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2934U -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12934U
CN204312934U CN201420694351.2U CN201420694351U CN204312934U CN 204312934 U CN204312934 U CN 204312934U CN 201420694351 U CN201420694351 U CN 201420694351U CN 204312934 U CN204312934 U CN 204312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ing agent
accommodating part
securing means
agent accommodating
squeez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43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43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12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12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129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属于一种建筑施工维修设备。包括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半圆柱空心柱体形成的紧固装置、堵漏剂容纳部、挤压装置,在所述紧固装置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贯穿该通孔且另一端与挤压装置相连接,所述堵漏剂容纳部的外径等于通孔的内径,所述挤压装置能够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紧固装置,在不需要对管道缺陷进行修补时,将紧固装置通过螺栓连接起来包围管道外表面,通过拧紧螺栓使紧固装置完全覆盖管道缺陷部位即可实现堵漏,保持管道的正常使用;在需要对管道外表面缺陷进行修补时,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内缺陷部位即可,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输水管道等管道设备由于自身材料问题,容易出现裂缝等缺陷。常见的PVC材料等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也容易破损出现缺口,现有的处理方式多半是通过整体或部分更换,浪费大量材料成本。现有少量对管道缺陷进行堵漏的设备,通常是包裹在管道外壁上,对管道的缺陷无法进行修补,管道仍然不能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堵漏装置,适用于建筑输水管道,也可以适用于输油管道裂缝等缺陷的堵漏,能够在堵住管道缺陷的同时,采用堵漏剂对管道缺陷进行修补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包括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半圆柱空心柱体形成的紧固装置、堵漏剂容纳部、挤压装置,在所述紧固装置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贯穿该通孔且另一端与挤压装置相连接,所述堵漏剂容纳部的外径等于通孔的内径,所述挤压装置能够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内。在将紧固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管道外壁缺陷部位后,利用挤压装置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内的管道外壁缺陷部位,待堵漏剂凝结之后,取下紧固装置即可。由于堵漏剂能够在管道外壁上凝结硬化,覆盖缺陷部位,使得缺陷得以修补。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紧固装置内壁上下两端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胶圈。在紧固装置的内壁不能完全贴合管道外壁时,管道内的液体有可能从紧固装置内壁流出,通过设置密封胶圈,使密封胶圈完全贴合在管道外壁上,进而使得管道内的液体不能通过紧固装置流出,使得液体仅能够在管道内流动,进而能够提高紧固装置的密封性能,同时,在将堵漏剂挤压到管道外壁上时,不会由于液体流动作用力使堵漏剂难以附着在管道外壁上,进而能够提高堵漏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紧固装置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通孔贯穿该定位凸台中部,在所述堵漏剂容纳部外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凸台与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定位凸台,将设置有定位板的堵漏剂容纳部固定在紧固装置侧壁上,使堵漏剂容纳部能够更加稳固地固定在紧固装置上,在挤压装置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挤压到紧固装置内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防止堵漏剂容纳部在力的作用下向紧固装置外移动,进而能够提高堵漏剂容纳部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紧固装置内壁上沿紧固装置周向设置有堵漏剂留置槽,所述堵漏剂留置槽的宽度小于紧固装置的长度。对于缺陷面积比较大的管道,通过设置堵漏剂留置槽,使管道外壁有缺陷的部位完毕被堵漏剂留置槽覆盖,将堵漏剂挤压进入堵漏剂留置槽内,即可实现对大面积缺陷的修补,提到堵漏修补的效率。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用于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推入紧固装置的推杆及推动推杆沿堵漏剂容纳部轴向运动的推动装置。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推动装置为液压缸。将液压缸的顶推杆与推杆相连接,使液压缸启动时,能够带动推杆沿着堵漏剂容纳部轴向运动,即可实现将堵漏剂从堵漏剂容纳部内挤出。