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7045U -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7045U
CN204297045U CN201420698694.6U CN201420698694U CN204297045U CN 204297045 U CN204297045 U CN 204297045U CN 201420698694 U CN201420698694 U CN 201420698694U CN 204297045 U CN204297045 U CN 204297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antenna
horn
electric capacity
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86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86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7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7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7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包括主体部分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周侧的机臂,所述机臂设置有用于容纳被热塑管部分包裹的电调的电调容纳位,所述无人机壳体还包括与所述机臂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横跨在置于所述电调容纳位中的电调的上方,并将所述电调固定在所述电调容纳位中。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无需在电调上设置相应的配合结构,能适应电调的模块化、小型化设计要求,同时还具有固定效果、拆装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无人机的旋翼通过电机驱动,为了控制无人机完成规定的动作,需要在电机和控制器之间连接电调,电调可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调节电机的转速。出于成本考虑,电调一般通过螺钉固定在无人机的壳体上,虽然螺钉固定结构简单易用,但是对电调的设计往模块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导致无法直接在电调上开孔,因此常规的固定结构难以适应往小型化方向设计的电调。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调固定结构不能适应小型化设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周侧的机臂,所述机臂设置有用于容纳被热塑管部分包裹的电调的电调容纳位,所述无人机壳体还包括与所述机臂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横跨在置于所述电调容纳位中的电调的上方,并将所述电调固定在所述电调容纳位中。
优选地,所述电调容纳位由至少两个在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支撑筋形成,所述支撑筋沿着所述机臂的宽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机臂上设置有两个在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螺柱,所述螺柱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及位于所述本体相对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通孔,通过穿过所述连接部的通孔并旋入所述螺纹孔中的螺钉将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螺柱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着将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部间隔开一预设距离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本体面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电调容纳位延伸的压部,所述压部抵接在所述电调上。
优选地,所述本体面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向外突出,所述本体背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向内凹陷。
优选地,所述本体背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条。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分或机臂上的起落架,所述起落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起落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用于容纳天线的天线容纳位,所述起落架上还设置有将所述天线固持在所述天线容纳位中的固持结构。
优选地,所述天线容纳位设置在所述起落架面对所述主体部分的一面上,所述固持结构为连接在所述天线容纳位的相对两侧并横跨在所述天线容纳位的上方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和所述天线容纳位共同围合形成供天线穿过的孔位;或者,所述固持结构为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天线容纳位的相对两侧的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形成有将置于所述天线容纳位中的天线夹紧的夹持空间。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人机壳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通过对电调的固定结构进行改进,采用紧压在电调上方的固定件即可将电调固定电调容纳位中,因此无需在电调上设置相应的配合结构,能适应电调的模块化、小型化设计要求,同时该固定结构还具有固定效果、拆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壳体与电调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示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部分C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壳体,参见图1~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无人机壳体包括主体部分100和设置在该主体部分100的周侧的机臂110,比如主体部分100上设置有四个机臂110,机臂110与主体部分10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段设置,其中机臂110的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图未示)的电机安装位116。为了节省主体部分100的容置空间,同时使电调200靠近电机设置,以缩短电调200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将电调200安装在机臂110上,其中,电调200的部分被热塑管包裹,其一个大电容裸露在外。此外,该无人机壳体还包括与主体部分100和机臂110配合的上壳部分(图未示),以形成用于容置无人机的电控部件的主腔体。
