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3147U -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3147U
CN204243147U CN201420805895.1U CN201420805895U CN204243147U CN 204243147 U CN204243147 U CN 204243147U CN 201420805895 U CN201420805895 U CN 201420805895U CN 204243147 U CN204243147 U CN 204243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robe
cathode
negative pole
positive p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58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秋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shen Special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shen Special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shen Special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shen Special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58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3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3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31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具有:外壳,其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封闭一个开口的第一盖、封闭另一个开口的第二盖以及覆盖壳体的顶面的输出面板;负极电路单元,包括负极电路板、与负极电路板连接的多个负极探针底座和安装在负极探针底座上的负极探针;正极电路单元,包括正极电路板、与正极电路板连接的多个正极探针底座和安装在正极探针底座上的正极探针;多个电池单体,通过负极探针、负极电路板、与负极电路板碰触连接的在中空壳体所具有的卡槽中容置的连接探针、与连接探针连接的导线、与导线连接的正极电路板和正极探针进行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从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的正负极引出的导线与形成在输出面板上输出插座连接。

Description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尺寸同比小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蓝牙耳机、MP3、MP4、MP5、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终端产品功能的增多和轻型化,对锂离子蓄电池组提出了体积小、质量轻、电池单体可独立拆卸更换的要求。
由于18650圆柱型电池具有高的体积比能量,所以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但是应用于这些领域的锂离子电池组大多直接是将单体电池单体通过镍带进行串并联,将电池包直接置于电池仓内,电池与整机之间的电连接是靠锡焊连接,不易拆卸和替换。这种电池组的结构方式不适于重要场合使用,当电池电量不足时,不能随时替换备份的电池,只有再次充电后整机才能再次使用,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易于拆卸,并且具有防反插功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具有:外壳,其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封闭一个所述开口的第一盖、封闭另一个所述开口的第二盖以及覆盖所述中空壳体的顶面的输出面板,所述中空壳体具有多个电池槽;负极电路单元,其与所述第一盖连接,所述负极电路单元包括负极电路板、与所述负极电路板连接的多个负极探针底座和安装在所述负极探针底座上的负极探针;正极电路单元,其与所述第二盖连接,所述正极电路单元包括正极电路板、与所述正极电路板连接的多个正极探针底座和安装在所述正极探针底座上的正极探针;多个电池单体,其容置于所述电池槽中,多个所述电池单体通过所述负极探针、所述负极电路板、与所述负极电路板碰触连接的在所述中空壳体所具有的卡槽中容置的连接探针、与所述连接探针连接的导线、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正极探针进行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从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的正负极引出的导线与形成在输出面板上的输出插座连接。
技术方案2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在技术方案1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中,所述中空壳体包括插入在其内部的塑料框架,所述电池槽和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塑料框架上。
技术方案3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在技术方案1或2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中,所述负极探针形成在所述负极探针底座的周缘部,所述正极探针形成在所述正极探针底座的中心部,或者所述负极探针形成在所述负极探针底座的中心部,所述正极探针形成在所述正极探针底座的周缘部。
技术方案4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在技术方案3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中,从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的正负极引出的导线经由形成在所述中空壳体的顶面上的保护板与所述输出插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多个电池单体分别容置在电池槽中,在电池单体的两端分别与负极电路单元和正极电路单元连接,负极电路单元的负极电路板和正极电路单元的正极电路板通过连接探针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连接探针形成在中空壳体上,与负极电路板或正极电路板碰触而形成正负极电路板之间的串并联连接。从而在使用本电池组时,若电池电量不足,则可以卸下连接有负极电路单元或正极电路单元的外壳的第一盖或第二盖,就能够从电池组中取出电池单体进行更换,跟换后安装第一盖或第二盖,借助负极电路板或正极电路板与连接探针之间的碰触就能够将更换后的电池进行串并联连接,而组成电池组。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易于拆卸且加工简单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中空壳体内部包括塑料框架,电池槽和卡槽形成在塑料框架上,由此能够防止电池单体破损而各个电池单体之间出现短路。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使负极探针的形成位置与正极探针的形成位置不同,从而即使电池单体插反,由于探针位置不同,各个电池单体之间也不进行串并联连接,由此本电池组具有防反插功能。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从电池单体引出的正负极导线经由保护板与输出插座连接,由此能够防止电池单体出现过冲、过放以及短路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中空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第一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第二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塑料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中空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第一盖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第二盖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塑料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的组装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具有外壳10、负极电路单元20、正极电路单元30、多个电池单体40。
外壳10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11、封闭一个开口的第一盖12、封闭另一个开口的第二盖13以及覆盖中空壳体11的顶面的输出面板14,中空壳体11具有多个电池槽110。
负极电路单元20与第一盖12连接,负极电路单元20包括负极电路板21、与负极电路板21连接的多个负极探针底座22和安装在负极探针底座22上的负极探针23。
正极电路单元30与第二盖13连接,正极电路单元30包括正极电路板31、与正极电路板31连接的多个正极探针底座32和安装在正极探针底座32上的正极探针(未图示)。
