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7838U - 集约式手术工具 - Google Patents

集约式手术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7838U
CN204207838U CN201420588802.4U CN201420588802U CN204207838U CN 204207838 U CN204207838 U CN 204207838U CN 201420588802 U CN201420588802 U CN 201420588802U CN 204207838 U CN204207838 U CN 204207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tool
main
electriocoagulator
secondary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88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东晓
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peak Han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黄东晓
高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黄东晓, 高宏 filed Critical 黄东晓
Priority to CN2014205888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7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7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78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约式手术工具,所述集约式手术工具,包括工具端管以及位于所述工具端管一端端部的尾柄,所述工具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主操作柄以及副操作柄,在副操作柄上设置有同轴分布且能在副操作柄内伸缩的电凝头,所述电凝头与工具端盖分别位于副操作柄的两端部;所述主操作柄上设置有同轴分布且能在主操作柄内伸缩的工具头,工具头与工具端管分别位于主操作柄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能减小手术工具切换使用的操作次数,减少手术时间,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痛苦;能对烟雾及时吸除,保证手术视野,避免烟雾被吸入导致的危害,能对手术部位进行降温,避免不必要的灼伤,避免电刀电凝等工具使用时被粘附在操作部位,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集约式手术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手术工具,尤其是一种集约式手术工具,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数的手术操作中,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手术工具,如:双极电凝镊、电刀、单极电凝及吸引器等,这就需要在手术台面上准备多种器械,盘绕多个线路。此外,在利用电凝镊或电刀时,会由于蛋白质变性产生烟雾,产生的烟雾被医务人员吸入时会导致病患,也会影响手术视野。无注水电刀电凝使用时常被粘附在操作组织上,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一种工具可达到多重工具的效果,能减小手术工具切换次数,减少手术台面线路缠绕,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痛苦;在使用电刀电凝等工具时能对烟雾及时吸除,保证手术视野,避免烟雾被吸入导致的危害,并能对手术部位进行降温,避免周围组织不必要的灼伤,避免电刀电凝等工具使用时被粘附在操作部位,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集约式手术工具,包括工具端管以及位于所述工具端管一端端部的尾柄,所述工具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主操作柄以及副操作柄,在副操作柄上设置有同轴分布且能在副操作柄内伸缩的电凝头,所述电凝头与工具端盖分别位于副操作柄的两端部;所述主操作柄上设置有同轴分布且能在主操作柄内伸缩的工具头,工具头与工具端管分别位于主操作柄的两端。
所述尾柄为中空结构的吸引连接管,吸引连接管与工具端管相连通;所述主操作柄与副操作柄之间设置弹性支撑膜,所述弹性支撑膜与主操作柄的内壁、副操作柄的内壁以及工具端管的端部形成用于负压吸引通道;所述负压吸引通道与工具端管相连通;所述吸引连接管上设置有吸引连接接头。
