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3360U -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 Google Patents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13360U
CN204313360U CN201420596974.6U CN201420596974U CN204313360U CN 204313360 U CN204313360 U CN 204313360U CN 201420596974 U CN201420596974 U CN 201420596974U CN 204313360 U CN204313360 U CN 204313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er circulation
articles holding
pipe
fir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69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乃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969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13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13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1336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 Bathtubs, Showers, And Their Attach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涉及洗浴装置领域,包括风道内管、外管、连接软管、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加热设备和连接板,风道内管开设有上端口、下端口和内循环进气口,上端口通过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与连接软管相连,连接软管与室外相通,内循环进气口贯通风道内管和外管的侧壁,内循环进气口处设有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加热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外壳和加热设备内壳,加热设备内壳和下端口契合,加热设备外壳和外管的下端契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适应不同场合尤其是对淋浴房的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进而大幅度节省电能。

Description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浴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浴霸基本采用的供暖形式为辐射形和风暖形,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置于吊顶之上从上往下供暖。这种至上而下的供暖方式与热空气自然向上的规律成逆向。造成浴房环境上热下冷的局面,使大量热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其结果是,高个子的人感觉是头顶过热、身上不热、下部身体发冷。小个子和孩子的取暖更是困难。再有,目前市面上风暖型浴霸的供暖送风方式均为单一的外循环式,就是将室外空气通过加热供给。这种外循环式方式的优点是空气新鲜清爽,其缺点是加热慢效果差,尤其是在我国的长江以北和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室内外空气温差较很大,浴霸吸入大量冷空气进入室内后,重新加热,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包括风道内管、外管、连接软管、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加热设备和连接板,所述风道内管竖向设置,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风道内管外,所述外管通过连接板与所述风道内管相连,所述风道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风道内管开设有上端口、下端口和内循环进气口,所述上端口通过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的外壳与连接软管相连,所述连接软管与室外相通,所述内循环进气口贯通所述风道内管和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内循环进气口处设有所述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所述加热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外壳和加热设备内壳,所述加热设备内壳和所述风道内管的下端口契合,所述加热设备外壳和所述外管的下端契合。
利用风道内管的下端的加热设备产生热量,然后热风从加热设备的下端口吹出,让热气从下方自然上升,实现对浴室内的整体加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的开闭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的开闭:打开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的同时关闭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为外循环加热;关闭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的同时打开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为内循环加热。能够实现内循环加热和外循环加热的切换,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的使用,既节能,又高效,提高了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加热效率,满足了使用者不同需求。
由于风道内管下端与加热设备内壳契合、外管下端与加热设备外壳契合且外管套设在风道内管外部并通过连接板和风道内管相连,有效地将加热设备环境与浴间潮湿环境首次隔离和二次隔离,有效提高了电路的防水性能,提高了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一端与风道内管上端相连另一端接连接软管与室外相通,所述连接软管外端口设防护网。这个防护网能够防止昆虫和小动物误入到风道内管内,影响风机和加热设备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设备内壳内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风机和陶瓷加热器,所述陶瓷加热器设置在风机下端。风机为能够双向旋转的风机,当风机处于向下吹风时联通控制陶瓷加热器的电路,这时打开陶瓷加热器电源开关就可给浴间供暖,此时不打开陶瓷加热器电源开关,风机处于供新风状态。当所述风机向上吹风时切断陶瓷加热器电源,此时风机处于换气状态。陶瓷加热器分为AB二组,分二组设置陶瓷加热器有利于温的掌控。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加热器包括陶瓷发热块和铝片,所述铝片为波浪状设置在陶瓷发热块之间。这样设置通风效果好、加热设备加热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设备下方设置有叶片可调节方向的送风百叶,所述送风百叶的开口方向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风道内管将空气引入加热设备内利用风机将热风或新风从叶片可调方向的送风百叶处吹出,最终实现下供暖或送新风。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可调方向的送风百叶和所述陶瓷加热器之间设有安全防护网,所述安全防护网能够防止小孩手的接触,同时又不影响送风百叶的叶片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包括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上传动轮、连杆、旋臂、定滑轮、拉绳、百叶和控制机构,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一端与所述风道内管的上端口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室外相通;所述上传动轮向上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内,所述连杆上设有所述旋臂,所述旋臂通过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百叶相连,所述上传动轮向下通过所述传动绳穿过定滑轮与控制机构相连。
