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0198U -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0198U
CN204230198U CN201420663155.9U CN201420663155U CN204230198U CN 204230198 U CN204230198 U CN 204230198U CN 201420663155 U CN201420663155 U CN 201420663155U CN 204230198 U CN204230198 U CN 204230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eater
cathode
cylind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631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劲松
孟昭红
陈爱民
于晨晨
卞磊
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206631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0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0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0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wav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包括阴极基体(1)、热子(2)、内屏蔽罩(3)、外屏蔽罩(4)、热子过渡丝(5)、支持筒(6)、套筒(7)、过渡丝(8)、杆(9)、底座(10)、陶瓷环(11和环(12);本设计避免了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引起体积过大、热容较大和定位精度不高,减少了由机械振动引起阴极球面与定位件同心度不高,保证了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的合格率。因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在精度很高的工装上完成装配,所以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阴极技术领域,特别属于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这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需要制备工作温度低、发射电流密度大、阴极活性好及可靠性高的球面阴极组件,同时阴极组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更小、抗震、耐冲击、基体与热子温差显著缩小和工作稳定性高等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以满足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组件结构简单、体积更小、抗震、耐冲击、基体与热子温差显著缩小和工作稳定性高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基体1、热子2、内屏蔽罩3、外屏蔽罩4、热子过渡丝5、支持筒6、套筒7、过渡丝8、杆9、底座10、陶瓷环11和环12 ;所述热子2位于阴极基体1内部,热子2与阴极基体1之间用刚玉粉灌封烧结,热子2左边引出线焊接在阴极基体1下端面上,右边引出线上用热子过渡丝5绕制,套筒7套在热子过渡丝5上,套筒7套在热子过渡丝5部分压扁并与热子过渡丝5焊接;过渡丝8上端套在套筒7下端外面,过渡丝8下端套在杆9上端外面,过渡丝8与套筒7和杆9焊接连接;内屏蔽罩3为锥形结构,内屏蔽罩3上端面设有台阶内屏蔽罩3套在阴极基体1外面并使其下端面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对齐,内屏蔽罩3与阴极基体1焊接连接;外屏蔽罩4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套在内屏蔽罩3外面并使其上端面与内屏蔽罩3上端面对齐,外屏蔽罩4与内屏蔽罩3焊接连接;支持筒6为带有通孔的圆柱形结构,上端设有台阶,台阶的外径等于外屏蔽罩4内孔直径,支持筒6台阶套入外屏蔽罩4的内孔中并与外屏蔽罩4焊接连接,套筒7和过渡丝8位于支持筒6通孔内,杆9穿出支持筒6通孔,支持筒6上端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支持筒6侧壁上设有两个水平贯通的圆孔;底座10整体为“几”字形结构,上部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平板支撑结构,上端设有通孔,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直径大于支持筒6外径,支持筒6安装在凹槽内并与凹槽焊接连接,凹槽中央设有通孔,杆9穿过该通孔;陶瓷环11为带有通孔的圆柱形结构,套在杆9上并与底座10内部上端面焊接连接,环12为中间带有通孔的环形结构,套在杆9并与陶瓷环11焊接连接。
优选的:
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采用纯钨粉末压制而成,热子2为钨铼合金丝绕制的双螺旋结构,钨铼合金丝上电泳氧化铝,内屏蔽罩3和外屏蔽罩4采用钽箔材料,热子过渡丝5和过渡丝8采用钼材料,支持筒6、套筒7、杆9、底座10和环12采用可伐材4J34,陶瓷环11采用99%的氧化铝陶瓷材料,且陶瓷环11上下两端面进行金属化处理。
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9与陶瓷环11、环12之间采用无氧铜焊料环钎焊固定,底座10与支持筒6、陶瓷环11之间采用AgCu28焊料环钎焊固定。
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上端面比屏蔽罩3和屏蔽罩4上端面高出1毫米以上。
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发射球面半径为3.3毫米,发射球面深度为0.32毫米,外径为3毫米。
