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0976U -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0976U
CN204220976U CN201420679457.5U CN201420679457U CN204220976U CN 204220976 U CN204220976 U CN 204220976U CN 201420679457 U CN201420679457 U CN 201420679457U CN 204220976 U CN204220976 U CN 204220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us
stainless steel
diameter
cone structure
di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94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波
赵东伟
黄福祥
王新华
李飞
包春林
朱国森
胡卫东
梁坤
朱建强
罗衍昭
高攀
刘国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Corp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6794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0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0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0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公开了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为锥状结构,锥状结构的侧面由耐火材料构成;至少两个耐火结构,设置于锥状结构的底面,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冶金行业连铸生产中钢包与结晶器之间的中间容器,为了避免浇铸过程中空气进入钢液,目前中包广泛采取的保护浇注措施主要有(1)钢包与中间包之间采用长水口浇注;(2)中间包和结晶器之间采用浸入式水口保护浇注;(3)在钢包滑动水口与长水口之间通入氩气密封;(4)中间包上水口与中间包浸入式水口之间通入氩气密封;(5)中间包内部钢液表面加入覆盖剂等。实际生产浇注过程中由于开浇、终浇、更换钢包、更换水口、结晶器调宽、变拉速等非稳态浇注因素的影响,中包钢液表面经常发生钢液裸露的现象,从而造成钢液与空气接触,被二次氧化,严重影响钢水洁净度和铸坯质量。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中包包盖一般开有浇注孔、烘烤孔和塞棒孔,其中塞棒孔由于有塞棒装置的存在,空隙较小,密封性较好。烘烤孔由于其直径尺寸不大,通常可以采用耐火砖覆盖进行密封。而浇注孔由于其直径大,并且换包过程中长水口需要移动,因此难以对其进行密封,从而造成钢液大量吸气,进而钢液二次氧化,最终影响铸坯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以降低现有技术中中间包钢液发生二次氧化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为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的侧面由耐火材料构成;
至少两个耐火结构,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的底面,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侧面相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具体包括:
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
不锈钢钢筋,通过所述不锈钢钢筋将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焊接成所述锥状结构;
耐火纤维,覆盖于所述锥状结构表面。
可选的,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中的最小圆环的直径为大包长水口直径的1.1~1.2倍;
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中的最大圆环的直径为浇注孔直径的1.05~1.1倍;
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中的其他圆环的直径与所述最小圆环的直径和所述最大圆环的直径之间构成等差数列。
可选的,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和所述不锈钢钢筋均采用直径为5-10mm的不锈钢制成。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具体为:
至少两片耐火纤维,固定于所述最大圆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不锈钢丝,所述不锈钢丝直径为3-5mm,用于将所述至少两片耐火纤维固定于所述最大圆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两个开口,开设于所述最小圆环;
螺栓,用于在所述两个开口处将所述支架固定于大包长水口。
可选的,所述大包长水口沿上距长度1/4~1/2位置处开有凹槽,以所述螺栓能够稳定固定所述支架在大包长水口上而不发生滑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的侧面由耐火材料构成;至少两个耐火结构,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的底面,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故而,可以通过支架和至少两个耐火结构形成密封结构,进而对能够在不影响中间包正常生产条件下对浇注过程中的中间包盖浇注孔进行良好密封,使其在浇注过程中减少空气进入中间包,进而达到减少钢液二次氧化的技术效果,提高铸坯洁净度,达到保护浇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的尺寸示意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在实际生产中的尺寸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以降低现有技术中中间包钢液发生二次氧化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了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的侧面由耐火材料构成;至少两个耐火结构,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的底面,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故而,可以通过支架和至少两个耐火结构形成密封结构,进而对能够在不影响中间包正常生产条件下对浇注过程中的中间包盖浇注孔进行良好密封,使其在 浇注过程中减少空气进入中间包,进而达到减少钢液二次氧化的技术效果,提高铸坯洁净度,达到保护浇注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请参考图1,包括(其中00表示包盖浇注孔,01表示包盖):
