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1182U -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1182U
CN204301182U CN201420773947.1U CN201420773947U CN204301182U CN 204301182 U CN204301182 U CN 204301182U CN 201420773947 U CN201420773947 U CN 201420773947U CN 204301182 U CN204301182 U CN 204301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infrared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infrared
heat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739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739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1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1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11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属于电热领域,包括:供电电源、红外电热板和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安装在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上表面,所述红外电热板与所述装饰板层叠安装,所述红外电热板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以有效提高目前的电采暖提升室内温度的电热转换效率以及有效增加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北方寒冷地区大多楼房采用地辐射采暖的方式进行取暖,即在地下铺设有可以散发热量的地暖管,现有技术中的地暖管通常都是给地暖管内放置一根贯穿整体的电热丝,然后,在地暖管里加入导热液体,当给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散发的热量传递给导热液体,导热液体再将热量通过地暖管传递出来。
发明人在研究现有技术中发现,传统的地暖通过导热液体散发的热量加热空气,进而加热室内的空气,在热传导的过程中必会带来热能的损耗,增加耗电量,使室内温度的电热转换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以有效提高目前的电采暖提升室内温度的电热转换效率以及有效增加使用舒适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包括:供电电源、红外电热板和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安装在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上表面,所述红外电热板与所述装饰板层叠安装,所述红外电热板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数据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红外电热板均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端子箱,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端子箱连接,所述端子箱分别与所述红外电热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漏电保护开关,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漏电保护开关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开关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红外电热板包括碳纤维红外电热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防潮膜,所述防潮膜铺设在所述装饰板的下表面,位于所述装饰板与所述红外电热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安装在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下表面,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保温板与所述红外电热板层叠安装。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红外反射膜,所述红外反射膜铺设在所述保温板的下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器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饰板包括大理石地板和混凝土层,所述大理石地板和所述混凝土层由上而下层叠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红外电热板通电后向外辐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使室内物体升温,从而增加室内的温度。与现有技术的通过电阻丝加热导热液体,通过向外热传导将热量向外辐射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电热板通电后,向外辐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的热量直接加热室内的物体,提升室内物体的温度,有效减少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提升室内温度的电热转换效率;另外,辐射供暖通过远红外线射形式散热取暖,对室内物体直接加热升温而不通过加热空气升温。不会造成室内燥热,异味,皮肤失水,口干舌燥,室内尘埃,污浊空气对流,提升了室内用户的舒适感;另外,远红外辐射采暖,室内周围物体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在短期关闭供热系统时,室内周围物体散发的热量会起到保持室温稳定的作用。
另外,所述红外电热板与所述装饰板层叠安装,所述层叠安装即所述装饰板贴合在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上表面,所述装饰板位于上层,所述红外电热版位于下层,因此,所述装饰板起到保护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作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信息输入到所述数据处理器中,所述数据处理器中预存有阈值温度,所述阈值温度为使用者根据自己需求设定的温度。当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内温度信息的数值高于所述阈值温度的数值时,所述数据处理器输出信号切断所述红外电热板的电源,使所述红外电热板停止加热,直至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内温度低于所述阈值温度,因此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电加热装置使室内温度维持在所需的温度值。另外,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设定不同的阈值温度,从而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温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漏电保护开关有效提高了所述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安全性,当所述红外电加热装置漏电时,所述漏电保护开关的磁环使所述漏电保护开关的锁扣脱开,切断电源。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红外电热板为碳纤维红外电热板,所述碳纤维红外电热板通电后向外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是8-15μm波段,完全覆盖在太阳光线的红外光拨之内,使室内更加充满阳光而明亮;电热能转换率达到99%以上,高温状态下不氧化。
