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1007U - 一种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1007U
CN204271007U CN201420812044.XU CN201420812044U CN204271007U CN 204271007 U CN204271007 U CN 204271007U CN 201420812044 U CN201420812044 U CN 201420812044U CN 204271007 U CN204271007 U CN 204271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under
voltage
protective module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20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瑞良
孙伟锋
殷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120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1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1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1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断路器本体和安装在断路器本体上方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电动操作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断路器本体侧面且与电动操作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操作机构的欠压保护模块,所述的断路器本体进线端中的任意两相与欠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当外部电源接入断路器本体的进线端,欠压保护模块通过检测外部电源来控制电动操作机构完成相应动作 。 优点:集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自动合闸控制功能于一体,能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全面保护、且无需专人值守;欠压保护模块与断路器本体的安装关系简单、占用空间小;欠压检测精度高、吸合点精准;延时时间的选择范围宽,延时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和民用控制领域常常将断路器用在电能分配线路中,实行对电源线路及工业设备和民用电器等的保护,当电源线路中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等故障时,断路器自动切断电路以实现线路保护。目前,断路器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断路器的切断动作主要用于电源线路的过热、过载或短路保护。但是,在电源线路的电压出现过压或欠压这样的常见电源故障,而线路中的电流并不过载且也无短路的情况下,断路器不会动作,这会对工业设备和民用电器造成潜在的危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欠压保护模块的断路器,以对工业设备和民用电器的用电安全提供全面的保护。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断路器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具备欠压保护装置,该欠压保护装置与断路器的安装关系简单,能集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自动合闸控制功能于一体,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全面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安装在断路器本体上方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断路器本体侧面且与电动操作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操作机构的欠压保护模块,所述的断路器本体进线端中的任意两相与欠压保护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当外部电源接入断路器本体的进线端,欠压保护模块通过检测外部电源来控制电动操作机构完成相应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在上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配合安装的安装孔,断路器本体在侧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配合安装的导槽,电动操作机构在底部且在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设置安装部件,欠压保护模块在朝向断路器本体的侧面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导槽的位置设置导轨,所述的导轨与导槽滑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所述的整流电路连接外部电源,整流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分别与电压取样电路以及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与欠压线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还包括贮能电路,所述的贮能电路分别与整流电路、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在外部电源正常时由整流电路向贮能电路提供电源,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贮能电路在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向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提供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还包括延时设定电路,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采用DIP开关或旋转式编码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合闸控制电路,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通过光耦器件或继电器与电动操作机构连接,向电动操作机构输出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状态输入电路,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向微处理器电路发送与断路器的合分位置相对应的触点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通信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经通信电路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和开关管组成,所述的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使开关管导通或截止来控制所述的欠压线圈得电或失电。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集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自动合闸控制功能于一体,能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全面保护、且无需专人值守;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为单一模块,与断路器本体的侧面滑配,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能简化接线、降低接线错误率;欠压保护模块采用微处理器对电压信号进行实时采样,欠压检测精度高、吸合点精准;延时时间的选择范围宽,能有效避免发生因短时间的电压降低或中断而使断路器脱扣的情况,且延时时间由微处理器控制,精确度高;断路器本体的工作状态能通过状态输入电路和通信电路实时上传至上位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的电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压取样电路、延时设定电路以及微处理器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电路和欠压线圈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贮能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信电路的一实施例电连接原理图。
