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5664U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5664U
CN204285664U CN201420650061.8U CN201420650061U CN204285664U CN 204285664 U CN204285664 U CN 204285664U CN 201420650061 U CN201420650061 U CN 201420650061U CN 204285664 U CN204285664 U CN 204285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door unit
conditioner outdoor
exchanging part
heat ex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00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谦
黄志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TCL Air Conditioner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TCL Air Conditioner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TCL Air Conditioner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00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5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5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56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机体、设于所述机体顶部的出风口、设于所述出风口上方以遮盖所述机体的换热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换热部的支柱,所述换热部内部设有用于融化所述换热部表面的导热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通过机体上方设置的位于换热部内部的导热件,来释放热量加热所述换热部表面而融化所述换热部表面上的积雪,从而提高了系统能效。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冻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商用空调多采用顶出风模式的空调室外机,这种类型的空调室外机在安装过程中,为了保证出风散热或吸热的通风要求,通常需要露天安装。但是这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如当在寒冷的冬季,有些气温较低且风雪严重的地区,由于室外机露天安装,风叶、管路及压缩机等装置很容易就有积雪堆积而凝结成冰层,这会造成管路、压缩机等装置的换热阻碍,同时由于冰层的影响,风叶需要加大无用功的输出才能运转起来,而使整机功率增大而导致系统能效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积雪冻结问题,同时提高空调系统能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机体、设于所述机体顶部的出风口、设于所述出风口上方以遮盖所述机体的换热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换热部的支柱,所述换热部内部设有用于释放热量加热所述换热部表面的导热件。
优选地,所述换热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所述导热件,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支柱连接,所述导热件靠近所述上壳体。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向远离所述机体方向凸出的圆弧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本体向远离所述机体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为向所述机体方向凸出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以及自所述第二本体向远离所述机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具有多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换热部还包括与所述导热件连接的位于所述支柱内的进入部和流出部,所述进入部和所述流出部分别与所述机体连接,以将所述机体与所述换热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位于上壳体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积雪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处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点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和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调室外机,蒸发器设置在空调室内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侧、所述压缩机的回气侧、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分别连接四通阀,所述蒸发器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冷凝器形成制冷循环通路,所述换热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换热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通过机体上方设置的位于换热部内部的导热件,来释放热量加热所述换热部表面而融化所述换热部表面上的积雪,从而提高了系统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换热部、传感器以及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外机一实施例的制冷或制热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外机一实施例的防冻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图中未示出),参照图1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机体1和换热部9,所述机体顶部设有出风口100。换热部9通过支柱10支撑固定在机体1的上方并且使换热部9与机体1隔开一定的距离,在机体1与换热部9之间的空间形成前述出风口100。所述机体1内设有压缩机2、四通阀3、冷凝器4、第一电磁阀61、第二电磁阀62、第一节流装置71、第二节流装置72和电控装置8,所述换热部9上设有传感器11。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5则设置在空调室内机中。所述支柱10支撑所述换热部9,使所述换热部9距离机体1的出风口100有一定距离,从而可以保证出风的流通性。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柱10自所述机体1顶部延伸并位于所述机体1和所述换热部9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支柱10设置于所述机体1的其他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在现有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换热部支路,该换热部支路与蒸发器5并联设置,具体为压缩机排气侧、压缩机回气侧、冷凝器4和蒸发器5分别连接四通阀3,蒸发器5和冷凝器4之间设置两个节流装置,分别为第一节流装置71和第二节流装置72,所述压缩机2、冷凝器4、第一节流装置71和第二节流装置72以及蒸发器5构成了制冷循环通路。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61和第二电磁阀62,第一电磁阀61用于控制所述换热部9中冷媒的进入,所述第二电磁阀62用于控制所述换热部9中冷媒的流出。换热部9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61连接在四通阀3与蒸发器5之间的管路上,换热部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62连接在第一节流装置71和第二节流装置72之间的管路上。