支架10,所述支架10为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的侧面由耐火材料构成;锥状结构例如为:圆锥体、三棱锥体、四棱锥体等等。
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10的底面,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通常情况下,预设阈值越小越好,例如:2mm、5mm等等。
其中通过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的遮挡,就能够减少浇注过程中空气进入浇注包,进而达到减少钢液二次氧化的技术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例,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指的是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两两侧面相接,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的侧面密封,进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浇注过程空气的进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支架10具体包括: 
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20;
不锈钢钢筋21,通过所述不锈钢钢筋21将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20焊接成所述锥状结构;
耐火纤维22,覆盖于所述锥状结构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20中的最小圆环20a的直径为大包长水口30直径的1.1~1.2倍,如图2所示,R3=1.1~1.2R,其中,R3表示最小圆环20a半径,R表示大包长水口的半径;
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20中的最大圆环20b的直径为浇注孔直径的1.05~1.1倍,如图2所示,R1=1.05~1.1R4,其中,R1表示最大圆环20b的半径;
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20中的其他圆环20c的直径与所述最小圆环20a的直径和所述最大圆环20b的直径之间构成等差数列,还是以图2为例,图2中的不锈钢圆环20的数量为3,除最大圆环20b和最小圆环20a之外的其它圆环20c的半径为R2,R2=0.5(R1+R3)。
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20和所述不锈钢钢筋21均采用直径为5-10mm的不锈钢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具体为:
至少两片耐火纤维,固定于所述最大圆环20b。
例如:最大圆环20b上均布有12~20块莫来石耐火纤维使其成为“帘状”,在中间包加入覆盖剂时,由于“帘状”莫来石耐火纤维能够在加入覆盖剂后由于重力作用自动关闭,因此能够一方面不影响浇注过程中覆盖剂的加入,另一方面降低加入覆盖剂过程中的空气进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不锈钢丝,所述不锈钢丝直径为3-5mm,用于将所述至少两片耐火纤维固定于所述最大圆环20b。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两个开口12,开设于所述最小圆环20a;
螺栓13,用于在所述两个开口12处将所述支架10固定于大包长水口30。
其中,两个开口12位于最小圆环20a的对称位置,并且两个开口12的每个开口的长度为最小圆环20a的直径1/4~1/2,如图2所示,c=0.5~1.0R,其中,c表示两个开口12的每个开口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大包长水口30沿上距长度1/4~1/2位置处开有凹槽31,以所述螺栓能够稳定固定所述支架10在大包长水口30上而不发生滑落。
请参考图3,为各个结构之间的高度示意图:
h=2h1=1/3~1/2L,h2=1/4~1/3h,h3=1/4~1/2L,其中,h表示支架的高度,h1表示最小圆环20a与次小圆环之间的高度,h2表示至少两个耐火结构11(或者至少一个耐火纤维的高度),h3表示最小圆环20a与大包长水口顶部之间的距离,L表示大包长水口上沿至下沿的长度。
为了使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介绍的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下面将以生产中该装置的实际尺寸来对其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4和图5,包盖浇注孔半径500mm,大包长水口30外径(直径)为200mm。采用φ5钢筋焊成3个半径分别为110mm的最小圆环20a、550mm的最大圆环20b和330mm的圆环20c,并用8根φ5钢筋均匀排布将三个圆环(圆环间竖直高度290mm)焊接成“裙状”金属结构,在“裙状”金属结构表面上覆盖并固定有莫来石耐火纤维)。在“裙状”金属结构最大圆环20b外围均匀固定有16块长度为200mm的莫来石耐火纤维11(也即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使其呈现为“帘状”,以便不影响浇注过程中覆盖剂的加入。在“裙状”金属结构最小圆环20a对称位置开两个长度为75mm的开口12,在距大包长水口30上沿450mm处开有宽10mm、深5mm的凹槽31,并采用两个M10的螺栓将其固定在大包长水口30上,如图5。使用该中间包盖浇注孔的密封装置后,钢水增氮量平均值为1.62ppm降低到0.9ppm,增氮量≤2ppm由72%增加到9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的侧面由耐火材料构成;至少两个耐火结构,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的底面,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故而,可以通过支架和至少两个耐火结构形成密封结构,进而对能够在不影响中间包正常生产条件下对浇注过程中的中间包盖浇注孔进行良好密封,使其在浇注过程中减少空气进入中间包,进而达到减少钢液二次氧化的技术效果,提高铸坯洁净度,达到保护浇注的目的。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为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的侧面由耐火材料构成;
