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2766U - 一种改进的杯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杯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2766U
CN204292766U CN201420574831.5U CN201420574831U CN204292766U CN 204292766 U CN204292766 U CN 204292766U CN 201420574831 U CN201420574831 U CN 201420574831U CN 204292766 U CN204292766 U CN 204292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us
saucer
connecting band
toric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48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748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2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2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27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杯托,包括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第一圆环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且第二圆环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第二圆环体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第一圆环体与第二圆环体之间至少设有一条用于握持的连接带。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采用连接带将所述第一圆环体与第二圆环体连接,放入与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直径向匹配的杯体后,所述连接带弯曲形成握持手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防止手拿盛装有高温饮品的杯子时烫手;且制造成本低,是办公室、会议室及居家必备之品。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杯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杯托。
背景技术
杯子是用来盛装饮品的用具,当杯子中盛装热饮时,杯子的杯壁温度变得很烫手,不易于握持;现有技术中的杯托包括托座和手柄,在托座内放置杯子为人们提供便利,但是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公开号为CN10304031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杯托,包括两端通底的管套,所述管套上开有从管套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开口,所述管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从管套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摩擦软垫。该杯托设有开口,不利于握持,杯子容易从杯托滑落,造成烫伤。
公开号为CN2019389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杯托,该杯托为圆台体环,由硬质材质制成,上底面的圆环大于下底面的圆环;所述杯托由纸板或塑料制成;所述杯托内侧为磨砂面或突出颗粒;所述杯托的下底面的圆环直径与相配套的杯子的直径相匹配。该杯托没有手柄,不利于握持。
公开号为CN10375069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杯托,包括托圈,托圈的外圈表面设有扣槽和凸隼,且扣槽和凸隼相配;所述扣槽和凸隼均呈上宽下窄状,所述杯托包括把手,把手的边侧设有扣槽,所述托圈的下部设有底托。该杯托通过扣槽和凸隼实现杯体与手柄的连接,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实用性差。
公开号为CN1037202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杯托,该杯托具有容纳杯体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有加热电路板,加热电路板上留有外接电源插孔,所述加热电路板包括:电阻丝、MOS管、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置于凹槽底部,所述电阻丝一端与所述MOS管漏极连接,电阻丝另一端接外接电源正极,所述MOS管栅极与压力传感器输出端连接,MOS管源极接外接电源负极;压力传感器为压电陶瓷式电压传感器。该杯托主要解决了杯子内水变凉后升温的问题,虽杯托设有手柄,但该手柄与杯体形成的握把孔容易卡住小孩的手指,且结构复杂,实用性差。
公开号为CN1033593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杯托,包括一呈中空方体结构的盒体,以使用方向为基准,在所述盒体的上表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能够容物品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的大小相同和不同,另在每个第一开口的内侧壁上皆设有多个弹性折片,每个弹性折片保持能够指向所述第一开口中心的复位力;每个弹性折片皆通过折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壁。该杯托实际为一放置多个杯子的组合体,不适于人们单个使用,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杯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杯托,包括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第一圆环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且第二圆环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第二圆环体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第一圆环体与第二圆环体之间至少设有一条用于握持的连接带。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连接带是纸带。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连接带是塑料带。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或磨砂层。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第二圆环体的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或磨砂层。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体的底部开口的距离小于10mm,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体形成一容纳空腔。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加强筋呈十字形或米字形。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连接带内设有金属丝。
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连接带设为两个或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采用连接带将所述第一圆环体与第二圆环体连接,放入与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直径向匹配的杯体后,所述连接带弯曲形成握持手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防止手拿盛装有高温饮品的杯子时烫手;且制造成本低,是办公室、会议室及居家必备之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杯托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改进的杯托仰视图;
图3为图1中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改进的杯托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图5为改进的杯托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图6为改进的杯托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改进的杯托第三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识如下:
