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9435U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9435U
CN204229435U CN201420736634.9U CN201420736634U CN204229435U CN 204229435 U CN204229435 U CN 204229435U CN 201420736634 U CN201420736634 U CN 201420736634U CN 204229435 U CN204229435 U CN 204229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dule
resistance
matching capacitance
contro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66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磊
徐建昌
张永翔
孙锁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ASHIONING KNITTING CLOT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ASHIONING KNITTING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ASHIONING KNITTING CLOT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ASHIONING KNITTING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66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9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9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94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包括电源模块、125K读卡模块、ISO14443读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读卡终端无线模块、按键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记录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在对应工序上完成的情况,物品的加工情况,以及记录正品数和次品数,不必通过纸条记录各个生产环节,可以显著地增加各个环节直接数据传递的安全性,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普遍的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嵌入式领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技术背景
当前的无缝内衣企业生产管理中具有工序多、流程复杂、工序之间衔接紧密、工序调整灵活性大的特点,通用的ERP、MES软件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现有通过传统纸质条码工票,进行生产过程数据实时采集,这种方法的字条容易丢失,导致数据的丢失,对生产过程产生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工序,流程复杂,工序衔接紧密,灵活性大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射频技术的信号采集设备,能够准确方便的记录工序完成的时间、正品数、次品数,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在物品转移过程中生产资料不容易丢失。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包括电源模块、125K读卡模块、ISO14443读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读卡终端无线模块、按键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
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 LM2596S、第一极性电容C1、第二极性电容C2、第一电感L1和稳压二极管D1,第一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 LM2596S的1引脚连接并接12V电源,第一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3引脚、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5引脚、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4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二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并作为电压输出端VCC5.0。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2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4、第三极性电容C3、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第四极性电容C5、第二滤波电容C6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第一滤波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三极性电容C3的正极、电源管理芯片U2LM1117的3引脚连接并接电压输出端VCC5.0,第一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的1引脚、第四极性电容C5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阴极连接并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的2引脚与第四极性电容C5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阳极连接并作为VCC3.3电压输出端。
所述的ISO14443读卡模块的1脚、2脚、3脚、4脚、7脚依次与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3脚、64脚、65脚、66脚、59脚连接,5脚架空,6脚接地,8脚接3.3V电源;读卡模块的型号为MF522-AN。
所述的125K读卡模块的1脚连接3.3V电源;2脚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的26脚;3脚接地,这个模块的型号为ID_TX125。
液晶显示模块的1脚、3脚、37脚依次与电源地、5.0V、3.3V电源连接;第5脚、24脚、30脚、31脚、32脚、34脚、35脚、36脚、38脚、39脚、40脚悬空;液晶屏的第2脚、4脚、6脚、7脚、8脚、9脚、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15脚、16脚、17脚、18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5脚、26脚、27脚、28脚、29脚、33脚依次与第一控制模块的61脚、62脚、81脚、58脚、82脚、86脚、38脚、85脚、39脚、42脚、40脚、43脚、41脚、44脚、30脚、45脚、93脚、46脚、32脚、55脚、56脚、31脚、57脚、92脚、88脚、98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型号为HY-3.2TFT。
所述的读卡终端无线模块的3脚、4脚、5脚、6脚、7脚、8脚、9脚、18脚、19脚依次与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7脚、68脚、69脚、70脚、71脚、65脚、66脚、64脚、63脚连接,无线模块的10脚、11脚、16脚、17脚接5V电源,无线模块的1脚、12脚、13脚、14脚、15脚接地,2脚与第五极性电容C14的正极连接并接电源VCC3.3,第五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所述的无线模块型号为PowerUCT-4432。
所述的按键模块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依次与第一控制模块的95脚、96脚、47脚、48脚、51脚、52脚、53脚、54脚相连接并依次与第一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4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5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6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该按键模块为4*4大小的四角按键。
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第二十四电阻R24、按键开关K1、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第一晶振Y1和第二晶振Y2。
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4脚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按键开关K1的一端、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的一端连接,按键开关K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接VCC3.3,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3脚与第一晶振Y1的一端、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的一端连接,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与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2脚连接,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9脚与第二晶振Y2的一端、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的一端连接,第二晶振Y2的另一端与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8脚连接,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的另一端与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脚、11脚、21脚、22脚、28脚、50脚、75脚、100脚接3.3V电源,10脚、19脚、20脚、27脚、37脚、49脚、74脚、94脚、99脚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72脚、76脚、77脚、89脚、90脚接下载模块;
