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3315U -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3315U
CN204303315U CN201420513092.9U CN201420513092U CN204303315U CN 204303315 U CN204303315 U CN 204303315U CN 201420513092 U CN201420513092 U CN 201420513092U CN 204303315 U CN204303315 U CN 204303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any
display unit
drive wires
kind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30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光
尚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30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3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3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33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中的至少一类驱动线中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是曲线。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上使用的显示装置通常需要适应于电子设备的外形,因而具备不同于矩形的非常规形态。更进一步地,对于小型化、便携式电子设备,其显示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边框区域需要配置为足够窄,甚至除了有效显示区域外没有额外的边框。传统的显示装置的布线涉及通常包括为矩阵型布置的显示单元阵列的每个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的行和列驱动线,以及为各条行和列驱动线提供驱动信号的显示驱动单元。行和列驱动线的布线以及显示驱动单元通常布置在显示装置的一侧或两侧边缘,从而难以满足小型化、便携式电子设备所需的非常规形态和窄边框等的配置需求。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其能够根据设计需求更加灵活地进行驱动线和显示驱动单元的配置,从而满足不同形态的电子设备配置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中的至少一类驱动线中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是曲线。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的边缘分为两个部分,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连接的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长度小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总长度的50%。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为直线,并且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为曲线。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和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为曲线。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曲线的形状与所述边缘的形状相互匹配。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边缘至少一部分为曲线,并且所述边缘至少分为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具有不同的曲率。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多条驱动线在与所述显示单元阵列的显示方向垂直的面上的投影为等距排布的多条曲线。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至少两个驱动线组,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连接到所述显示驱动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的边缘分为两个部分,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连接的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长度小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总长度的50%。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包括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处理,第一显示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中,用于执行第一图像的显示,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包含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中的至少一类驱动线中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是曲线。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体,其与所述本体连接,用于固定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固定体至少包括一固定状态,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模组能作为一环状空间或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柱状体外围。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执行第二图像的显示,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固定体中,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以及光路转换组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组件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并对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使得位于特定位置的观看者感知到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其中感知的所述虚像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尺寸。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显示组件中形成所述第二图像的光线处于第一平面,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的出射的形成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的光线处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存在第一夹角,使得所述显示组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小于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的第二尺寸。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发光单元,用于向第一方向发射背光;以及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背光的照射区域内,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产生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子单元和导光子单元,所述光源子单元用于向第二方向发射光线,所述导光子单元设置在所述光线的照射区域内,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导光子单元形成所述背光;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使得所述显示组件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时所述显示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具有第一可视区域,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对应于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具有第二可视区域,所述第二可视区域是所述波导单元出射光线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对应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中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光线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出射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具有重叠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状态,或者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具有并排设置在所述本体和所述固定体上的第二状态。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边缘至少一部分为曲线,所述至少一部分是与所述第二可视区域相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其能够根据设计需求更加灵活地进行驱动线和显示驱动单元的配置,从而满足不同形态的电子设备配置需求。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A到图5C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顶面视图、底面视图和侧面视图;