由于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贯穿设置在紧固装置侧壁上的通孔,将堵漏剂从堵漏剂容纳部挤出之后,堵漏剂进入紧固装置内,附着在管道外壁上,即可实现对管道缺陷的堵漏修补。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推杆远离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挤压装置内部包括液压油腔A和液压油腔B,在所述挤压装置远离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B相连通的液压油进口B,在所述挤压装置靠近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A相连通的液压油进口A。在需要推动推杆向堵漏剂容纳部方向运动时,将液压油泵的输油管与液压油进口B相连接,启动液压油泵,使液压油腔B空间增大,进而推动推杆向堵漏剂容纳部方向运动,而如果将液压油泵的输油管与液压油进口A相连接,向液压油腔A内输入液压油使得液压油腔A空间增大时,推杆就会向远离堵漏剂容纳部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塑胶垫圈。通过在凸缘上设置塑胶垫圈,使凸缘将挤压装置内分割为完全相互独立的液压油腔A和液压油腔B通过设置塑胶垫圈,使得液压油腔A和液压油腔B相互完全密封,进而在启动液压油泵改变液压油腔A和液压油腔B的空间使得推杆产生运动时,也压力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堵漏剂容纳部与挤压装置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螺栓连接,能够方便拆装和更换,能够提高设备安装的灵活性,同时,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简单易得,成本低廉,在进行维修更换部分部件时,操作简单,不会由于堵漏剂容纳部或挤压装置部分损坏而需要更换全部设备。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堵漏剂容纳部与挤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塑胶垫圈。通过设置塑胶垫圈,能够实现对挤压装置与堵漏剂容纳部连接处的密封,防止其连接不严导致挤压装置输出压力消耗,设置塑胶垫圈,能够有效提高挤压装置与堵漏剂容纳部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能够采用液压油泵等设备将堵漏剂从堵漏剂容纳部内挤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紧固装置,在不需要对管道缺陷进行修补时,将紧固装置通过螺栓连接起来包围管道外表面,通过拧紧螺栓使紧固装置完全覆盖管道缺陷部位即可实现堵漏,保持管道的正常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在需要对管道外表面缺陷进行修补时,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内缺陷部位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其中:101—紧固装置;102—定位凸台;103—定位板;104—堵漏剂容纳部;105—挤压装置;106—液压油进口A;107—液压油进口B;108—螺栓;109—密封胶圈;110—堵漏剂留置槽;111—推杆;112—凸缘;113—液压油腔A;114—液压油腔B;115—塑胶垫圈;1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PVC管等建筑管材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容易产生缺陷,导致管道漏水,对管道进行整体更换会导致成本提升,而现有的堵漏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缺陷部位包裹哈夫管等设备覆盖管道缺陷部位,由于仅是采用哈夫管包裹缺陷管道部位,等于是将缺陷前后两部分管道通过哈夫管作为关节连接起来,其本身会对管道会产生一定挤压才能实现完全密封堵漏,而挤压作用会导致管道与哈夫管接触部位更容易产生裂纹,反而使得管道寿命缩短,其本身对管道缺陷起不到修补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带有紧固装置101的补漏装置,将紧固装置101套装在管道外壁上,通过螺栓108将紧固装置101连接起来,使得紧固装置101包裹在管道外壁上,采用挤压装置105将堵漏剂容纳部104内的堵漏剂挤压到紧固装置101内管道缺陷部位,实现对管道缺陷的修补。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包括两个通过螺栓108连接的半圆柱空心柱体形成的紧固装置101、堵漏剂容纳部104、挤压装置105,在所述紧固装置101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16,所述堵漏剂容纳部104一端贯穿该通孔116且另一端与挤压装置105相连接,所述堵漏剂容纳部104的外径等于通孔116的内径,所述挤压装置105能够将堵漏剂容纳部104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101内。所述堵漏剂容纳部104为两端开口的中通管体,其内部用于容纳堵漏剂。
在需要安装堵漏装置时,采用与管道直径相匹配的紧固装置101,将紧固装置101套装在管道外壁上,通过螺栓将紧固装置101连接起来,使紧固装置101完全覆盖管道外壁,此时,将盛放在堵漏剂容纳部104内的堵漏剂通过挤压装置105挤压到紧固装置101内管道外壁缺陷处。由于堵漏剂是一种能够凝结硬化、具有微膨胀的水硬性材料,用水调和即可用于管道止水、抢修堵漏,具有快凝、块硬、早强、高强、无收缩、粘结性强于堵漏、防水、治裂的功能。
由于用于输水管道堵漏时,需要具有一定压力使得堵漏剂能够附着于缺陷部位,并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才能完全实现堵漏,现有的采用堵漏剂堵漏的方式是通过将堵漏剂附着在缺陷部位并用手施力使堵漏剂完全硬化之后才能实现堵漏,非常浪费人力物力,并且,堵漏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紧固装置101将管道固定起来,并采用挤压装置105将堵漏剂挤压出来,使得堵漏剂在附着在管道缺陷上时,能够受到一定的压力,进而能够更好地附着在缺陷部位,而由于挤压装置105压力作用,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使堵漏剂附着在缺陷部位,能够对堵漏剂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而能够使堵漏剂完全硬化将缺陷堵住,提高堵漏效果。