11-第一圆环体、111-摩擦垫、12-第二圆环体、121-底板、122-加强筋、13-连接带、131-金属丝、14-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杯托,包括第一圆环体11、第二圆环体12,第一圆环体11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且第二圆环体12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第二圆环体12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121,所述第一圆环体11与第二圆环体12之间至少设有一条用于握持的连接带13。所述连接带13是半柔性连接带,如纸带、塑料带、厚度为0.2mm的不锈钢带。
所述第一圆环体11的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111,且所述第二圆环体12的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111;所述摩擦垫111可替换为磨砂层或具有凹凸结构能提高摩擦阻力的颗粒。
所述底板121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体12的底部开口的距离为5mm,使得底板121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体12形成一容纳空腔。
所述底板121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122,所述加强筋122能提高本实用新型杯托的承重量;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强筋122呈十字形或米字形。
所述的连接带13内设有金属丝131,提高了连接带13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杯托,包括第一圆环体11、第二圆环体12,所述第一圆环体11与第二圆环体12之间设有一条连接带13;所述第一圆环体11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且第二圆环体12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所述第二圆环体12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121。所述底板12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122,所述的加强筋122呈十字形。
所述第一圆环体11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111,且所述第二圆环体12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111。所述的连接带13内设有金属丝131。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杯托使用状态图,杯体14穿过第一圆环体11后,杯体14的底部嵌入第二圆环体12与底板121上表面形成的容纳槽内,所述杯体14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圆环体11固定,使用者通过所述连接带13来移动所述杯体14。所述第一圆环体11、第二圆环体12、连接带13和底板121均可采用纸或塑料制成,成本低。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杯托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图,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13设为两条,且对称设置。
实施例3
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杯托还提供第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体11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磨砂层(图中未示),且所述第二圆环体12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磨砂层(图中未示);所述连接带13设为三个,相邻的两个连接带13之间夹角为120°,方便使用者从不同角度移动杯体14。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改进的杯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第一圆环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且第二圆环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第二圆环体的内部下侧设有底板,所述第一圆环体与第二圆环体之间至少设有一条用于握持的连接带;
第一圆环体的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或磨砂层;第二圆环体的内壁设有用于提高摩擦阻力的摩擦垫或磨砂层;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体的底部开口的距离小于10mm,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体形成一容纳空腔;底板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是纸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是塑料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十字形或米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内设有金属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设为两个或三个。
CN201420574831.5U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改进的杯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92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4831.5U CN204292766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改进的杯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4831.5U CN204292766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改进的杯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2766U true CN204292766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9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483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92766U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改进的杯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27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791A (zh) * 2016-07-22 2016-11-23 苏州市同发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脱落的隔热杯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791A (zh) * 2016-07-22 2016-11-23 苏州市同发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脱落的隔热杯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92766U (zh) 一种改进的杯托
CN104207587B (zh) 一种改进的杯托
CN203633908U (zh) 加热保温杯套
CN201734422U (zh) 一种防滑杯座
CN203914350U (zh) 一种散发香味的杯子
CN202981325U (zh) 一种杯套及使用该杯套的杯子
CN102429527A (zh) 一种杯子
CN109463965A (zh) 一种办公用的可加温的水杯放置座
CN202104455U (zh) 一种旅行伸缩茶杯
CN204274026U (zh) 一种茶杯盖
CN105877390A (zh) 一种茶杯杯托
CN103504942A (zh) 一种隔热杯子
CN104957883A (zh) 一种多功能床上书桌
CN204071498U (zh) 聚四氟乙烯涂层桌布
CN202365497U (zh) 一种隔热玻璃杯
CN203137932U (zh) 茶叶抓取器
CN204071507U (zh) 双人趣味茶具
CN205697011U (zh) 一种新型的塑料杯托
CN202589155U (zh) 一种静音茶具
CN201750873U (zh) 锅垫
CN212307492U (zh) 一种装有辅助器的筷子
CN203458147U (zh) 一种陶瓷水杯
CN202800982U (zh) 一种新型可置勺碗
CN205180700U (zh) 多功能硅胶红酒提篮
CN202146170U (zh) 一种随温度变色的筷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