在所述主操作柄内、副操作柄内以及工具端管的端部内设置通道形成用于注水降温的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与工具端管相连通;所述工具端管上设置有注水接头,所述注水接头通过工具端管与注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工具头具有工具头端,工具头利用工具头端能与电凝头形成双极电凝镊;所述工具头端、电凝头与工具端管上的电凝插头电连接。
所述工具头具有工具头端,所述工具头端呈电钩状、笔式电刀或刀式电刀,且所述工具头端能与工具端管上的电刀插头电连接。
所述电凝头上设置有电凝头调节钮,副操作柄上设置有能允许电凝头调节钮嵌置的副柄调节导向孔,所述副柄调节导向孔包括副柄上卡槽以及副柄下卡槽,所述副柄下卡槽邻近副操作柄的端部;电凝头的电凝头调节钮位于副柄下卡槽内时,电凝头从副操作柄的端部穿出;当电凝头的电凝头调节钮位于副柄上卡槽内时,电凝头的端部退入副操作柄的端部后方。
所述工具头上设置有工具头调节钮,主操作柄上设置有能允许工具头调节钮嵌置的主柄调节导向孔,所述主柄调节导向孔包括主柄上卡槽以及主柄下卡槽,所述主柄下卡槽邻近主操作柄的端部;工具头调节钮位于主柄下卡槽内时,工具头从主操作柄的端部穿出;工具头调节钮位于主柄上卡槽内时,工具头的端部退入主操作柄的端部后方。
所述主操作柄上设置主柄定位导向通道,所述主柄定位导向通道与主柄调节导向孔相连通,且主柄定位导向通道从主柄调节导向孔的主柄下卡槽延伸至主操作柄的端部。
所述主操作柄或副操作柄上设置用于使得主操作柄和副操作柄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机构。
所述临时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副操作柄上的固定卡头,所述固定卡头能嵌置在主操作柄上的固定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工具端管通过吸引连接管能与负压吸引设备连接,通过主操作柄上的工具头、副操作柄端部的电凝头以及弹性支撑膜能够将单极电凝、双极电凝、电刀、电钩以及吸引器组合成一体,并能够任意选择使用。在作为电凝、电钩或电刀使用时,负压吸引通道和注水通道始终存在,能够持续地进行负压吸引,避免蛋白质变性产生烟雾对手术视野的影响,也能够避免烟雾被医务人员吸入导致的病患,通过注水接头能够在手术中进行注水降温,避免手术温度过高造成的烧伤,避免电刀电凝等工具使用时被粘附在操作部位,结构紧凑,转换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单极电凝镊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双极电凝镊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形成负压吸引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形成电钩、电刀或电极电凝镊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操作柄与工具端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副操作柄与工具端盖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工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吸引连接接头、2-吸引连接管、3-注水接头、4-电凝插头、5-电刀插头、6-主操作柄、7-副操作柄、8-固定卡头、9-固定卡槽、10-弹性支撑膜、11-电凝头、12-工具头、13-电凝头调节钮、14-工具头调节钮、15-电凝开关、16-电刀开关、17-主柄上卡槽、18-主柄下卡槽、19-主柄定位导向通道、20-副柄下卡槽、21-副柄上卡槽、22-工具杆、23-弹性定位块、24-工具头端以及25-工具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为了能减小手术工具切换使用的操作次数,减少手术时间,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痛苦;能对烟雾及时吸除,保证手术视野,避免烟雾被吸入导致的危害,能对手术部位进行降温,避免被烧伤,本实用新型包括工具端管25以及连接于所述工具端管25一端端部的吸引连接管2,所述吸引连接管2与工具端管25相连通;所述工具端管25的另一端设置有主操作柄6以及副操作柄7,所述主操作柄6与副操作柄7之间设置弹性支撑膜10,所述弹性支撑膜10与主操作柄6的内壁、副操作柄7的内壁以及工具端管25的端部形成用于负压吸引的负压吸引通道,所述负压吸引通道与工具端管25相连通;在副操作柄7上设置有同轴分布的电凝头11,所述电凝头11与工具端盖25分别位于副操作柄7的两端部。
具体地,所述吸引连接管2的端部设置有吸引连接接头1,通过吸引连接接头1能与负压吸引设备连接。负压吸引设备通过吸引连接管2、工具端盖25能在负压吸引内形成负压,通过负压能进行所需的吸引。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在工具端管25的端部呈对称分布,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在工具端管25的端部能够小幅变形后相互靠近。由于形成负压吸引通道的弹性支撑膜10具有弹性,在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均能保持吸引注水通道的完整性。弹性支撑膜10与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以及工具端管25的结合部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保证负压在负压吸引通道的负压的稳定性。
