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6894U - 农用拖拉架 - Google Patents

农用拖拉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6894U
CN204296894U CN201420838500.8U CN201420838500U CN204296894U CN 204296894 U CN204296894 U CN 204296894U CN 201420838500 U CN201420838500 U CN 201420838500U CN 204296894 U CN204296894 U CN 204296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wheel
pulling carrier
rear whee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85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385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6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6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68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具,即一种农用拖拉架,特点是:有用杆件构成的平置框架(1),框架(1)上安装动力机(10)及传动机构,框架(1)两侧各向下接出一个后轮架(2),后轮架(2)下部有轴套各通过后轮轴(4)安装一个后轮(3),框架(1)两侧的两支后轮轴(4)轴心相对,每支后轮轴(4)的外端安装有被动链轮(5),框架(1)的上设有与后轮轴(4)平行的传动轴(12),传动轴(12)两端各有一个与下面的被动链轮(5)相传动的主动链轮(13),传动轴(12)中部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机(10)相传动。有益效果是:由于两个后轮的轮轴不是通轴,且装在后轮架之下,使得框架的地隙比现有拖拉机大幅提高,加之轮距可调,进地作业性能显著增强。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可望替代现有拖拉机包揽大部农田作业。

Description

农用拖拉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具,即一种农用拖拉架。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田作业多以拖拉机为动力,拖带各种农具进行操作。拖拉机结构复杂、造价高,而且地隙太低。现有拖拉机的地隙是以两个后轮的轮轴高度为限,一般只有30-50cm。在作物较高时,拖拉机难以进地,许多作业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替代拖拉机进行农田作业,地隙比现有拖拉机高一倍以上,能够适应高杆作物农田作业,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农用拖拉架。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农用拖拉架,其特点是:所述拖拉架有用杆件构成的平置的框架,框架上安装动力机及传动机构,框架前方装有前轮,框架两侧各向下接出一个后轮架,后轮架向下延伸的距离大于后轮半径,后轮架下部有轴套通过后轮轴各安装后轮,两侧的两支后轮轴轴心相对,每支后轮轴的外端安装有被动链轮,框架的上面或下面设有与后轮轴平行的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各有一个与下面的被动链轮相传动的主动链轮,传动轴中部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机相传动。
所述前轮有一个,装在框架前中部,前轮支架上方有转向杆,转向杆的上端有方向把,方向把后面的框架上有驾驶座。
所述前轮有两个,装在框架前部两侧,左侧前轮支架上方的转向杆上端有方向把,方向把后面的框架上有驾驶座,右侧前轮支架上方的转向杆与左侧前轮上方的转向杆之间设有联动杆。
所述传动轴中部设有差速器,差速器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相传动,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机的动力输出轮相传动。
所述框架的后面设有后挂接架。
所述框架的前面设有前挂接架。
所述两侧后轮架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横梁连接。
所述横梁为套管和插杆构成的对插件。
所述框架中间有两条前后方向的纵梁,纵梁上设有横向的套管,两侧的后轮架上部内侧均设有与套管插接配合的插杆。
所述后轮架上设有多个高度不同的轴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个后轮的轮轴不是通轴,且装在后轮架之下,使得框架的地隙比现有拖拉机大幅提高,进地作业的能力随之增强,加之轮距可大幅度调整,适应性能更强。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可望替代现有拖拉机包揽大部农田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后轮架的立体结构简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传动路线立体简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前轮转向轴联动杆装配俯视图;
