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3940U -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 Google Patents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3940U
CN204253940U CN201420745147.9U CN201420745147U CN204253940U CN 204253940 U CN204253940 U CN 204253940U CN 201420745147 U CN201420745147 U CN 201420745147U CN 204253940 U CN204253940 U CN 204253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hose
water outlet
draught animals
hose draught
control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51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451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3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3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39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属于日常用品领域,包括水龙头口本体。水龙头口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龙头口进口和水龙头口出口,水龙头口本体内部靠近水龙头口出口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出水调节体。出水调节体沿周向设置有分别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出水调节体的上端与设置于水龙头口本体外部的调节旋钮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使出水调节体转动。当出水调节体转动时,三个出水口分别可与进水口、水龙头口进口以及水龙头口出口连通形成贯穿水龙头口本体的水流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出水形式是多样化的,可调节的,满足不同的出水形式的要求。

Description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水龙头的出水口一般只有一个,并且出水形式是单一的,固定的,在需要有不同形式出水口的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这种水龙头的出水口便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旨在改善现有的水龙头的出水口的出水形式单一、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包括水龙头口本体;
所述水龙头口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龙头口进口和水龙头口出口,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内部靠近所述水龙头口出口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出水调节体;
所述出水调节体沿周向设置有分别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为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
所述出水调节体的上端与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外部的调节旋钮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旋钮可使所述出水调节体转动;
当所述出水调节体转动时,三个所述出水口分别可与所述进水口、所述水龙头口进口以及所述水龙头口出口连通形成贯穿所述水龙头口本体的水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构成,所述第三出水口为缩口。
使所述第一出水口为一般水龙头的出水口,其出水形式为普通出水;使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形式为花洒式出水,能使水更均匀的洒出,使得洗涤时被洗物体的接触面积更大,冲洗更快更方便,从而节约了用水;使所述第三出水口的出水形式为缩口式出水,缩口是指口径逐渐减小形成较小的出水口,这种出水形式水压更大,使水流具有更强劲的冲洗力,便于冲洗难以清洗的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为三个,分别与三个所述出水口相对应。形成三组相互对应的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当其中一个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水龙头口出口连通时,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龙头口进口连通,从而形成水流通道。通过设置三个所述进水口,便于进水,使水流通过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进水口和三个所述出水口均沿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所述进水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三个所述进水口与三个所述出水口间隔分布,三个所述进水口与三个所述出水口两两相对。
通过将三个所述进水口和三个所述出水口均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使同一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于所述出水调节体的周向上相对的位置,使水流能够直接从所述进水口流至所述出水口,水流更加顺畅。通过将三个所述进水口与三个所述出水口间隔分布,方便进行出水形式的切换,能够保证切换后同一组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对,并且使未与所述水龙头口出口连通的另两组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不会对水流通道产生影响,进一步使水流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调节体的上端设置有旋钮轴承,所述旋钮轴承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穿出,并与所述调节旋钮连接,所述旋钮轴承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出水调节体转动位置的定位装置。
通过设置所述旋钮轴承和所述定位装置,使旋转所述调节旋钮时,所述旋钮轴承能够带动所述出水调节体,并且所述定位装置能够对所述出水口进行定位,保证旋转所述调节旋钮至一定角度后,所述出水口能够与所述水龙头口出口连通,同时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龙头口进口连通,从而形成水流通道。使定位更加精准,确保了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使出水更准确,出水效果更好,用户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出水形式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和定位滚珠;
所述定位凹槽为三个,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其位置分别与三个所述出水口的位置相应;
所述旋钮轴承内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滚珠弹簧,所述滚珠弹簧位于所述定位滚珠与所述盲孔的底部之间;
当所述旋钮轴承转动时,所述定位滚珠可分别嵌入三个所述定位凹槽内。