具体地,机臂110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调200的电调容纳位113,该电调容纳位113整体形状与机臂110的横截面形状相仿,在承载电调200的位置设置有台阶面。该无人机壳体还包括与机臂110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300,该固定件300横跨在置于电调容纳位113中的电调200的上方,固定件300通过对电调200施加适当大小的压力而将电调200固定在电调容纳位113中,防止因电调200产生移动而导致接线位置松脱以及对无人机的整体重心位置造成影响。采用固定件300固定电调200,一方面因固定件300与机臂110可拆卸连接(比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因此方便电调200的拆装维护;另一方面因无需在电调200上设置相应的配合结构(比如开螺钉固定孔),能适应电调200的模块化、小型化设计要求,同时该固定件300还具有固定效果、拆装方便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电调容纳位113由至少两个在机臂1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支撑筋形成,每一个支撑筋都沿着机臂110的宽度方向延伸,由此还能提高机臂110的强度。如图5所示,电调容纳位113中设置有两个支撑筋,分别是靠近主体部分100的第一支撑筋112和远离主体部分100的第二支撑筋111,第一支撑筋112和第二支撑筋111大致平行设置,通过第一支撑筋112和第一支撑筋111对电调200的支撑,可以使电调200与机臂110的内壁保持有一定间距,同时第一支撑筋112和第二支撑筋111分别与电调200的凹入部位(图未示)配合,一方面可防止电调200沿着机臂1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另一方面有利于电调200的散热。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固定件300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扣等可拆卸连接结构固定在机臂110上,进而将电调200固定在电调容纳位113中。出于简化结构设计考虑,本实施例优选螺钉完成固定件300的安装固定,并且螺钉相较于卡扣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具体地,机臂110上设置有两个沿着机臂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螺柱,分别是靠近主体部分100的第一螺柱115和远离主体部分100的第二螺柱114,两个螺柱均开设有相同规格的螺纹孔。固定件300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310及位于该本体310相对两端的连接部330,本实施例的固定件300为一体结构,可以为塑料件、碳纤维件以及其他适用的轻金属件,以减轻组装后的无人机的整体重量。连接部330开设有通孔331,通过穿过连接部330的通孔331并旋入螺纹孔中的螺钉将固定件300固定在两螺柱上,这时固定件300整体与机臂110大致平行,由此能充分利用机臂110的内部空间,降低了结构设计难度。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件300还包括连接在本体310和连接部330之间的延伸部320,较佳地,延伸部320沿着垂直于本体310的方向延伸,固定件300大致呈“Ω”状,而使本体310与连接部330在垂直于本体310的方向上错开一预设距离,因此固定件300具有接收至少部分电调200的容置空间,从而达到降低螺柱的高度的目的,防止电调200的固定结构与无人机壳体的原有结构产生干涉,可以减少对机臂110的原有结构进行改进,适应性更强。此外,两侧的延伸部320分别与电调200的两端抵接,还可以限制电调200的机臂110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固定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适应电调200实际外观形状的变化,延伸部320相对于本体310呈倾斜设置也是允许的,比如延伸部320向外倾斜,也即两延伸部320结合成类似“八”字状。
进一步地,本体310面对电调容纳位113的一面上设置有朝向电调容纳位113延伸的压部31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本体310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压部311,压部311呈板块状,当固定件300安装到位后,其中以压部311抵接在被热塑管包裹的电调200部分上,另一压部311抵接在裸露的大电容上,给电调200施加一定大小的压力,以将电调200保持在电调容纳位113中。此外,压部311的具体设置位置还可以参考电调200顶面的凹入部位(图未示)的位置设计,以使压部311嵌入电调200的凹入部位中,从而达到更好地稳固效果。
进一步地,本体310整体呈弓形,本体310面对电调容纳位113的一面向外突出,而本体310背对电调容纳位113的一面向内凹陷。在实际应用时,本体310靠近中间位置的主体段弯曲成圆弧状或者“V”字状,由此增大本体310的刚度,即使将本体310设计得较薄时,也能保证较大的刚度,满足牢靠地压在电调200上的要求,适应了无人机的组成部件的轻量化设计标准。而为了更进一步增大本体310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还可采用这样的设计,即:本体310背对电调容纳位113的一面伤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本体3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条312,为了保持本体310背对电调容纳位113的一面的平整度,以减小固定件300的占用空间,筋条312可仅分布在本体310凹陷的一段上。较佳地,本体310上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筋条312,且各筋条312靠近本体310的边侧。
参见图6和图7,该无人机壳体还包括连接在主体部分100或机臂110上的起落架120,本实施例以起落架120连接在机臂110上为例进行说明。与机臂110的数目相对应,每一个机臂110上均连接有起落架120,从而给无人机提供稳定的支撑,起落架120上设置有沿着起落架12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用于容纳天线400的天线容纳位121,此外,该起落架120上还设置有将天线400固持在天线容纳位121中的固持结构122。由此可知,无人机的天线由多个组成,分别位于起落架120上,比如天线400,从整体上看,无人机的天线具有分布广、均匀、信号收发效果好等特点;同时,将无人机的天线安装在起落架120上,还可避免散乱地分布在无人机上,有利于降低飞行阻力,当然还可起到保护天线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起落架120由板状结构及形成在板状结构相对两侧的翻边构成,由此起落架120为敞开的构造,上述天线容纳位121设置在起落架120面对主体部分100的一面上,且为凹陷结构。固持结构122为连接在天线容纳位121的相对两侧并横跨在该天线容纳位121的上方的限位筋,该限位筋和天线容纳位121共同围合形成供天线400穿过的孔位;或者,固持结构122为夹持件,夹持件包括设置在天线容纳位121的相对两侧的夹持臂,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有将置于天线容纳位121中的天线400夹紧的夹持空间,当安装天线400时,通过按压天线400即可使两夹持臂作弹性避让,从而允许天线400卡入夹持空间中,从而将天线400稳固在天线容纳位121中。此外,本实施例的固持结构122还可以是其他任意适用的结构形式,只要达到将天线400稳固在起落架120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在一实施例中,该无人机包括形成外观并用于保护无人机的内部部件的无人机壳体,该无人机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和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周侧的机臂,机臂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调的电调容纳位,无人机壳体还包括与机臂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固定件横跨在置于电调容纳位中的电调的上方,并将电调固定在电调容纳位中。
