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7615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87615U CN204287615U CN201420858270.1U CN201420858270U CN204287615U CN 204287615 U CN204287615 U CN 204287615U CN 201420858270 U CN201420858270 U CN 201420858270U CN 204287615 U CN204287615 U CN 2042876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pixel
- electrode
- pixels
- colo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配合的光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子像素,两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在同一行中依次排列的三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或者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四个颜色互不相同的子像素排列成两行两列以形成一个像素单元,同一行依次排列的任意四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和/或,在任意相邻两列子像素中,位于相邻两行中的四个子像素颜色互不相同。利用上述显示装置进行裸眼立体显示时,可以获得具有较高视觉分辨率的图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中所示的是裸眼立体显示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上所有的像素1用于显示左眼图像,经过光栅200后进入观看者的左眼,显示面板100上所有的像素2用于显示右眼图像,经光栅200后进入观看者的右眼,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在人脑中合成一幅立体图像。
但是,在利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实现裸眼立体显示时,显示装置中的一部分像素用于显示左眼图像,另一部分图像用于显示右眼图像,从而导致裸眼立体显示时分辨率均有所降低。
因此,当利用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立体显示时,如何提高显示装置分辨率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进行裸眼立体显示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配合的光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其中,
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子像素,两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在同一行中依次排列的三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或者
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四个颜色互不相同的子像素排列成两行两列以形成一个像素单元,其中,同一行依次排列的任意四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和/或,在任意相邻两列子像素中,位于相邻两行中的四个子像素颜色互不相同。
优选地,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位于同一行的相邻个像素单元中,前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行的子像素与后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二行的子像素相同,前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二行的子像素与后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行的子像素相同。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补充颜色为黄色。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红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位于同一行,黄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位于同一行。
优选地,所述光栅包括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盒设置的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板状电极、填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极条提供第一信号以及为所述板状电极提供第二信号的光栅控制电路,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板状电极均由透明电极材料制成,所述光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一电极条的一侧为所述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一电极条的另一侧为所述光栅的边界或所述第二电极条,且所述第二电极条由透明电极材料制成,所述光栅控制电路能够向所述第二电极条提供所述第二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条为多个,且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交替设置。
优选地,所述光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入光面上的延迟片,所述延迟片能够将射入所述延迟片的线偏振光的转化为振动方向与所述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初始取向透光轴一致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第一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满足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的借用关系,并且,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所述子像素满足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的借用关系。
优选地,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均对应于显示面板上两列像素单元;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均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上三列像素。
优选地,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电极条倾斜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条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条。
由于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PPI(每英寸像素个数,pixel per inch),并且显示面板的视觉分辨率高于该显示面板的物理分辨率,因此,利用上述显示装置进行裸眼立体显示时,可以获得具有较高视觉分辨率的图像,即,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分辨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能够实现裸眼立体显示的显示装置实现裸眼立体显示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排列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5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排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且图中示出了第一种像素借用方式;
图6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排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且图中示出了第二种像素借用方式;
图7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排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且图中示出了第三种像素借用方式;
图8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排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且图中示出了第四种像素借用方式;
图9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光栅的第一电极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且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采用图6中所示的像素借用方式;
图10是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光栅的第一电极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11是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光栅的第一电极条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12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光栅的第一电极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且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采用图8中所示的像素借用方式;
图13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的光栅的第一电极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且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采用图7中所示的像素借用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面板 111:偏振片
112:对盒基板 113:彩膜层
130:液晶层 120:阵列基板
121:偏振片 200:光栅
210:第一基板 211:第一电极条
212:第二电极条 213:偏振片