电凝头11在副操作柄7的端部,电凝头11穿出副操作柄7后可以作为单极电凝镊使用,此时电凝头11需要通过工具端管25上的电凝插头4与外部的电凝电源连接,如图1所示。在通过电凝头11进行电凝操作时,由于电凝的部位会产生蛋白质变性产生烟雾,此时,若负压吸引通道内具有负压,则烟雾能在负压作用下进入负压吸引通道,直至被负压设备吸引去除,保证手术部分的视野,也能避免产生的烟雾被医务人员吸入导致的危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凝操作与负压吸引可以同时进行,避免现有手术操作中需要更换器械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在所述主操作柄6内、副操作柄7内以及工具端管25的端部内设置通道形成用于注水降温的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与工具端管25相连通;所述工具端管25上设置有注水接头3,所述注水接头3通过工具端管25与注水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工具端管25上设置有注水接头3,所述注水接头3通过工具端管25与注水通道相连通。注水通道至少存在于主操作柄6或副操作柄7任意中的一个内部,当然,在主操作柄6与副操作柄7内可以同时存在两条注水通道,通过注水接头3能向注水通道内注水。注水通道的长度小于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的长度,在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的注水通道的内壁上做绝缘防水处理,避免影响电凝头11与工具头12的正常使用。注水通道与负压吸引通道同时存在,且相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进行电凝等手术操作时,可能导致手术部位的温度过高,此时,通过注水接头3以及吸引注水通道对手术部位进行降温,注水接头3注入的液体可以为生理盐水等,在进行降温后,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的烧伤,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可靠。
所述主操作柄6上设置有工具头12,所述工具头12位于主操作柄6的端部并与所述主操作柄6同轴分布,工具头12与工具端管25分别位于主操作柄6的两端。
与副操作柄7上设置电凝头11作为单极电凝镊的使用类似。在主操作柄6上可以设置工具头12,工具头12可以与电凝头11配合使用,也可以使得工具头12单独使用。无论工具头12与电凝头11配合或单独使用,负压吸引通道与注水通道都始终存在,即始终能够实施负压吸引和注水的操作。
所述工具头12具有工具头端24,工具头12利用工具头端24能与电凝头11形成双极电凝镊;所述工具头端24、电凝头11与工具端管25上的电凝插头4电连接。
如图7所示,工具头12具有工具杆22以及位于所述工具杆22端部的工具头端24,在工具杆22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除工具头端24外的其他表面,工具杆22上设置弹性定位块23,弹性定位块23与工具头端24位于工具杆22的两端。当工具头端24采用与电凝头11类似的结构时,工具头12与电凝头11间能配合作为双极电凝镊使用,如图2所示。当作为双极电凝镊使用时,工具头端24、电凝头11均需要电凝插头4与外部的电凝电源连接。再利用形成的双极电凝镊进行手术操作时,可以同时利用负压吸引通道、注水通道进行负压吸引以及注水降温的步骤,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可靠。
所述工具头12具有工具头端24,所述工具头端24呈电钩状、笔式电刀或刀式电刀,且所述工具头端24能与工具端管25上的电刀插头5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操作柄6上的工具头12也可以单独使用,此时,工具头12利用工具头端24能形成电钩、笔式电刀、刀式电刀或其他形状的电刀、电凝棒或单极电凝镊等,当工具头12的工具头端24作为单极电凝镊使用时,与副操作柄7端部的电凝头11的使用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说明。当工具头12的工具头端24作为电刀或电钩使用时,需要与电刀插头5与外部的电刀电源电连接。主操作柄6上的工具头12单独使用时,负压吸引通道、注水通道也会始终存在,负压吸引通道、注水通道的作用与上述的说明相同,能够有效确保手术视野和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所述电凝头11上设置有电凝头调节钮13,副操作柄7上设置有能允许电凝头调节钮13嵌置的副柄调节导向孔,所述副柄调节导向孔包括副柄上卡槽21以及副柄下卡槽20,所述副柄下卡槽20邻近副操作柄7的端部;电凝头11的电凝头调节钮13位于副柄下卡槽20内时,电凝头11从副操作柄7的端部穿出;当电凝头11的电凝头调节钮13位于副柄上卡槽21内时,电凝头11的端部退入副操作柄7的端部后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单独利用主操作柄6上的工具体12进行手术时,需要将副操作柄7端部的电凝头11退入副操作柄7的端部后方,避免电凝头11的存在影响使用。