至少两个耐火结构,设置于所述锥状结构的底面,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之间的侧面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两两侧面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体包括:
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
不锈钢钢筋,通过所述不锈钢钢筋将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焊接成所述锥状结构;
耐火纤维,覆盖于所述锥状结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中的最小圆环的直径为大包长水口直径的1.1~1.2倍;
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中的最大圆环的直径为浇注孔直径的1.05~1.1倍;
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中的其他圆环的直径与所述最小圆环的直径和所述最大圆环的直径之间构成等差数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5个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圆环和所述不锈钢钢筋均采用直径为5-10mm的不锈钢制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耐火结构,具体为:
至少两片耐火纤维,固定于所述最大圆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不锈钢丝,所述不锈钢丝直径为3-5mm,用于将所述至少两片耐火纤维固定于所述最大圆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两个开口,开设于所述最小圆环;
螺栓,用于在所述两个开口处将所述支架固定于大包长水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包长水口沿上距长度1/4~1/2位置处开有凹槽,以所述螺栓能够稳定固定所述支架在大包长水口上而不发生滑落。
CN201420679457.5U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Active CN204220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9457.5U CN204220976U (zh)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9457.5U CN204220976U (zh)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0976U true CN204220976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1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9457.5U Active CN204220976U (zh) 2014-11-11 2014-11-11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0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1734B (zh) 一种连铸钢包开浇保持钢水洁净的方法
CN201249259Y (zh) 板坯连铸中间包
CN102728827B (zh) 提高钢液洁净度的连铸中间包
CN102825229A (zh) 防止中间包内产生旋涡的控流结构
CN111136256A (zh) 一种钢水连铸用设备及连铸方法
CN204171347U (zh) 一种中间包全保护浇注的装置
CN105710357A (zh) 一种中间包控流装置及方法
CN204842961U (zh) 一种去除夹杂物的浸入式水口
CN204220976U (zh) 一种中间包盖浇注孔保护浇注的装置
CN203484651U (zh) 低漩涡高钢水收得率的连铸钢液大包
CN105397079A (zh) 用于连铸大包浇注钢水的注流保护装置
CN201565600U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
CN210587148U (zh) 一种整体式中间包冲击区预制件
CN205057036U (zh) 用于连铸大包浇注钢水的注流保护装置
CN203209684U (zh) 一种大方坯浇注用六孔浸入式水口
CN203526544U (zh) 一种过滤式浇注漏斗
CN205949845U (zh) 一种连铸机中间包及其挡坝
CN206028651U (zh) 用于耐热件铸造的浇口杯结构
CN203235959U (zh) 一种钢包座砖以及钢包
KR200439112Y1 (ko) 주형용 세라믹 탕구
CN108480609A (zh) 一种连铸防堵塞浸入式水口
CN104668494A (zh) 一种双钢包同时浇注钢液的连铸中间包
CN205324718U (zh) 一种中间包浸入式水口防渗钢座砖
CN104117666B (zh) 矩型坯浇铸用浸入式水口及其布置结构
CN212598853U (zh) 一种真空感应炉浇铸用浇口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No. 68, No.

Patentee after: Shouga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No. 68, No.

Patentee before: Capital Iron & Steel General Compan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