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7126U -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7126U
CN204307126U CN201420629717.8U CN201420629717U CN204307126U CN 204307126 U CN204307126 U CN 204307126U CN 201420629717 U CN201420629717 U CN 201420629717U CN 204307126 U CN204307126 U CN 204307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ase
snap ring
connecting ring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97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静琦
刘凤强
杜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YOU SURGICAL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UYOU SURGICAL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UYOU SURGICAL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UYOU SURGICAL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297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7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7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712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用以连接两段连接管的连接头,以及与连接头固定扣接的管卡;所述的管卡包括有一个底座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卡环,底座一侧设有一个外连接环,外连接环远离底座一端的内壁成型有内卡圈,底座异于外连接环的表面连接有粘接层;所述的卡环呈C形,卡环的底部成型有与外连接环配合转动连接的内连接环。管卡底座能够通过粘接层固定在手术台上,吸烟刀的连接管通过连接头卡在一个或多个卡环之中;使连接管被固定的同时,仍可自由扭转,从而改善了操作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配件领域,具体涉及医用吸烟吸引器连接管的管卡及相匹配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在使用手术电刀进行电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阻碍了医生在手术中的视野,吸引器例如吸烟刀因此而诞生。现有技术中,吸引刀必须通过连接吸引管与负压吸引设备连接才能完成吸取烟雾、血液、组织碎屑等废弃物的功能。吸引刀需要通过连接管与一个负压吸引设备连接,使用时负压吸引设备前端的吸引连接管即可将烟雾及液体吸走。由于器械在无菌状态使用,必须将其固定在手术切口的附近以避免意外掉落而污染。目前通常使用手术钳或粘贴薄膜固定,一旦固定,连接管即无法转动,导致操作者的舒适性差,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将吸引器的连接管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用以连接两段连接管的连接头,以及与连接头固定扣接的管卡;所述的管卡包括有一个底座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卡环,底座一侧设有一个外连接环,外连接环远离底座一端的内壁成型有内卡圈,底座异于外连接环的表面连接有粘接层;所述的卡环呈C形,卡环的底部成型有内连接环,内连接环靠近卡环的一端成型有与外连接环端部相抵的上挡圈,所述内连接环的外壁靠近上挡圈的位置成型有上卡圈,内连接环远离上挡圈一端的外壁成型有下卡圈,所述上卡圈、下卡圈与底座上外连接环的内壁配合转动连接,所述上卡圈限制在上挡圈与上卡圈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头整体呈圆管形,连接头中部位置的外壁成型有两个定位圈,所述连接头位于两个定位圈之间形成一个与管卡的卡环配合扣接的卡接部;所述连接头位于卡接部位置成型有一个过线孔,过线孔轴向与连接头长度方向之间形成30-50度的夹角。所述的连接头一方面利于将连接管固定到管卡上,同时方便为吸烟刀供电的导线的穿入;另外由于过线孔轴向与连接头长度方向之间形成一个夹角,使导线斜向穿过,这样导线穿过过线孔时不会弯折过度造成断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环的开口处宽度为卡环内径的2/5;所述卡环的两端部成型有两个反向弯折的外翻边。所述的外翻边利于连接管卡入卡环中时通过外翻边位置将卡环的开口位置撑开,利于连接管省力地卡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连接环的内径与上卡圈、下卡圈外径之差为0.3mm;所述外翻边与上卡圈之间的距离比内卡圈的高度大0.3mm;所述内卡圈、上卡圈、下卡圈的厚度均为0.2mm。所述的外连接环与内连接环相配合,既能保证卡环能够相对底座灵活地转动,确保连接管不会因为卡环而产生过度弯折,又能保证卡环在安装时能够方便卡入到底座上。
作为优选方案:底座和卡环分别由塑料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底座和卡环分别是金属底座和金属卡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座呈圆形或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底座能够通过粘接层固定在手术台上,吸引器的连接管通过与之串联的连接头卡在一个或多个管卡的卡环之中;由于卡环与底座是转动连接的,这样管卡粘接到固定位置时就不需要很严格地调整其位置,卡环能够自动调整至与连接管最匹配的状态,使连接管不会牵制操作者的手部动作。所述的上卡圈与上挡圈、内卡圈配合使卡环与底座实现转动连接,而所述的下卡圈与上卡圈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使卡环的内连接环与外连接环之间能够更平稳低阻尼地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管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管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线与连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底座;11、外连接环;111、内卡圈;2、卡环;21、内连接环;211、上卡圈;212、下卡圈;22、上挡圈;23、外翻边;3、粘接层;4、吸引连接管;5、连接头;51、定位圈;52、卡接部;53、过线孔;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用以连接两段连接管的连接头5,以及与连接头固定扣接的管卡;所述的管卡包括有一个底座1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卡环2,底座和卡环分别由塑料一体成型;所述的底座呈圆形,底座一侧中间成型有一个外连接环11,外连接环远离底座一端的内壁成型有内卡圈111,底座异于外连接环的表面连接有粘接层3;所述的卡环呈C形,卡环的底部成型有内连接环21,内连接环靠近卡环的一端成型有与外连接环端部相抵的上挡圈22,所述内连接环的外壁靠近上挡圈的位置成型有上卡圈211,内连接环远离上挡圈一端的外壁成型有下卡圈212,所述上卡圈、下卡圈与底座上外连接环的内壁配合转动连接,所述上卡圈限制在上挡圈与上卡圈之间。所述的粘接层为双面胶。
所述连接头5整体呈圆管形,连接头中部位置的外壁成型有两个定位圈51,所述连接头位于两个定位圈之间形成一个与管卡的卡环配合扣接的卡接部52;所述连接头位于卡接部位置成型有一个过线孔53,过线孔轴向与连接头长度方向之间形成40度的夹角。所述的连接头一方面利于将连接管固定到管卡上,同时方便为吸烟刀供电的导线的穿入;另外由于过线孔轴向与连接头长度方向之间形成一个夹角,使导线斜向穿过,这样导线穿过过线孔时不会弯折过度造成断路。同时,所述的连接头配合管卡起到一个标识作用:所述的连接头有导线6穿入,导线与连接管合二为一,台面的整洁性有所提高。