220:第二基板 221:板状电极
230:液晶层 240:延迟片
300:第一粘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和与该显示面板100配合的光栅200,显示面板100可以为能够实现虚拟显示的显示面板,即,显示面板100的视觉分辨率高于该显示面板的物理分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光栅200的设置位置并没有特殊的规定,只要能够与显示面板100配合使用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即可。例如,当显示面板100为主动发光的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应当将光栅20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当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可以将光栅200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也可以将光栅200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和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之间。
具体地,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使得显示面板的实际分辨率大于该显示面板的物理分辨率。
第一种方式如图4中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可以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即,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两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在同一行中依次排列的三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如图4中所示,从左向右数第一个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从左向右数第二个像素单元包括蓝色子像素B和红色子像素R,从左向右数第三个像素单元包括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从左向右数第四个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在进行显示时,从左向右数第一个像素单元借用从左向右数第二个像素单元的蓝色子像素B,同理,从左向右数第二个像素单元可以借用从左向右数第三个像素单元的绿色子像素G。由于每个像素单元只包括两个子像素,因此,包括图4中所示的像素单元的显示面板可以具有较高的PPI,并且,通过相邻的像素单元之间的像素借用可以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视觉分辨率。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同一列各个子像素的颜色可以相同,即,各行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排列方式是相同的;同一列各个子像素的颜色也可以不同,即,各行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排列方式是不同的。
第二种方式如图5至图12所示,多个所述子像素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即,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补充颜色子像素),四个颜色互不相同的子像素排列成两行两列以形成一个像素单元,其中,同一行依次排列的任意四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和/或,在任意相邻两列子像素中,位于相邻两行中的四个子像素颜色互不相同。与图2中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似的是,一个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可以与相邻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互相借用,以实现在同一行中相邻的四个子像素颜色互不相同,以及在任意相邻两列子像素中,位于相邻两行中的四个子像素颜色互不相同,从而可以使显示面板的视觉分辨率大于该显示面板的物理分辨率。
第二种方式的显示面板的视觉分辨率高于该显示面板的物理分辨率,因此,利用上述显示装置进行裸眼立体显示时,可以获得具有较高视觉分辨率的图像,即,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分辨率。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位于同一行的相邻个像素单元中,前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行的子像素与后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二行的子像素相同,前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二行的子像素与后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行的子像素相同。例如,如图5中所示,前一列像素单元的第一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第二行子像素为补充颜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B,而同一行后一列像素单元的第一行子像素为补充颜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B,第二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从图中可知,在同一上中,任意依次设置的四个子像素的颜色都互不相同。并且在相邻两列子像素中,任意相邻两行子像素都包括四个颜色互补相同的子像素。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对同一列中各个子像素的颜色也没有特殊的限定。不同行的像素单元排列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第二种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对补充颜色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例如,补充颜色可以为白色、黄色等颜色中的任意一种。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域,优选地,补充颜色可以为黄色,该补充颜色子像素可以为黄色子像素Y。
当补充颜色子像素为黄色子像素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红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位于同一行,黄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位于同一行。下面介绍显示面板中像素的几种像素借用方法。
图5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子像素间的第一种借用关系。如图所示,在进行显示时,虚线框中的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可以借用上一行子像素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下一行子像素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同一行的且位于虚线框中的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左侧的蓝色子像素B和黄色子像素Y、以及同一行的且位于虚线框中的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右侧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通过这种借用方式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视觉分辨率。
图6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子像素间的第二种借用关系。如图所示,在进行显示时,虚线三角形中的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借用的是上一行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下一行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前一列的像素单元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
图7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子像素间的第三种借用关系。如图所示,在进行显示时,位于两个虚线框重叠部分中的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借用上一行子像素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以及下一行子像素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
图8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子像素间的第四种借用关系。在进行显示时,两个虚线框重叠部分内的红色子像素B和绿色子像素G可以借用同行中下一列像素单元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以及下一行子像素中的黄色子像素Y和蓝色子像素B。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光栅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殊的限定,只要可以与显示面板100配合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即可。为了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在裸眼立体显示模式和平面显示模式之间切换,优选地,所述光栅可以为液晶光栅。具体地,如图2和图3中所示,光栅200包括第一基板210、设置在该第一基板210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条211、与第一基板210对盒设置的第二基板220、设置在第二基板220上的板状电极221、填充在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之间的液晶层230和用于为第一电极条211提供第一信号以及为板状电极221提供第二信号的光栅控制电路(未示出),多个第一电极条211间隔设置(即,如图中所示,相邻两个第一电极条211之间并无电连接),且第一电极条211和板状电极221均由透明电极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材料)制成。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平面显示模式时,光线可以透过液晶层230内的液晶分子,光栅200上并未形成透光和不透光的条纹,因此,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平面显示。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裸眼立体显示模式时,光栅200上形成相间的透光和不透光的条纹,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裸眼立体显示。