图中:1.断路器本体、11.安装孔、12.导槽;2.电动操作机构、21.安装部件;3.欠压保护模块、31.导轨、32.连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所述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1和安装在断路器本体1上方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电动操作机构2;断路器还包括安装在断路器本体1侧面且与电动操作机构2电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操作机构2的欠压保护模块3。所述的断路器本体1进线端中的任意两相与欠压保护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当外部电源连接断路器本体1的进线端时,欠压保护模块3对外部电源进行检测,藉以控制电动操作机构2完成相应动作。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3,所述的断路器本体1在上表面的前后两端设置用于与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2配合安装的安装孔11,电动操作机构2在底部且在对应于安装孔11的位置设置安装部件21,所述的安装部件21通过螺钉与安装孔11固定安装,实现断路器本体1与电动操作机构2的固定连接。断路器本体1在侧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配合安装的导槽12,欠压保护模块3在朝向断路器本体1的侧面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导槽12的位置设置导轨31,所述的导轨31与导槽12滑配,实现断路器本体1与欠压保护模块3的滑动连接。欠压保护模块3与断路器本体1的安装关系简单,使用方便。欠压保护模块3在上表面设有连线孔32,在电动操作机构2与欠压保护模块3电气连接时方便电缆穿过。
请参阅图4,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包括整流电路、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所述的整流电路的两输入端作为欠压保护模块3的输入端,与断路器本体1进线端中的任意两相一一对应连接,接收外部电源输入。整流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分别与电压取样电路以及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与欠压线圈连接。欠压保护模块3还包括贮能电路、延时设定电路、合闸控制电路、状态输入电路以及通信电路(未作图示)。所述的贮能电路分别与整流电路、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在外部电源正常时由整流电路向贮能电路提供电源,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贮能电路在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向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提供电源。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合闸控制电路、状态输入电路以及通信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可以采用DIP开关或旋转式编码开关;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可以通过光耦器件连接电动操作机构2,向电动操作机构2输出隔离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继电器连接电动操作机构2,利用继电器触点向电动操作机构2输出控制信号;电动操作机构2与断路器本体1连接安装,控制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向微处理器电路发送与断路器的合分位置对应的触点信号;所述的通信电路用于实现微处理器电路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所述的电源电路为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贮能电路、合闸控制电路、状态输入电路以及通信电路提供电源。
请参阅图5,所述的整流电流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构成整流桥。外部电源经整流桥整流后形成脉动直流电源V+,为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欠压线圈以及贮能电路提供电源。
请参阅图6,所述的电源电路为后级各电路供电,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V1、第五二极管D5以及电源芯片N1,所述的第一开关管V1为MOS管,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为稳压管,所述的电源芯片N1优先选用低功耗线性降压器件或基于DC-DC变换原理的开关芯片,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TPS76050。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共同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V1的栅极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管V1的漏极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V1的源极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电源芯片N1的输入端1、3脚连接,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VCC,电源芯片N1的输出端5脚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并输出第二直流电源VDD,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电源芯片N1的接地端2脚以及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的脉动直流电源V+经第一电阻R1分压后,在第五二极管D5上形成一稳定的开启电压使第一开关管V1导通,此时,脉动直流电源V+经第二电阻R2及第一开关管V1对第一电容C1充电。第一电容C1上的电压上升,直到比第五二极管D5上的电压低约一个第一开关管V1的开启压降VGS后达到稳定,形成第一直流电源VCC(此处,也可以采用电阻和稳压管降压的方式,但功耗会增加)。第一直流电源VCC通过电源芯片N1产生第二直流电源VDD,所述的第二直流电源VDD为系统工作电压。