图11是第二种实施例的框架宽度调整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另一种框架宽度调整部件的俯视图;
图1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14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后轮架的局部主视图。
图中可见:框架1,后轮架2,后轮3,后轮轴4,被动链轮5,驾驶座6,前轮7,前轮支架8,转向轴9,动力机10,变速箱11,传动轴12,主动链轮13,后挂接架14,联动杆15,差速器16,横梁17,套管18,插杆19,纵梁20,前挂接架21,轴套22。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图1图2介绍了一种农用拖拉架,其特点是:所述拖拉架有一种用杆件构成的平置的框架1,框架1上安装动力机及传动机构,框架1前方装有前轮7,框架1两侧各向下接出一个后轮架2,两个后轮架2向下延伸的距离大于后轮3半径,其下部各通过一支后轮轴4安装一个后轮3,框架1两侧的两支后轮轴4轴心相对,每支后轮轴的外端安装有被动链轮5,框架1的上面或下面设有与后轮轴4平行的传动轴12,传动轴12两端各有一个与下面的被动链轮5相传动的主动链轮13,传动轴12中部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机10相传动。
图中表示的是一个三轮车,即前轮7有一个,后轮3两个。前轮装在框架前中部,前轮支架8上方有转向杆9,转向杆9的上端有方向把,方向把后面的框架1上有驾驶座6。这种三轮车的轮距最好与三个农田作业行间相对应。这里的平置框架1相当于现有拖拉机的底盘,所不同的是,拖拉机的底盘在拖拉机的中下部,而本框架1是被后轮3及后轮架4支撑在机具的上部。框架1可由角钢等杆件构成,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也可以有部分两层。
结合图4可见:框架1左右两侧的后轮架2也是由杆件连接而成,在框架1下面向下延伸,其高度大于后轮3半径,最好为后轮半径的1.5倍以上。图中的后轮架2也有左右两层,后轮3夹在中间,结构比较稳定。当然后轮架2也可以是一层,只要能够安装后轮即可。
结合图5可见这种机具的传动特点:横向安装的传动轴12接受动力后,通过两端的主动链轮13与下面后轮轴4端的被动链轮5相传动。这里的传动轴12可设在框架的上面,也可以设在框架的下面,无论在上在下,都是在后轮的上方,与地面的距离要比现有拖拉机的后轮轴4高出一倍以上。以植株最高的玉米来说,完全能够满足中耕作业以及追肥、喷药等作业的需要。而中耕之后玉米的耕作过程基本结束,没有特殊情况,再不需要机具进入田间了。
结合图6可见:这种机具的后面设有后挂接架14,包括牵引杆件及液压装置,可以和拖拉机一样对其他机具进行牵引作业。图中例举的是牵引一种中耕追肥机,进入田间工作的情况。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7图8图9所示,这种机具与第一种实施例结构原理相同,也有平置的框架1、动力机10及传动机构、前轮7和后轮3等。所不同的是:前轮7有两个,装在框架1的前部两侧。方向把是在左前轮的转向杆9上方,后面与驾驶座6相对。为了使左右两侧前轮的转向同步,左侧前轮7的转向杆9与右侧前轮的转向杆9之间设有联动杆15。当然,转向杆9及联动杆15的结构形式可有多种,图10例举了一种。图中可见在左右两个前轮的转向杆9上各固定一块前伸的连板,连板上面固定立轴,联动杆两端的轴套与立轴转动配合。这样,当左侧前轮转向时,右侧前轮也随着转向。
显然,这种四轮机构的牵引性能和稳定性优于三轮结构,可以从事的作业范围更大。此外,传动轴12中部设有差速器16,差速器16与变速箱11的动力输出端相传动,变速箱11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机10的动力输出轮相传动,使得机具的转弯性能更加改善。
图11例举了一种框架1宽度即横向轮距的调整装置:由图可见,框架1是由两侧后轮架2上层的纵向杆件通过多支横梁17连接而成,而横梁17是由套管18和插杆19构成的对插件。也就是在一侧后轮架2上层向内连接套管18,而另一侧后轮架2上层则向内接出插杆19,插杆19可插入套管18,且可在套管18内滑动,在适当的位置上通过螺栓固定,从而调整框架1的横向宽度,也就是调整左右两侧的轮距,以适应多种不同行距的作业需求。
显然,上述调宽装置的结构可有多种,图12推荐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形式。图中可见:框架1的主体是两支纵梁20,两支纵梁20上固定有横向的套管18,而两侧的后轮架上层向内接出的横梁17是与套管18相配合的插杆19,插杆19插入套管18,且在适当的位置固定,即可调整两侧的轮距。
上述两支纵梁20,最好贯穿前后,成为整个机具的主体。动力机10、变速箱11以及传动装置和液压装置都安装在两支纵梁20上,驾驶座6安装在纵梁的左侧。这种机构简单坚固,性能更加稳定。
如图13所示,纵梁20的前端安装有前挂接架21,可以挂接各种机具,图中例举的是挂接喷施液肥药剂的机具等进行作业的情况。纵梁20的后面有后挂接架14,可以如第一种实施例所示挂接播种机、移栽机、除草机、中耕追肥机等多种农机具。
第三种实施例:如图14所示,后轮架2设有多个高度不同的轴套22,后轮3的安装高度即框架1的地隙高度可以进行调整。在作物较低时,可降低地隙,以增强稳定性。当作物较高时,增加地隙,增强进地性能。