另外,现有技术的电热元件大多采用铁铬铝、镍铬、钨、钼等金属材料和PTC电热元件制作。由于这些材料本身所存在的不可弥补的性能缺陷,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难以解决的性能方面的技术问题。例如:电转换效率低、耗电量大;金属电热体易氧化,影响使用寿命;PTC电热元件易局部击穿,出现加热功率逐年衰落等,碳纤维红外电热板不使用金属材料或PTC电热元件,而是在通电后晶格的振动向外辐射红外线,解决了金属发热的诸多问题;碳纤维红外电热板是以碳纤维改性后加远红外发射剂,以特殊工艺合成制作的加热元件。电热能转换率为99%以上。在通电几十秒内,发热体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并将热能传递给覆盖在碳纤维电热材料表面的覆盖物,使覆盖表面温度不断升高,2-4分钟之后,发热体以及隔热材料之间达到热态平衡,地面以恒定的温度进行热辐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防潮膜避免透过装饰板的水损坏所述红外电热板。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保温板能够有效减少所述红外电热板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红外反射膜将所述红外电热板向所述红外电热板下表面辐射的红外线反射出去,并辐射到室内,提高红外电热板的红外线的利用率。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内温度,便于室内的用户连接室内温度情况,并根据现实的温度及自是的舒适度调节所述红外电热板所能加热的最高室温。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说明:装饰板101,防潮膜102,红外电热板103,保温板104,红外反射膜105,端子箱200,温度控制器300,数据处理器301,温度传感器302,漏电保护开关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今北方寒冷地区大多楼房采用地辐射采暖的方式进行取暖,即在地下铺设有可以散发热量的地暖管,现有技术中的地暖管通常都是给地暖管内放置一根贯穿整体的电热丝,然后,在地暖管里加入导热液体,当给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散发的热量传递给导热液体,导热液体再将热量通过地暖管传递出来。
发明人在研究现有技术中发现,传统的地暖通过导热液体散发的热量加热空气,进而加热室内的空气,在热传导的过程中必会带来热能的损耗,增加耗电量,使室内温度的电热转换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地暖中,为了美观及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点加热装置嵌入地板砖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包括:装饰板101、红外电热板103,所述装饰板101与所述红外电热板103层叠安装,所述装饰板101安装在所述红外电热板103的上表面。所述红外电热板103外接电源。所述装饰板101包括大理石板和混凝土层,即所述装饰板101为大理石地板砖,另外,所述装饰板101也可以是玻璃、玉石、木板或瓷质的地板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电热板103为碳纤维红外电热板,碳纤维电热板是以碳纤维改性后加远红外发射剂,以特殊工艺合成制作的加热元件,通电情况下,产生远红外波辐射传热。所述碳纤维红外电热板通电后向外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是8-15μm波段,完全覆盖在太阳光线的红外光拨之内,使室内更加充满阳光而明亮;电热能转换率达到99%以上,高温状态下不氧化。
在具体使用时,将所述红外电加热装置铺设在室内的地上,为所述红外电热板103通电,所述红外电热板103产生远红外波辐射传热。辐射的红外线直接对室内的物体加热,与现有技术的通过电阻丝加热导热液体,通过向外热传导将热量向外辐射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电热板通电后,向外辐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的热量直接加热室内的物体,提升室内物体的温度,有效减少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提升室内温度的电热转换效率。
另外,辐射供暖通过远红外线射形式散热取暖,对室内物体直接加热升温而不通过加热空气升温。不会造成室内燥热,异味,皮肤失水,口干舌燥,室内尘埃,污浊空气对流,提升了室内用户的舒适感。
另外,远红外辐射采暖,室内周围物体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在短期关闭供热系统时,室内周围物体散发的热量会起到保持室温稳定的作用。
再者,现有技术的电热元件大多采用铁铬铝、镍铬、钨、钼等金属材料和PTC电热元件制作。由于这些材料本身所存在的不可弥补的性能缺陷,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难以解决的性能方面的技术问题。例好:电转换效率低、耗电量大;金属电热体易氧化,影响使用寿命;PTC电热元件易局部击穿,出现加热功率逐年衰落等,碳纤维红外电热板不使用金属材料或PTC电热元件,而是在通电后晶格的振动向外辐射红外线,解决了金属发热的诸多问题;碳纤维红外电热板是以碳纤维改性后加远红外发射剂,以特殊工艺合成制作的加热元件。电热能转换率为99%以上。在通电几十秒内,发热体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并将热能传递给覆盖在碳纤维电热材料表面的覆盖物,使覆盖表面温度不断升高,2-4分钟之后,发热体以及隔热材料之间达到热态平衡,地面以恒定的温度进行热辐射。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电加热装置还包括:防潮膜102,所述防潮膜102与所述装饰板101和所述红外电热板103层叠安装,所述防潮膜102安装在所述装饰板101的下表面和所述红外电热板103的上表面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防潮膜102避免透过所述装饰板101的水损坏所述红外电热板。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保温板104,所述保温板104安装在所述红外电热板103的下表面,所述保温板104与所述红外电热板103层叠安装。所述保温板104能够有效减少所述红外电热板的热量损失。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电加热装置还包括:红外反射膜105,所述红外反射膜105铺设在所述保温板104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红外反射膜将所述红外电热板向所述红外电热板下表面辐射的红外线反射出去,并辐射到室内,提高红外电热板的红外线的利用率。
再者,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红外电热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包括:漏电保护开关400、温度控制器300和端子箱200,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数据处理器301和温度传感器302,所述温度传感器302与所述数据处理器301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302用于采集室内空气的温度信息,所述漏电保护开关400的输入端外接供电电源,所述漏电保护开关400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器301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301与所述端子箱2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端子箱200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电热板103连接,所述端子箱200的具有多个输出端,通过一个端子箱200可以连接多个所述红外电热板103。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302,检测室内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信息输入到所述数据处理器301中,所述数据处理器301中预存有阈值温度,所述阈值温度为使用者根据自己需求设定的温度。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2采集的室内温度信息的数值高于所述阈值温度的数值时,所述数据处理器301输出信号切断所述红外电热板103的电源,使所述红外电热板103停止加热,直至所述温度传感器302采集的室内温度低于所述阈值温度,因此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电加热装置使室内温度维持在所需的温度值。另外,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设定不同的阈值温度,从而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温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漏电保护开关400有效提高了所述红外电加热装置的安全性,当所述红外电加热装置漏电时,所述漏电保护开关的磁环使所述漏电保护开关的锁扣脱开,切断电源。