请参阅图7,所述的电压取样电路采集所保护电路的电压信息,电压取样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可采用DIP开关或旋转式编码开关,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DIP开关S1,型号为DS-04;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包括微处理器N2、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微处理器N2采用RL78/13。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20脚,DIP开关S1的1、2、3、4脚分别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14、13、12、11脚,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4脚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微处理器N2的复位端5脚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8脚与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脚连接所述的贮能电路,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2脚连接所述的驱动电路,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5、16、17脚连接所述的通信电路,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8、19脚连接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微处理器N2的电源端10脚共同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DD,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DIP开关S1的5、6、7、8脚以及微处理器N2的9脚共同接地。所述的电压采样电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对脉动直流电源V+分压取样,并在第四电阻R4上形成电压取样信号,该取样信号输入微处理器N2的A/D端,进行信号的模拟和数字转换。延时设定电路采用DIP开关S1进行时间设定,延时时间的设定范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位数的DIP开关来调节,另外,也可以通过电位器等方式来调节,由此可在较宽范围内选择延时时间,从而能有效避免发生因短时间的电压降低或中断而使断路器脱扣的情况,且延时时间由微处理器控制,精确度高。特殊的,在延时时间固定的应用场合,也可以不使用时间设定开关。
请参阅图8,驱动电路控制欠压线圈L1的得电与失电,所述的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和开关管组成。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N3和第二开关管V2,所述的电源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为驱动芯片N3提供电源,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与驱动芯片N3连接,向驱动芯片N3发送控制信号,驱动芯片N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管V2的控制端(栅极),第二开关管V2与欠压线圈L1串联连接在电源与地之间,此处的电源为脉动直流电源V+,脉动直流电源V+在系统正常运作时由整流电路提供,在系统失压或欠压时由贮能电路提供。具体的,所述的驱动芯片N3采用MAX5078,第二开关管V2可以为MOS管。驱动芯片N3的电源端4脚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CC,驱动芯片N3的输出端5脚连接第二开关管V2的栅极,第二开关管V2的漏极连接所述的欠压线圈L1的一端,欠压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驱动芯片N3的6脚连接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PWM信号输出端2脚,驱动芯片N3的1~3脚和第二开关管V2的源极共同接地。所述的欠压线圈L1的两端并联有第六二极管D6,所述的第六二极管D6为续流二极管。欠压线圈L1由脉动直流电源V+供电,驱动芯片N3从微处理器N2得到一PWM控制信号后,驱动第二开关管V2工作,使得欠压线圈L1得电,从而使断路器处于可合闸状态。采用驱动芯片N3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第二开关管V2的驱动电压和开关速度,增强其工作的可靠性,当然也可以将欠压线圈L1以及与之并联的第六二极管D6串联在第二开关管V2的源极与地之间,与此对应地,第二开关管V2的漏极与脉动直流电源V+连接。
请参阅图9,在外部电源正常时,所述的贮能电路从所述的整流电路接收电能,并贮存电能;而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贮能电路在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为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提供电源。具体的,所述的贮能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三电容C3、第一光耦N4以及第三开关管V3,所述的第一光耦N4可以采用TLP127,所述的第三开关管V3可以为MOS管。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一光耦N4的一输入端1脚,第一光耦N4的另一输入端3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脚,第一光耦N4的一输出端6脚与第三开关管V3的控制端(栅极)以及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输出端(源极)与第一光耦N4的另一输出端4脚以及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第三开关管V3的输入端(漏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以及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DD,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脉动直流电源V+,第三电容C3的负极以及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共同接地。第九电阻R9为限流电阻;第八二极管D8起防反作用;第九二极管D9为齐纳二极管或瞬态电压抑制器(简称TVS管);第三电容C3可以由多个电容并联组成,也可以采用锂电池。当外部电源电压正常时,脉动直流电源V+通过第九电阻R9和第七二极管D7对第三电容C3进行充电,充电的最高电压为第九二极管D9的稳压值。在充电期间,当微处理器N2向第一光耦N4输出的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为低电平,第一光耦N4导通,第三开关管V3的栅极源极间压降变小,第三开关管V3关断。在需要延时供电时,微处理器N2输出的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变为高电平,第一光耦N4截止,第三开关管V3在栅极源极间压降达到开启电压后导通,第三电容C3开始放电,用于回供脉动直流电源V+,实现延时欠压的能量提供。该能量提供的实现方式还可以简化,例如将第三电容C3直接连接至脉动直流电源V+,这样就不需要控制电容放电,但同时会提高脉动直流电源V+的平均值,还会提高对第三电容C3的耐压要求,另外对欠压线圈的发热也有影响。
请参阅图10,合闸控制电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2,从而控制断路器本体1的合闸与分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二光耦N5以及第三光耦N6,其中,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为限流电阻,第二光耦N5和第三光耦N6采用TLP127。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二光耦N5的一输入端1脚,第二光耦N5的另一输入端3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9脚,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第三光耦N6的一输入端1脚,第三光耦N6的另一输入端3脚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8脚,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DD,第二光耦N5的一输出端6脚、另一输出端4脚以及第三光耦N6的一输出端6脚、另一输出端4脚共同连接电动操作机构2,第二光耦N5和第三光耦N6分别输出合闸以及分闸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2。当微处理器N2输出的分闸信号FZ为低电平时,第二直流电源VDD通过第十电阻R10形成回路,第二光耦N5导通,向电动操作机构2输出分闸触点信号。合闸控制与分闸控制的原理相同。