  第一控制芯片STM32F103VCT6的1脚、2脚、3脚、4脚、5脚、7脚、15脚、16脚、17脚、18脚、23脚、24脚、25脚、29脚、33脚、34脚、35脚、36脚、60脚、73脚、78脚、79脚、80脚、83脚、84脚、87脚、91脚、97脚悬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方便记录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在对应工序上完成的情况,物品的加工情况,以及记录正品数和次品数,不必通过纸条记录各个生产环节,可以显著地增加各个环节直接数据传递的安全性,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普遍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5V电压转换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3.3V电压转换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ISO14443读写器连接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125K读卡器连接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TFT液晶显示模块连接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线连接模块PowerUTC-4432连接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模块的电路连接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控制模块的连接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包括电源模块、125K读卡模块、ISO14443读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读卡终端无线模块、按键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
一种适用于实时生产数据采集的智能终端,包括电源模块、125K读卡模块、ISO14443读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读卡终端无线模块、按键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
如图1所示,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 LM2596S、第一极性电容C1、第二极性电容C2、第一电感L1和稳压二极管D1,第一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 LM2596S的1引脚连接并接12V电源,第一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3引脚、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5引脚、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4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二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并作为电压输出端VCC5.0。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2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如图2所示,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4、第三极性电容C3、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第四极性电容C5、第二滤波电容C6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第一滤波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三极性电容C3的正极、电源管理芯片U2LM1117的3引脚连接并接电压输出端VCC5.0,第一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的1引脚、第四极性电容C5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阴极连接并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的2引脚与第四极性电容C5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阳极连接并作为VCC3.3电压输出端。
如图3所示,所述的ISO14443读卡模块的1脚、2脚、3脚、4脚、7脚依次与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3脚、64脚、65脚、66脚、59脚连接,5脚架空,6脚接地,8脚接3.3V电源;读卡模块的型号为MF522-AN。
如图4所示,所述的125K读卡模块的1脚连接3.3V电源;2脚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的26脚;3脚接地,这个模块的型号为ID_TX125。
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模块的1脚、3脚、37脚依次与电源地、5.0V、3.3V电源连接;第5脚、24脚、30脚、31脚、32脚、34脚、35脚、36脚、38脚、39脚、40脚悬空;液晶屏的第2脚、4脚、6脚、7脚、8脚、9脚、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15脚、16脚、17脚、18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5脚、26脚、27脚、28脚、29脚、33脚依次与第一控制模块的61脚、62脚、81脚、58脚、82脚、86脚、38脚、85脚、39脚、42脚、40脚、43脚、41脚、44脚、30脚、45脚、93脚、46脚、32脚、55脚、56脚、31脚、57脚、92脚、88脚、98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型号为HY-3.2TFT。
如图6所示,所述的读卡终端无线模块的3脚、4脚、5脚、6脚、7脚、8脚、9脚、18脚、19脚依次与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7脚、68脚、69脚、70脚、71脚、65脚、66脚、64脚、63脚连接,无线模块的10脚、11脚、16脚、17脚接5V电源,无线模块的1脚、12脚、13脚、14脚、15脚接地,2脚与第五极性电容C14的正极连接并接电源VCC3.3,第五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所述的无线模块型号为PowerUCT-4432。
如图7所示,所述的按键模块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依次与第一控制模块的95脚、96脚、47脚、48脚、51脚、52脚、53脚、54脚相连接并依次与第一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4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5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6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该按键模块为4*4大小的四角按键。
如图8所示,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第二十四电阻R24、按键开关K1、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第一晶振Y1和第二晶振Y2。
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4脚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按键开关K1的一端、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的一端连接,按键开关K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接VCC3.3,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3脚与第一晶振Y1的一端、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的一端连接,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与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2脚连接,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9脚与第二晶振Y2的一端、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的一端连接,第二晶振Y2的另一端与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8脚连接,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的另一端与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脚、11脚、21脚、22脚、28脚、50脚、75脚、100脚接3.3V电源,10脚、19脚、20脚、27脚、37脚、49脚、74脚、94脚、99脚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72脚、76脚、77脚、89脚、90脚接下载模块;
  第一控制芯片STM32F103VCT6的1脚、2脚、3脚、4脚、5脚、7脚、15脚、16脚、17脚、18脚、23脚、24脚、25脚、29脚、33脚、34脚、35脚、36脚、60脚、73脚、78脚、79脚、80脚、83脚、84脚、87脚、91脚、97脚悬空。
以下结合上述内容,参照附图描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的工作流程:
工作者完成该流程上的工作时,在对应的终端上将物料卡在125K读写器上进行读写,然后再将员工卡在ISO14443读卡器上进行记录,然后使用键盘输入正品数和次品数,各为三位数,再按确认键信,息就被保存,按取消键,信息不被保存。当基站轮询到该终端时,终端将信息通过天线传输给基站,基站将接受到的信息传输给服务器处理,服务器统计货物完成信息、员工信息、正品数、次品数并且将这些信息导入数据库。管理者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来查询货物完成情况、操作员、正品数、次品数等信息。

Claims (1)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包括电源模块、125K读卡模块、ISO14443读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读卡终端无线模块、按键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