根据液晶层230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方式,可以利用两种方式对光栅进行控制。
第一种,当液晶层230的初始排列方式为可以透光时:为了使显示装置实现平面显示,光栅控制电路不向第一电极条211提供信号,也不向第二电极条212提供信号,因此液晶层230内的液晶分子不偏转,光线可以透过光栅200,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平面显示;为了使所述显示装置处于裸眼立体显示模式,所述光栅控制电路向第一电极条211提供第一信号,并向板状电极221提供第二信号,使得第一电极条211和板状电极221之间形成电场,使得第一电极条211处对应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因此,与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区域为不透光区,而不与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液晶分子不发生偏转,因此,不与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区域(即,相邻两个第一电极条211之间的区域)为透光区,从而在光栅200上形成相间的透光和不透光的条纹,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裸眼立体显示。
第二种,当液晶层230的初始排列方式为不可以透光时:为了使显示装置实现平面显示,光栅控制电路向第一电极条211和第二电极条212提供信号,使液晶层230内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从而使得光线可以透过光栅200,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平面显示;为了使所述显示装置处于裸眼立体显示模式,所述光栅控制电路向第一电极条211提供第一信号,向板状电极221提供第二信号,使得第一电极条211和板状电极221之间形成电场,使得第一电极条211处对应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因此,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区域为透光区域,而与第二电极条212对应的区域的液晶分子不发生偏转,为不透光区,从而在光栅200上形成相间的透光和不透光的条纹,以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裸眼立体显示。
为了确保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裸眼立体显示模式时,只有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优选地,如图3所示,光栅2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210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条212,第一电极条211的一侧为第二电极条212,第一电极条211的另一侧为光栅200的边界或第二电极条212,且第二电极条212由透明电极材料(例如,氧化铟锡材料)制成,所述光栅控制电路可以向所述第二电极条212提供所述第二信号。
当所述显示装置处于裸眼立体显示模式中时,所述光栅控制电路向第一电极条211提供第一信号,同时所述光栅控制电路向第二电极条212和板状电极221提供第二信号。第二电极条212与板状电极221之间没有电压差,因此第二电极条212与板状电极之间没有电场,因此,第二电极条212对应的位置处的液晶分子不会发生偏转。由此可知,设置第二电极条212之后,可以确保第二电极条212对应的位置处的液晶分子不会发生偏转,从而确保光可以透过第二电极条212对应的区域,因此保证了利用所述显示装置实现裸眼立体显示时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第二电极条212的具体条数并没有具体的显示,例如,第二电极条212的条数可以与第一电极条211的条数相同,当然,第二电极条212的条数也可以不同于第一电极条211的条数。为了确保在利用所述显示装置进行裸眼立体显示时,相邻两条第一电极条21之间的区域能够更好地通过光线,优选地,第二电极条212可以为多个,且第一电极条211和第二电极条212交替设置。
为了提高光栅的光透过率,以提高显示装置在平面显示模式时的显示效果以及裸眼立体显示模式时的显示分辨率,优选地,如图3所示,光栅2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220的入光面上的延迟片240,该延迟片240可以将射入该延迟片240的线偏振光的转化为振动方向与液晶层230内的处于初始取向状态的液晶分子透光轴一致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第一电极条211的具体设置方式以及尺寸并没有特殊的规定,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第一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满足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的借用关系,并且,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满足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的借用关系。容易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上所有与第一电极条对应的区域显示的图像均进入观察者的一只眼睛,所述显示面板上所有与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显示的图像均进入观察者的另一只眼睛,从而可以实现裸眼立体显示。由于第一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像素单元满足显示时的借用关系,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像素单元也满足显示时的借用关系,因此,第一电极条对应的区域显示的图像的视觉分辨率高于该区域的物理分辨率,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显示的图像的视觉分辨率高于该区域的物理分辨率。所以,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裸眼立体显示时,可以获得较高的视觉分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图12和图13所示,一个第一电极条211和一个第二电极条(图9中未示出)均对应于显示面板上两列像素单元。
当按照图9中所示的子像素借用方式驱动显示面板时,两个第一电极条211之间的区域(即,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满足虚线三角形所示的子像素借用关系。同样地,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也满足相同的子像素借用关系。
当按照图12中所示的子像素借用方式驱动显示面板时,两个第一电极条211之间的区域(即,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满足虚线正方形框所示的子像素借用关系,或者满足虚线长方形框所示的子像素借用关系。同样地,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也满足相同的子像素借用关系。
当按照图13中所示的子像素借用方式驱动显示面板时,两个第一电极条211之间的区域(即,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满足虚线框所示的子像素借用关系。同样地,第一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也满足相同的子像素借用关系。
或者,如图11所示,第一电极条211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图10中未示出)均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上三列像素。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满足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时的子像素借用关系,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也满足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时的子像素借用关系。
或者可以按照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设置第一电极条211,第一电极条211倾斜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设置,且第二电极条(图10中未示出)平行于第一电极条211。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电极条211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满足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时的子像素借用关系,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子像素也满足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时的子像素借用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例如,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如图3中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设置在该显示面板的入光面上的偏振片121、阵列基板120、液晶层130、彩膜层113、对盒基板112和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偏振片111。
当液晶层230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方式为可以透光时,光栅200的偏振片213的偏振方向与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偏振片111的偏振方向一致。当液晶层230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方式为不可透光时,光栅200的偏振片213的偏振方向与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偏振片111的偏振方向垂直。在这种情况中,第一电极条211和第二电极条212同时通电时,液晶层230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从而达到透明状态。
