直线1和2之间的发射管被a遮挡,形成以r3为复用管形成的扫描组的扫描线簇;上方边框上直线3和4之间的发射管被a遮挡,形成以r2为复用管形成的扫描组的扫描线簇;上方边框上直线5和6之间的发射管被a遮挡,形成以r1为复用管形成的扫描组的扫描线簇。依次扫描上下边框的各个灯管,可得到所有被遮挡的发射管的位置,据此并通过进一步的运算,可以得到触摸点的位置坐标。
图5中阴影部分表示以接收管r为顶点的扫描组所覆盖的触摸区域,该扫描组由接收管r和阴影部分覆盖的所有42只发射管组成。本实施例中两只红外边框一共在屏幕上形成了19个完整的扫描组(以中间的接收管为顶点)和6个不完整的扫描组(以边缘处的四个接收管为顶点);这些扫描组完全、多重的覆盖了屏幕(也即触感区域)上的任一个点位;也即任一个触摸动作发生时,理论上均可以同时被至少六个扫描组监控到(X轴和Y轴上各三个)。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实施例都采用了“一个接收管加上多个发射管”的扫描组(也即图1a中所示的扫描组),也可以采用结构正好相反的对等扫描组(图1b中所示的扫描组)。以图1b中的结构所组成的红外边框如图6所示。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偶数个图1a中的扫描组(2组、四组、六组、八组……)的边框中,每一边的边缘处的灯管为接收管;使用偶数个图1b中的扫描组的边框中,每一边的边缘处的灯管为发射管。装配过程中,如果边缘处的接收管(a情况)或发射管(b情况)被其他部件(比如圆角结构)所遮挡和/或被损坏(比如安装时碰坏),将引起整个扫描组的失效。实践中可以通过在边缘处装配发射管(图1a情况)或接收管(图1b情况)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即将本来应该安装在边缘处的接收管(图1a情况)和发射管(图1b情况)装配在第二、第三或邻近的位置。奇数组扫描的实施例也有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解决。
优选实施例4
图8是X轴八组扫描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红外触摸屏只在触摸区域的上下对边上设置了一对红外边框。图例和省略的地方见优选实施例1和2。
屏幕上的任何一点,理论上都被X轴上的八个扫描组所覆盖。见图8,覆盖触摸点a的八个扫描组分别由标号为r1-r8的接收管形成;r1形成的扫描组包括接收管r1和对面边框上在其有效工作角度之内的所有发射管,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任意一只接收管所形成的扇面扫描的区域(也是该扫描组“视野”覆盖的面积);接收管r2-r8的情况类同。
由于屏幕上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8个扫描组所覆盖,扫描完成后,任一个触摸点理论上都可以得到至少8条扫描线,相比扫描组数较少的实施例,8条扫描线已足以对触摸点进行精确定位,从而省略了平行于Y轴方向上的红外边框,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一对红外边框,红外扫描时需要扫描的发射和接收管数减少了一般,扫描效率也有所提高。
优选实施例5
优选实施例5,见图9,采用图1b中的b类灯板构成红外边框,一对红外边框设置在电子白板感应区的上下两侧;黑色表示接收管,白色表示发射管;中间虚线框围起来的区域为感应区(触摸屏)。
任意两个发射管之间l长度内设置有14个接收管,每一个发射管能够照射到对面的56个接收管;感应区内的大部分点都被四个发射管的有效工作角度所覆盖,屏幕边缘处的部分点被三个发射管覆盖。中间区域的任意一个触摸点a被s1、s2、s3、s4的视野所覆盖,触摸点a与四个发射管s1、s2、s3、s4形成8条边界直线,边界直线1和2之间、3和4之间、5和6之间以及7和8之间的接收管均被触摸点a遮挡,扫描完成后可以得到被遮挡的四个区域内的接收管的位置信息,据此并通过进一步的几何运算便可实现对触摸点的定位。
图9中阴影部分表示以发射管s为顶点的扫描组所覆盖的触摸区域,该扫描组由发射管s和阴影部分覆盖的所有56只接收管组成。本实施例中两只红外边框一共在屏幕上形成了18个完整的扫描组(以中间的发射管为顶点)和8个不完整的扫描组(以边缘处的四个发射管为顶点);这些扫描组完全、多重的覆盖了屏幕(也即触感区域)上的任一个点位;任一个触摸动作发生时,理论上均可以同时被四个扫描组所监控到。
PCB灯板的说明。头四个实施例均采用图10中所示的a型PCB灯板作为构成红外边框的基本单元(对应于图1中的a型扫描组),第五个实施例采用图11中的b型PCB灯板作为构成红外边框的基本单元(对应于图1中的b型扫描组)。其中黑色表示接收管,白色表示发射管;中间虚线框围起来的区域为感应区。PCB灯板上既安装有接收管,也安装有发射管,图10中所示为发射管密集均布、接收管间隔稀疏设置的情况,其中数量少的接收管又被称为复用管,与此相应,数量多的发射管被称为非复用管;从图10中可知,任意两枚复用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枚非复用管。图11中所示为接收管密集均布、发射管间隔稀疏设置的情况,其中数量少的发射管又被称为复用管,与此相应,数量多的接收管被称为非复用管;从图11中可知,任意两枚复用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枚非复用管。灯板的两端带有连接端子,灯板上同时集成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实施例中的红外边框由上述PCB灯板通过两端的连接端子互相插接而成,两条边之间通过FPC建立电子连接;控制IC连接到组成红外边框的其中一块PCB灯板上。控制IC上集成有用于连接上位机的连接端口,本发明实施例中均采用USB接口。