图6A和图6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概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2A和12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3是概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A和15B分别是图示现有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发光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17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18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19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20A和20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1A和图21B分别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可视区域的第一配置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以及
图22A和图22B分别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可视区域的第二配置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到图9B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需要为其提供驱动信号的显示装置。
图1是概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单元阵列10、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和显示驱动单元40。具体地,所述显示单元阵列10包含多个显示子单 元1011…10nn。容易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的由多个显示子单元构成的显示单元阵列10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多个显示子单元的数目及其具体分布可以依赖于设计和使用需求而变化。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的每一条(201…20n)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的每一条(301…30n)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1011…10nn)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
与现有技术中多条第一类驱动线和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别连接到水平驱动单元和垂直驱动单元的配置方式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仅包含单个显示驱动单元40,从而节约了布置显示驱动单元所需的布线空间和简化了设计复杂度。以下,将参照图2到图6B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到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具体配置。
图2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中的至少一类驱动线中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是曲线。如图2所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的每一条(201…20n)为曲线,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的每一条(301…30n)为直线。容易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的驱动线的数目和布线方式仅仅是示意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为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为曲线,或者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和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中的一条或多条驱动线为曲线。
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装置2的可视区域的边缘分为两个部分,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连接的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即图2中由粗线所示的边缘部分,而没有布置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连接的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为第二部分。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有两个交点,即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为两个独立的连续边缘区域,其仅在各自的端点相交。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此,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可以分为多个子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多个子部分可以相 互交替分布,如下参照图5A到图7B所示。由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为曲线,使得其所述第一部分边缘可以趋于集中。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长度小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总长度的50%。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布置有驱动线的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长度为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总长度的1/3。因此,可以为显示装置2提供无需进行驱动线布线的更大的边缘区域,从而便于显示装置2的边框的进一步窄化。也就是说,在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的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2可以根据需要适配电子设备的形态。具体地来说,通过采用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中的至少一类驱动线中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是曲线的配置,可以将驱动线向基于电子设备的形态而适于布线的显示装置的边缘弯曲,而将基于电子设备的形态而不具备布线空间的显示装置的边缘选择没有配置布线。在此,不具备布线空间的显示装置的边缘可能是显示装置的边缘与电子设备本身外框基本重合的边缘。替代地,不具备布线空间的显示装置的边缘可能是电子设备本身外框为不规则形态从而不便进行布线的边缘。
此外,如图2所示,作为曲线的驱动线的形状与显示装置边缘的形状相互匹配。在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中,所述显示装置2的边缘形状为椭圆。容易理解的是,取决于应用需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边缘形状不限于椭圆,而是可以为诸如圆形等各种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作为曲线的驱动线的形状可以实现更好地与各种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显示装置的边缘匹配。