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筒6上端面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毫米。
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筒6的通孔直径为3.3毫米,所述支持筒6侧壁两个水平贯通的圆孔直径为3毫米,所述底座10的凹槽深度为0.1毫米,直径为4.4毫米,所述底座10凹槽中央通孔直径为2毫米,所述陶瓷环11通孔直径为0.88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引起体积过大、热容较大,减少了由机械振动引起阴极发射球面与定位件同心度不高,保证了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的合格率。因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在精度很高的工装上完成装配,所以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的含义如下:1阴极基体、2热子、3内屏蔽罩、4外屏蔽罩、5热子过渡丝、6支持筒、7套筒、8过渡丝、9杆、10底座、11陶瓷环、12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设计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本设计安以下步骤完成结构组装:
1、将热子2放入阴极基体1内,并用刚玉粉进行灌封烧结。
2、将烧结后的合格组件装在夹具上,用镊子调整热子2左边引出线,并在激光焊机下将引出线固定在阴极基体1下端面上,再将热子过渡丝5绕在热子2右边引出线上,长度大约为2毫米。
3、将套筒7套在热子过渡丝5上(3~5)圈处,然后将其中间部分压扁夹紧过渡丝5,并用钨焊锥完成焊接,最后将过渡丝8套在套筒7下端大约18毫米处。
4、将步骤3完成的组件装在夹具上,再将内屏蔽罩3套在组件上,确保内屏蔽罩3上端与夹具台阶紧密接触,下端与阴极基体1下端对齐,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夹具上,并用钨焊锥将内屏蔽罩3固定在阴极基体1外壁上。
5、松开螺钉,将外屏蔽罩4套在内屏蔽罩3外面,确保二者上端对齐,再次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夹具上,并用钨焊锥将外屏蔽罩4固定在内屏蔽罩3上。
6、将杆9插入钎焊夹具内孔中,然后将环12中心孔套住杆9推至夹具台阶上,无氧铜焊料环放在环12上,陶瓷环11放在焊料环上,并用压块将其压紧,最后将其组装件送入氢炉内进行钎焊。
7、将步骤6完成的组件安装在钎焊夹具上,AgCu28焊料环放在该组件上,底座10套在焊料环上,支持筒6放在底座10上端凹槽内,并将AgCu28焊料环套在支持筒6外面,将其推至底座10上端面,用压块将其固定,最后将其组装件送入氢炉内进行钎焊。
8、将步骤5完成的组件装在导轨中,再将步骤7完成的组件装到另一个导轨内,分别将两个导轨装入装配夹具中的左右两个空中,并将两个导轨合并紧固,使得支持筒6上端台阶完全进入屏蔽罩4内,并并用钨焊锥将屏蔽罩4固定在支持筒6上。支持筒6上端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之间留有11毫米的空间,以防止阴极基体1与支持筒6由于接触损失过量的热量,降低热子2对阴极基体1加热的热效率。
9、支持筒6侧壁上开有两个水平贯通的Ф3毫米圆孔,通过该孔用镊子调整过渡丝8,使其套在杆9上大约(3~5)圈处,将其放在激光焊接机上完成焊接,使得过渡丝8焊接在杆9和套筒7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设计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设计的原理,在不脱离本设计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设计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设计范围内。本设计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基体(1)、热子(2)、内屏蔽罩(3)、外屏蔽罩(4)、热子过渡丝(5)、支持筒(6)、套筒(7)、过渡丝(8)、杆(9)、底座(10)、陶瓷环(11)和环(12) ;所述热子(2)位于阴极基体(1)内部,热子(2)与阴极基体(1)之间用刚玉粉灌封烧结,热子(2)左边引出线焊接在阴极基体(1)下端面上,右边引出线上用热子过渡丝(5)绕制,套筒(7)套在热子过渡丝(5)上,套筒(7)套在热子过渡丝(5)部分压扁并与热子过渡丝(5)焊接;过渡丝(8)上端套在套筒(7)下端外面,过渡丝(8)下端套在杆(9)上端外面,过渡丝(8)与套筒(7)和杆(9)焊接连接;内屏蔽罩(3)为锥形结构,内屏蔽罩(3)上端面设有台阶内屏蔽罩(3)套在阴极基体(1)外面并使其下端面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对齐,内屏蔽罩(3)与阴极基体(1)焊接连接;外屏蔽罩(4)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套在内屏蔽罩(3)外面并使其上端面与内屏蔽罩(3)上端面对齐,外屏蔽罩(4)与内屏蔽罩(3)焊接连接;支持筒(6)为带有通孔的圆柱形结构,上端设有台阶,台阶的外径等于外屏蔽罩(4)内孔直径,支持筒(6)台阶套入外屏蔽罩(4)的内孔中并与外屏蔽罩(4)焊接连接,套筒(7)和过渡丝(8)位于支持筒(6)通孔内,杆(9)穿出支持筒(6)通孔,支持筒(6)上端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支持筒(6)侧壁上设有两个水平贯通的圆孔;底座(10)整体为“几”字形结构,上部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平板支撑结构,上端设有通孔,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直径大于支持筒(6)外径,支持筒(6)安装在凹槽内并与凹槽焊接连接,凹槽中央设有通孔,杆(9)穿过该通孔;陶瓷环(11)为带有通孔的圆柱形结构,套在杆(9)上并