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2531U -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 Google Patents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2531U
CN204302531U CN201420809110.8U CN201420809110U CN204302531U CN 204302531 U CN204302531 U CN 204302531U CN 201420809110 U CN201420809110 U CN 201420809110U CN 204302531 U CN204302531 U CN 204302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articulamentum
fiber interface
interface
positioning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91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婷
崔力民
周杰
赛岩龙
顾同江
王大才
巩锐
张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91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2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2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2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b>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包括上连接层、下连接层、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上连接层上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接入方向向上的上光纤接口,对应各个上光纤接口位置的下连接层上均分布有接入方向向下的下光纤接口,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的接口类型均至少有三种,且各个上光纤接口的陶瓷管均与其相对应的下光纤接口的陶瓷管同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在上下连接层上分别沿圆周均布各个接口类型不同的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可通过转轴实现任意光纤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便捷高效,且集多功能接头转换为一体,便于携带。</b>

Description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背景技术
光纤耦合器又称分歧器、连接器、适配器、光纤法兰盘,是用于实现光信号分路/合路,或用于延长光纤链路的元件,属于光被动元件领域,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现有的光纤耦合器按照其耦合的光纤的不同大致可分为:SC光纤耦合器,其应用于SC光纤接口,里面的触片为一根铜柱;LC光纤耦合器,其应用于LC光纤接口,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FC光纤耦合器,其应用于FC光纤接口,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T光纤耦合器,其应用于ST光纤接口,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然而现有光电耦合器均只能实现相同光纤接口的连接,导致其在使用时颇为不便,往往需要配备多个不同种类的光电耦合器方可完成相应的操作,费时费力,其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光纤耦合器存在的只能实现相同光纤接口的连接,使用不便,费时费力,其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包括上连接层、下连接层、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上连接层上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接入方向向上的上光纤接口,对应各个上光纤接口位置的下连接层上均分布有接入方向向下的下光纤接口,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的接口类型均至少有三种,且各个上光纤接口的陶瓷管均与其相对应的下光纤接口的陶瓷管同轴;下连接层的顶面上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上部裸露在下连接层顶面上方且能上下移动的定位球体,在上连接层的底面沿圆周均布有与上光纤接口数量相同且能包覆在定位球体露出部分外侧的限位凹槽,两相邻限位凹槽之间的凹槽圆心角与两相邻上光纤接口之间的接口圆心角相同,且至少一个限位凹槽位于定位球体的正上方;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的中部内侧套装有转轴,对应上连接层上侧和下连接层下侧位置的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部件。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的数量均可为三个,且其接口类型沿圆周分别为SC光纤接口、LC光纤接口和FC光纤接口,限位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两相邻限位凹槽之间的凹槽圆心角为120°。
上述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的俯视投影可一致且均为正三角形,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连接层或下连接层的三个角上。
上述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的数量均可为六个,且其接口类型沿圆周分别为SC光纤接口、LC光纤接口和FC光纤接口交替分布,限位凹槽的数量为六个,且两相邻限位凹槽之间的凹槽圆心角为60°。
上述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的俯视投影可一致且均为正六边形,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连接层或下连接层的六个角上。
上述定位球体可为钢珠,定位球体的数量与上光纤接口数量相同,且每个定位球体的上部均位于对应的限位凹槽内侧。
上述对应每个定位球体位置的下连接层上部均可有套装在定位球体外侧的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上端内径小于定位球体的直径,对应在定位球体下方的安装凹槽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定位球体的底部和安装凹槽的底部。
上述限位部件可为限位螺母,转轴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与限位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在上下连接层上分别沿圆周均布各个接口类型不同的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可通过转轴实现任意光纤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便捷高效,且集多功能接头转换为一体,便于携带;另外通过在安装凹槽内增设位于定位球体下方的弹簧可使其定位更加方便,提高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陶瓷管的同轴度,确保其转换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上连接层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连接层,2为下连接层,3为上光纤接口,4为下光纤接口,5为定位球体,6为限位凹槽,7为转轴,8为限位部件,9为安装凹槽,10为弹簧,α为凹槽圆心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包括上连接层1、下连接层2、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上连接层1上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接入方向向上的上光纤接口3,对应各个上光纤接口3位置的下连接层2上均分布有接入方向向下的下光纤接口4,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的接口类型均至少有三种,且各个上光纤接口3的陶瓷管均与其相对应的下光纤接口4的陶瓷管同轴;下连接层2的顶面上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上部裸露在下连接层2顶面上方且能上下移动的定位球体5,在上连接层1的底面沿圆周均布有与上光纤接口3数量相同且能包覆在定位球体5露出部分外侧的限位凹槽6,两相邻限位凹槽6之间的凹槽圆心角α与两相邻上光纤接口3之间的接口圆心角相同,且至少一个限位凹槽6位于定位球体5的正上方;上连接层1和下连接层2的中部内侧套装有转轴7,对应上连接层1上侧和下连接层2下侧位置的转轴7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部件8。根据需求,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均为现有公知的包括陶瓷管的光纤接口,且其接口类型可为SC光纤接口或LC光纤接口或FC光纤接口;在使用时,可通过旋转上连接层1使得各个下光纤接口4分别与不同的上光纤接口3的陶瓷管同轴,从而实现各种接头的相互转换,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操作效率高,且集多功能接头转换为一体,便于携带。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根据需求,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其接口类型沿圆周分别为SC光纤接口、LC光纤接口和FC光纤接口,限位凹槽6的数量为三个,且两相邻限位凹槽6之间的凹槽圆心角α为120°。这样可使其能实现三种光纤接口之间的任意转换。