多个电池单体40容置于电池槽中,多个电池单体40通过负极探针23、负极电路板21、与负极电路板21碰触连接的在中空壳体11所具有的卡槽111中容置的连接探针50、与连接探针50连接的导线(未图示)、与导线连接的正极电路板31和正极探针进行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从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的正负极引出的导线与形成在输出面板14上的输出插座140连接。
具体地说,中空壳体具有多个电池槽,在电池槽中容置电池单体,在负极电路单元的负极电路板上,对应于各个电池单体的一端,通过负极探针座连接有用于与各个电池单体分别连接的多个负极探针。同样,对应于负极电路单元,在正极电路单元的正极电路板上,对应于各个电池单体的另一端,通过正极探针座连接有用于与各个电池单体分别连接的多个正极探针,负极电路单元的负极电路板和正极电路单元的正极电路板通过容置在中空壳体具有的卡槽中的连接探针以碰触的方式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
下面,以与负极电路板碰触来实现串联连接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述,与输出插座连接的正极导线与正极电路板连接,正极电路板经由正极探针与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极连接,一个电池单体的负极经由负极探针与负极电路板连接,负极电路板经由与其碰触的连接探针以及导线与另一个电池单体的正极连接,最后从连接探针引出的负极导线与输出插座的连接,由此形成多个电池单体串联的结构。
当然,通过不同的方式,还能够形成并联以及串并联结构。另外,连接探针还可以设置在正极电路单元侧,只要形成碰触连接即可。
根据上述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多个电池单体分别容置在电池槽中,在电池单体的两端分别与负极电路单元和正极电路单元连接,负极电路单元的负极电路板和正极电路单元的正极电路板通过连接探针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连接探针形成在中空壳体上,与负极电路板或正极电路板碰触而形成正负极电路板之间的串并联连接。从而在使用本电池组时,若电池电量不足,则可以卸下连接有负极电路单元或正极电路单元的外壳的第一盖或第二盖,就能够从电池组中取出电池单体进行更换,跟换后安装第一盖或第二盖,借助负极电路板或正极电路板与连接探针之间的碰触就能够将更换后的电池进行串并联连接,而组成电池组。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易于拆卸且加工简单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另外,中空壳体11可以包括插入在其内部的塑料框架112,电池槽110和卡槽111形成在塑料框架112上。由此能够防止电池单体破损而各个电池单体之间出现短路。
另外,负极探针23形成在负极探针底座22的周缘部,正极探针形成在正极探针底座32的中心部,或者负极探针23形成在负极探针底座22的中心部,正极探针形成在正极探针底座32的周缘部。从而即使电池单体插反,由于探针位置不同,各个电池单体之间也不进行串并联连接,由此本电池组具有防反插功能。
另外,从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40的正负极引出的导线经由形成在中空壳体11的顶面上的保护板与输出插140座连接。由此能够防止电池单体出现过冲、过放以及短路等问题。而且中空壳体主要具有电池组与保护板两个空间,电池组通过正负极电路板串并联后通过引线连接到保护板,保护板通过螺钉紧固在壳体上。该结构具有占用空间小、紧凑、防止跌落时短路等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外壳,其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封闭一个所述开口的第一盖、封闭另一个所述开口的第二盖以及覆盖所述中空壳体的顶面的输出面板,所述中空壳体具有多个电池槽;
负极电路单元,其与所述第一盖连接,所述负极电路单元包括负极电路板、与所述负极电路板连接的多个负极探针底座和安装在所述负极探针底座上的负极探针;
正极电路单元,其与所述第二盖连接,所述正极电路单元包括正极电路板、与所述正极电路板连接的多个正极探针底座和安装在所述正极探针底座上的正极探针;
多个电池单体,其容置于所述电池槽中,多个所述电池单体通过所述负极探针、所述负极电路板、与所述负极电路板碰触连接的在所述中空壳体所具有的卡槽中容置的连接探针、与所述连接探针连接的导线、与所述导线连接的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正极探针进行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从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的正负极引出的导线与形成在输出面板上的输出插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包括插入在其内部的塑料框架,所述电池槽和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塑料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探针形成在所述负极探针底座的周缘部,所述正极探针形成在所述正极探针底座的中心部,或者所述负极探针形成在所述负极探针底座的中心部,所述正极探针形成在所述正极探针底座的周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从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的正负极引出的导线经由形成在所述中空壳体的顶面上的保护板与所述输出插座连接。
CN201420805895.1U 2014-12-17 2014-12-17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3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5895.1U CN204243147U (zh) 2014-12-17 2014-12-17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5895.1U CN204243147U (zh) 2014-12-17 2014-12-17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3147U true CN204243147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72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589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3147U (zh) 2014-12-17 2014-12-17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31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265A (zh) * 2015-12-11 2016-05-04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仓结构
CN106784560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2265A (zh) * 2015-12-11 2016-05-04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仓结构
CN105552265B (zh) * 2015-12-11 2018-08-24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仓结构
CN106784560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769B (zh) 具有高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之電池裝置
CN214204974U (zh) 电池用充电装置
CN204243147U (zh) 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CN201122674Y (zh) 数据线
CN203434645U (zh) 一种可拆卸式移动电源
CN204243111U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03617766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0745521U (zh) 一种无线蓝牙耳机
US20210325764A1 (en) Set-top flash lamp of camera
CN204966611U (zh) 一种1.5v的恒压锂离子电池
CN201699104U (zh) 二次电池
CN205039769U (zh) 一种磁性太阳能充电器
CN204516853U (zh) 一种可反复充电的锂离子五号电池
CN206349770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智能充电设备
CN206807087U (zh) 一种电源装置
CN201878328U (zh) 一种太阳能便携式多媒体音箱
CN101281988A (zh) 日用小电器共享手机电池作为电源的方法
CN205104723U (zh)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新型数据线
CN202094223U (zh) 便于充电的电池装置
CN205141084U (zh) 一种多芯手机锂电池
CN204243822U (zh) 一种可用干电池为手机充电的充电器
CN202434659U (zh) 便携式多功能电池组
CN213817261U (zh) 移动电源
CN203014404U (zh)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CN208046279U (zh) 一种可扩展充电控制器以及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