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3353U - 随身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随身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03353U CN204303353U CN201420698399.0U CN201420698399U CN204303353U CN 204303353 U CN204303353 U CN 204303353U CN 201420698399 U CN201420698399 U CN 201420698399U CN 204303353 U CN204303353 U CN 204303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 draw
- disk device
- groove
- flash di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身碟装置,包含一电路板、一控制板、一内壳体、一外壳、一前盖及一后盖。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接头及一第二接头,控制板适可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内壳体用以容置电路板与控制板。外壳具有一前侧及一后侧,用以包覆内壳体,且前盖及后盖分别设置于外壳的前侧及后侧。其中,凭借控制板与内壳体的结合,电路板能够滑动地设置于内壳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身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向接头的随身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随身碟装置,仅具有单一接头,且该单一接头通常为一标准USB接头,故在使用上只能针对与该标准USB接头相对应的设置(如个人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与的进行文件传输。
然而,随着新一代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装置的兴起,为了符合其轻薄的特点,这些新一代的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装置都已采用Min-USB或Micro-USB接头来进行档案数据的传输,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
如此一来,由于所采用的接头种类的不同,使用者将难以把现有技术中的随身碟装置同时使用在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及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之间。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具双向接头的随身碟装置,使其可通用于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及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之间,为目前业界引领期盼所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向接头的随身碟装置,以协助进行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及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之间的数据文件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随身碟装置,包含:
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接头及一第二接头;一控制板,能够设置在该电路板上;一内壳体,该电路板与该控制板容置在该内壳体内;一外壳,具有一前侧及一后侧,该外壳包覆该内壳体;以及一前盖及一后盖,分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前侧及该后侧;其中,凭借该控制板与该内壳体的结合,该电路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该内壳体。
其中,该控制板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一卡块及一滑块,该内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具有复数卡槽及一滑槽,使该卡块与该等卡槽相对应,且该滑块与该滑槽相对应。
其中,该等卡槽为具有一中央卡槽、一前侧卡槽及一后侧卡槽,而使该控制板能够控制该电路板相应地处于一中央位置、一前侧位置及一后侧位置。
其中,当该电路板处于该中央位置时,该第一接头及该第二接头处于一收纳状态,且该卡块刚好能够卡固于该中央卡槽。
其中,当该电路板处于该前侧位置时,该第一接头处于一外露状态,且该卡块刚好能够卡固于该前侧卡槽。
其中,当该电路板处于该后侧位置时,该第二接头处于一外露状态,且该卡块刚好能够卡固于该后侧卡槽。
其中,该控制板上设置有一调整钮,该调整钮凭借一开口露出于该外壳。
其中,该卡块凭借该调整钮的按压能够调整地在该中央卡槽、该前侧卡槽及该后侧卡槽间移动。
其中,该第一接头及该第二接头为USB接头、Mini-USB接头、Micro-USB接头及Lightning接头中的任意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为USB接头、Mini-USB接头、Micro-USB接头及Lightning接头其中的任意两个,也因应使用在具有不同接头类型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能够因按照不同的使用需求,可分别自前、后伸出并电性连接至不同的设备进行数据文件的传输,因此能够增加使用上的弹性,并加速不同装置间数据文件传输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控制板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卡块卡固于中央卡槽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卡块卡固于前侧卡槽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卡块卡固于后侧卡槽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第一接头处于一外露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随身碟装置所具有的第二接头处于一外露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随身碟装置;110-电路板;112-第一接头;114-第二接头;120-控制板;122-卡块;124-滑块;126-调整钮;130-内壳体;132-卡槽;132a-中央卡槽;132b-前侧卡槽;132c-后侧卡槽;134-滑槽;140-外壳;142-前侧;144-后侧;146-开口;150-前盖;160-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随身碟装置100包含一电路板110、一控制板120、一内壳体130、一外壳140、一前盖150及一后盖160。
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电路板1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接头112及一第二接头114,控制板120刚好能够设置于电路板110上,且内壳体130用以容置电路板110与控制板120。外壳140具有一前侧142及一后侧144,使外壳140可用以包覆内壳体130,且前盖150及后盖160分别设置于外壳140的前侧140及后侧144。如此一来,凭借控制板120与内壳体130的结合,电路板110可滑动地设置于内壳体130内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控制板120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卡块122及一滑块124,且如图2所示,内壳体130的左右两侧各具有复数卡槽132及一滑槽134,使控制板120的卡块122与内壳体130的复数卡槽132相对应,且控制板120的滑块124与内壳体130的滑槽134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复数卡槽132为一中央卡槽132a、一前侧卡槽132b及一后侧卡槽132c,而使控制板120可控制电路板110相应地处于一中央位置、一前侧位置及一后侧位置。
如此一来,如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的电路板110处于中央位置时,第一接头112及第二接头114处于一收纳状态,且控制板120的卡块122适可卡固于内壳体130的中央卡槽132a,以避免第一接头112及第二接头114的不当滑出,从而为外力所损坏。
而如图5及图7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电路板110处于前侧位置时,第一接头112处于一外露状态,且控制板120的卡块122适可卡固于内壳体130的前侧卡槽132b,以防止第一接头112在使用中的滑动。