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四开关管V4、第五开关管V5、第一继电器K1以及第二继电器K2,所述的第四开关管V4和第五开关管V5为三极管,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采用HF32FA。第十二极管D10和第十一二极管D11起续流作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为限流电阻。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8脚,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V4的基极,第四开关管V4的集电极与第十二极管D10的正极以及第一继电器K1的负端16脚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9脚,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V5的基极,第五开关管V5的集电极与第十一二极管D11的正极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负端16脚连接,第十二极管D10的负极、第十一二极管D11的负极、第一继电器K1的正端1脚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正端1脚共同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CC,第四开关管V4的发射极和第五开关管V5的发射极共同接地,第一继电器K1的动作端5、8脚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动作端5、8脚连接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2,由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分别输出合闸和分闸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2,利用继电器触点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动操作机构2。
请参阅图12,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用于接收由断路器辅助或报警模块发出的与断路器的合分位置相对应的触点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的微处理器N2。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包括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以及第六开关管V6,所述的第六开关管V6为三极管,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为限流电阻。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以及第六开关管V6的基极连接,并共同连接到辅助或报警模块,第六开关管V6的集电极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到微处理器N2的输入端8脚,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CC,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第六开关管V6的发射极共同接地。当断路器辅助或报警模块给出的FB信号为断开的触点信号时,第一直流电源VCC经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分压后控制第六开关管V6导通,微处理器N2得到的对应的ZT信号为低电平。当FB信号为闭合的触点信号时,第六开关管V6截止,微处理器N2得到的对应的ZT信号为高电平。微处理器N2根据ZT信号的高低电平,可以判别出断路器是处于合闸、分闸或脱扣状态,具体的对应关系可根据需要确定。例如可以设定为当ZT信号为高电平时表示分闸,当ZT信号为低电平时表示合闸,也可以采用相反的对应关系。当然,状态输入电路还可以采用光耦的方式,或直接用电阻分压来实现。
请参阅图13,通信电路用于实现微处理器电路与上位机的通信,所述的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N7、第十二二极管D12以及第十三二极管D13,通信芯片N7采用带隔离功能的RS485芯片,此处采用ISO1176;第十二二极管D12和第十三二极管D13为TVS管。通信芯片N7的输入端3脚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中的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6脚,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4、5脚共同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7脚,通信芯片N7的输入端6脚连接微处理器N2的输出端15脚,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12脚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一端连接,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13脚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一端连接,通信芯片N7的输出端12、13脚还连接上位机。通信芯片N7的1、7、16脚共同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DD,第十二二极管D12的另一端、第十三二极管D13的另一端以及通信芯片N7的2、8、9、15共同接地。微处理器N2输出的通信信号TXD、SCK、RXD经通信芯片N7转换成通信信号A、B,并上传至上位机。所述的第十二二极管D12和第十三二极管D13用于EMC(英文全称为: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中文名称为:电磁兼容性)保护;此处,还可以采用光耦来实现隔离。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5至图13,所述的微处理器N2上电,待完成系统复位和初始化后,通过读取DIP开关S1的状态,得到对应的延时时间的设定参数。当微处理器N2检测出电压采样电路采集的电压信号达到预定值时,比如85%Un(或其它合适的值如70%等)时,发出一个PWM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控制第二开关管V2工作,使得欠压线圈L1的得电,断路器处于可合闸状态;然后,微处理器N2按次序发送分闸信号FZ和合闸信号HZ给合闸控制电路,结合电动操作机构2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合闸功能。以图10所示的合闸控制电路为例,此时,合闸信号HZ为低电平,第二直流电源VDD通过第十一电阻R11形成回路,第三光耦N6导通,向电动操作机构2输出合闸触点信号,断路器闭合。微处理器N2通过状态输入电路接收断路器辅助或报警模块提供的触点信号,由此判断出断路器的位置状态,微处理器N2在接收到对应的断路器位置状态信号后,通过通信电路向上位机上传断路器的位置状态。当判断外部电压出现失压或欠压时,微处理器N2进入延时控制模式,向贮能电路发送一高电平的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贮能电路中的第一光耦N4截止。第三开关管V3在栅极和源极间产生一开启压降后导通,从而控制贮能电容即第三电容C3对欠压线圈L1和电源电路供电,进入延时工作模式。在持续了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延时关闭,然后微处理器N2停止输出PWM控制信号,欠压线圈L1失电,断路器分闸。若微处理器N2在延时时间之内检测到电压恢复正常,则使延时供电控制信号YS变为低电平,贮能电路停止对欠压线圈L1和电源电路的供电,进入正常的工作模式;微处理器N2还可通过通信电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时上传电源电压和断路器状态信息,并实现遥控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将欠电压保护功能、延时功能、合闸控制功能整合在同一模块中,单一模块的结构能降低对外接线的复杂性和出错率;欠压保护模块3可以安装在断路器本体1的侧面,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检测精度高,吸合点准,使用可靠。