具体地,作为曲线的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与所述显示装置2对应边缘的曲率相同。具体地,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为与所述显示装置2的部分边缘形成一组具有相同圆心并且逐层向外中心放射状的曲线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2的部分边缘为该组同心嵌套的曲线组的最外层曲线。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则近似可为从所述圆心放射状向外辐射的多条直线。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的延长线将可以在所述圆心相交。此外,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可以分为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2的中心剖面相互对称的两组,例如,驱动线301、302、303与驱动线30n-2、30n-1、30n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在与所述显示 单元阵列的显示方向垂直的面上的投影为等距排布的多条曲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所在的表面可能根据应用其的电子设备的形态而具有起伏。例如,在所述显示装置应用于作为凸面的智能手表的表盘上时,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所在的表面可以是与表盘对应的凸面。所述凸面向外面对用户的方向是所述显示单元阵列的显示方向,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在与该显示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距排布的多条曲线。
图3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的每一条(201…20n)和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的每一条(301…30n)为曲线。具体地,类似于图2所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为与所述显示装置2的部分边缘形成一组具有相同圆心并且逐层向外中心放射状的曲线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2的部分边缘为该组同心嵌套的曲线组的最外层曲线。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则近似分为相对于所述显示装置2的中心剖面相互对称的两组曲线,例如,驱动线301、302、303与驱动线30n-2、30n-1、30n。其中,每组驱动线(301、302、303)或(30n-2、30n-1、30n)为相互嵌套且具有共同切点的一组内切圆的一部分。
因此,与如图2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相比,通过将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和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都配置为曲线,可以进一步减小布置有驱动线的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的长度。例如,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布置有驱动线的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长度为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总长度的1/4。
图4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的每一条(201…20n)形成圆形,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的每一条(301…30n)为直线。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为与所述显示装置4的边缘同心嵌套的同心圆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2的边缘为该组同心圆组的最外层圆周。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则可为从所述同心圆组的共同圆心向外辐射的多条直线,所述多条直线即为最外层圆周的多条直径。因此,与如图2和图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和3相比,通过将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设置为圆形,可以使得驱动线的布线完美地适配圆形的显示装置的外框。
图5A到图5C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顶面视图、底面视图和侧面视图。具体地,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的顶面视图。容易理解的是,如图5A所示的驱动线的数目和布线方式仅仅是示意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此。如图5A所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图5A中示出分为4组)。如从图5A所见,采用如此分组布线方式,在显示装置的边缘的布线区域趋于集中,从而便于显示装置的边框的进一步窄化。也就是说,在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适配电子设备的形态。具体地来说,通过对于显示装置的布线进行分组配置,可以将基于电子设备的形态而适于布线的显示装置的边缘选择作为配置有布线分组的区域,而将基于电子设备的形态而不具备布线空间的显示装置的边缘选择没有配置布线分组。在此,不具备布线空间的显示装置的边缘可能是显示装置的边缘与电子设备本身外框基本重合的边缘。替代地,不具备布线空间的显示装置的边缘可能是电子设备本身外框为不规则形态从而不便进行布线的边缘。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具体的示例。
进一步地,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的底面视图。如图5B所示,所述显示装置5还包括多个集线单元50,由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经由所述多个集线单元50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所述多个集线单元50中的一个与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连接的输入端子数为M,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连接的输出端子数为N,并且M>N。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所述集线单元50与一个驱动线组连接的输入端子数为3,并且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连接的输出端子数为2。采用如此分组后经由集线单元连接显示驱动单元的布线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执行显示驱动所需的布线数量。当然,容易理解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此,而是分组后的驱动线组可以直接连接到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而无需所述多个集线单元50。
更进一步地,图5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的侧面视图。如图5C所示,所述显示单元阵列10所处表面的一侧为可视侧,并且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布置在所述表面的另一侧。具体地,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 处于所述显示装置2的底面70,所述显示装置2还包括连接所述显示单元阵列10所处表面的边缘与所述底面70的侧面60,沿着所述侧面60布置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在图5C所示的侧面视图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在所述显示单元阵列10所处表面上的部分与可视方向垂直的面(也就是说,底面70)的投影距所述显示单元阵列10所处表面的边缘为距离L。所述距离L满足小于一预定阈值。在预定阈值可以根据设计和显示需求来设置,例如其可以设为10mm、5mm、1mm。甚至在分组布线的情况下,该距离L可以为0。也就是说,在驱动线没有下折以便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连接的边缘,可以不存在驱动线的布线,并且在该部分的边缘,所述显示单元阵列10所处表面除了可视区域外的边框为最窄。
图6A和图6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A和6B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可以仅包括所述第一类驱动线或所述第二类驱动线,或者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类驱动线和所述第二类驱动线。具体地,如图6A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A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可以仅包括所述第一类驱动线(例如,由201、202、203构成的分组以及由20n-2、20n-1、20n构成的分组)或所述第二类驱动线(例如,由301、302、303构成的分组以及由30n-2、30n-1、30n构成的分组)。与此相比,如图6B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B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包括所述第一类驱动线和所述第二类驱动线(例如,由201、202、203、301、302、303构成的分组以及由20n-2、20n-1、20n、30n-2、30n-1、30n构成的分组)。如从图6A和6B所见,采用如此分组布线方式,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分组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设计和显示需求选择构成分组的驱动线,而不受驱动线本身的类别限制。
