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5541U -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5541U
CN204305541U CN201420709729.1U CN201420709729U CN204305541U CN 204305541 U CN204305541 U CN 204305541U CN 201420709729 U CN201420709729 U CN 201420709729U CN 204305541 U CN204305541 U CN 204305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traight
connector
line
ha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97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华
马良
姚蕴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kob Mueller (chine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kob Mueller (chine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kob Mueller (chine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kob Mueller (chine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097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5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5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5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前罩壳内设置直排式直流风扇、接线头和连接头,后罩壳内设置直排式直流风扇、接线头和连接头,两个直排式直流风扇串联连接,直排式直流风扇内设置两个风扇,两个风扇并联后依次连接接线头和连接头。本实用新型创造增加了散热系统有效工作的区域面积,并采用转速更高,排风效率更好的直排式风扇替代了原有的笼式风扇。从原本风扇后置的安装方式改进为直接安装在罩壳上并且直接垂直于工作区域上方,大大减少因笼头内部PCB板与电磁铁因工况下过热而引起的失效故障,从而提高商标机的生产效率。保护和延长电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的散热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商标箭杆织机的电子提花笼头一般采用一个笼头风扇在有限的封闭空间内产生空气对流如图1所示,再从笼头罩壳的排风口散热。机器长时间运行,散热效率不佳,易导致电磁铁与PCB板温度过高引起失效,从而影响生产效率。要解决过热引起的失效故障,应该要改变目前的散热方式,加大散热的面积和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改变了散热方式,加大了散热的面积和提高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前罩壳内设置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第一接线头和第一连接头,后罩壳内设置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第二接线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和所述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内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并联后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头和所述第一连接头。
所述前罩壳的第一连接头和所述后罩壳的第二连接头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接线头采用插合式导线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创造增加了散热系统有效工作的区域面积,并采用转速更高,排风效率更好的直排式风扇替代了原有的笼式风扇。从原本风扇后置的安装方式改进为直接安装在罩壳上并且直接垂直于工作区域上方,大大减少因笼头内部PCB板与电磁铁因工况下过热而引起的失效故障,从而提高商标机的生产效率。保护和延长电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目前的散热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3为前罩壳结构图;
图4为后罩壳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1、第一风扇,1002、第二风扇,1003、第三风扇,1004、第四风扇,2001、第一接线头,2002、第二接线头,3001、第一连接头,3002、第二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2所示,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前罩壳内设置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第一接线头2001和第一连接头3001,后罩壳内设置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第二接线头2002和第二连接头3002,所述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和所述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内设置第一风扇1001和第二风扇1002,所述第一风扇1001和所述第二风扇1002并联后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头2001和所述第一连接头3001、
所述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内设置第三风扇1003和第四风扇1004,所述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的内部结构和所述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的结构一样。
所述前罩壳的第一连接头3001和所述后罩壳的第二连接头3002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前后两个罩壳连接后与电源连接,安装或拆卸罩壳时只需插拔接头不用重复安装或拆卸风扇以及电线。
所述第一接线头2001采用插合式导线接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笼头所装电器件的位置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四个面积相等的矩形区域,在四个区域上方对应的前后两个罩壳上分别安装两个直排式直流风扇,使得四个区域能够分别有效地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罩壳和后罩壳,前罩壳内设置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第一接线头(2001)和第一连接头(3001),后罩壳内设置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第二接线头(2002)和第二连接头(3002),所述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和所述第二直排式直流风扇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直排式直流风扇内设置第一风扇(1001)和第二风扇(1002),所述第一风扇(1001)和所述第二风扇(1002)并联后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头(2001)和所述第一连接头(3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壳的第一连接头(3001)和所述后罩壳的第二连接头(3002)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头(2001)采用插合式导线接头。
CN201420709729.1U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Active CN204305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9729.1U CN204305541U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9729.1U CN204305541U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5541U true CN204305541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11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9729.1U Active CN204305541U (zh) 2014-11-24 2014-11-24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5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0327A (zh) * 2014-11-24 2015-03-25 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0327A (zh) * 2014-11-24 2015-03-25 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CN104470327B (zh) * 2014-11-24 2017-11-03 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2355B (zh) 电子装置
CN103092297A (zh) Pxi散热机箱和pxi测试系统
CN204305541U (zh)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CN205900524U (zh) 一种基于散热设计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模块
CN202056937U (zh) 一种双层炉腔式电磁炉
CN104470327B (zh) 一种新型笼头风扇散热系统
CN100579351C (zh) 具有电源输入元件散热机构的主动散热式电源供应系统
CN204629835U (zh) 半导体元件的保护构造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3251191U (zh) 无刷直流电机
CN102412077A (zh) 一种晶闸管电子开关
CN203243232U (zh) 一种逆变器及其功率模块主电路结构
CN105338769A (zh) 一种机柜走线盒及电器机柜
CN203149465U (zh) 一种新型分体式板卡连接装置
CN209472837U (zh) 电路板组件、光伏逆变器及空调系统
CN202310446U (zh) 带有散热装置的电路板
CN205491589U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电控箱
CN203964064U (zh) 电磁炉
CN205227431U (zh) 三相大功率电磁炉散热装置
CN204929516U (zh) 一种利用风冷通道进行强弱电隔离的控制器结构
CN21877074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
CN2075190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子电路板
CN109962422A (zh) 防爆配电箱及防爆配电箱系统
CN208128748U (zh) 一种用于分区散热的防尘机箱
CN216123399U (zh) 一种医疗电子设备用的升压低功耗微电子组件
CN109904753A (zh) 防爆配电箱及防爆配电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