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因采用了拉绳控制开闭,即使误将百叶调到关闭状态也能靠风力吹起百叶进行换气,这样就避免了在循环系统处于内循环状态下百叶处于关闭而无法进行换气,如果换气时将百叶调到打开状态那就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包括吊门、滑轨、定滑轮、传动绳和控制机构,所述滑轨竖向设置于内循环进气口处的风道内管和外管间隙的两侧,所述吊门填充所述外管、风道内管和滑轨间的间隙、所述吊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传动绳一端绕过上传动轮通过定滑轮与所述吊门的上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所述滑轨竖向设置位于内循环进气口内管和外管开口处间隙的两侧,所述滑轨的背部形状为凹槽式样,通过这个凹槽能够合理地解决竖向水管和电线管穿行,所述吊门填充所述外管、风道内管和滑轨间的间隙、并通过滑轨在所述间隙内及滑轨范围内上下滑动,达到对内循环进气口的开闭,所述传动绳带动吊门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双门一控旋转开关,所述双门一控旋转开关通过转轴与下传动轮相连并通过传动绳与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相连,所述传动绳的一端绕过上传动轮通过定滑轮与所述吊门的上端相连,所述传动绳的另一端绕过下传动轮和所述吊门的下端相连并同时带动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的开闭和所述吊门的上下滑动。
所述双门一控旋转开关,包括控制盒、双门一控旋转开关、下传动轮、上传动轮、定滑轮、和传动绳,所述控制盒设置位于一置物台下方、内设有电器开关和双门一控旋转开关、所述双门一控旋转开关通过转轴与下传动轮相连,下传动轮带动传动绳,所述传动绳通过设置于风道内管上端和下端位于控制盒后方的多个定滑轮和上传动轮的传动、同时带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所述多个定滑轮用来改变传动绳的方向和固定传动绳的运动轨迹,转动双门一控旋转开关打开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同时关闭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关闭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同时打开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实现空气内循环加热,利用双门一控旋转开关便能够同时对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进行管理,两种空气循环模式的更换更加快速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置物台的下方边缘,旋转开关与电器开关同设在一控制盒内,同时在所述控制盒上罩设有防水门,所述防水门的一条边缘与所述置物台转动连接。设置置物台的边缘方便操作,利用防水门能够将电器开关和旋转开关与水源隔开,有效防止电器开关和旋转开关受潮影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壳体一侧设有盖板方便安装和维修,这样使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能得到更好得保护,将盖板设置于风道内管上端位于吊顶之上有利于浴房的整洁。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管上端与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相连处还设有一个能与风道内管相配套的90度弯管,这个弯管能将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连接的同时还能调整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和连接软管的方位,使安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下方还设有支架以固定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支架设置于浴间的吊顶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沿浴间内的相邻两墙面的连接处或一墙面设置,沿浴间内的相邻两墙面的连接处设置时外管的截面形状为扇形或钻石形,这个扇形或钻石形都具有一个顶角,沿浴间一墙面设置时,截面形状为一个接近或大于等于180度的角扇形或多边形,利用这二个顶角能够将外管和各种角度的墙壁夹角或一平面墙相连,方便了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安装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置物台,所述置物台的边缘沿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安装的墙面设置。所述置物台的截面形状对应外管截面形状,置物台更好的贴合浴间的空间,与浴间的墙壁结合更紧密,提供了更大的容物空间。置物台上能够存放一些沐浴用品,和内衣等,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设有一个顶盖和至少一个置物台或至少两个置物台,所述一个顶盖和至少一个置物台或至少两个置物台均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顶盖与相邻置物台之间或相邻的置物台之间设有与置物台旋转连接的用来密封所述顶盖和相邻置物台之间或相邻的两个置物台之间的间隔的挡水门,所述挡水门分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三种。通过透明挡水门能够在保证直接观察到间隔中存放物品的情况下同时防止存放的物品受到洗浴时水的飞溅,不透明可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半透明给人以朦胧的艺术感。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与置物台和置物台或顶盖在贴近墙面处、分别设有隔板。这样就有效地隔离了从墙壁上流进置物台的水,结合挡水门,使置物台成为了一个较为洁净又相对干燥的封闭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和相邻的置物台之间或者相邻的两个置物台之间设有竖向间隔。利用竖向间隔,能够将干湿物品在同一水平的二个隔间中存放,使小个子和特殊人群的人取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门的一个边缘与所述置物台转动连接。与置物台转动连接的挡水门,开关闭合方便快速。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门滑动设置在所述置物台上。挡水门滑动设置在置物台上,能够实现挡水门的开闭同时滑动设置能够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门与顶盖与相邻置物台之间或相邻的置物台之间旋转连接采用可拆卸的卡扣。能够实现挡水门开闭功能又能随时拆卸,使位于挡水门两侧边缘的污垢能得到彻底的清洗,有效地防止细菌的滋生。