通过设置所述定位凹槽和所述定位滚珠,使用户在转动所述调节旋钮时,能够更好地感知所述定位滚珠嵌入所述定位凹槽中,立即停止转动,此时,其中一个所述出水口能够与所述水龙头口出口连通,同时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龙头口进口连通,从而形成水流通道。确保了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使出水更准确,出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三出口型水龙头口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出水调节体的固定结构。
通过设置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很好地防止所述出水调节体产生晃动,防止了因所述出水调节体晃动导致的水流不顺畅或者漏水的情况,提高了出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前段卡管和后端卡管;
所述前段卡管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内部靠近所述水龙头口出口的位置,所述后端卡管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内部,所述前段卡管和所述后端卡管分别位于所述出水调节体的两端。
通过设置所述前段卡管和所述后端卡管,能够从前后两个方向将所述出水调节体很好地固定,防止所述出水调节体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前段卡管与所述出水调节体之间设置有前段防水胶圈,所述后端卡管与所述出水调节体之间设置有后段防水胶圈。
通过设置所述前段防水胶圈和所述后段防水胶圈,所述前段防水胶圈防止水从所述前段卡管渗出,同时防止所述出水调节体在转动时直接与所述前段卡管接触造成磨损;所述后段防水胶圈防止水从所述后段卡管渗出,同时防止所述出水调节体在转动时直接与所述后段卡管接触造成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调节体的靠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和所述水龙头口本体之间设置有上部防水胶圈。通过设置所述上部防水胶圈,防止水从所述调节旋钮处渗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在三出口型水龙头口上设置水龙头口本体,水龙头口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龙头口进口和水龙头口出口,水龙头口本体内部靠近水龙头口出口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出水调节体,出水调节体沿周向设置有分别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出水口分别为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出水调节体的上端与设置于水龙头口本体外部的调节旋钮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使出水调节体转动;当出水调节体转动时,三个出水口分别可与进水口、水龙头口进口以及水龙头口出口连通形成贯穿水龙头口本体的水流通道。
使用这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时,将水龙头口本体上靠近水龙头口进口的一端安装在水龙头上,转动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带动出水调节体,直至其中一个出水口与水龙头口出口连通,此时进水口与水龙头口进口连通,又因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是连通的,因此形成贯穿水龙头口本体的水流通道。再打开水龙头,水龙头流出的水经水龙头口进口进入水龙头口本体,再从进水口流入出水调节体内,并从出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通过转动调节旋钮至不同的位置,水龙头流出的水能够从不同的出水口流出,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出水的形式,使水龙头的出水形式是多样化的,可调节的,满足用户不同的出水形式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水龙头口本体101;水龙头口进口102;水龙头口出口103;定位凹槽104;定位滚珠105;滚珠弹簧106;
出水调节体201;进水口202;出水口203;第一出水口204;第二出水口205;第三出水口206;调节旋钮207;旋钮轴承208;
前段卡管301;后端卡管302;前段防水胶圈303;后段防水胶圈304;上部防水胶圈3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使用水龙头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水龙头的出水口一般只有一个,并且出水形式是单一的,固定的,在需要有不同形式出水口的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例如需要进行喷洒或者冲洗的情况,这种水龙头的出水口便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了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在水龙头口本体101内设置出水调节体201,在出水调节体201上设置三个出水口203,通过转动调节旋钮207使出水调节体201转动,出水调节体201转动时,三个出水口203分别可与进水口202、水龙头口进口102以及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形成贯穿水龙头口本体101的水流通道,因此通过转动调节旋钮207至不同的位置,水能够从不同的出水口203流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出水的形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俯视图;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应用于水龙头上,以调节出水形式,此结构实现了一种新的调节出水方式的方法。
该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包括水龙头口本体101。水龙头口本体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龙头口进口102和水龙头口出口103,水龙头口本体101内部靠近水龙头口出口103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出水调节体201。
出水调节体201沿周向设置有分别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水口202和三个出水口203,出水口203分别为第一出水口204、第二出水口205和第三出水口206。
出水调节体201的上端与设置于水龙头口本体101外部的调节旋钮207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旋钮207可使出水调节体201转动。
当出水调节体201转动时,三个出水口203分别可与进水口202、水龙头口进口102以及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形成贯穿水龙头口本体101的水流通道。