参照图5和图6,在冬季空调系统的制热运行模时,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防积雪冻结过程如下:当传感器11检测积雪或冰层厚度达到预定厚度时,将信息反馈到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发出指令,首先开通第一电磁阀61和第二电磁阀62,并于开通后预设时间如1s开始指令第一节流装置71归零,即处于关闭状态,此操作在于平衡系统压力。若未开通第一电磁阀61和第二电磁阀62而关闭第一节流装置71,则循环系统处于堵死状态,会导致循环系统压力瞬间升高而致空调停机保护。
压缩机2排气通过通电的四通阀3换向,分支流向第一电磁阀61和蒸发器5,在以上指令动作后,由于第一节流装置71关闭,高温排气只能流经换热部9,然后经过第二节流装置72到达冷凝器4,此时可以根据到达第二节流装置72的冷媒温度和室外冷凝器4的温度状况调节第二节流装置72,以便对冷凝器4进行热处理,从而清除冷凝器4外表面残留的积雪和/或冰层;最后,冷媒流出冷凝器4,经四通阀3回到压缩机2回气侧,进行再次压缩循环。当传感器11检测积雪或冰层厚度达到0值时,信息反馈到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发出指令,调节第一节流装置71到初始开度,并于指令结束后预设时间如1s关闭第一电磁阀61,第二电磁阀62于第一电磁阀61结束动作后预设时间如5s接受指令关闭,这是为避免换热部9内积存冷媒。所有指令结束后,整机系统根据制热控制程序工作。
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可以进一步具有防辐射的功能,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防辐射过程如下:所述换热部9的防辐射功能主要由其具体形状和结构决定,下文将具体说明。换热部9通过对太阳光辐射的反射和折射,可以减弱空调室外机内部系统受太阳直射产生的温升效应,从而提高整机系统的制冷能力。传感器11检测的值总是0,且电控装置8接到制冷模式指令,会自动屏蔽传感器11的信息传递。此时第一电磁阀61和第二电磁阀62总是处于关闭状态,系统的制冷运作情况是:压缩机2以排气形式排出冷媒,通过断电的四通阀3后到达冷凝器4进行冷凝,然后通过第二节流装置72的调节到达第一节流装置71,并经再次冷媒分配后到达蒸发器5,最后经四通阀3回到压缩机2的回气侧,完成一次制冷的系统循环。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4,所述换热部9包括上壳体91、下壳体92、设于所述上壳体91和所述下壳体92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导热件93以及与所述导热件93连接的位于所述支柱10内的进入部94和流出部95。所述导热件93靠近所述上壳体91设置。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93由铜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成铜铝合金或其他材质。所述第一电磁阀61控制冷媒从进入部94进入所述导热件内,而第二电磁阀62控制冷媒从流出部95流出所述导热件,通过所述进入部94和流出部95连通所述机体1与所述换热部9,使得制热循环系统内的高温冷媒能通过进入部94流入所述导热件93中,使完成热交换的冷媒从流出部95流出。这样,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通过热量交换使得上壳体91上的积雪能够融化。
通过机体1上方设置的换热部9,不仅可以通过上壳体91和下壳体92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导热件93,传导热量至所述上壳体91而融化积雪,还能通过所述上壳体91反射光辐射,从而提高系统能效。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述上壳体91包括第一本体911和自所述第一本体911向远离所述机体1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912,所述第一本体911为向远离所述机体1方向凸出的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912为向所述机体1方向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圆弧结构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为积雪提供足够的承重结构,二是便于反射太阳热辐射。所述弧形结构的边缘平滑,不仅可以导风而减弱换热部9对出风的影响,还能辅助反射太阳热辐射而减小太阳照射对于室外机的温度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92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911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921以及自所述第二本体921向远离所述机体1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922。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92的第一本体911可以设置为向所述出风口100方向凸起的圆弧形,所述第二延伸部922可以设置为向所述出风口100方向微凸的一段光滑的弧形结构。这样,可以起到导风作用。所述第二本体921具有多个通孔923,以使从所述机体1的出风口100吹出的风,通过所述通孔923直接吹向所述导热件93而对所述导热件93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柱10的数量包括四个,四个所述支柱10沿所述第二延伸部922均匀分布,所述进入部94和所述流出部95位于任意一个所述支柱10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进入部94和所述流出部95并不限于位于一个支柱10内,其中用于容纳所述进入部94和流出部95的支柱为空心,其他的支柱为实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支柱10的数量和位置,如可以在所述第二本体921的中部设置所述支柱10,所述进入部94和所述流出部95穿过所述支柱10。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述传感器11处于所述第一本体911的顶点与所述第二本体921之间的位置。所述传感器11本身自带发光体,发光体本身能感应雪层厚度,一般以覆盖光学传感器11为标准,而n值的确定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覆盖光学传感器11发光部分2/3为设计值,根据严寒情况不同的地区,厂家控制的n值也不同。当传感器11检测到积雪或冰层厚度为0时,会截断换热部9以便制热的高效利用。该处传感器11不置于圆弧顶部,是因为此处往往积雪或冰层较薄,因而不能很好的融化积雪或冰层。