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设置在所述外管的上端,紧贴吊顶,所述照明设备截面形状对应外管截面形状。
进一步地,在至少一个置物台外边缘设毛巾挂杆或挂钩。方便沐浴者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管、外管、照明设备、顶盖、置物台、挡水门、加热设备内壳和加热设备外壳采用分体设计。分体设计的风道内管、加热设备内壳、外管、加热设备外壳、照明设备、置物台、挡水门和顶盖等能够分成多部件,根据不同的环境与需求灵活组合不同款式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搬运和组装就十分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和置物台内侧中部设有和所述风道内管相配合的套管,分体的所述风道内管嵌入顶盖和置物台之间的套管中,外管通过顶盖和置物台上的卡扣机构与顶盖和置物台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上卡扣机构和下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靠近内管的一侧要高于远离内管的一侧。利用这种卡扣结构,即能通过内侧高于外侧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到内管中,同时牢固地将顶盖或者置物台固定在外管和内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进气口处设有冷凝水导流板。利用导流板将冷凝水引流到外,避免冷凝水滴入到风道内管中影响风机和加热设备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设有一个顶盖和至少一个置物台或至少两个置物台,所述一个顶盖和至少一个置物台或至少两个置物台均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顶盖与相邻置物台之间或相邻的置物台之间设有与置物台旋转连接的用来密封所述顶盖和相邻置物台之间或相邻的两个置物台之间的间隔的挡水门。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门、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置物台边缘,所述防水门罩扣在所述控制盒上,所述防水门的一条边缘与所述置物台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或置物台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凸起,所述挡水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卡扣凹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设置在所述外管顶部,位于所述外管进气口上方紧贴吊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还设有洗漱池,所述洗漱池设置于外管下端的加热设备的上方,所述洗漱池与加热设备外壳契合,所述洗漱池的台面上设有冷、热水混合水龙头,洗漱池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系统相通,所述排水管和加热设备外壳与加热设备内壳间隙间在靠近加热设备内壳一侧另设有隔水绝缘板,或防水绝缘薄膜,所述洗漱池的后部设有二个进水管安装孔和二个排水管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还设有淋浴器、所述风道内管和外管间隙间还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淋浴器分单个固定淋浴器、单个便携式淋浴器、和一个固定淋浴器加一个便携式淋浴器三种。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通过置物台下方的冷水阀门和热水阀门连接三通与所述淋浴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和置物台内侧中部设有和所述风道内管相配合的套管,分体的所述风道内管嵌入顶盖和置物台之间的套管中,外管通过顶盖和置物台上的卡扣机构与顶盖和置物台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上卡扣机构和下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靠近内管的一侧要高于远离内管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通过利用风机和加热设备从下方吹出暖气进行供暖,利用热气自然上升,提高了对浴间的整体加热效果,同时利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和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旋转开关的控制,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加热或室内外空气循环加热,适应不同场合尤其是对淋浴房的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进而大幅度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轴测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关闭、吊门打开处于内循环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百叶打开、吊门关闭处于外循环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关闭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打开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关闭状态俯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打开状态俯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百叶打开、吊门关闭处于外循环状态局部剖左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和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工作原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A-A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和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挡水门打开状态的轴测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后视轴测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外管和连接板俯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加热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照明设备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顶盖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外管、风道内管和连接板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风道内管与加热设备连接器和加热设备组合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置物台、带毛巾挂杆与隔板、档水门与置物台离、合装配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置物台、开关门、隔板和档水门与置物台离、合装配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外管、风道内管、顶盖、置物台和挡水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外管和风道内管、加热设备内壳和加热设备外壳的俯剖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