使用这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时,将水龙头口本体101上靠近水龙头口进口102的一端安装在水龙头上,转动调节旋钮207,调节旋钮207带动出水调节体201,直至其中一个出水口203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此时进水口202与水龙头口进口102连通,又因为进水口202和出水口203是连通的,因此形成贯穿水龙头口本体101的水流通道。再打开水龙头,水龙头流出的水经水龙头口进口102进入水龙头口本体101,再从进水口202流入出水调节体201内,并从出水口203流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通过转动调节旋钮207至不同的位置,水龙头流出的水能够从不同的出水口203流出,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出水的形式,使水龙头的出水形式是多样化的,可调节的,满足用户不同的出水形式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应用于水龙头上,可以与水龙头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螺栓连接、卡接或者粘接等方式;也可以通过活动软管连接,这样可以移动这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方便使用;还可以与水龙头一体成型。只要这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能够安装于水龙头上控制其出水形式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进水口20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并不限制进水口202的数量。以一个进水口202的情况为例,进水口202设置为口径较大的进水口202,三个出水口203均设置于出水调节体201上与进水口202相对的一端,此时出水调节体201只需在小范围内转动,即可实现出水口203的切换,使不同的出水口203能够分别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而进水口202由于比较大,小范围的转动依然能够使进水口202与水龙头口进口102连通,由此形成水流通道,实现三个出水口203的转换,满足用户多种出水形式调节的使用要求。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侧视图;请参阅图3~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该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包含实施例1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全部技术特征,并且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水龙头口本体101为圆管状,与现有的一般水龙头的形状和使用要求相适应。当然水龙头口本体101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圆管状。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出水调节体201的形状为球形,采用金属制成,形成金属球体,球形的出水调节体201转动更加容易,也更容易实现密封,防止水渗出。当然,出水调节体201的形状并不限于球形,还可以是圆柱形或者别的回转体形状。只要保证出水调节体201能够转动,使出水口203能够与进水口202、水龙头口进口102以及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形成贯穿水龙头口本体101的水流通道即可。
请参阅图3~图5,第一出水口204的口径大于第三出水口206,第二出水口205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构成,第三出水口206为缩口。
使第一出水口204为一般水龙头的出口,其出水形式为普通出水;上述小孔的直径远小于第二出水口205的孔,小孔是用于形成花洒的孔,使第二出水口205的出水形式为花洒式出水,能使水更均匀的洒出,使得洗涤时被洗物体的接触面积更大,冲洗更快更方便,从而节约了用水;使第三出水口206的出水形式为缩口式出水,缩口是指口径逐渐减小形成较小的出水口203,这种出水形式水压更大,使水流具有更强劲的冲洗力,便于冲洗难以清洗的物品。
请参阅图3~图5,作为优选,进水口202为三个,分别与三个出水口203相对应。并且进水口202的形状为Y字形,便于水进入出水调节体201内部。形成三组相互对应的出水口203和进水口202,当其中一个出水口203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时,与其相对应的进水口202与水龙头口进口102连通,从而形成水流通道。通过设置三个进水口202,便于进水,使水流通过更加顺畅。
当其中一个出水口203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时,其余两个出水口203转向内侧,并对着水龙头口本体101的内壁,这样水不会从另两个出水口203流出,也不会对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的出水口203的出水效果造成影响。
三个进水口202和三个出水口203均沿周向均匀分布,并且进水口202位于相邻两个出水口203之间,形成三个进水口202与三个出水口203间隔分布,三个进水口202与三个出水口203两两相对。
通过将三个进水口202和三个出水口203均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使同一组进水口202和出水口203处于出水调节体201的周向上相对的位置,使水流能够直接从进水口202流至出水口203,水流更加顺畅。
通过将三个进水口202与三个出水口203间隔分布,方便进行出水形式的切换,能够保证切换后同一组的进水口202和出水口203相对,并且使未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的另两组出水口203和进水口202不会对水流通道产生影响,进一步使水流更加顺畅。
请参阅图3~图5,出水调节体201的上端设置有旋钮轴承208,旋钮轴承208从水龙头口本体101穿出,并与调节旋钮207连接,旋钮轴承208与水龙头口本体10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出水调节体201转动位置的定位装置。
通过设置旋钮轴承208和定位装置,使旋转调节旋钮207时,旋钮轴承208能够带动出水调节体201,并且定位装置能够对出水口203进行定位,保证旋转调节旋钮207至一定角度后,出水口203能够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同时进水口202与水龙头口进口102连通,从而形成水流通道。使定位更加精准,确保了出水口203的出水方向,使出水更准确,出水效果更好,用户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出水形式的调节。
请参阅图3~图5,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104和定位滚珠105。定位凹槽104为三个,设置于水龙头口本体101,其位置分别与三个出水口203的位置相应。旋钮轴承208内部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滚珠弹簧106,滚珠弹簧106位于定位滚珠105与盲孔的底部之间。当旋钮轴承208转动时,定位滚珠105可分别嵌入三个定位凹槽104内。
通过设置定位凹槽104和定位滚珠105,使用户在转动调节旋钮207时,能够更好地感知定位滚珠105嵌入定位凹槽104中,立即停止转动,此时,其中一个出水口203能够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同时进水口202与水龙头口进口102连通,从而形成水流通道。确保了出水口203的出水方向,使出水更准确,出水效果更好。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还包括用于固定出水调节体201的固定结构。
通过设置固定结构,能够很好地防止出水调节体201产生晃动,防止了因出水调节体201晃动导致的水流不顺畅或者漏水的情况,提高了出水的效果。
请参阅图3~图5,固定结构包括前段卡管301和后端卡管302。前段卡管301设置于水龙头口本体101内部靠近水龙头口出口103的位置,后端卡管302设置于水龙头口本体101内部,前段卡管301和后端卡管302分别位于出水调节体201的两端。
前段卡管301的管口与水龙头口出口103连通,并可与出水口203连通。前段卡管301的形状为从内向外的扩口形状,即从内向外的口径逐渐增大,以使出水口203出水时,前段卡管301不会对出水造成影响。
通过设置前段卡管301和后端卡管302,能够从前后两个方向将出水调节体201很好地固定,防止出水调节体201晃动。
请参阅图3~图5,前段卡管301与出水调节体201之间设置有前段防水胶圈303,后端卡管302与出水调节体201之间设置有后段防水胶圈304。前段防水胶圈303的形状为皮碗状,后段防水胶圈304的形状为圆环状。
通过设置前段防水胶圈303和后段防水胶圈304,前段防水胶圈303防止水从前段卡管301渗出,同时防止出水调节体201在转动时直接与前段卡管301接触造成磨损;后段防水胶圈304防止水从后段卡管渗出,同时防止出水调节体201在转动时直接与后段卡管接触造成磨损。