图7A和图7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7A和7B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可以仅包括相邻的驱 动线,或者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可以包括不相邻的驱动线。具体地,如图7A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7A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可以仅包括相邻的驱动线(例如,由相邻的201、202、203;20n-2、20n-1、20n;301、302、303以及30n-2、30n-1、30n构成的分组)。与此相比,如图7B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7B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可以包括不相邻的驱动线(例如,由不相邻的201、203、205;20n-4、20n-2、20n;301、303、305以及30n-4、30n-2、30n构成的分组)。如从图7A和7B所见,采用如此分组布线方式,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分组不限于将相邻驱动线进行分组,而是可以根据设计和显示需求选择不相邻的驱动线进行分组,从而避免选择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部分进行驱动线的布线。
图8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显示装置8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多个驱动线组中至少一组中的至少一条驱动线为曲线。具体地,如图8所示,驱动线201、202、203、20n-2、20n-1、20n为曲线。此外,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201…20n)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301…30n)分为多个驱动线组(图8中示出分为4组)。如从图8所见,采用如此驱动线的曲线配置与分组配置相结合的方式,与单纯采用曲线配置(如图2到图4所示)和单纯采用分组配置(如图5A到7B所示)的情况相比,可以使显示装置的边缘的布线区域更趋于集中,便于显示装置的边框的进一步窄化,同时使得驱动线的布线更灵活地适配显示装置的外框。
图9A和图9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显示装置9A和9B中,所述显示单元阵列40所处表面的边缘至少一部分为曲线,并且所述边缘至少分为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具有不同的曲率。具体地,如图9A所示,所述边缘分为上部第一曲线边缘部分和下部的第二曲线边缘部分,这两个部分具有不同的曲率。类似地,如图9B所示,所述边缘上部第一曲线边缘部分和下部的第二直线边缘部分,这两个部分显然也具有不同的曲率。如从图9A和9B所见,采用如此布线方式,在图9A和9B中 对应于需要实现容纳显示装置的窄边框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中不设置多条驱动线的布线,而将相应的驱动线301、302、303、30n-2、30n-1、30n分组布置在不需要实现窄边框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中,使得布线可以容易地适应于不同需要的边框形状。更具体地,例如如图9A和9B所示的显示装置应用于诸如智能手表的电子设备时,智能手表的表盘与表带接合的边缘为不需要实现窄边框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而智能手表的表盘未与表带接合的边缘为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图9A和9B的示例中,选择了上下边缘部分之一作为布置布线分组的部分。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选择左右边缘部分之一作为布置布线分组的部分。
以下,将参照图10到图22B进一步描述采用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图10是概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本体71,其中可以设置处理装置(未图示),用于执行所述电子设备7的控制处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显示装置70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本体71中,用于执行第一图像的显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701可以是如上参照图1到图9B描述的显示装置的任一。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装置701包括显示单元阵列、多条第一类驱动线、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和显示驱动单元。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本体71中,也就是说,第一显示装置701的可视区域设置在所述本体71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如上所述,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至少两个驱动线组,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连接到所述显示驱动单元。也就是说,第一显示装置701采用分组布线方式,从而使得在显示装置的边缘的布线区域趋于集中,从而便于显示装置的边框的进一步窄化,并且可以容易地适应于所述电子设备7的不同的边框形状。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1还包括固定体82,其与所 述本体81连接,用于固定与所述电子设备8的使用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固定体82至少包括一固定状态,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或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柱状体外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82与所述本体81形成闭环的环状空间,其中所述固定体82与所述本体81分别构成环状空间的一部分。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82与所述本体81形成具有小开口的近似环状空间,其中所述固定体82与所述本体81分别构成环状空间的一部分。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8可以为诸如智能手表或者头戴式显示器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本体81为智能手表的表盘部分,而所述固定体82为智能手表的表带部分。由所述本体81和所述固定体82形成的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作为所述柱状体的智能手表的用户的手腕周围,并且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的直径大于用户手腕的直径而小于用户拳头的直径。此外,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当然也可以由所述固定体82单独形成。所述本体81可以布置在所述固定体82上(即,所述本体81以面接触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固定体82),以便仅有所述固定体82自身形成用于外绕所述柱状体的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所述固定体82布置有诸如搭扣、摁扣、拉链等的固定机构。
同样地,所述第一显示装置801可以是如上参照图1到图9B描述的显示装置的任一。
图12A和12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2A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2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902,用于执行第二图像的显示,其设置在所述本体91和/或所述固定体92中,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901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902为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以下,将参照图13到图18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显示装置902。
如图12B所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901具有第一可视区域9010,所述第二显示装置902具有第二可视区域9020,所述第一可视区域9010与所述第二可视区域9020相邻的边缘为曲线。所述第一可视区域9010是所述显示单元阵列10出射光线的表面,使得位于特定位置的观看者感知到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特定位置和所述显示驱动单元40分别处于所述可视区域9010所处平面的两侧。