外管、风道内管、置物台和挡水门的俯剖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加热设备外壳、送风百叶和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洗漱池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固定淋浴器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冷、热水混合水龙头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和挡水门关闭状态的轴测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内部部分结构的轴测剖视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外管、风道内管、连接板、置物台和挡水门的俯剖视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挡水门关闭状态轴测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置物台、控制合、挡水门和隔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加热设备外壳的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淋浴器阀门位置的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分体设计部件、便携式淋浴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包括风道内管1、外管2、连接软管40、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和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置物台10、加热设备13和连接板14等,风道内管1竖向设置,风道内管1上端口通过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39连接软管40与室外相通,内循环进气口36设置在靠近上端口位于照明设备28的下方风道内管1和外管2的侧壁上,内循环进气口36处设有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风道内管1下端通过风道内管1与加热设备内壳连接器7与加热设备内壳契合,外管2套设在风道内管1外部,外管2下端联合置物台与加热设备外壳8契合,外管2套设在风道内管1外部,外管2通过连接板14和风道内管1相连,风道内管1和外管2之间具有间隙。
风道内管1上端口通过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39连接连接软管40与室外相通,作为进气口和换气管使用。风道内管1下端与加热设备内壳契合,外管2套设在风道内管1外部,外管2下端联合置物台10与加热设备外壳8契合,通过风道内管1的下端设置的加热设备13作为加热设备13,提供热量,加热风道内管1中下端的空气,加热设备13加热的空气从加热设备13的下端吹出,形成热风,热风首先在浴间的底部流动,充满浴间底部,然后由于热空气的密度要小于冷空气的密度,热空气从浴间底部自然上升,实现对整个浴间的从下至上的整体加热。不同于现有浴霸,本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将热空气从浴间下方吹出,然后由于热空气不断上升弥补浴间上部的冷空气,浴间内既不会出现下热上冷、更不会出现上热下冷,冷热不均的现象,使用更加舒适。同时,加热设备13和照明灯28的电路装置能够设置在风道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一个集线管21,加热设备13和照明灯28的电线一并放入到集线管21中,通过集线管21将电线引到控制合的开关处,由于外管2套设在风道内管1外部,外管2和风道内管1通过环设在风道内管1外,位于外管2和风道内管1之间的间隙中的连接板14相连固定。这些连接板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集线管21穿过连接板14保证电线的穿过。外管2套设在风道内管1外,能够有效的将风道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间隙与外界潮湿多水的环境隔断开,有效提高了位于间隙之间电路元件的防水,提高了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在加热设备13上方设有一个连接板14,这个连接板14将风道内管1和外管2连接起来同时,也将连接板14的上方和下方分隔开,避免加热设备13受到飞溅到间隙中的水对其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置物台10上还设置有导流槽30,导流槽30能够将潮湿的物品流下的水排到置物台外边,保持置物台内的干燥和整洁。
同时通过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分别控制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打开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并关闭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为外循环加热和换气状态;关闭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并打开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为室内空气循环加热,因百叶50由软线控制开启,此时,百叶50虽然关闭但不影响换气。能够实现空气的内循环加热、外循环加热和换气的交替,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的使用,既节能,又高效,提高了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加热效率,满足了使用者不同需求。
当室外的空气温度较低时,关闭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打开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这样就能够实现只从浴间内通过内循环进气口36吸收室内的热气进行循环加热,有效的地避免了吸收外界低温空气再加热造成的热能的浪费。
当室内外温差不大或者需要进行空气的更新的时候,打开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关闭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这样,外界的新鲜空气就会通过上端口补充到室内,更新室内的空气。
在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顶端还设有照明设备28,照明设备28采用LED灯。
在连接软管40和外界相连通处还设有防护网41,防护网41能够有效的阻挡虫子、小型动物或杂质进入到风道内管1内干扰加热设备13的正常工作。同时在内循环进气口36处还设置有冷凝水导流板37,冷凝水导流板37的一边与外管2固定连接,另一边向下倾斜,方便冷凝水的排出。
进一步的,加热设备13内壳内设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风机6和陶瓷加热器5,陶瓷加热器5设置在风机6下端。风机6为能够双向旋转的风机6,风机6和陶瓷加热器5由联动控制开关控制,当风机6处于向下吹风时,与陶瓷加热器5相连的联通开关接通,陶瓷加热器5能够接通,陶瓷加热器5开始制热就可给浴间供暖,若此时不打开陶瓷加热器5的电源开关35,风机6处于供新风状态。当风机6向上吹风时,联通开关断开,切断陶瓷加热器5电源,陶瓷加热器5不能启动,此时风机6处于换气状态。
陶瓷加热器5分为A、B二组,陶瓷加热器5包括陶瓷发热块和铝片,铝片为波浪状设置在陶瓷发热块之间。这样设置通风效果好、加热设备13加热效率高,分二组设置陶瓷加热器5有利于对温度的调节与控制,加热速度快。