出水调节体201的靠近调节旋钮207的一端和水龙头口本体101之间设置有上部防水胶圈305。通过设置上部防水胶圈305,防止水从调节旋钮207处渗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的调节旋钮207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图6,调节旋钮207为等边三角形,其每条边均为弧形,且相邻两边均设置有圆角,便于用户操作。调节旋钮207的三个角分别与三个出水口203和三个定位凹槽104的位置相对应,即当其中一个角转动至对准水龙头口出口103时,其中一个出水口203也恰好对准水龙头口出口103,而定位滚珠105嵌入其中一个定位凹槽104内。这样就形成了定位的标示,便于用户调节出水。调节旋钮207的侧面还设置有若干竖向的条形刻纹,能够增大摩擦力,便于用户转动调节旋钮207。
调节旋钮207与出水调节体20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调节旋钮207与旋钮轴承20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龙头口本体;
所述水龙头口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龙头口进口和水龙头口出口,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内部靠近所述水龙头口出口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出水调节体;
所述出水调节体沿周向设置有分别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为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
所述出水调节体的上端与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外部的调节旋钮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旋钮可使所述出水调节体转动;
当所述出水调节体转动时,三个所述出水口分别可与所述进水口、所述水龙头口进口以及所述水龙头口出口连通形成贯穿所述水龙头口本体的水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构成,所述第三出水口为缩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为三个,分别与三个所述出水口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进水口和三个所述出水口均沿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所述进水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三个所述进水口与三个所述出水口间隔分布,三个所述进水口与三个所述出水口两两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调节体的上端设置有旋钮轴承,所述旋钮轴承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穿出,并与所述调节旋钮连接,所述旋钮轴承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出水调节体转动位置的定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凹槽和定位滚珠;
所述定位凹槽为三个,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其位置分别与三个所述出水口的位置相应;
所述旋钮轴承内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滚珠弹簧,所述滚珠弹簧位于所述定位滚珠与所述盲孔的底部之间;
当所述旋钮轴承转动时,所述定位滚珠可分别嵌入三个所述定位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出口型水龙头口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出水调节体的固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前段卡管和后端卡管;
所述前段卡管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内部靠近所述水龙头口出口的位置,所述后端卡管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口本体内部,所述前段卡管和所述后端卡管分别位于所述出水调节体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卡管与所述出水调节体之间设置有前段防水胶圈,所述后端卡管与所述出水调节体之间设置有后段防水胶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出口型水龙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调节体的靠近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和所述水龙头口本体之间设置有上部防水胶圈。
CN201420745147.9U 2014-12-02 2014-12-02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3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147.9U CN204253940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147.9U CN204253940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3940U true CN204253940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514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3940U (zh) 2014-12-02 2014-12-02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39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5923A (zh) * 2014-12-02 2015-03-11 韩祥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5923A (zh) * 2014-12-02 2015-03-11 韩祥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16902U (zh) 一种出水嘴可360度旋转的水龙头
CN204403445U (zh) 一种新型过水无铅水龙头
CN204253940U (zh)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CN104847945A (zh) 能旋转的水龙头
CN204523378U (zh) 一种可万向摇摆的新型花洒
CN203809812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节水水龙头
CN205361707U (zh) 通用型清洗机喷头结构
CN104405923A (zh) 三出口型水龙头口
CN203213254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喷嘴结构
CN203384423U (zh) 一种暗装浴缸水龙头结构
CN203979506U (zh) 一种双柄旋转水龙头
CN107137042B (zh) 一种上喷臂
CN206637174U (zh) 一种水利控制阀
CN204553894U (zh) 一种旋转出水装置及水龙头
CN204797697U (zh) 一种可调节顶喷花洒高度的淋浴屏
CN201310660Y (zh) 一种组合式淋浴阀
CN204437369U (zh) 浴室用水龙头阀芯
CN208742823U (zh) 一种节水淋浴喷头
CN204459344U (zh) 一种可旋转龙头
CN206036315U (zh) 一种方便更换过滤网的止回阀
CN203421376U (zh) 一种180度旋转的活动淋浴杆
CN2882805Y (zh) 室内喷泉万用活动喷头
CN204828740U (zh) 一种360度旋转及可提拉式的水龙头
CN201443617U (zh) 一种水龙头
CN103291970A (zh) 一种暗装浴缸水龙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