由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901是如上参照图1到图9B描述的显示装置的任一,其采用分组和/或曲线布线方式,使得其边缘可以容易地适应于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902的所述第二可视区域相邻区域的任何边缘形状。
此外,如图12B所示,采用分组和/或曲线布线方式,将所述第一显示装置901的驱动线布置在所述本体91和所述固定体92接合的边缘部分(即,所述第一边缘部分),而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901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902相邻的边缘部分(即,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中不布置驱动线。
图13是概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的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包括显示组件100和光路转换组件200。所述显示组件100用于输出与要由显示装置902显示的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如由图13中实线箭头所示的光线)。所述光路转换组件20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组件100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并对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使得位于特定位置的观看者30感知到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其中感知的所述虚像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组件100的显示尺寸。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100可以是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的自发光型显示组件,也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型显示组件。所述光路转换组件200可以是包括用于准直和放大图像的透镜组以及用于改变图像出射方向的波导片或柔性波导等。此外,位于特定位置的观看者30可以感知到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具体地,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通过所述光路转换组件200向特定位置成像,例如如图13所示,所述特定位置可以是相对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200的任一侧。如此,如图1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可以不受配置有该显示装置902的电子设备本身的尺寸的限制,根据设计需要为位于特定位置的观看者提供更大尺寸和更高分辨率的图像或视频显示。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图示的简洁,图14中仅仅图示包括显示组件100和光路转换组件200的第二显示装置902,所述显示组件100和光路转换组件200的内部配置以及光路在图14中没有示出。
如图14所示,所述显示组件100中形成所述第二图像的光线处于第一平面300,而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200的出射的形成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 像的光线处于第二平面400。所述第一平面300和所述第二平面400存在第一夹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为90度。在此情况下,使得所述显示组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的第一尺寸La小于所述显示组件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的第二尺寸Lb。因此,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902布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中时,例如,当电子设备是智能眼镜时,所述显示组件100布置在智能眼镜的一侧的框架(即,眼镜腿)中,如此配置使得用于布置所述显示组件100的框架的厚度更薄。类似地,当电子设备是智能手表时,所述显示组件100布置在智能手表的一侧的表带中,如此配置使得用于布置所述显示组件100的表带的厚度更薄。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所述显示组件100实现了特定方向上的厚度减小,并且从而实现布置在第二显示装置902在相应方向上的厚度减小。
图15A和15B分别是图示现有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与如图14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类似,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同样包括显示组件100和光路转换组件200。如图15A所示,在现有显示组件100A中,具体包括光源子单元111、匀光子单元112和显示单元12,其中所述匀光子单元112将所述光源子单元111在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的发射方向上重叠设置,所述匀光子单元112将所述光源子单元111发射的点光源均匀化为背光。与此不同,如图15B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中,所示显示组件100B具体包括发光单元11和显示单元12。所述发光单元11用于产生并发射平面背光(如图15B中虚线箭头所示的光线),所述平面背光即位于如上参照图14所述的第一平面。所述显示单元12设置在所述平面背光的照射区域内,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产生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如由图15B中实线箭头所示的光线)。
因此,在如图15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中,用发射平面背光的单个发光单元11替代如图15A所示的单个点光源与光学匀光系统的组合方式,从而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的显示组件100在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的发射方向上的厚度减小。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发光单元的结构框图。如图16所示的发光单元11可以是图15B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 型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显示装置902中的发射平面背光的发光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发光单元11具体包括光源子单元101和导光子单元102。具体地,所述光源子单元101用于向第二方向发射光线(如图16中虚线箭头所示的光线),所述导光子单元102设置在所述光线的照射区域内,所述光线通过所述导光子单元102形成所述背光(如图16中实线箭头所示的光线)。也就是说,所述导光子单元102通过将作为单个点光源的所述光源子单元101发射的光线转换为平面背光,所述平面背光即位于如上参照图14所述的第一平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子单元101可以是LED光源,并且所述发光单元11还可以包括光学膜片。将整个发光单元11的厚度控制在诸如1.5mm以内,并且将所述导光子单元102的转换后的平面背光的发光角度控制在14度以内,即使得通过所述导光子单元102形成所述背光的出射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夹角为7度。因此,通过所述导光子单元102的转换后的平面背光的发射方向近似可以被视为同一方向(即,所述第二方向),避免了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出射的杂散光的产生。
因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发光单元11中,所述光源子单元101的光线发射方向与所述导光子单元102转换后的光线发射方向不同(即,在与背光发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所述光源子单元101布置在所述导光子单元102侧面),从而使得与在背光发射方向上重叠布置光源子单元和导光子单元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的显示组件100在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的发射方向上的厚度减小。
图17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组件的结构框图。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组件100包括发光单元51、显示单元52以及分束单元53。具体地,所述发光单元51用于发射背光(如图17中虚线箭头所示的光线)。如上所述,所述发光单元51可以是如上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的发射平面背光的发光单元。来自所述发光单元51的背光透射通过所述分束单元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束单元53是偏振分束单元(PBS)。所述发光单元51发射的P偏振的背光在作为所述分束单元53的PBS透射通过,以照射所述显示单元52。所述显示单元52设置在透射通过所述分束单 元53的背光的照射区域内,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产生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如图17中实线箭头所示的光线)。进一步地,来自所述显示单元52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在调制为S偏振光后)在作为所述分束单元53的PBS处反射,以经由所述分束单元53导向所述光路转换组件。