外管2套设在风道内管1外部通过连接板14固定,风道内管1下端通过风道内管与加热设备连接器7与加热设备内壳契合连通,外管2下端与加热设备外壳8契合,加热设备13的加热设备外壳8与加热设备13的加热设备内壳具有很大的间隙,这样加热设备13在加热时产生的高温只会影响加热设备13的加热设备内壳,不会传导到加热设备13的加热设备外壳8上,避免加热设备外壳8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加热设备13正下方设置有叶片可调节方向的送风百叶20,送风百叶20的开口方向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风道内管1将空气引入加热设备13利用风机6将热风或新风从叶片可调方向的送风百叶20处吹出,最终实现下供暖或送新风。
风道内管1的下端口送风百叶20的开口方向水平或向下设置。水平或向下设置的送风百叶20,有利于热气在浴间内的水平方向的流动,有利于将热气吹向距离送风百叶20较远的地方,实现对浴间整体的加热,不会出现局部加热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包括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39、上传动轮48、连杆51、旋臂57、定滑轮52、拉绳58和百叶50;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39一端与风道内管1上端相连另一端连接软管40与室外相通;上传动轮48通过传动绳56的带动上传动轮48连动连杆51;连杆51连动旋臂57通过旋臂57的摆动拉动拉绳58;拉绳58通过定滑轮52改变拉绳58方向拉动百叶50,上传动轮48通过传动绳56与定滑轮52向下一头与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连接,另一头穿过吊门55中的传动绳穿行孔53继续向下和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相连。
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因采用了拉绳58控制开闭,即使误将百叶50调到关闭状态也能靠风力吹起百叶50进行换气,这样就避免了在循环系统处于内循环状态下百叶50处于关闭而无法进行换气,如果换气时将百叶50调到打开状态那就更好。
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包括吊门55、滑轨42、定滑轮52、传动绳56;吊门55为空心立体的活塞式结构,吊门55包括传动绳56固定栓54和传动绳穿行孔53,滑轨42竖向设置位于内循环进气口内管1和外管2开口处间隙的两侧,滑轨42的背部形状为凹槽式样,通过这个凹槽能够合理地解决竖向进水管和电线管21的穿行,吊门55填充外管2、风道内管1和滑轨42的间的间隙、并通过滑轨42在间隙内及滑轨42范围内上下滑动,达到对内循环进气口36的开闭,传动绳56带动吊门55上下滑动,传动绳56向上运动关闭内循环进气口36同时连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打开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传动绳56向下与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连动。
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盒25、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下传动轮48、上传动轮48、定滑轮52、和传动绳56,控制盒25设置位于一置物台下方、内设有电器开关35和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通过转轴与下传动轮48相连,下传动轮48带动传动绳56,传动绳56通过设置于风道内管1上端和下端位于控制盒25后方的多个定滑轮52和上传动轮48的传动、同时带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多个定滑轮52用来改变传动绳56的方向和固定传动绳56的运动轨迹,转动旋转开关23打开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的同时连动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关闭内循环进气口36,关闭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的同时连动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打开内循环进气口36,实现空气内循环加热,利用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便能够同时对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进行管理,两种空气循环模式的更换更加快速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为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的开关,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同时通过传动绳56将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吊门55和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相连。传动绳56的一端与吊门55的上端固定相连,传动绳56的另一端绕过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上传动轮48,穿过吊门55中的传动绳穿行孔53和多个定滑轮52再绕过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后面的下传动轮48与吊门55的下端固定相连,利用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便能够同时对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
如图9-11所示,当旋转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顺时针旋转时,带动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后面的下传动轮48的旋转,通过传动绳56的传动,带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上传动轮48旋转,传动轮48连动联杆51旋转,联杆51连动旋臂57,通过旋臂57的摆动拉动拉绳58;拉绳58通过定滑轮52改变拉绳58方向拉动百叶50的每个叶片的开启,同时由吊门55上端的传动绳56的上升,拉动吊门55沿滑轨42向上运动,封堵住内循环进气口36,这样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关闭、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开启,然后再逆时针旋转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带动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后面的下传动轮48旋转,通过传动绳56的传动,带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上传动轮48旋转,上传动轮48连动联杆51旋转,联杆51连动旋臂57,通过旋臂57的摆动放下拉绳58;拉绳58通过定滑轮52改变拉绳58方向放下百叶50的每个叶片关闭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同时由吊门55上端的传动绳56的下降,拉动吊门55沿滑轨42向下运动,打开内循环进气口36,这样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打开。这两种实现了室内外空气换气加热或者室内空气循环加热两种情况,实现了两种换气加热模式的快速更换。