本无人机实施例包括上述无人机壳体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周侧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设置有用于容纳被热塑管部分包裹的电调的电调容纳位,所述无人机壳体还包括与所述机臂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横跨在置于所述电调容纳位中的电调的上方,并将所述电调固定在所述电调容纳位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调容纳位由至少两个在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支撑筋形成,所述支撑筋沿着所述机臂的宽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上设置有两个在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的螺柱,所述螺柱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及位于所述本体相对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通孔,通过穿过所述连接部的通孔并旋入所述螺纹孔中的螺钉将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螺柱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着将所述本体与所述连接部间隔开一预设距离的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面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电调容纳位延伸的压部,所述压部抵接在所述电调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面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向外突出,所述本体背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向内凹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背对所述电调容纳位的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分或机臂上的起落架,所述起落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起落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用于容纳天线的天线容纳位,所述起落架上还设置有将所述天线固持在所述天线容纳位中的固持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容纳位设置在所述起落架面对所述主体部分的一面上,所述固持结构为连接在所述天线容纳位的相对两侧并横跨在所述天线容纳位的上方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和所述天线容纳位共同围合形成供天线穿过的孔位;或者,所述固持结构为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天线容纳位的相对两侧的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形成有将置于所述天线容纳位中的天线夹紧的夹持空间。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壳体。
CN201420698694.6U 2014-11-19 2014-11-19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Active CN204297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8694.6U CN204297045U (zh) 2014-11-19 2014-11-19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8694.6U CN204297045U (zh) 2014-11-19 2014-11-19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7045U true CN204297045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2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8694.6U Active CN204297045U (zh) 2014-11-19 2014-11-19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70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1743B2 (en) 2016-04-14 2018-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speed controller arm for vehicle
CN110920917A (zh) * 2015-06-01 2020-03-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及可移动物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0917A (zh) * 2015-06-01 2020-03-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及可移动物体
CN110920917B (zh) * 2015-06-01 2022-02-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及可移动物体
US9981743B2 (en) 2016-04-14 2018-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speed controller arm for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97045U (zh) 无人机壳体及无人机
CN206402017U (zh) 电机、电调一体化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人机
CN20514108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单元及动力电池组
CN204268025U (zh) 抱杆装置
CN205248341U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CN204007716U (zh) 无线温压一体变送器及其壳体
CN201708198U (zh) 一种电池组件
CN204289585U (zh) 电池模组组件和动力电池包
CN202405716U (zh) 一种铜排支撑固定装置
CN206478555U (zh) 支架灯具
CN204425474U (zh) 智能摄像装置
CN105870378A (zh) 电池卡板及电池
CN206107583U (zh) 无人机的电机电调安装座
CN203574097U (zh) 一种路灯天线转换头
CN203481879U (zh) 电子烟充电装置
CN205692885U (zh) 电池卡板及电池
CN202555468U (zh) 一种热熔胶枪改进结构
CN202996866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定位装置
CN214983993U (zh) 一种用于生产人工合成石墨导热膜的碳膜固定装置
CN215924056U (zh) 数据线收纳盒
CN206272184U (zh) 一种多极控制母线电气隔离连接装置
CN218048755U (zh) 电池涂胶模具
CN204271884U (zh) 一种防爆壳及防爆变频器
CN203536503U (zh) 动力电池组组成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电池箱
CN216314182U (zh) 一种种植单元及发热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04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6

Address after: Room 812, enterprise service center, No. 17, section 3, west section of Changjiang North Road, Lin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Songbai road Tangtou junctions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