图18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组件的结构框图。如图1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组件100包括发光单元61、显示单元62以及分束单元63。具体地,所述显示单元62用于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产生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显示信号。所述发光单元61用于基于所述显示信号产生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发光单元61和显示单元62可以实施为自发光型的OLED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单元62是用于根据要显示的第二图像生成显示驱动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发光单元61是基于接收的显示驱动信号执行发光显示的自发光层。类似于参照图17描述的情况,所述分束单元63用于将来自所述发光单元61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导向所述光路转换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束单元63是偏振分束单元(PBS)。
因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组件100中,所述显示单元和发光单元集成布置在所述分束单元一侧,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在产生所述初始光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所述显示单元和发光单元集成布置在所述分束单元两侧的情况(如参照图17所示的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在产生所述初始光线的方向上的尺寸。
图19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的结构框图。图19所示的显示单元12可用于参照图15到图18描述的显示组件。如图19所示,所述显示单元12包括微显示子单元701、电路板子单元702和基板子单元703。具体地,所述微显示子单元701由多个像素单元阵列配置,每个像素单元用于产生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所述电路板子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微显示子单元701中的像素单元产生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所述基板子单元703用于在其上配置所述微显示子单元701和电路板子单元702。所述基板子单元703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可由下列等式表示:
σ f = 2 E γ f C (等式1)
K ZC = 2 Z γ f (等式2)
其中σf为抗弯强度,KZC为断裂韧性、E为弹性模量,γf为断裂能并且C为裂纹尺寸。从上述等式1和2中可以看出,为了提高材料强度,必须提高断裂能和弹性模量,以减少断裂尺寸。要达到材料韧性,必须提高断裂能和弹性模量。在现有技术中,基板子单元通常由诸如铝的金属基材制备,其厚度往往达到1.6mm。诸如陶瓷材料的非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比金属大的多,常高出1倍至几倍。
因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中,所述基板子单元703由满足预定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备,使得所述基板子单元703的厚度比由满足预定强度的金属材料制备的基板子单元厚度低(例如,低至0.25mm)。
图20A和20B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类似于参照图13描述的显示装置,如图20A和20B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体包括显示组件100和光路转换组件200。
具体地,所述显示组件100包括显示单元12和分束单元13(如图20A所示),以上已经参照图18描述了此种类型的显示组件。可替代地,所述显示组件100包括发光单元11、显示单元12和分束单元13(如图20B所示),以上已经参照图17描述了此种类型的显示组件。在此,将省略对于显示组件100及其光路的重复描述。
如图20A和20B所示,所述光路转换组件200进一步包括准直单元21和波导单元22。所述准直单元21用于将来自所述显示组件100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准直为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并且导入所述波导单元22。具体地,所述准直单元21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准直子单元201和第二准直子单元202,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准直子单元201和第二准直子单元202之间的偏振分束子单元203,来自所述显示组件100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光线初始经由所述偏振分束子单元203反射向所述第一准直子单元201,然后经由所述第一准直子单元201和第二准直子单元202准直后经由所述偏振分束子单元203作为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出射。所述 波导单元22将来自所述准直单元21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导向所述特定位置,其中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用于形成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准直子单元201和第二准直子单元202可以是根据需要设计的单个透镜或透镜组。调整配置所述第一准直子单元201和第二准直子单元202的透镜或透镜组的相对位置,可以实现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的大小调节。
此外,如图20A和20B所示,所述波导单元22进一步包括第一反射子单元203和/或第二反射子单元204,通过设置第一反射子单元203和/或第二反射子单元204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控制来自所述准直单元21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导向所述特定位置出射。在第一情况下,所述准直单元21以及所述显示组件100处于相对于所述波导单元22所处平面的第一侧,当设置由如图20A和20B所示的第一反射子单元203时,可以向所述第一侧出射。在第二情况下,当设置由如图20A和20B所示的第二反射子单元203时,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可以向相对于所述波导单元22所处平面的第二侧出射,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对于所述波导单元所处平面的相反侧。具体地,在所述显示装置例如应用于头戴式电子设备时,可以采用上述第一情况的配置示例,使得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向所述第一侧出射,即使得所述准直光线向佩戴头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眼部出射。在所述显示装置例如应用于腕带式电子设备时,可以采用上述第一情况的配置示例,使得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向所述第二侧出射,即使得所述准直光线向佩戴并观看腕带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眼部出射。进一步地,如下将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可以根据观看需要配置所述显示装置的出射方向,例如可以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子单元203和/或第二反射子单元204的转动,以便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子单元203和/或第二反射子单元204出射方向,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双向显示的切换。
因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所述准直单元21中利用所述偏振分束子单元203实现所述第一准直子单元201和第二准直子单元202之间的折叠成像光路,从而减小了所述显示装置的整体尺寸。