电凝头调节钮13具有弹性,副柄调节导向孔内的副柄上卡槽21与副柄下卡槽20相连通,电凝头调节钮13在副柄上卡槽21内或副柄下卡槽20内时,电凝头调节钮13能与副柄上卡槽21或副柄下卡槽20紧密配合,确保电凝头11在副操作柄7之间的位置稳定性以及手术操作的可靠性。副柄调节导向孔位于副操作柄7相对远离工具端管25的一端,副柄下卡槽20更为邻近副操作柄7的端部。副柄下卡槽20与副柄上卡槽21之间具有副柄卡槽连接通道,副柄卡槽连接通道能允许形变后的电凝头调节钮13通过,副柄卡槽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副柄上卡槽21以及副柄下卡槽20。
在具体实施时,手动挤压电凝头调节钮13,使得电凝头调节钮13变形,以便电凝头调节钮13能通过副柄卡槽连接通道。当电凝头调节钮13被推入副柄上卡槽21内并释放后,电凝头调节钮13与副柄上卡槽21紧密接触配合,使得电凝头11与副操作柄7保持定位,此时电凝头11退入副操作柄7端部的后方,形成如图3和图4的结构,此时,可以单独利用工具头12等。当需要使用电凝头11时,可以重复上述相反的操作,使得电凝头调节钮13嵌置在副柄下卡槽20内并与副柄下卡槽20紧密配合即可。
所述工具头12上设置有工具头调节钮14,主操作柄6上设置有能允许工具头调节钮14嵌置的主柄调节导向孔,所述主柄调节导向孔包括主柄上卡槽17以及主柄下卡槽18,所述主柄下卡槽18邻近主操作柄6的端部;工具头调节钮14位于主柄下卡槽18内时,工具头12从主操作柄6的端部穿出;工具头调节钮14位于主柄上卡槽17内时,工具头12的端部退入主操作柄6的端部后方。
所述主操作柄6上设置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所述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与主柄调节导向孔相连通,且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从主柄调节导向孔的主柄下卡槽18延伸至主操作柄6的端部。
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可以利用副操作柄7上的电凝头11进行单独操作,也可以利用主操作柄6上的工具头12进行单独操作。在单独使用电凝头11时,主操作柄6上可以不安装工具头12,但主操作柄6上安装工具头12后,再单独使用电凝头11时,可以与电凝头11类似,将工具头12退入主操作柄6的端部后方,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具杆22端部的弹性定位块23用于形成工具头调节钮14,即工具头调节钮14也能够挤压变形。
主柄调节导向孔位于主操作柄6相对远离工具端管25的一端,主柄下卡槽18更为靠近主操作柄6的端部。主柄调节导向孔内还包括连接主柄下卡槽18与主柄上卡槽17之间的主柄卡槽连接通道,所述主柄卡槽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主柄下卡槽18以及主柄上卡槽17的宽度,主柄卡槽连接通道主要是让挤压变形后的工具头调节钮14通过,保证工具头调节钮14能在主柄上卡槽17与主柄下卡槽18之间的位置转换。当工具头调节钮14在主柄上卡槽17或主柄下卡槽18内后,能与主柄上卡槽17或主柄下卡槽18紧密配合,确保工具头12与主操作柄6的位置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能允许工具杆22嵌置,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与工具杆22的杆径匹配,当通过工具头调节钮14在主柄上卡槽17与主柄下卡槽18之间转换时,工具杆22的杆身部分能在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移动。主柄定位导向导通19的轴线与主操作柄6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从主柄下卡槽18延伸至主操作柄6的端部,能够便于安装工具头12。
当工具头12与电凝头11配合形成双极电凝镊时,工具头调节钮14需要位于主柄下卡槽18内,此时工具头12的工具头端24与电凝插头4电连接,当工具头调节钮14位于主柄上卡槽17内时,工具头12的工具头端此时不带电,即无论通过电凝插头4或是电刀插头5与外部连接时,工具头12的工具头端24均处于不带电状态。同理,电凝头调节钮13位于副柄上卡槽21内时,电凝头11也不会带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操作柄6上还设置有电凝开关15以及电刀开关16,当通过电凝插头4与外部电凝电源连接后,还需要通过电凝开关15才能使得电凝头11和/或工具头12带电。同理,当通过电刀插头5与外部电源连接后,还需要电刀开关16才能使得工具头12端部的工具头端24带电。电凝开关15、电刀开关16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的开关结构,具体不再赘述。