同时,外管2的截面形状为扇形,置物台10的截面形状对应外管2的扇环形状、台面上设有导流槽30。扇形具有一个顶角,外管2的截面形状的扇形的顶角为直角。这样安装时能够将外管2的顶角和浴间的直角墙角贴合安装,能够高效的利用常理中认为不能有效利用的浴间的墙角处,安装位置节省空间同时能够对浴间进行美化。外管2上设有一个置物台10,在一个置物台10上方还设有一个顶盖26,顶盖26和相邻的置物台10、依次间隔竖向排列构成置物间。在这个置物台10置物间上能够存放一些沐浴用品,方便使用者在洗浴时的使用。在置物台10上还设有导流槽30,通过导流槽30用来收集置物间内的水滴,保持置物间的干燥和整洁。置物台10为扇环形。扇环形的置物台10和扇形的外管2一样,边缘同样能够和浴间的墙角紧密贴合,这样,置物台10与浴间的墙壁结合更紧密,置物台10便提供了更大的容物空间,存放更多的物品。置物台10与顶盖26之间设有活动的透明的挡水门12,透明的挡水门12密封置物台10与顶盖26之间的间隔。透明的挡水门12转动连接在置物台10与顶盖26之间,置物台10与顶盖26上设有转轴9,转轴9为凸起,在挡水门12上设有一个与转轴9的凸起配合的卡扣凹槽4,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挡水门12的快速拆卸和组装,这样,在当需要清洗挡水门12和置物台10的时候,只需将挡水门12拆卸即可,实现对挡水门12和置物台10的彻底清洁。在置物台10的边缘还设有挂杆27利用挂杆方便挂置一些毛巾、浴巾等。
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和其他控制照明设备28和加热设备13的开关设置在置物台10的外缘的边缘。设置在置物台10的外缘的边缘手动操作方便。同时在双门一控旋转开关23和照明设备28和加热设备13的开关35上罩设有防水门11,防水门11与置物台10转动连接的结构和挡水门12的结构相同,防水门11罩扣在双门一控控制盒25上,利用防水门11能够将开关与水源隔开,有效防止开关受到溅水的影响。置物台10之间设有活动的挡水门12,挡水门12密封置物台12之间的间隔。挡水门12滑动设置在置物台10之间。通过透明的挡水门12能够在保证直接观察到置物台10上存放的物品同时防止存放的物品受到洗浴时水的飞溅。挡水门12的一侧边缘与置物台10转动连接,存放物品时转动打开挡水门12即可。在外管2的顶部,还设有照明设备28,照明设备28设置在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与吊顶相接触处的位置。
如图12-3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与连接软管的外端处设有防护网41。通过这个防护网41能够有效防止杂物和小动物进入到风道内管1内部影响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包括吊门55、滑轨42、定滑轮52、传动绳56;吊门55为空心立体的活塞式结构,吊门55包括传动绳56固定栓54和传动绳穿行孔53,滑轨42竖向设置位于内循环进气口内管1和外管2开口处间隙的两侧,滑轨42的背部形状为凹槽式样,通过这个凹槽能够合理地解决竖向进水管22、暖水出水管19和电线集线管21的穿行,吊门55填充外管2、风道内管1和滑轨42的间的间隙、并通过滑轨42在间隙内及滑轨42范围内上下滑动,达到对内循环进气口36的开闭,传动绳56带动吊门55上下滑动。传动绳56向上运动关闭内循环进气口36同时连动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打开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百叶50,传动绳56向下与空气内外循环开闭双门一控控制机构连动。
同时,本实施例中置物台10的下方还设有双门一控控制盒25和冷、热水阀门16,外管2的底部加热设备13的上方还设有洗漱池15,在风道内管1和外管2间隙间还竖向设有洗漱池15的冷、热水进水管22和排水管。在洗漱池15和加热设备外壳后面设置有二个进水管安装孔70和二个排水管安装孔71,进水管安装孔70和排水管安装孔71对称安装在加热设备外壳的两侧,也可以根据浴间中的实际需要进行开设。浴间的冷、热水进水管和排水管通过进水管安装孔70与排水管安装孔71与加热设备内壳外的冷、热水进水管22和排水管直接相连,既美观同时又能够防止水管出现问题时水会进入到外管2和风道内管1的间隙中,影响加热设备13的电路正常工作。固定淋浴器18设置在外管2的顶端,位于照明设备28的LED灯上,在风道内管1和外管2之间设置有固定淋浴器18的暖水出水管19和一条冷水进水管22与一条热水进水管22,将固定淋浴器18的暖水出水管19、冷水管22以及热水管22设置在外管2和风道内管1的间隙之间,节省空间同时能够保证为固定淋浴器18提供水源,固定淋浴器18可拆卸连接。加装洗漱池15和固定淋浴器18能够实现洗漱淋浴的功能,在洗漱池15的台面上还设有冷、热水混合水龙头17,这样将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储物间、洗漱和淋浴多种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快捷,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实施例中的风道内管1、外管2、连接板14、照明设备28、顶盖26、置物台10、挡水门12、隔板29、加热设备13的加热设备内壳和加热设备外壳8、风道内管与加热设备内壳连接器7、洗漱池15、固定淋浴器18、阀门16采用分体设计。分体设计的风道内管1、加热设备13加热设备内壳、外管2、加热设备外壳、照明设备28即LED照明灯、固定淋浴器18、置物台10和顶盖26等能够分成多部件,分体设计,根据不同的环境与需求灵活组合不同款式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搬运和组装就十分简便。
顶盖26和置物台10外侧中部设有和风道内管1相配合的套管3,分体的风道内管1嵌入顶盖26和置物台10之间的套管3中,外管2通过顶盖26和置物台10上的卡扣机构与顶盖26和置物台10固定连接,卡扣机构包括上卡扣机构和下卡扣机构,卡扣机构靠近内管的一侧要高于远离内管的一侧。利用这种卡扣结构,即能通过内侧高于外侧有效的防止水进入到内管中,同时牢固的将顶盖26或者置物台10固定在外管2和内管上。具体结构参见图24。
如图3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基础上将置物台10设置为二个,外管2的下端同外管2的上端的形状相同,均为扇形。置物台10的个数为两个,且扇形的顶角和浴间墙壁的夹角相配合,外管2和置物台10与浴间墙壁的贴合更加紧密。
如图32-3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本实施例是在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基础上,进一步地,外管2、置物台10的截面形状为类似钻石的形状,这种形状的置物台10和外管2更加美观,同时在置物台10下方加设冷、热水阀门16和在风道内管1和外管2的上端增设固定淋浴器18,将淋浴设备集到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中,更实用。
如图34-3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置物台10下方加设冷、热水阀门16,在外管2外侧,装设有顶盖26,顶盖26和置物台10配合,形成一个能够置物的间隔,置物台10的截面形状为扇环形。同时,在置物的间隔内,还设有一个竖向的隔板29,利用隔板29将置物空间分割为两个部分,竖向的隔板29一侧能够存放干燥的内衣等物品,另一侧则是存放沐浴用品,物品干湿分离,使用者存放衣物更加方便。在加热设备外壳8下端的出口处还设有叶片方向能够调节的送风百叶20。同时,从顶盖26上伸出暖水管与便携式淋浴器60相连,便携式淋浴器60通过固定架59与外管2可拆卸固定连接。便携式淋浴器60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中,置物台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置物台10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外管2的截面形状能够为顶角为任意度数的扇形或者类似钻石的多边形,同时,置物台10间隔内的挡水门12能够为两个,挡水门12与置物台10的配合也可以采用单个挡水门12的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内管、外管、连接软管、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加热设备和连接板,所述风道内管竖向设置,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风道内管外,所述外管通过连接板与所述风道内管相连,所述风道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风道内管开设有上端口、下端口和内循环进气口,所述上端口通过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与连接软管相连,所述连接软管与室外相通,所述内循环进气口贯通所述风道内管和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内循环进气口