在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显示装置901和第二显示装置902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901具有第一可视区域,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对应于所述显 示单元阵列,所述第二显示装置902具有第二可视区域,所述第二可视区域是所述波导单元出射光线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对应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中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光线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出射的部分。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具有重叠设置在所述本体91上的第一状态,或者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具有并排设置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固定体上的第二状态。
图21A和图21B分别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可视区域的第一配置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21A所示,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具有重叠设置在所述本体91的第一配置示例。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也可以重叠设置在所述固定体92上。
图21B进一步示出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具有重叠设置的第一配置示例的侧视图。如图21B所示,配置有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的第一显示装置104和配置有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的第二显示装置105如图21B所示配置,使得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中1051至少处于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外侧的可视区域,在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向外的方向上透光率满足预定条件。所述预定条件可以是透光率大于等于预定值(诸如70%)。在图21A和图21B所示的示例中,使得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处于所述外侧。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处于所述外侧。通过使得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的透光率大于等于预定值,使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不影响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的显示功能,从而实现更为紧凑的配置。
图22A和图22B分别是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可视区域的第二配置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22A所示,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具有相邻设置在所述本体91或所述固定体92上的第二配置示例。在图22A和图22B中,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相邻设置在所述本体91中。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可以分别在所述本体91和所述固定体92,并且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之间的间距小于阈值(诸如1厘米)。
图22B进一步示出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具 有重叠设置的第二配置示例的侧视图。如图22B所示,配置有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的第一显示装置104和配置有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的第二显示装置105如图22B所示的相邻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可视区域1041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1051的显示方向同为在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向外的方向上。
以上,参照图1到图22B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其能够根据设计需求更加灵活地进行驱动线和显示驱动单元的配置,从而满足不同形态的电子设备配置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
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
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中的至少一类驱动线中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是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的边缘分为两个部分,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连接的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长度小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总长度的50%。
4.如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为直线,并且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为曲线。
5.如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和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为曲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曲线的形状与所述边缘的形状相互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边缘至少一部分为曲线,并且所述边缘至少分为第一边缘部分和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 述第二边缘部分具有不同的曲率。
8.如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条驱动线在与所述显示单元阵列的显示方向垂直的面上的投影为等距排布的多条曲线。
9.如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分为至少两个驱动线组,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线组中的每一组连接到所述显示驱动单元。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
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号;
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可视区域的边缘分为两个部分,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连接的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长度小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总长度的50%。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包括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处理,
第一显示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中,用于执行第一图像的显示,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包含
显示单元阵列,包含多个显示子单元;
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的每一条与所述多条第二类驱动线的每一条相交,其交点与所述多个显示子单元中的每一个显示子单元对应,以便为所述每一个显示子单元提供显示驱动信 号;
显示驱动单元,与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连接,以便为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类驱动线以及多条第二类驱动线中的至少一类驱动线中包含至少一条驱动线是曲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体,其与所述本体连接,用于固定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固定体至少包括一固定状态,在所述固定状态下,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或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柱状体外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用于执行第二图像的显示,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和/或所述固定体中,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组件,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以及