根据需求,上连接层1和下连接层2的俯视投影一致且均为正三角形,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连接层1或下连接层2的三个角上。这样可使上连接层1在旋转时便于定位,通过将上连接层1和下连接层2的三个侧边对齐即可确保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的陶瓷管同轴。
如附图1、2所示,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其接口类型沿圆周分别为SC光纤接口、LC光纤接口和FC光纤接口交替分布,限位凹槽6的数量为六个,且两相邻限位凹槽6之间的凹槽圆心角α为60°。这样可使其能实现三种光纤接口之间的任意转换,且可同时接入更多的光纤接口。
如附图1、2所示,上连接层1和下连接层2的俯视投影一致且均为正六边形,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连接层1或下连接层2的六个角上。这样可使上连接层1在旋转时便于定位,通过将上连接层1和下连接层2的六个侧边对齐即可确保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的陶瓷管同轴。
如附图1、2所示,定位球体5为钢珠,定位球体5的数量与上光纤接口3数量相同,且每个定位球体5的上部均位于对应的限位凹槽6内侧。这样可使上连接层1和下连接层2之间的相互转动更加稳定,且提高各个上光纤接口3和下光纤接口4的陶瓷管的同轴度。
如附图1、2所示,对应每个定位球体5位置的下连接层2上部均有套装在定位球体5外侧的安装凹槽9,安装凹槽9的上端内径小于定位球体5的直径,对应在定位球体5下方的安装凹槽9内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在定位球体5的底部和安装凹槽9的底部。这样可确保定位球体5能灵活的上下移动,当上连接层1转动时,限位凹槽6将随之转动,从而将定位球体5压入安装内,直到下一个限位凹槽6转至该定位球体5上方,其将在弹簧10的作用下弹出并使其上部套装在限位凹槽6内。
如附图1、2所示,限位部件8为限位螺母,转轴7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与限位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根据需求,对应限位部件8位置的上连接层1的上侧中部和下连接层2的下层中部均有沉头槽,限位部件8位于沉头槽内。这样可使其便于安装,且便于调节上连接层1和下连接层2的间隙,从而调节其转动的松弛度。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层、下连接层、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上连接层上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接入方向向上的上光纤接口,对应各个上光纤接口位置的下连接层上均分布有接入方向向下的下光纤接口,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的接口类型均至少有三种,且各个上光纤接口的陶瓷管均与其相对应的下光纤接口的陶瓷管同轴;下连接层的顶面上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一个上部裸露在下连接层顶面上方且能上下移动的定位球体,在上连接层的底面沿圆周均布有与上光纤接口数量相同且能包覆在定位球体露出部分外侧的限位凹槽,两相邻限位凹槽之间的凹槽圆心角与两相邻上光纤接口之间的接口圆心角相同,且至少一个限位凹槽位于定位球体的正上方;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的中部内侧套装有转轴,对应上连接层上侧和下连接层下侧位置的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其接口类型沿圆周分别为SC光纤接口、LC光纤接口和FC光纤接口,限位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两相邻限位凹槽之间的凹槽圆心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的俯视投影一致且均为正三角形,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连接层或下连接层的三个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其接口类型沿圆周分别为SC光纤接口、LC光纤接口和FC光纤接口交替分布,限位凹槽的数量为六个,且两相邻限位凹槽之间的凹槽圆心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的俯视投影一致且均为正六边形,上光纤接口和下光纤接口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连接层或下连接层的六个角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定位球体为钢珠,定位球体的数量与上光纤接口数量相同,且每个定位球体的上部均位于对应的限位凹槽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定位球体位置的下连接层上部均有套装在定位球体外侧的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上端内径小于定位球体的直径,对应在定位球体下方的安装凹槽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定位球体的底部和安装凹槽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定位球体位置的下连接层上部均有套装在定位球体外侧的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上端内径小于定位球体的直径,对应在定位球体下方的安装凹槽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定位球体的底部和安装凹槽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限位部件为限位螺母,转轴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与限位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限位部件为限位螺母,转轴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与限位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CN201420809110.8U 2014-12-19 2014-12-19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Active CN204302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9110.8U CN204302531U (zh) 2014-12-19 2014-12-19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9110.8U CN204302531U (zh) 2014-12-19 2014-12-19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2531U true CN204302531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9110.8U Active CN204302531U (zh) 2014-12-19 2014-12-19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25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061A (zh) * 2015-06-24 2015-09-2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061A (zh) * 2015-06-24 2015-09-2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WO2016206193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7861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
CN204302531U (zh) 多接口转换式光纤耦合器
CN210027084U (zh) 一种可便捷安装的交流充电桩
CN104317007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
CN104297862B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及其解锁卡子部分
CN202817598U (zh) 跳线导线调节器
AU2014308275A1 (en) Cable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optical network
CN21318540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管线固定装置
CN204129268U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
CN203732782U (zh) 一种光缆夹具
CN202972186U (zh) 一种线缆支架
CN220171305U (zh) 一种四通光缆分线盒
CN206627657U (zh) 一种用于固定光纤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CN202351471U (zh) 一种光纤插座盒
CN201402334Y (zh) 新型光纤到建筑物和光纤到户专用光缆交接箱
CN103148287B (zh) 线缆支架
CN206400147U (zh) 一种分体按动光纤接头
CN104181649B (zh) 光纤适配器
CN218848384U (zh) 一种新型仿形竖直固化夹具
CN209016534U (zh) 一种光纤连接智能变电站
CN212357907U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瓷砖整平器
CN214837721U (zh) 一种具有多种组合方式的拼接紧固件
CN21415452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光纤收发器
CN219891460U (zh) 一种光缆分纤箱
CN206975287U (zh) 一种用于预制成端蝶形引入光缆上带螺纹的压接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