容易理解的是,光栅200的偏振片213设置在光栅200的出光面上。彩膜层113上设置有多个子像素,该多个子像素的设置方式满足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所述的设置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光栅200固定在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上。例如,可以通过卡扣、卡夹等连接件将光栅200固定在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上。为了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粘结件300,该第一粘结件300设置在光栅200的四周,以将光栅200与显示面板100粘结在一起。
为了增加显示面板100与光栅200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透明的第二粘结件,该第二粘结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以将所述光栅与所述显示面板粘结在一起。所述第二粘结件可以布满显示面板的整个出光面,也可以仅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部分上。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配合的光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
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子像素,两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在同一行中依次排列的三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或者
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四个颜色互不相同的子像素排列成两行两列以形成一个像素单元,其中,同一行依次排列的任意四个子像素的颜色互不相同,和/或,在任意相邻两列子像素中,位于相邻两行中的四个子像素颜色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位于同一行的相邻个像素单元中,前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行的子像素与后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二行的子像素相同,前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二行的子像素与后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行的子像素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补充颜色为黄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红色子像素与绿色子像素位于同一行,黄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位于同一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包括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盒设置的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板状电极、填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极条提供第一信号以及为所述板状电极提供第二信号的光栅控制电路,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板状电极均由透明电极材料制成,所述光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一电极条的一侧为所述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一电极条的另一侧为所述光栅的边界或所述第二电极条,且所述第二电极条由透明电极材料制成,所述光栅控制电路能够向所述第二电极条提供所述第二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条为多个,且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入光面上的延迟片,所述延迟片能够将射入所述延迟片的线偏振光的转化为振动方向与所述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透光轴一致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第一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满足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的借用关系,并且,所述显示面板上与所述第二电极条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所述子像素满足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的借用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均对应于显示面板上两列像素单元;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均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上三列像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补充颜色四种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电极条倾斜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电极条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58270.1U CN204287615U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58270.1U CN204287615U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87615U true CN204287615U (zh) | 2015-04-22 |
Family
ID=52870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58270.1U Active CN204287615U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8761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0018A (zh) * | 2014-12-31 | 2015-03-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d显示装置 |
CN104503095A (zh) * | 2014-12-30 | 2015-04-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5892080A (zh) * | 2016-06-28 | 2016-08-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
-
2014
- 2014-12-30 CN CN201420858270.1U patent/CN2042876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3095A (zh) * | 2014-12-30 | 2015-04-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4460018A (zh) * | 2014-12-31 | 2015-03-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d显示装置 |
CN105892080A (zh) * | 2016-06-28 | 2016-08-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34067B (zh) |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與其透鏡陣列 | |
US9766470B2 (en) | Three-dimensional (3D) display device | |
US10523927B2 (en) | 3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16110256A1 (zh) | 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应用的终端 | |
US9213203B2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 |
US20140104545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8587737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4570370A (zh) |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469339A (zh) | 立体显示设备 | |
JP2004534972A (ja) | カラー裸眼立体表示装置 | |
CN102902071A (zh) | 自动立体3d显示设备 | |
TW201437685A (zh) | 裸眼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 |
US2012022945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EP2827592A1 (en) | 3d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
JP2010282090A (ja) | 立体表示装置 | |
US20160246065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20026586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phase retardation film | |
US20120169964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204287615U (zh) | 显示装置 | |
WO2013123801A1 (zh) | 裸眼3d显示方法和裸眼3d显示装置 | |
JP6665291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及びディスプレイ制御方法 | |
US9606367B2 (en) |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 |
CN108594447B (zh) | 裸眼3d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4503095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2981316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