光路转换组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组件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并对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光线进行光路转换,以形成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使得位于特定位置的观看者感知到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虚像,其中感知的所述虚像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尺寸,
其中所述光路转换组件包括准直单元和波导单元,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将来自所述显示组件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初始光线准直为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并且导入所述波导单元;
所述波导单元将来自所述准直单元的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准直光线导向所述特定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具有第一可视区域,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对应于所述显示单元阵列,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具有第二可视区域,所述第二可视区域是所述波导单元出射光线的表面的至少 一部分,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对应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中与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光线从所述光路转换组件出射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具有重叠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状态,或者所述第一可视区域和所述第二可视区域具有并排设置在所述本体和所述固定体上的第二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边缘至少一部分为曲线,所述至少一部分是与所述第二可视区域相邻。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位于特定位置的观看者感知到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特定位置和所述显示驱动单元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可视区域所处平面的两侧。
CN201420513092.9U 2014-09-05 2014-09-05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3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3092.9U CN204303315U (zh) 2014-09-05 2014-09-05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3092.9U CN204303315U (zh) 2014-09-05 2014-09-05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3315U true CN204303315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8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309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3315U (zh) 2014-09-05 2014-09-05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331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088A (zh) * 2015-09-07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可穿戴设备
CN105206212A (zh) * 2015-08-27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469732A (zh) * 2014-09-05 2016-04-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70012683A (ko) * 2015-07-22 2017-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9732A (zh) * 2014-09-05 2016-04-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469732B (zh) * 2014-09-05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70012683A (ko) * 2015-07-22 2017-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EP3166101A2 (en) * 2015-07-22 2017-05-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102552583B1 (ko) * 2015-07-22 2023-07-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206212A (zh) * 2015-08-27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047088A (zh) * 2015-09-07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可穿戴设备
WO2017041423A1 (zh) * 2015-09-07 2017-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可穿戴设备
CN105047088B (zh) * 2015-09-07 2017-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可穿戴设备
US10304922B2 (en) 2015-09-07 2019-05-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wearable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9732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4303315U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4129444U (zh) 电子设备
CN104896363B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04950437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3811898U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60351114A1 (en) Sparkle display
US9507324B2 (en) Smart watch
CN106154640B (zh)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US8749891B2 (en) Directional light distribution optical array and directional light distribution optical module
WO2021076243A1 (en) Pitch variable optical devices and systems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5445935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464523A (zh) 曲面显示装置
CN107278274B (zh) 一种指向性光波导、指向性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00218005A1 (en) Display device
CN204303316U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376431B1 (ko) 표시 장치
WO2021076244A1 (en) Liquid crystal mixtures for pitch variable optical elements
CN105527825A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US11360346B2 (en) Optical lens having a tunable focal length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50235593A1 (en) Sparkle display
CN109188769A (zh) 一种背光源、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60293112A1 (en) Display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08672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6773309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