所述副操作柄7上铰接有固定卡头8,主操作柄6上设置能允许所述固定卡头8嵌置的固定卡槽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卡头8的一端铰接在副操作柄7上,另一端能嵌置在固定卡槽9上,当固定卡槽8卡接在固定卡槽9内后,固定卡头8在主操作柄6与副操作柄7直接呈倾斜分布,主操作柄6与副操作柄7通过固定卡头8进行锁紧固定。当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通过固定卡头8锁紧固定保持后,主操作柄6、副操作柄7对应远离工具端管25的另一端相互靠近,此时,能使得吸引注水通道的开口减小,有利于负压吸引的操作。当电凝头11退入副操作柄7的端部后方且工具头12退入主操作柄6的端部后方时,手术工具可以作为一个负压吸引器使用,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工具端管25通过吸引连接管2能与负压吸引设备连接,通过主操作柄6上的工具头12、副操作柄7端部的电凝头11以及弹性支撑膜10能够将单极电凝、双极电凝、电刀、电钩以及吸引器组合成一体,并能够任意选择使用。在作为电凝、电钩或电刀使用时,负压吸引通道和注水通道始终存在,能够持续地进行负压吸引,避免蛋白质变性产生烟雾对手术视野的影响,也能够避免烟雾被医务人员吸入导致的病患,通过注水接头3能够在手术中进行注水降温,避免手术温度过高造成的烧伤,避免电刀电凝等工具使用时被粘附在操作部位,结构紧凑,转换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Claims (10)

1.一种集约式手术工具,包括工具端管(25)以及位于所述工具端管(25)一端端部的尾柄,其特征是:所述工具端管(25)的另一端设置有主操作柄(6)以及副操作柄(7),在副操作柄(7)上设置有同轴分布且能在副操作柄(7)内伸缩的电凝头(11),所述电凝头(11)与工具端盖(25)分别位于副操作柄(7)的两端部;所述主操作柄(6)上设置有同轴分布且能在主操作柄(6)内伸缩的工具头(12),工具头(12)与工具端管(25)分别位于主操作柄(6)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尾柄为中空结构的吸引连接管(2),吸引连接管(2)与工具端管(25)相连通;所述主操作柄(6)与副操作柄(7)之间设置弹性支撑膜(10),所述弹性支撑膜(10)与主操作柄(6)的内壁、副操作柄(7)的内壁以及工具端管(25)的端部形成用于负压吸引通道;所述负压吸引通道与工具端管(25)相连通;所述吸引连接管(2)上设置有吸引连接接头(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在所述主操作柄(6)内、副操作柄(7)内以及工具端管(25)的端部内设置通道形成用于注水降温的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与工具端管(25)相连通;所述工具端管(25)上设置有注水接头(3),所述注水接头(3)通过工具端管(25)与注水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工具头(12)具有工具头端(24),工具头(12)利用工具头端(24)能与电凝头(11)形成双极电凝镊;所述工具头端(24)、电凝头(11)与工具端管(25)上的电凝插头(4)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工具头(12)具有工具头端(24),所述工具头端(24)呈电钩状、笔式电刀或刀式电刀,且所述工具头端(24)能与工具端管(25)上的电刀插头(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电凝头(11)上设置有电凝头调节钮(13),副操作柄(7)上设置有能允许电凝头调节钮(13)嵌置的副柄调节导向孔,所述副柄调节导向孔包括副柄上卡槽(21)以及副柄下卡槽(20),所述副柄下卡槽(20)邻近副操作柄(7)的端部;电凝头(11)的电凝头调节钮(13)位于副柄下卡槽(20)内时,电凝头(11)从副操作柄(7)的端部穿出;当电凝头(11)的电凝头调节钮(13)位于副柄上卡槽(21)内时,电凝头(11)的端部退入副操作柄(7)的端部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工具头(12)上设置有工具头调节钮(14),主操作柄(6)上设置有能允许工具头调节钮(14)嵌置的主柄调节导向孔,所述主柄调节导向孔包括主柄上卡槽(17)以及主柄下卡槽(18),所述主柄下卡槽(18)邻近主操作柄(6)的端部;工具头调节钮(14)位于主柄下卡槽(18)内时,工具头(12)从主操作柄(6)的端部穿出;工具头调节钮(14)位于主柄上卡槽(17)内时,工具头(12)的端部退入主操作柄(6)的端部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主操作柄(6)上设置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所述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与主柄调节导向孔相连通,且主柄定位导向通道(19)从主柄调节导向孔的主柄下卡槽(18)延伸至主操作柄(6)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主操作柄(6)或副操作柄(7)上设置用于使得主操作柄(6)和副操作柄(7)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约式手术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临时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副操作柄(7)上的固定卡头(8),所述固定卡头(8)能嵌置在主操作柄(6)上的固定卡槽(9)内。