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11位于所述第一本体911的顶点与所述第二本体921中间的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机体、设于所述机体顶部的出风口、设于所述出风口上方以遮盖所述机体的换热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换热部的支柱,所述换热部内部设有用于释放热量加热所述换热部表面的导热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所述导热件,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支柱连接,所述导热件靠近所述上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向远离所述机体方向凸出的圆弧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本体向远离所述机体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为向所述机体方向凸出的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以及自所述第二本体向远离所述机体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多个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还包括与所述导热件连接的位于所述支柱内的进入部和流出部,所述进入部和所述流出部分别与所述机体连接,以将所述机体与所述换热 部连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位于上壳体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积雪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处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点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位置。
10.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和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调室外机,蒸发器设置在空调室内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侧、所述压缩机的回气侧、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分别连接四通阀,所述蒸发器再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冷凝器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换热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
CN201420650061.8U 2014-11-03 2014-11-03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5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0061.8U CN204285664U (zh) 2014-11-03 2014-11-03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0061.8U CN204285664U (zh) 2014-11-03 2014-11-03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5664U true CN204285664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006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5664U (zh) 2014-11-03 2014-11-03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566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777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积雪判断装置、空调外机及除雪控制方法
CN106247478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外机
CN106545922A (zh) * 2016-10-31 2017-03-29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62522A (zh) * 2017-02-07 2017-08-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积雪检测装置、方法及空调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777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积雪判断装置、空调外机及除雪控制方法
CN105042777B (zh) * 2015-07-13 2017-10-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积雪判断装置、空调外机及除雪控制方法
CN106247478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外机
CN106247478B (zh) * 2016-09-30 2022-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室外机
CN106545922A (zh) * 2016-10-31 2017-03-29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62522A (zh) * 2017-02-07 2017-08-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积雪检测装置、方法及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566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01639258B (zh) 除湿空调器及其除湿方法
CN101469926B (zh) 改进的空调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62475B (zh) 一种空调散热循环系统
CN203907772U (zh) 带除霜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04187787U (zh) 一种微波除霜型家用空调器
CN111140976A (zh) 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83074U (zh) 一种太阳能蓄电化霜空气源热泵
CN104988996B (zh) 一种建筑节能方法及节能建筑结构
CN104515217B (zh) 蓄能空调和控制方法
CN103192675A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3422592A (zh) 节能玻璃幕墙
CN104633871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936624A (zh) 利用太阳能的毛细管网热泵系统
CN103158490A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3267339A (zh) 直膨式双效热回收热泵空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192676A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3192681B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2226600B (zh) 一种双系统热回收多功能泳池一体机
CN212179138U (zh) 新风空调系统
CN202018158U (zh) 一种空调热水器
CN202511517U (zh)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10848846B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4279649A (zh) 空调器
CN103158489A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