所述卡环的开口处宽度为卡环内径的2/5;所述卡环的两端部成型有两个反向弯折的外翻边23。所述的外翻边利于连接管卡入卡环中时通过外翻边位置将卡环的开口位置撑开,利于连接管省力地卡入,又能确保连接管不会从卡环中脱离。所述的连接管为塑料材质的吸引连接管4,吸引连接管可弯折幅度较大且波纹管不易产生堵塞。
所述外连接环的内径与上卡圈、下卡圈外径之差为0.3mm;所述外翻边与上卡圈之间的距离比内卡圈的高度大0.3mm;所述内卡圈、上卡圈、下卡圈的厚度均为0.2mm。所述的外连接环与内连接环相配合,既能保证卡环能够相对底座灵活地转动,确保连接管不会因为卡环而产生过度弯折,又能保证卡环在安装时能够方便卡入到底座上。
所述的上卡圈与下卡圈之间的距离为5.0mm,卡环相对底座转动时通过上卡圈和下卡圈同时与外连接环的内壁配合,使卡环的内连接环与外连接环之间能够更平稳低阻尼地转动。
固定连接管时,底座通过粘接层固定在手术台上的布单或硬质物体的表面,吸引器的连接管通过与之串联的连接头卡在一个或多个管卡的卡环之中;底座和卡环还可以是金属的,底座可以方形及其它形状。由于卡环与底座是转动连接的,这样管卡粘接到固定位置时,连接管被固定的同时,仍可以在卡环内随意扭转,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

Claims (7)

1.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个用以连接两段连接管的连接头,以及与连接头固定扣接的管卡;所述的管卡包括有一个底座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卡环,底座一侧设有一个外连接环,外连接环远离底座一端的内壁成型有内卡圈,底座异于外连接环的表面连接有粘接层;所述的卡环呈C形,卡环的底部成型有内连接环,内连接环靠近卡环的一端成型有与外连接环端部相抵的上挡圈,所述内连接环的外壁靠近上挡圈的位置成型有上卡圈,内连接环远离上挡圈一端的外壁成型有下卡圈,所述上卡圈、下卡圈与底座上外连接环的内壁配合转动连接,所述上卡圈限制在上挡圈与上卡圈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整体呈圆管形,连接头中部位置的外壁成型有两个定位圈,所述连接头位于两个定位圈之间形成一个与管卡的卡环配合扣接的卡接部;所述连接头位于卡接部位置成型有一个过线孔,过线孔轴向与连接头长度方向之间形成30-50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的开口处宽度为卡环内径的2/5;所述卡环的两端部成型有两个反向弯折的外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环的内径与上卡圈、下卡圈外径之差为0.3mm;所述外翻边与上卡圈之间的距离比内卡圈的高度大0.3mm;所述内卡圈、上卡圈、下卡圈的厚度均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和卡环分别由塑料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底座和卡环分别是金属底座和金属卡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呈圆形或方形。
CN201420629717.8U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7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9717.8U CN204307126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9717.8U CN204307126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7126U true CN204307126U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2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9717.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7126U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71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313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浙江舒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CN108348724A (zh) * 2015-06-16 2018-07-31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辅助系统的适配器以及可用性特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313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浙江舒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CN104353135B (zh) * 2014-10-28 2016-06-29 浙江舒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CN108348724A (zh) * 2015-06-16 2018-07-31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辅助系统的适配器以及可用性特征
US11191919B2 (en) 2015-06-16 2021-12-0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Adaptors and usability features for respiratory assistance syste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68545U (ja) 外科手術用サクションチューブ
CN204307126U (zh)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EP4287999A1 (en) Pivotable fluid collection device tubing connecto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4337378U (zh) 神经外科引流辅助装置
CN104353134B (zh)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在手术室的固定方法
CN104353135B (zh) 一种吸引器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CN209269861U (zh) 骨膜剥离器
CN203749585U (zh) 一种断指再植手部托盘
CN204306899U (zh) 一种手术用连接管的管卡
CN203790415U (zh) 一种吸引管的改进结构
CN21285418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吸引管
CN203861741U (zh) 多功能闭式引流导管
CN208552015U (zh) 一次性微吸引双极电凝镊
CN212789245U (zh) 一种吸引剥离器
CN204337472U (zh) 心内吸引管导管
CN206482661U (zh) 一种带吸引装置的双极电凝针
CN214911071U (zh) 一种可精准调控负压吸引接头
CN210873659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吸引装置
CN208552679U (zh) 冲洗吸引器
CN210228756U (zh) 一种可折弯吸引器头
CN219126484U (zh) 一种牵拉吸引器
CN204839690U (zh) 一种骨科手术使用的吸引器
CN208492299U (zh) 手控可调节一体式电刀吸引装置
CN109044488A (zh) 肝脏手术用手术钳
CN203693658U (zh) 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吸引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2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