另外,构成本发明红外边框的PCB灯板包括但并不限于图10和图11中公开的这几种,也可以采用诸如中间也设置有发射管或接收管的灯板和/或发射管和接收管不均匀布置的灯板构成红外边框;只要能够满足屏幕上任一点至少由同一方向上的三个扫描组所覆盖,即可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取得相应的技术效果。不失一般性,具备如下结构的PCB灯板均可以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红外边框:包括用于接收红外光线的接收电路、用于发射红外光线的发射电路、若干枚非复用管、至少一枚复用管以及设置在PCB灯板至少一端的、用于实现灯板之间互相插接以建立电连接的连接端子,其中复用管稀疏设置,非复用管等间距密集设置,任意两枚复用管之间至少包括一枚非复用管。进一步地,该PCB灯板还包括用于实现收发控制的控制IC。再者,参考图10和图11中的b型灯板,为了解决红外边框中边沿处的复用管被围角结构遮挡的问题,灯板上任一枚复用管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枚非复用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增加红外边框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PCB灯板上的每一枚复用管均设置有一枚或多枚备用管。如前所述,本发明“多组覆盖、扇面扫描”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发射管或接收管复用的扇面扫描方案(既包括非正交扫描,也有可能包括非正交扫描)以及多个扫描组覆盖的灯管布置方案,信息量大,一次扫描可以得到来自不同方位的多条扫描线。为复用管增设备用管,既可以进一步增加数据量,还可以预防因复用管意外损坏而带来的信息量减少,可以进一步提高红外触摸屏的性能指标。图12为这种类型红外边框的一个实施例,相应地PCB灯板结构类似于图13所示。图12和图13中黑色管为复用管(接收管),每一枚复用管(接收管)均设置有一枚备用管(也可以只为部分复用管设置备用管),备用管和相应的复用管之间设置有一枚非复用管(红外发射管),也可以采用复用管和其备用管相邻的结构(也即中间不间隔设置非复用管)或者备用管和其复用管之间间隔设置多枚非复用管的结构。见图13,本实施例中的任何一条边框均包括多块a结构的PCB灯板和至少一块b结构的PCB灯板,多块PCB灯板之间通过设置于其至少一端的连接端子插接成红外边框,四条红外边之间通过FPC排线建立电子连接,控制IC设置在其中一块PCB灯板上。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应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发明创新理念的变形和/或置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用于接收触摸输入的触摸面板和用于检测触摸点坐标的红外边框,所述红外边框设置在触摸面板的至少一个对边上,红外边框上设置有若干个复用管、若干个非复用管、复用管驱动电路、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以及与复用管驱动电路和非复用管驱动电路之间电子连接的控制IC;所述复用管连接到复用管电路,非复用管连接到非复用管电路;所述非复用管等间距密集设置,复用管稀疏设置,每一枚复用管和对面边框上位于其有效工作角度内的非复用管组成一个扫描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上的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同一方向上的至少三个扫描组所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边框设置在触摸面板的四条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边框设置在触摸面板的两条正对的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管为红外发射管或接收管,与此相对应,非复用管为接收管或红外发射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同一条边上任意两个复用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枚非复用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红外边框的任一条边上最两端的复用管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枚非复用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为四组覆盖,触摸面板上的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同一方向上的四个扫描组所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为六组覆盖,触摸面板上的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同一方向上的六个扫描组所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为八组覆盖,触摸面板上的任何一个点位理论上均被同一方向上的至少八个扫描组所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边框上为部分或者全部复用管设置有一个与其相邻接或间隔有若干个非复用管的备用复用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9087.1U CN204314854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9087.1U CN204314854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14854U true CN204314854U (zh) | 2015-05-06 |
Family
ID=5313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69087.1U Active CN204314854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1485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8017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CN106020568A (zh) * | 2016-05-11 | 2016-10-12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区域提取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