最后,如图6及图8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电路板110处于后侧位置时,第二接头114处于一外露状态,且控制板120的卡块122适可卡固于内壳体130的后侧卡槽132c,,以防止第二接头114在使用中的滑动。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控制板120上还能够设置有一调整钮126,且调整钮126凭借一开口146露出于外壳140,使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卡块122能够凭借调整钮126的按压,能够调整地在中央卡槽132a、前侧卡槽132b及后侧卡槽132c之间移动,并随之使电路板110相应地处于中央位置、前侧位置及后侧位置。
在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知,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第一接头112及第二接头124为USB接头、Mini-USB接头、Micro-USB接头及Lightning接头其中的任意两个,也因应使用在具有不同接头类型的装置。
综上所述,因本实用新型的随身碟装置100所具有的第一接头112及第二接头124,可因应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分别自前、后伸出并电性连接至不同的设备进行数据文件的传输,因此能够增加使用上的弹性,并加速不同装置间数据文件传输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接头及一第二接头;
一控制板,能够设置在该电路板上;
一内壳体,该电路板与该控制板容置在该内壳体内;
一外壳,具有一前侧及一后侧,该外壳包覆该内壳体;以及
一前盖及一后盖,分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前侧及该后侧;
其中,凭借该控制板与该内壳体的结合,该电路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该内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板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一卡块及一滑块,该内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具有复数卡槽及一滑槽,使该卡块与该等卡槽相对应,且该滑块与该滑槽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卡槽为具有一中央卡槽、一前侧卡槽及一后侧卡槽,而使该控制板能够控制该电路板相应地处于一中央位置、一前侧位置及一后侧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路板处于该中央位置时,该第一接头及该第二接头处于一收纳状态,且该卡块刚好能够卡固于该中央卡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路板处于该前侧位置时,该第一接头处于一外露状态,且该卡块刚好能够卡固于该前侧卡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路板处于该后侧位置时,该第二接头处于一外露状态,且该卡块刚好能够卡固于该后侧卡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板上设置有一调整钮,该调整钮凭借一开口露出于该外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块凭借该调整钮的按压能够调整地在该中央卡槽、该前侧卡槽及该后侧卡槽间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头及该第二接头为USB接头、Mini-USB接头、Micro-USB接头及Lightning接头中的任意之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98399.0U CN204303353U (zh) | 2014-11-19 | 2014-11-19 | 随身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98399.0U CN204303353U (zh) | 2014-11-19 | 2014-11-19 | 随身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03353U true CN204303353U (zh) | 2015-04-29 |
Family
ID=53108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9839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3353U (zh) | 2014-11-19 | 2014-11-19 | 随身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0335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66529A (zh) * | 2015-05-21 | 2015-10-07 | 周正贤 | 可移动存储装置及其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方法 |
WO2017015953A1 (zh) * | 2015-07-30 | 2017-02-02 | 周正贤 | 双推拉式双接口移动存储装置 |
CN107425383A (zh) * | 2017-07-14 | 2017-12-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外部设备 |
-
2014
- 2014-11-19 CN CN201420698399.0U patent/CN2043033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66529A (zh) * | 2015-05-21 | 2015-10-07 | 周正贤 | 可移动存储装置及其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方法 |
WO2017015953A1 (zh) * | 2015-07-30 | 2017-02-02 | 周正贤 | 双推拉式双接口移动存储装置 |
CN107425383A (zh) * | 2017-07-14 | 2017-12-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外部设备 |
CN107425383B (zh) * | 2017-07-14 | 2020-07-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外部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57313B (zh) | 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6021150A (zh) | Type-C接口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
CN204303353U (zh) | 随身碟装置 | |
CN109062846B (zh) | 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4668678U (zh) | 一种多功能USB C-Type接口数据线 | |
TWI655536B (zh) | 與c型通用串列匯流排(usb-c)功能性搭配使用之設備及方法、及相關非暫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 |
CN204103533U (zh) | 多端口式移动电源 | |
CN102761624B (zh) | 一种调试网口出面板的方法、装置 | |
US9166335B1 (en) | Connector mechanism with a guide hole structure, connector mechanism with a guide pin structur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 |
CN203932603U (zh) | 一种快速充电式usb数据线 | |
TWI48311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US20140019778A1 (en) | Hub device | |
US20130057066A1 (en) | External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xternal module | |
TWM496833U (zh) | 隨身碟裝置 | |
CN204857192U (zh) | 多接口u盘 | |
CN204230954U (zh) | 手机充电器 | |
CN204361420U (zh) | Usb侦测电路 | |
CN204464658U (zh) | 一种具有充电加速功能的usb数据线 | |
CN204216597U (zh) | 一种多功能锂电池电源 | |
CN207337353U (zh) | 一种带多种接口及充电功能的计算机键盘 | |
CN205141273U (zh) | 一种便于拔出的电源适配器 | |
TW201618396A (zh) | 具短路切換迴路之通用串列埠插座 | |
CN204577786U (zh) | 复合式连接器 | |
CN105990777A (zh) | 一种速充数据线 | |
JP7121316B2 (ja) | 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