CN201420588802.4U 2014-10-11 2014-10-11 集约式手术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7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8802.4U CN204207838U (zh) 2014-10-11 2014-10-11 集约式手术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8802.4U CN204207838U (zh) 2014-10-11 2014-10-11 集约式手术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7838U true CN204207838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880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7838U (zh) 2014-10-11 2014-10-11 集约式手术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78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313A (zh) * 2014-10-11 2014-12-24 黄东晓 集约式手术工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313A (zh) * 2014-10-11 2014-12-24 黄东晓 集约式手术工具
CN104224313B (zh) * 2014-10-11 2016-08-03 黄东晓 集约式手术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59622U (zh) 一种高频多功能双极电刀
CN103735308B (zh) 一种热凝手术止血器
CN204207838U (zh) 集约式手术工具
CN204600674U (zh) 一种具有自动滴水吸气功能的电凝镊系统
CN201524137U (zh) 多功能电凝切割器
CN104224313B (zh) 集约式手术工具
CN203953804U (zh) 一种高频手术电刀
CN204133532U (zh) 吸引型双极电凝镊
CN202005800U (zh) 一种管式吸烟高频手术电刀
CN204500940U (zh) 多功能激光手术解剖器
CN106725833A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术中解剖器
CN204520941U (zh) 一种电刀笔
CN203539435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凝器
CN214712762U (zh) 双极电凝与切割一体化内镜器械
CN201899559U (zh) 一种吸烟leep刀
CN103584913A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凝器
CN204484303U (zh) 一种高频电刀笔
CN209564196U (zh) 一种自带单极解剖功能的电外科手术用闭合切割电极钳
CN107007347B (zh) 多功能手术电刀
CN209301301U (zh) 等离子手术刀
CN203591305U (zh) 组织切开器
CN202637112U (zh) 一种四极电凝钳
CN206214177U (zh) 一种用于经皮肾镜手术创面凝血电极
CN204839734U (zh) 新型高频电刀
CN203677255U (zh) 一种医疗手术的四通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2

Address after: The new industrial park of Jize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Handan city 056000 North Road East Street Sui

Patentee after: Handan peak Han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chang District 214023 in Jiangsu province Wuxi City Qingyang Road No. 299, Wuxi City People's Hospital

Co-patentee before: Gao Hong

Patentee before: Huang Dongxi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1