处设有所述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所述加热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外壳和加热设备内壳,所述加热设备内壳和所述下端口契合,所述加热设备外壳和所述外管的下端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内壳内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风机和陶瓷加热器,所述陶瓷加热器设置在风机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正下方设置有叶片可调节方向的送风百叶,所述送风百叶的开口方向水平或向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包括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上传动轮、连杆、旋臂、定滑轮、拉绳、百叶和控制机构,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一端与所述风道内管的上端口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室外相通;所述上传动轮向上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转动设置在所述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外壳内,所述连杆上设有所述旋臂,所述旋臂通过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百叶相连,所述上传动轮向下通过所述传动绳穿过定滑轮与控制机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包括吊门、滑轨、定滑轮、传动绳和控制机构,所述滑轨竖向设置于内循环进气口处的风道内管和外管间隙的两侧,所述吊门填充所述外管、风道内管和滑轨间的间隙、所述吊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传动绳一端绕过上传动轮通过定滑轮与所述吊门的上端相连并带动所述吊门上下滑动,另一端与控制机构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双门一控旋转开关,所述双门一控旋转开关通过转轴与下传动轮相连并通过传动绳与上空气内外循环开闭机构和下空气内循环开闭机构相连,传动绳的一端绕过上传动轮通过滑轮与所述吊门的上端连接,传动绳的另一端绕过下传动轮和所述吊门的下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设有一个顶盖和至少一个置物台或至少两个置物台,所述一个顶盖和至少一个置物台或至少两个置物台均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所述顶盖与相邻置物台之间或相邻的置物台之间设有与置物台旋转连接的用来密封所述顶盖和相邻置物台之间或相邻的两个置物台之间的间隔的挡水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门、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置物台边缘,所述防水门罩扣在所述控制盒上,所述防水门的一条边缘与所述置物台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或置物台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为圆柱凸起,所述挡水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卡扣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置物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设置在所述外管顶部,位于所述外管进气口上方紧贴吊顶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还设有洗漱池,所述洗漱池设置于外管下端的加热设备的上方,所述洗漱池与加热设备外壳契合,所述洗漱池的台面上设有冷、热水混合水龙头,洗漱池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系统相通,所述排水管和加热设备外壳与加热设备内壳间隙间在靠近加热设备内壳一侧另设有隔水绝缘板,或防水绝缘薄膜,所述洗漱池的后部设有二个进水管安装孔和二个排水管安装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还设有淋浴器、所述风道内管和外管间隙间还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淋浴器分单个固定淋浴器、单个便携式淋浴器、和一个固定淋浴器加一个便携式淋浴器三种。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通过置物台下方的冷水阀门和热水阀门连接三通与所述淋浴器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管、外管、照明设备、顶盖、置物台、挡水门、加热设备、加热设备内壳和加热设备外壳采用分体设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和置物台内侧中部设有和所述风道内管相配合的套管,分体的所述风道内管嵌入顶盖和置物台之间的套管中,外管通过顶盖和置物台上的卡扣机构与顶盖和置物台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上卡扣机构和下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靠近内管的一侧要高于远离内管的一侧。
CN201420596974.6U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13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6974.6U CN204313360U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8393 2014-03-05
CN201420098393X 2014-03-05
CN201420596974.6U CN204313360U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13360U true CN204313360U (zh) 2015-05-06

Family

ID=5215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697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00366U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带水系统浴霸
CN20142059697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13360U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CN201410546280.6A Active CN104266256B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浴霸
CN201410544998.1A Active CN104235934B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带水系统浴霸
CN201410546287.8A Active CN104315586B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CN201420596406.6U Active CN204100379U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浴霸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697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00366U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带水系统浴霸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6280.6A Active CN104266256B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浴霸