与底座(10)内部上端面焊接连接,环(12)为中间带有通孔的环形结构,套在杆(9)并与陶瓷环(11)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采用纯钨粉末压制而成,热子(2)为钨铼合金丝绕制的双螺旋结构,钨铼合金丝上电泳氧化铝,内屏蔽罩(3)和外屏蔽罩(4)采用钽箔材料,热子过渡丝(5)和过渡丝(8)采用钼材料,支持筒(6)、套筒(7)、杆(9) )、底座(10)和环(12)采用可伐材4J34,陶瓷环(11)采用99%的氧化铝陶瓷材料,且陶瓷环(11)上下两端面进行金属化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9)与陶瓷环(11)、环(12)之间采用无氧铜焊料环钎焊固定,底座(10)与支持筒(6)、陶瓷环(11)之间采用AgCu28焊料环钎焊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上端面比内屏蔽罩(3)和外屏蔽罩(4)上端面高出1毫米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发射球面半径为3.3毫米,发射球面深度为0.32毫米,外径为3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筒(6)上端面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筒(6)的通孔直径为3.3毫米,所述支持筒(6)侧壁两个水平贯通的圆孔直径为3毫米,所述底座(10)的凹槽深度为0.1毫米,直径为4.4毫米,所述底座(10)凹槽中央通孔直径为2毫米,所述陶瓷环(11)通孔直径为0.88毫米。
CN201420663155.9U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Active CN204230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3155.9U CN204230198U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63155.9U CN204230198U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0198U true CN204230198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63155.9U Active CN204230198U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01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499A (zh) * 2016-04-10 2016-07-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毫米波行波管用输出窗针低电阻率复合棒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499A (zh) * 2016-04-10 2016-07-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毫米波行波管用输出窗针低电阻率复合棒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9945B (zh) 回旋管电子枪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4051224A (zh) 高温金属封接大功率脉冲氙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8075A (zh) 一种内加热型吸气剂元件和大抽速吸气剂泵
CN204230198U (zh) 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
CN105252160A (zh) 一种等离子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79791A (zh) 一种阴极热子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64841B (zh) 磁控管的阴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磁控管
KR102229692B1 (ko) 방전 램프, 방전 램프용 전극 및 방전 램프용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KR20080017419A (ko) 램프용 전극 시스템
CN105744714A (zh) 陶瓷头离子源长寿命中子管
CN106711002A (zh) 一种用于x射线周向平靶陶瓷管的一体化阳极靶
CN103531419B (zh) 一种微波加热用磁控管管芯
CN203746786U (zh) 脉冲行波管阴极结构
CN204230199U (zh) 一种x波段空间行波管阴极结构
CN206020598U (zh) 一种检测阴极发射性能的二极管结构
CN107275169B (zh) 大功率速调管电子枪用阴极热子组合件及焊接方法
CN203277309U (zh) 一种用于机载行波管的电子枪组件结构
CN102423823B (zh) 一种等离子切割电极的真空钎焊工艺
CN104701116A (zh) 一种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阴极引出线
CN104128686A (zh) 四翼型射频四极场加速器腔体π模杆氢炉钎焊方法
CN209859907U (zh) 一种带状电子注阴极组件结构
RU107641U1 (ru) Разрядная лампа инфракрас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оптико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противодействия
CN204464237U (zh) 一种紧凑型长寿命双端灯
US2794933A (en) Ceramic tetrode
CN216871887U (zh) 一种钍钨灯丝的焊接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