为了在堵漏过程中,防止紧固装置101不能完全与管道外壁贴合导致管道内液体沿紧固装置101内壁流出影响堵漏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紧固装置101内壁上下两端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胶圈109。通过设置密封胶圈109,使紧固装置101完全将缺陷部位覆盖起来,并且通过密封胶圈109使紧固装置101与管道外壁之间完全密封,防止管道内液体从缺陷流出之后从紧固装置101流出,进而能够在采用紧固装置101时即可实现防止管道液体外流的作用,同时,采用堵漏剂将管道外壁的缺陷堵住,实现整个堵漏过程。由于设置有密封胶圈109,使得堵漏过程中,液体仅能够通过管道内流动,进而在将堵漏剂挤压到管道外壁上时,使得堵漏剂附着在管道外壁上,不会由于管道内流体作用下影响堵漏过程,进而能够加快堵漏的速度,提高堵漏效率。
为了方便将堵漏剂容纳部104贯穿放入紧固装置101上的通孔116,可以在通孔116上设置内螺纹,并在堵漏剂容纳部104外壁上设置外螺纹,使堵漏剂容纳部104能够通过螺纹旋进通孔116内,从而可以方便安装堵漏剂容纳部104,也可以在不使用堵漏剂时,采用螺栓等将通孔116堵住,仅采用紧固装置101连接缺陷两侧管道,其作用可与现有的哈夫管相同,在堵漏剂容纳部104内盛放好堵漏剂之后,再将堵漏剂容纳部104旋进通孔116,进行堵漏操作。
为了方便安装堵漏剂容纳部104,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紧固装置101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102,所述通孔116贯穿该定位凸台102中部,在所述堵漏剂容纳部104外部设置有定位板103,所述定位凸台102与定位板103通过螺栓108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装置101与定位凸台102可以一体成型加工,所述堵漏剂容纳部104可以与定位板103一体成型加工,通过采用螺栓108将定位凸台102与定位板103相互固定,进而可以使紧固装置101与堵漏剂容纳部104相互固定起来,能够在挤压堵漏剂时,使得堵漏剂容纳部104完全固定,从而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将堵漏剂挤压出来,能够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在需要想堵漏剂容纳部104内添加堵漏剂时,将螺栓108拆卸下来即可,操作方便省力。为了方便安装,可以在贯穿定位凸台102的通孔内也设置螺纹,在堵漏剂容纳部104外壁上设置与其相匹配的外螺纹,使堵漏剂容纳部104通过螺纹与定位凸台102相连接。
在对小裂缝等缺陷进行堵漏时,将堵漏剂容纳部104的出口对准需要堵漏的缺陷部位即可进行堵漏操作,为了对比较大的缺陷进行堵漏操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紧固装置101内壁上沿紧固装置101周向设置有堵漏剂留置槽110,所述堵漏剂留置槽110的宽度小于紧固装置101的长度。在使用中,将裂缝置于堵漏剂留置槽110范围内,利用挤压装置105将堵漏剂容纳部104内的堵漏剂挤出,堵漏剂在堵漏剂留置槽110内流动,即可对堵漏剂留置槽110范围内的缺陷进行填补堵漏,由于堵漏剂留置槽110沿紧固装置101内壁周向设置,进而能股使堵漏剂沿管道外壁周向形成一个堵漏结构,使得堵漏剂包裹管道外壁缺陷部位,进而能够增大堵漏面积,实现对较大缺陷的堵漏修补。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定位凸台102与定位板103之间设置橡胶圈等密封装置,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挤压装置105可以采用液压缸、手压泵等设备,能够实现将堵漏剂容纳部104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101内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装置101、堵漏剂容纳部104、定位板103、定位凸台102均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使其具有良好的硬度的同时,能够具有防锈防腐蚀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一侧的紧固装置101侧壁上设置与其相配合的堵漏剂容纳部104及挤压装置105,也可以在两侧紧固装置101上均设置堵漏剂容纳部104及挤压装置105,进而能够对管道相对的两侧都进行堵漏操作,对于裂缝等缺陷比较多的管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挤压装置105包括用于将堵漏剂容纳部104内的堵漏剂推入紧固装置101的推杆111及推动推杆111沿堵漏剂容纳部104轴向运动的推动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装置可以选择液压缸,使液压缸的顶推杆与推杆111相连接,通过液压缸推动推杆111运动,实现将堵漏剂从堵漏剂容纳部104内挤出。
所述推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所述推杆111远离堵漏剂容纳部104一端设置有凸缘112,所述挤压装置105内部包括液压油腔A113和液压油腔B114,在所述挤压装置105远离堵漏剂容纳部104一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B114相连通的液压油进口B107,在所述挤压装置105靠近堵漏剂容纳部104一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A113相连通的液压油进口A106。
在需要将堵漏剂挤压出堵漏剂容纳部104时,将液压油管与液压油进口B107相连接,通过向液压油腔B114内压入液压油,使液压油腔B114空间增大,推动推杆111向堵漏剂容纳部104方向运动,即可将堵漏剂挤压出堵漏剂容纳部104,在需要将推杆111向远离堵漏剂容纳部104方向推动时,液压油管道与液压油进口A106相连接,向液压油腔A113内充入液压油,使得液压油腔A113空间增大,进而使得推杆111向远离堵漏剂容纳部104方向运动。