CN201410544998.1A Active CN104235934B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带水系统浴霸
CN201410546287.8A Active CN104315586B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CN201420596406.6U Active CN204100379U (zh) 2014-03-05 2014-10-15 下供暖多功能浴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204100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586A (zh) * 2014-03-05 2015-01-28 高乃鑫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8402B (zh) * 2015-05-26 2018-01-02 高乃鑫 管道供暖多功能浴霸
CN105318403B (zh) * 2015-07-28 2017-12-08 高乃鑫 下供暖浴霸及下供暖分体浴霸
CN110260392A (zh) * 2019-06-25 2019-09-20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壁式浴室多功能取暖器
CN111947209B (zh) * 2020-08-19 2021-05-18 浙江奥普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卫生间浴霸
CN112944442A (zh) * 2021-03-26 2021-06-11 嘉兴市创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蓝牙的取暖器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0252A (en) * 1979-05-31 1980-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Bathroom cabinet
BE888351A (nl) * 1981-04-09 1981-07-31 Meskens Jan Een vrijstaand verdiepingshoog kokerelement met ingebouwde sanitaire apparatuur en leidingen en aangebouwde sanitaire toestellen in bedieningspaneel voor badkamer,
DE4327542A1 (de) * 1993-08-16 1995-02-23 Hubert Kurz Badekabine mit Wandflächenheizung
JPH10122583A (ja) * 1996-10-21 1998-05-15 Sekisui Chem Co Ltd 温風器付き浴室
CN1225990A (zh) * 1998-02-09 1999-08-18 潘忠勋 热循环式保温淋浴器
JP2001272050A (ja) * 2000-03-28 2001-10-05 Sanden Corp 暖房装置
CN1214757C (zh) * 2001-07-10 2005-08-17 潘忠勋 充热式保温淋浴器
CN2771396Y (zh) * 2005-03-10 2006-04-12 方春宝 一种淋浴房
JP4620029B2 (ja) * 2006-10-19 2011-01-2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ミストサウナ装置
CN201649704U (zh) * 2010-03-22 2010-11-24 方春宝 一种新型淋浴房
CN201794328U (zh) * 2010-09-06 2011-04-13 浙江理工大学 多功能淋浴房
CN202598661U (zh) * 2012-06-06 2012-12-12 陈科 浴室地暖式供暖吹风机
CN102705891B (zh) * 2012-06-06 2014-06-25 陈科 浴室地暖式供暖吹风机
CN102913984A (zh) * 2012-11-08 2013-02-06 谢逢华 浴室暖身器
CN103110381A (zh) * 2013-01-07 2013-05-22 中山市汉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式淋浴装置
CN103110383B (zh) * 2013-02-22 2015-01-07 王德普 洁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3131955U (zh) * 2013-03-23 2013-08-14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卫生间一体沐浴取暖器
CN103453571B (zh) * 2013-08-09 2015-10-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封闭循环采暖系统
CN204100366U (zh) * 2014-03-05 2015-01-14 高乃鑫 下供暖多功能带水系统浴霸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586A (zh) * 2014-03-05 2015-01-28 高乃鑫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CN104315586B (zh) * 2014-03-05 2016-11-23 高乃鑫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6256A (zh) 2015-01-07
CN104266256B (zh) 2017-01-25
CN104235934A (zh) 2014-12-24
CN204100366U (zh) 2015-01-14
CN104315586A (zh) 2015-01-28
CN104315586B (zh) 2016-11-23
CN104235934B (zh) 2016-09-14
CN204100379U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3360U (zh) 下供暖多功能空气内外循环浴霸
CN101608504A (zh) 将节能减排环保技术集成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物
CN204115063U (zh) 一种风幕式节能浴霸
CN108378741A (zh) 一种暖风快干淋浴器
CN202937471U (zh) 地板空气强对流风机
CN205261827U (zh) 一种卫生间换新风装置
CN204782080U (zh) 具有热风烘干功能的洗浴间
CN206803481U (zh) 一种具有清洁空气功能的浴室暖风机
CN204830123U (zh) 管道供暖多功能浴霸
CN206449717U (zh) 一种利用浴室淋浴水余热的供暖装置
KR101131466B1 (ko) 이동식 화장실
CN205641187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830130U (zh) 下供暖浴霸及下供暖分体浴霸
CN100373108C (zh) 一种节能安全型浴霸
CN105318402B (zh) 管道供暖多功能浴霸
CN208096679U (zh) 一种暖风快干淋浴器
CN204513796U (zh) 一体式洗澡装置
CN214385526U (zh) 一种循环水洗宠物洗浴装置
CN207262716U (zh) 一种南北通用的电热供暖系统
CN214482753U (zh) 一种全向水洗宠物洗浴装置
CN214482752U (zh) 一种带吹干功能的宠物洗浴装置
CN105318403B (zh) 下供暖浴霸及下供暖分体浴霸
CN1788665B (zh) 温控式充氧淋浴器房
CN219431465U (zh) 一种淋浴房
CN110074003A (zh) 一种循环水洗宠物洗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12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