Claims (10)

1.一种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架有用杆件构成的平置的框架(1),框架(1)上安装动力机(10)及传动机构,框架(1)前方装有前轮(7),框架(1)两侧各向下接出一个后轮架(2),后轮架(2)向下延伸的距离大于后轮(3)半径,后轮架(2)下部有轴套各通过后轮轴(4)安装一个后轮(3),框架(1)两侧的两支后轮轴(4)轴心相对,每支后轮轴(4)的外端安装有被动链轮(5),框架(1)的上面或下面设有与后轮轴(4)平行的传动轴(12),传动轴(12)两端各有一个与下面的被动链轮(5)相传动的主动链轮(13),传动轴(12)中部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机(10)相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7)有一个,装在框架(1)前中部,前轮支架(8)上方有转向杆(9),转向杆(9)的上端有方向把,方向把后面的框架(1)上有驾驶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7)有两个,装在框架(1)前部两侧,左侧前轮支架(8)上方的转向杆(9)上端有方向把,方向把后面的框架(1)上有驾驶座(6),右侧前轮支架(8)上方的转向杆(9),与左侧前轮(7)的转向杆(9)之间设有联动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中部设有差速器(16),差速器(16)与变速箱(11)的动力输出端相传动,变速箱(11)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机(10)的动力输出轮相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后面设有后挂接架(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前面设有前挂接架(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后轮架(2)之间通过长度可调的横梁(1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7)为套管(18)和插杆(19)构成的对插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中间有两条前后方向的纵梁(20),纵梁(20)上设有横向套管(18),两侧的后轮架(2)上部内侧均设有与套管(18)插接配合的插杆(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拖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架设有多个高度不同的轴套(22)。
CN201420838500.8U 2014-12-19 2014-12-19 农用拖拉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96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8500.8U CN204296894U (zh) 2014-12-19 2014-12-19 农用拖拉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8500.8U CN204296894U (zh) 2014-12-19 2014-12-19 农用拖拉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6894U true CN204296894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850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96894U (zh) 2014-12-19 2014-12-19 农用拖拉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68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24A (zh) * 2018-09-21 2018-12-14 高嵩 三轮载人式农业作业牵引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24A (zh) * 2018-09-21 2018-12-14 高嵩 三轮载人式农业作业牵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3001B (zh) 旱田多功能作业机
CN204296894U (zh) 农用拖拉架
CA2471062A1 (en) Self-propelled harvesting machine
CN101720579B (zh) 多功能田间作业车
CN101884320A (zh) 高架农药喷洒车
CN202949698U (zh) 手扶拖拉机双尾轮行走机构
CN205989638U (zh) 四轮自走式微型农机驾驶平台
CN203120411U (zh) 适合高杆作物农机作业牵引动力底盘的行走驱动装置
CN103109607B (zh) 适合高杆作物农机作业的牵引动力底盘
CN203814147U (zh) 四轮自平衡坡地耕地机
US8931573B1 (en) Toolbar implement
CN203040137U (zh) 跨行式拖拉机
CN2896820Y (zh) 农机多用途行走平台
CN203345077U (zh) 一种用于植保机械的牵引机
CN201742841U (zh) 液体喷药机
CN201577281U (zh) 旱田多功能作业机
CN201207797Y (zh) 小型三轮中耕植保机
CN201243571Y (zh) 多功能喷药车
CN203127008U (zh) 适合高杆作物农机作业牵引动力底盘的变翼装置
CN204309892U (zh) 一种高通过性轮距能无级调节的车架
CN203996516U (zh) 便携式微耕机手把座、后轮总成及传动箱布置结构
CN104126355A (zh) 高架农田作业机
CN103858551A (zh) 三轮自平衡坡地耕地机
CN201718363U (zh) 高架农药喷洒车
RU142514U1 (ru) Широкозахватный посевной агрега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