为了使液压油腔A113和液压油腔B114能够相对密封,完全隔离,进而提高输出压力,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凸缘122上设置有塑胶垫圈115。同时,为了方便安装和加工,所述堵漏剂容纳部104与挤压装置105通过螺栓108连接。并且,在堵漏剂容纳部104与挤压装置105之间设置塑胶垫圈115进行密封,进而能够提高输出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半圆柱空心柱体形成的紧固装置、堵漏剂容纳部、挤压装置,在所述紧固装置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贯穿该通孔且另一端与挤压装置相连接,所述堵漏剂容纳部的外径等于通孔的内径,所述挤压装置能够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挤压进入紧固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内壁上下两端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装置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通孔贯穿该定位凸台中部,在所述堵漏剂容纳部外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凸台与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装置内壁上沿紧固装置周向设置有堵漏剂留置槽,所述堵漏剂留置槽的宽度小于紧固装置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用于将堵漏剂容纳部内的堵漏剂推入紧固装置的推杆及推动推杆沿堵漏剂容纳部轴向运动的推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为液压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远离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挤压装置内部包括液压油腔A和液压油腔B,在所述挤压装置远离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B相连通的液压油进口B,在所述挤压装置靠近堵漏剂容纳部一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A相连通的液压油进口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缘上设置有塑胶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剂容纳部与挤压装置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剂容纳部与挤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塑胶垫圈。
CN201420694351.2U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12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4351.2U CN204312934U (zh)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4351.2U CN204312934U (zh)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12934U true CN204312934U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3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435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12934U (zh)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129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451A (zh) * 2017-02-07 2017-04-26 蓝色海洋(天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和堵漏方法
CN110361267A (zh) * 2019-08-13 2019-10-22 安徽恒生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修补器加压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451A (zh) * 2017-02-07 2017-04-26 蓝色海洋(天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和堵漏方法
CN110361267A (zh) * 2019-08-13 2019-10-22 安徽恒生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修补器加压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0436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免开挖内壁清洗装置
CN204312934U (zh)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CN103486361A (zh) 自我修复管道
CN203052097U (zh) 多功能大头哈夫节
CN203514482U (zh) 新型密封塑胶检查井
CN203111973U (zh) 一种管式输送机
CN204266266U (zh) 新型排泥装置
CN203099186U (zh) 卫生型联接加药结构
CN202252563U (zh) 一种用于pvc管道连接处的密封胶圈
CN202065609U (zh) 管道带压止漏装置
CN203322503U (zh) 一种连接紧固管套
CN204320612U (zh) 一种高温高压管线封漏夹具
CN203052096U (zh) 多功能异形三通哈夫节
CN206918477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水管道
CN210739357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密封配件
CN209196401U (zh) 一种新型管道补漏辅助装置
CN213271399U (zh) 一种防水套管组件
CN214579687U (zh) 一种用于管道安装的封堵装置
CN217207837U (zh) 一种防泄漏直管法兰球阀
CN204201326U (zh) 新型法兰保护带
CN201810937U (zh) 新型密封件
CN218348162U (zh) 一种多轴紧固型大管件用管道堵头
CN203868429U (zh) 球形换向止回阀
CN102995913B (zh) 一种工艺水调节池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N215950610U (zh) 一种穿墙大口径玻璃钢管道止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