另外,所述端子箱200将所述温度控制器300与多个所述红外电热板103的多个连接端集成在所述端子箱200内,便于工作人员对线路维护。
另外,所述温度控制器300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301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302采集的温度信息,便于室内用户了解室内的温度。
另外,所述温度控制器300也可以为一个人机操作界面,所述人机操作界面包括用于输入和显示信息的触摸屏,通过所述触摸屏能够更改所述温度控制器300内的阈值温度,从而更改所述红外电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室温的最高温度。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温度控制器300上安装多个控制按钮,通过按下控制按钮输入一个出发信号至所述数据处理器301,进而改变所述温度控制器300内的阈值温度,从而更改所述红外电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室温的最高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实用新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红外电热板和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安装在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上表面,所述红外电热板与所述装饰板层叠安装,所述红外电热板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数据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红外电热板均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子箱,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所述端子箱连接,所述端子箱分别与所述红外电热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电保护开关,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漏电保护开关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开关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电热板包括碳纤维红外电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潮膜,所述防潮膜铺设在所述装饰板的下表面,位于所述装饰板与所述红外电热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安装在所述红外电热板的下表面,所述保温板与所述红外电热板层叠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反射膜,所述红外反射膜铺设在所述保温板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包括大理石地板和混凝土层,所述大理石地板和所述混凝土层由上而下层叠安装。
CN201420773947.1U 2014-12-09 2014-12-09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1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3947.1U CN204301182U (zh) 2014-12-09 2014-12-09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3947.1U CN204301182U (zh) 2014-12-09 2014-12-09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1182U true CN204301182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6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394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1182U (zh) 2014-12-09 2014-12-09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11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2469A (zh) * 2019-11-29 2020-04-21 许望东 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及制备方法
CN111396971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江苏蕴石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2469A (zh) * 2019-11-29 2020-04-21 许望东 一种碳热复合建筑装饰板材及制备方法
CN111396971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江苏蕴石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石材的发热单元底板的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57795A1 (en) Thermosta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for efficient energy usage and conserv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CN204301182U (zh) 一种红外电加热装置
CN105747682A (zh) 智能餐桌
CN204534786U (zh) 一种红外电加热地板砖
CN106922434A (zh) 一种温室大棚自动化节能辅助系统
CN206053238U (zh) 一种具有芯片的发热瓷砖
CN108626771A (zh) 一种健康、耐用型电地暖系统
CN103941687A (zh) 远程采暖控制综合分析系统
CN204362677U (zh) 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
CN104422014B (zh) 远红外线暖板
CN205144313U (zh)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智能电水壶
CN204722528U (zh) 一种无线遥控可变形多功能电取暖桌
CN204460422U (zh) 一种太阳能建筑的光伏储热供暖系统
CN207975724U (zh) 无饰面磁吸合的电热地板供暖装置
CN208487681U (zh) 一种健康、耐用型电地暖系统
CN204115065U (zh) 一种家居智能旋转式取暖机构
CN108895523A (zh) 一种触屏遥控电烤火箱
CN202552220U (zh) 带usb接口的电热服
CN201672589U (zh) 碳晶纤维底暖系统
CN201772547U (zh) 发热电缆取暖器
CN206959022U (zh) 一种带蓝牙的电磁炉
CN106678939A (zh) 发热墙纸
CN101611965A (zh) 一种新型餐桌
CN208237963U (zh) 一种可智能调控的石墨烯地暖系统
CN205641574U (zh) 冷热水联合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