CN106055176A (zh) * | 2016-06-27 | 2016-10-26 | 深圳帝显高端制造方案解决有限公司 | 非接触式红外触控装置 |
CN106201119A (zh) * | 2016-06-27 | 2016-12-07 | 深圳帝显高端制造方案解决有限公司 | 触控信号接收方法 |
-
2014
- 2014-12-31 CN CN201420869087.1U patent/CN2043148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8017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CN105808017B (zh) * | 2014-12-31 | 2023-10-24 |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CN106020568A (zh) * | 2016-05-11 | 2016-10-12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区域提取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
CN106020568B (zh) * | 2016-05-11 | 2019-03-15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区域提取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
CN106055176A (zh) * | 2016-06-27 | 2016-10-26 | 深圳帝显高端制造方案解决有限公司 | 非接触式红外触控装置 |
CN106201119A (zh) * | 2016-06-27 | 2016-12-07 | 深圳帝显高端制造方案解决有限公司 | 触控信号接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14854U (zh)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
CN103970358A (zh) | 用于多点红外触摸屏的光路系统和扫描检测方法 | |
CN102621729B (zh) | 触控像素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像素结构 | |
CN110008883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15099410A1 (en) | Apparatus for sensing touch input i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5045453B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3425347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077002B (zh) |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1446872A (zh) | 触摸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765506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7085483A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 |
WO2016184013A1 (zh) | 噪声扫描方法及装置、触摸屏 | |
CN205193768U (zh) | 一种双屏显示系统的触摸框 | |
US20190286272A1 (en) |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 |
CN102184062B (zh) | 一种红外线触摸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808017A (zh) | 多扫描组覆盖的红外触摸屏 | |
CN104216572A (zh) | 一种触摸屏、触摸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211479095U (zh) | 触摸屏和大尺寸红外多点触控系统 | |
CN103927037B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808019B (zh) |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触点坐标检测方法 | |
US9134847B2 (en) | Touch sensing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7145264A (zh) | 一种光信号接收头及其应用 | |
CN103488351A (zh) |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屏精度的新结构 | |
CN106959792B (zh) | 具指纹辨识功能的触控检测装置 | |
CN10852022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C1104 room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hird Street No. 9 C Patentee after: Hitevis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C1104 room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Third Street No. 9 C Patentee before: HONGHE TECHNOLOGY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