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 LM2596S、第一极性电容C1、第二极性电容C2、第一电感L1和稳压二极管D1,第一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 LM2596S的1引脚连接并接12V电源,第一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3引脚、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5引脚、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4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二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并作为电压输出端VCC5.0;电源管理芯片U1LM2596S的2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4、第三极性电容C3、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第四极性电容C5、第二滤波电容C6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第一滤波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三极性电容C3的正极、电源管理芯片U2LM1117的3引脚连接并接电压输出端VCC5.0,第一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的1引脚、第四极性电容C5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阴极连接并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2 LM1117的2引脚与第四极性电容C5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S1的阳极连接并作为VCC3.3电压输出端;
所述的ISO14443读卡模块的1脚、2脚、3脚、4脚、7脚依次与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3脚、64脚、65脚、66脚、59脚连接,5脚架空,6脚接地,8脚接3.3V电源;读卡模块的型号为MF522-AN;
所述的125K读卡模块的1脚连接3.3V电源;2脚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的26脚;3脚接地,这个模块的型号为ID_TX125;
液晶显示模块的1脚、3脚、37脚依次与电源地、5.0V、3.3V电源连接;第5脚、24脚、30脚、31脚、32脚、34脚、35脚、36脚、38脚、39脚、40脚悬空;液晶屏的第2脚、4脚、6脚、7脚、8脚、9脚、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15脚、16脚、17脚、18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5脚、26脚、27脚、28脚、29脚、33脚依次与第一控制模块的61脚、62脚、81脚、58脚、82脚、86脚、38脚、85脚、39脚、42脚、40脚、43脚、41脚、44脚、30脚、45脚、93脚、46脚、32脚、55脚、56脚、31脚、57脚、92脚、88脚、98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型号为HY-3.2TFT;
所述的读卡终端无线模块的3脚、4脚、5脚、6脚、7脚、8脚、9脚、18脚、19脚依次与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7脚、68脚、69脚、70脚、71脚、65脚、66脚、64脚、63脚连接,无线模块的10脚、11脚、16脚、17脚接5V电源,无线模块的1脚、12脚、13脚、14脚、15脚接地,2脚与第五极性电容C14的正极连接并接电源VCC3.3,第五极性电容C14的负极接地;所述的无线模块型号为PowerUCT-4432;
所述的按键模块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依次与第一控制模块的95脚、96脚、47脚、48脚、51脚、52脚、53脚、54脚相连接并依次与第一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4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5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6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8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该按键模块为4*4大小的四角按键;
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第二十四电阻R24、按键开关K1、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第一晶振Y1和第二晶振Y2;
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4脚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按键开关K1的一端、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的一端连接,按键开关K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匹配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接VCC3.3,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3脚与第一晶振Y1的一端、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的一端连接,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与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12脚连接,第十六匹配电容C2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匹配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9脚与第二晶振Y2的一端、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的一端连接,第二晶振Y2的另一端与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8脚连接,第十八匹配电容C27的另一端与第十九匹配电容C2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6脚、11脚、21脚、22脚、28脚、50脚、75脚、100脚接3.3V电源,10脚、19脚、20脚、27脚、37脚、49脚、74脚、94脚、99脚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7 STM32F103VCT6的72脚、76脚、77脚、89脚、90脚接下载模块;
  第一控制芯片STM32F103VCT6的1脚、2脚、3脚、4脚、5脚、7脚、15脚、16脚、17脚、18脚、23脚、24脚、25脚、29脚、33脚、34脚、35脚、36脚、60脚、73脚、78脚、79脚、80脚、83脚、84脚、87脚、91脚、97脚悬空。
CN201420736634.9U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9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634.9U CN204229435U (zh)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634.9U CN204229435U (zh)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9435U true CN204229435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7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663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9435U (zh)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9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7395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浙江芬雪琳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实时生产数据采集智能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7395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浙江芬雪琳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实时生产数据采集智能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81769U (zh) 一种基于rfid和传感器的智能货架系统
CN104778538A (zh) 一种基于nfc的手机农产品溯源方法
CN204229435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生产管理终端
CN104537395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实时生产数据采集智能终端
CN206178423U (zh) 一种用于智能化牧场的管理系统
CN106572174A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RFID感应书签
CN201408359Y (zh) 一种工业生产流水线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CN105758585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显示的压力变送器及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CN103793540A (zh) 手持式数据采集终端
CN20461404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间实时监控系统
CN203520408U (zh) 一种用于叉车的托盘标签读取装置
CN203287917U (zh) 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超高频读写器
CN206388189U (zh) 一种射频读卡器电路
CN206301368U (zh) 一种设备振动监测标签以及振动监测系统
CN203165187U (zh)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装置
CN205563632U (zh) 一种基于rfid的工器具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CN100452263C (zh) 电力系统五防用便携式监督器
CN203966145U (zh) 一种便携式信息采集终端
CN203165102U (zh) 基于rfid的图书管理装置
CN203149879U (zh) 计算机教学控制系统
CN104251933A (zh) 新型智能电能表
CN203326892U (zh) 智能采集终端电源系统
CN203870677U (zh) 基于信息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信息系统
CN203084805U (zh) 人员管理系统
CN103761497A (zh) 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