Claims (9)

1.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1)和安装在断路器本体(1)上方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的电动操作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断路器本体(1)侧面且与电动操作机构(2)电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操作机构(2)的欠压保护模块(3),所述的断路器本体(1)进线端中的任意两相与欠压保护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当外部电源接入断路器本体(1)的进线端,欠压保护模块(3)通过检测外部电源来控制电动操作机构(2)完成相应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路器本体(1)在上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2)配合安装的安装孔(11),断路器本体(1)在侧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配合安装的导槽(12),电动操作机构(2)在底部且在对应于安装孔(11)的位置设置安装部件(21),欠压保护模块(3)在朝向断路器本体(1)的侧面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导槽(12)的位置设置导轨(31),所述的导轨(31)与导槽(12)滑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包括整流电路、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微处理器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所述的整流电路连接外部电源,整流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电压取样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分别与电压取样电路以及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与欠压线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还包括贮能电路,所述的贮能电路分别与整流电路、电源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及欠压线圈连接,在外部电源正常时由整流电路向贮能电路提供电源,在外部电源发生欠压或失压时,贮能电路在微处理器电路的控制下向电源电路以及欠压线圈提供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还包括延时设定电路,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所述的延时设定电路采用DIP开关或旋转式编码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还包括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合闸控制电路,所述的合闸控制电路通过光耦器件或继电器与电动操作机构(2)连接,向电动操作机构(2)输出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状态输入电路,所述的状态输入电路向微处理器电路发送与断路器的合分位置相对应的触点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欠压保护模块(3)还包括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通信电路,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经通信电路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和开关管组成,所述的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使开关管导通或截止来控制所述的欠压线圈得电或失电
CN201420812044.XU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断路器 Active CN204271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2044.XU CN204271007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2044.XU CN204271007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1007U true CN204271007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2044.XU Active CN204271007U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100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423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无线控制装置
CN106935449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无线控制及失压保护装置
CN112701589A (zh) * 2020-12-30 2021-04-23 上海昱章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断路器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5423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无线控制装置
CN106935449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无线控制及失压保护装置
CN112701589A (zh) * 2020-12-30 2021-04-23 上海昱章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断路器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8121B (zh) 架空线路的电流互感器取能与供电管理装置
CN103488159A (zh) 一种配电箱型智能家居终端与综合保护控制器
CN204271007U (zh) 一种断路器
CN105914818A (zh) 一种交直流一体化充电桩
CN204103447U (zh) 一种欠压保护装置
CN104635149A (zh) 电子式断路器的自检模块
CN202710702U (zh) 一种中压配电网故障监测装置
CN102508155B (zh) 智能电能表内置负荷开关试验电路
CN106200493A (zh) 一种开关型室温控制器
CN204046134U (zh) 一种断相保护器电路
CN103872792A (zh) 电流互感器在线取电装置
CN201656417U (zh) 永磁真空断路器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CN204857602U (zh) 一种具有负荷管理功能的低压塑壳断路器
CN203439864U (zh) 一种电梯控制柜
CN201838996U (zh) 塑壳断路器用智能控制器
CN201732701U (zh) 永磁机构开关驱动控制装置
CN202696482U (zh) 漏电断路器用电源电路
CN202496003U (zh) 一种卫星接收电视机上带精确电流控制的天线供电装置
CN103578803A (zh) 双向永磁机构驱动控制装置
CN204089174U (zh) 一种防潮开关电源装置及其电视
CN104418194A (zh) 一种电梯控制柜
CN205230966U (zh) 一种适用于永磁机构断路器的断电分闸装置
CN106338685B (zh) 空气开关状态检测装置、空气开关及空气开关状态检测系统
CN203911591U (zh) 单稳态柱上永磁机构断路器操作脉冲控制装置
CN202939429U (zh) 消弧柜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